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62)
2023(10381)
2022(9369)
2021(8757)
2020(7343)
2019(17276)
2018(17314)
2017(34151)
2016(18253)
2015(20469)
2014(20607)
2013(20558)
2012(18683)
2011(16757)
2010(16575)
2009(15120)
2008(14521)
2007(12384)
2006(10772)
2005(9393)
作者
(51830)
(42986)
(42643)
(40538)
(27332)
(20576)
(19540)
(16983)
(16304)
(15250)
(14635)
(14375)
(13580)
(13469)
(13264)
(13143)
(12817)
(12737)
(12193)
(12071)
(10675)
(10355)
(10270)
(9728)
(9613)
(9522)
(9461)
(9404)
(8615)
(8389)
学科
(75889)
经济(75813)
管理(49513)
(47143)
(38935)
企业(38935)
方法(37066)
数学(31909)
数学方法(31573)
(22422)
贸易(22411)
(21739)
(18482)
中国(17886)
(17106)
地方(16275)
(16182)
业经(15516)
理论(12802)
农业(12444)
(11802)
环境(11387)
(10997)
技术(10851)
(10845)
财务(10785)
财务管理(10770)
(10158)
金融(10157)
企业财务(10050)
机构
大学(257677)
学院(254891)
(105670)
经济(103531)
管理(103281)
理学(90361)
理学院(89399)
管理学(87903)
管理学院(87473)
研究(85972)
中国(61486)
(54731)
科学(52729)
(45218)
(42658)
研究所(39068)
(38212)
业大(37716)
中心(37698)
财经(37078)
(35023)
北京(34554)
(33784)
(33328)
师范(33059)
(31729)
经济学(31440)
农业(29951)
经济学院(28663)
(28651)
基金
项目(178319)
科学(139319)
研究(131065)
基金(129344)
(112258)
国家(111360)
科学基金(95344)
社会(81462)
社会科(77306)
社会科学(77286)
基金项目(69160)
(68663)
自然(62385)
自然科(60902)
自然科学(60891)
自然科学基金(59763)
教育(59303)
(57741)
资助(53799)
编号(53623)
成果(43044)
重点(39600)
(39524)
(37977)
(36840)
课题(36063)
创新(34336)
科研(34284)
教育部(34021)
大学(33604)
期刊
(110769)
经济(110769)
研究(76579)
中国(42405)
学报(39423)
管理(36944)
科学(36162)
(33783)
(32126)
大学(29869)
学学(27989)
教育(26993)
农业(24389)
技术(21574)
经济研究(19024)
(18423)
金融(18423)
业经(17756)
财经(16829)
(15839)
问题(15446)
(14301)
图书(14289)
国际(13794)
理论(13061)
技术经济(12480)
(12321)
科技(12250)
实践(11970)
(11970)
共检索到3645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戴翔  
针对当前全球贸易增速下降之谜的成因探讨,已经成为理论和实践部门关注的焦点课题。本文对这一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发现,对当前全球贸易增速下降成因之争,主要集中在到底是周期性因素(也称短期因素)还是结构性因素(也称长期因素)发挥着主导作用。综合来看,虽然现有文献已从不同视角和层面探讨贸易增速变化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因素,并且采用了不同的分析方法,但基本上都以单一因素分析为主且缺乏动态考察。实际上,贸易的基础是分工,而分工发展则主要由技术变革和制度变革推动。因此,如何基于分工演进这一本质把各种因素的变动及其影响纳入统一、动态的分析框架,深刻剖析当前全球贸易增速变化的作用机理,并从总体、国别、产业和产品等细分层...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周经  戴翔  刘梦  
当前,全球贸易增速出现了大幅下降,这难以简单地从危机冲击及其后续影响层面进行解读。实际上,贸易的基础是分工,看待当前全球贸易失速现象理应深入到国际分工层面。鉴于此,文章构建理论模型以刻画上述现象及其成因,研究发现:(1)全球价值链分工演进的阶段性变化对贸易增速具有深刻影响,当分工深化到一定程度后,贸易规模扩大的"基数效应"和分工深化的"边际效应"会导致贸易增速下降;(2)对单个国家来说,价值链攀升也会影响贸易增速。进一步地,利用跨国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表明:(1)在有效控制其他影响因素的条件下,全球价值链分工深化的程度对贸易增速呈倒"U"形的非线性影响;(2)价值链攀升对单个经济体的贸易增速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由此可知,在当前全球经济处于深度调整的特殊时期,价值链分工深化趋势减缓乃至"停滞",是导致当前全球贸易失速的根本原因之一;而中国的外贸失速除了受到上述因素影响外,还与自身的价值链升级有关。因此,面临全球贸易增速下降的压力,中国外贸发展亟待转型升级,充分发挥"稳定"全球贸易增长的应有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戴翔  
一、问题提出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2015年全球贸易增长率分别为0.86%、2.44%、0.25%和-13.23%,低于同期全球经济增长率。另据世界贸易组织(WTO)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2016年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率分别为2.8%和3.2%,即贸易增长仍将低于经济增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葛阳琴  谢建国  
关键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鹏杨  冯阔  唐宜红  
本文基于增加值转移视角,从理论模拟和经验检验两个层面分析一国先后实施贸易保护之间的引致关系和原因。研究发现:美国反倾销会显著提升非涉案经济体对美国出口中来自涉案经济体涉案行业的增加值,存在贸易保护下增加值“迂回”转移效应;贸易保护的增加值转移效应既存在经济体内转移和跨经济体转移,也存在行业内转移和行业间转移;非涉案经济体对美国出口中来自反倾销经济体涉案行业的增加值上升会提高美国对其实施新贸易保护的概率,表现出先后实施贸易保护的引致关联,增加值转移是造成该引致关联的原因。本文对揭示全球价值链下贸易保护的实施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伍先福  
贸易增加值分解理论是全球价值链地位测度研究的基础。基于贸易增加值分解理论得到的增加值分解指标,可多视角测度全球价值链地位。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发现,贸易增加值分解理论研究经历了从传统总出口中剥离出垂直化贸易指标、对增加值出口进行分解、对总出口进行增加值完全分解、分解法的提升与反思等几个阶段;全球价值链地位测度方法可概括为改善的全球价值链位置指标法、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法、全球价值链出口复杂度指数法等三种,分别关联应用了增加值分解理论所构建的增加值系数、中间产品出口国内增加值(IV)与中间产品进口国外增加值(FV)分解核算式、完全国内增值系数的间接或直接核算式等。总体来看,无论是贸易增加值分解理论研究,还是基于贸易增加值分解理论的全球价值链地位测度研究,均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比如贸易增加值分解方法不够简练,贸易增加值分解理论缺乏应用指南性研究,全球价值链位置指标与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标尚未完全匹配,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无法完全体现价值增值规律,出口复杂度指数未体现分工环节的异质性等,这些都是未来研究的方向。因此,为进一步推进贸易增加值分解与全球价值链地位测度研究,一方面,贸易增加值理论研究应强化对全球价值链地位测度的关联应用;另一方面,全球价值链地位测度研究应与贸易增加值理论相结合,更好地体现价值增值规律与分工环节异质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坚  
经济增速放缓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局面,而在全球贸易一体化向纵深发展的今天,国际贸易规则也在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文章在分析世界经济趋势和中国经济趋势基础上,分析经济增速放缓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剖析当前国际贸易规则新趋势,提出中国应对国际贸易新规则的策略:搁置争议,顺畅合作;在自贸区内寻求自由化和便利化;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并重,开放和控制并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坚  
经济增速放缓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局面,而在全球贸易一体化向纵深发展的今天,国际贸易规则也在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文章在分析世界经济趋势和中国经济趋势基础上,分析经济增速放缓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剖析当前国际贸易规则新趋势,提出中国应对国际贸易新规则的策略:搁置争议,顺畅合作;在自贸区内寻求自由化和便利化;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并重,开放和控制并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坚  
经济增速放缓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局面,而在全球贸易一体化向纵深发展的今天,国际贸易规则也在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文章在分析世界经济趋势和中国经济趋势基础上,分析经济增速放缓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剖析当前国际贸易规则新趋势,提出中国应对国际贸易新规则的策略:搁置争议,顺畅合作;在自贸区内寻求自由化和便利化;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并重,开放和控制并举。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黄鹤  
一直以来,中国借助于成本、人力、技术优势,承接了日本60%的离岸发包量,成为日本服务外包的第一大接包国。然而,自2012年以来,中日服务外包形势发生巨变,中国对日服务外包市场占有份额急剧下降,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如日元贬值导致外包企业增收不增利、成本上升导致利润空间挤压、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导致产品附加值低等。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对日服务外包发展现状及面临的主要困境,提出了完善中国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计广  黄宁  贾智棋  
2004年中国出口增速达到35.4%的历史性高峰,而从2004年至今,出口增速开始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特别是2012年,出口增速仅为7.9%,较前一年的20.3%再度大幅减少。2013年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根据中国商务部的数据,前三个季度的出口较上年同期仅增长8%,预计全年增速将小于8%。中国出口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侯方淼  姚茂元  鲁晨曦  
国际贸易利益是衡量一国是否参与国际贸易的重要参考价值指标之一。随着全球价值链的发展,增加值贸易依然是国际贸易领域的研究热点。相比较传统的贸易统计方法而言,在增加值贸易视角下,测算一国参与国际贸易的真实获利情况及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显得更具实际意义。系统梳理了国际贸易文献中关于增加值贸易视角下国际贸易利益研究的演进过程,归纳和评述了测算增加值贸易的理论方法及实证研究成果,以及我国林产品贸易利益研究存在的缺失,进而对中国林产品贸易获利情况重新进行审视,对中国林产品贸易的发展进行新的定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潘文卿  王丰国  李根强  
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兴起的增加值贸易核算理论因能消除传统贸易的"统计幻象"、准确核算各国参与国际分工的贸易利得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从贸易价值增值的视角,梳理了以国家间投入产出模型为基础的增加值贸易核算的研究成果。按照文献的发展脉络与逻辑关系,对垂直专业化的测量及其发展、增加值贸易与贸易增加值核算理念的差异、以及它们与传统总值贸易核算的区别与内在关联等方面进行了概括与总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