- 年份
- 2024(7240)
- 2023(10587)
- 2022(8634)
- 2021(8150)
- 2020(6284)
- 2019(14419)
- 2018(13781)
- 2017(25669)
- 2016(13165)
- 2015(14926)
- 2014(14236)
- 2013(14135)
- 2012(13230)
- 2011(12162)
- 2010(12165)
- 2009(11329)
- 2008(11320)
- 2007(9963)
- 2006(9123)
- 2005(8172)
- 学科
- 济(60227)
- 经济(60181)
- 管理(33340)
- 业(29013)
- 方法(22673)
- 企(22402)
- 企业(22402)
- 贸(22045)
- 贸易(22030)
- 易(21441)
- 中国(20977)
- 数学(19331)
- 数学方法(19149)
- 农(17171)
- 业经(12967)
- 地方(12554)
- 财(12227)
- 制(11800)
- 关系(11158)
- 农业(10653)
- 环境(9674)
- 融(9655)
- 金融(9654)
- 出(9495)
- 银(9467)
- 银行(9464)
- 学(9326)
- 行(9256)
- 体(9073)
- 发(8969)
- 机构
- 大学(187600)
- 学院(186894)
- 济(89102)
- 经济(87710)
- 研究(72389)
- 管理(65959)
- 中国(56011)
- 理学(55875)
- 理学院(55233)
- 管理学(54406)
- 管理学院(54043)
- 京(40787)
- 财(39656)
- 科学(38049)
- 所(34597)
- 财经(31313)
- 中心(31273)
- 研究所(31174)
- 经济学(29494)
- 经(28824)
- 院(27018)
- 江(26776)
- 北京(26693)
- 经济学院(26586)
- 范(25597)
- 师范(25428)
- 农(25052)
- 财经大学(23433)
- 业大(21796)
- 州(21191)
- 基金
- 项目(121020)
- 科学(96237)
- 研究(94850)
- 基金(88833)
- 家(77078)
- 国家(76483)
- 科学基金(64630)
- 社会(63245)
- 社会科(59961)
- 社会科学(59946)
- 基金项目(44886)
- 教育(43629)
- 省(43398)
- 编号(37445)
- 划(37404)
- 自然(37091)
- 自然科(36212)
- 自然科学(36205)
- 资助(36195)
- 自然科学基金(35573)
- 成果(31710)
- 部(28775)
- 重点(28356)
- 发(27764)
- 国家社会(27744)
- 课题(27497)
- 中国(26889)
- 教育部(25394)
- 创(24950)
- 性(24883)
共检索到2989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悦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贸易治理失衡表现日益突出,对经济全球化提出严峻挑战。"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付诸实践为全球贸易治理提供新平台,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向包容性发展,并推动改善多边贸易体制的制度非中性特点。中国应在夯实经贸合作的基础上,推动"一带一路"机制化建设,构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自由贸易区群,从而提升在全球贸易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进而推进全球贸易治理向更为公平、合理的方向演进。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全球贸易治理 失衡 路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段晓华
"一带一路"建设开创了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挑战与机遇并存。借助"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路径主要有:积极缓解全球经济市场化发展所产生的供需矛盾;积极推动区域间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平衡发展;加快实现国际产业分工合作格局的优化升级;促进金融资本的全球均衡配置;促进国际贸易的长期健康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志中
传统的全球贸易治理体系由美国等发达国家掌控,受霸权主义、单边行动影响,应对经济全球化问题步履维艰。在自身经济增长乏力、民主制度和发展模式逐步暴露不足的情况下,美国等发达国家参与全球贸易治理的意愿有所下降。目前,全球贸易治理处于比较严重的"治理困境"和"治理赤字"状况,全球性贸易问题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构建更加均衡普惠的全球贸易治理模式,这种全球贸易治理新模式的宗旨是共同治理,实现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贸易治理理念和共建"一带一路"的国际实践将有助于解决当前全球贸易治理的失灵、失衡和失序问题。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孙艳 徐爱萍
“一带一路”倡议是由中国提出的全球贸易治理新模式,旨在通过增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通过探讨中国如何主导国际贸易管理,涉及政策交流、基础设施连结、商业流通、资金流动及人民心灵互融等五个方面。随后,通过对比分析,评估了“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的效果,包括对全球贸易增长的推动、对参与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改革等。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有利于促进全球贸易增长,提升参与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同时有助于改革和完善全球贸易治理体系,实现共赢共享。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晓霞
"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提出,是促进我国与丝路沿线国家以互惠互利的农产品贸易方式,持续扩大农产品贸易规模,保障双方农产品贸易活动平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我国农产品贸易现状来看,这一战略规划不仅有助于我国扩大农产品出口规模,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也有助于我国实现进口市场多元化。因此,在"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实施背景下,我国应当从实现贸易平衡,优化市场结构、产品结构以及贸易模式等方面入手,突破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困境,推动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农产品 国际贸易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晓燕 孙乾坤
从贸易总量、贸易结构、贸易便利化水平等方面对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与东盟之间贸易规模不断攀升的同时,双边经贸合作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贸易结构相似、相互竞争激烈、贸易便利化水平较低等。中国应促进产业在东盟地区的价值链布局;巩固劳动密集型产品交易,加强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双边贸易;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快实现进口贸易自由化进程。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晓燕 孙乾坤
从贸易总量、贸易结构、贸易便利化水平等方面对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与东盟之间贸易规模不断攀升的同时,双边经贸合作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贸易结构相似、相互竞争激烈、贸易便利化水平较低等。中国应促进产业在东盟地区的价值链布局;巩固劳动密集型产品交易,加强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双边贸易;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快实现进口贸易自由化进程。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芦杰 芦梅 吴天博 李媛珍
以"一带一路"经济走廊建设为背景,基于联合国商贸数据库2001~2016年的数据,运用TCI指数及拓展引力模型对中国与"一带一路"经济走廊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的特征、互补性、影响因素、贸易潜力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中国与经济走廊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流量逐年攀升,关系愈加紧密;中国与经济走廊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整体互补性逐年上升,且在产品结构上有着较强的互补性;中国与经济走廊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潜力差异显著,绝大部分国家与我国贸易潜力较大,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经济走廊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互补性 贸易潜力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莎
经济全球化时代,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文化产业是一种有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文化贸易,包括了货物、服务以及知识产权贸易等,具备极强的独特性,而且落实"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也是文化贸易发展的最佳机遇。通过分析"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构想和时代意义,结合中国对外文化贸易整体的大环境,有针对性地分析江苏对外文化贸易的发展现状,探究"一带一路"倡导为江苏加速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给予新的发展契机,找到该省加速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亮点及要解决的问题,从而结合具体情况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下加快发展江苏对外文化贸易的路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嘉珊 任爽
2015年已经成为中国全力推进"一带一路"构想的新起点,亚欧互联互通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领域齐头并进。文化产业国际合作是亚欧产业互联互通的重要领域,文化贸易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内容,它涉及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贸易,具有极强的特殊性,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为发展文化贸易提供了良好契机。因此,文化贸易可成为亚欧互联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何旺旺 张竣哲 夏维力
当前世界经济治理面临着全球化再平衡的挑战,在国际霸权政治、多极化趋势影响及现有的国际经济发展模式、全球化产业布局的大环境下,不同国家、经济体在国际分工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导致了国际金融、贸易、资产市场的结构性失衡,全球经济治理需要新的主导与引领者。自2013年起,中国开始提出并推进“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构建新型的国际关系与国际合作,为全球经济失衡创造性地提供新发展思路,同时也为全球经济治理模式与路径提出了中国方案,在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产业结构重新布局及金融资本贸易融通等多个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是解决当下全球经济失衡问题的重要模式与路径。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经济治理 中国方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少雪 蒋雪梅
基于Eora数据库和投入产出模型,假设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从正常状态到降低为零时,在满足双方等量最终需求的前提下,测算了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对全球碳排放的影响。结果显示,2000—2015年双边贸易累计降低全球碳排放约4.7亿吨,占全球碳排放增量的5.19%。分部门来看,石油化工等制造业部门及电气水部门的双边贸易对碳排放降低的贡献最大。分地区来看,中国与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双边贸易对碳排放降低的贡献最大。在"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的情况下,需要加强地区间低碳技术的互相扶持,才能够实现绿色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宋晓东
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服务贸易成为中国国际贸易发展新的增长点,"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中国服务贸易尽管规模较大,但还存在开放度不高、贸易竞争力行业差别大等问题,未来在运输服务、旅游服务、建筑服务、通信服务、金融服务、保险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技术专利使用费和特许费服务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当前应着力促进服务贸易优势行业发展;推进中西部服务贸易发展,改善地区发展不平衡状况;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推动金融服务贸易发展;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扩大旅游服务贸易出口。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服务贸易 贸易竞争力 比较优势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金叶 徐俊
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周年之际,利用Novy(2011)模型测度1995—2017年中国、美国、日本与"一带一路"沿线60个国家的贸易成本,研究中国在"一带一路"的贸易成本比较优势及5年来取得的进步。结果表明:中国在"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成本比较优势日益显现,下降幅度远高于美、日。从区域看,中国在亚洲大洋洲的贸易成本优势最明显,在非洲和拉美地区贸易成本较高;中国在"一路"国家贸易成本下降幅度大于"一带"国家,均好于美、日;自"一带一路"实施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成本下降了6个百分点,远超美、日,表明"贸易畅通"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要继续深化贸易合作,拓宽合作领域,实现互利共赢。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贸易 新比较优势 贸易成本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刁莉 邓春慧 李利宇
基于地理环境、自然禀赋以及与中国贸易的互补性等因素,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了2001-2016年我国对西亚六国的贸易潜力和贸易效率。研究显示:进出口国的人均GDP和进口国的人口规模可以促进我国对西亚六国的出口贸易;区域贸易协定、基础设施水平和政府效率等因素对贸易非效率有重要影响。由此建议我国对西亚国家贸易中,应有针对性地出口,进一步推进地区合作平台建设、重视港口利用、开展执法合作,并警惕贸易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