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24)
2023(8128)
2022(6884)
2021(6449)
2020(5428)
2019(12170)
2018(11874)
2017(23832)
2016(12871)
2015(14046)
2014(14124)
2013(14109)
2012(13200)
2011(11950)
2010(12506)
2009(11775)
2008(11854)
2007(10799)
2006(9559)
2005(8957)
作者
(36681)
(30368)
(30082)
(29072)
(19797)
(14606)
(13873)
(11722)
(11571)
(11295)
(10443)
(10191)
(9966)
(9903)
(9851)
(9453)
(9062)
(8996)
(8785)
(8758)
(7498)
(7491)
(7361)
(7057)
(6954)
(6940)
(6852)
(6655)
(6097)
(5972)
学科
(51197)
经济(51147)
(42521)
管理(38308)
(34578)
企业(34578)
方法(22611)
数学(19501)
数学方法(19246)
(15891)
中国(15251)
(13451)
(13217)
贸易(13210)
(13079)
(12989)
(12621)
(12515)
银行(12508)
(11892)
业经(11443)
(10952)
(10908)
金融(10908)
保险(10860)
(10381)
财务(10361)
财务管理(10339)
企业财务(9867)
地方(9229)
机构
学院(184178)
大学(182729)
(81133)
经济(79387)
管理(71811)
研究(63923)
理学(60299)
理学院(59666)
管理学(58787)
管理学院(58390)
中国(54337)
(42454)
(37937)
科学(35630)
财经(32730)
(32182)
(29784)
中心(29380)
研究所(28714)
(28480)
(27126)
经济学(25029)
财经大学(24460)
北京(24385)
(23226)
业大(23058)
(22802)
经济学院(22605)
(21696)
师范(21515)
基金
项目(114274)
科学(90689)
基金(84564)
研究(84151)
(73085)
国家(72474)
科学基金(62372)
社会(54254)
社会科(51580)
社会科学(51568)
基金项目(42755)
(42668)
自然(40178)
自然科(39317)
自然科学(39306)
自然科学基金(38655)
教育(38111)
资助(36796)
(36528)
编号(33387)
成果(28396)
(26071)
重点(25515)
(24194)
(23961)
课题(23636)
(23381)
教育部(22672)
国家社会(22436)
人文(22043)
期刊
(89480)
经济(89480)
研究(61532)
中国(35665)
(32626)
(30656)
金融(30656)
管理(28133)
(24453)
学报(24302)
科学(24084)
大学(18967)
学学(18109)
财经(16337)
教育(16263)
农业(16117)
经济研究(15018)
技术(14319)
(13874)
业经(13373)
(12302)
国际(11975)
问题(11332)
理论(9556)
技术经济(8926)
世界(8886)
现代(8870)
统计(8747)
(8745)
实践(8539)
共检索到2893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军生  李计广  郝治军  
作为全球宽松货币政策的副产品,货币竞争性贬值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汇率干预成为配合国内财政和货币政策,实现经济发展目标、转移国内政治矛盾的重要战略工具。当前,全球新一轮货币竞争性贬值对新兴经济体的潜在风险正在累积,要警惕"表面上反对竞争性贬值,实际上加速推行货币贬值"的策略性欺骗。全球货币竞争性贬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逐步显现,要做好策略应对,并强化汇率问题国际合作与政策协调。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徐飞  唐建新  程利敏  
股价崩盘事件时有发生,并且存在明显跨市场传染性,加剧了股价崩盘的负面影响。本文以2000—2016年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股指为样本,通过构建国际贸易网络,实证检验国际间股市崩盘传染渠道与传染机制。研究显示:第一,股价崩盘会在存在重要进出口国际贸易关系国家、地区间传染,表现为国际贸易关系国家、地区崩盘频率会增加目标国家、地区股价崩盘频率;第二,本文构建的竞争性货币贬值传染机制分析框架显示,国际贸易关系国家、地区由于采取竞争性货币贬值措施导致股价崩盘发生传染。本文基于"雷曼兄弟"破产准自然实验检验,依然表明股价崩盘会在国际贸易关系国家、地区发生传染,竞争性货币贬值是重要传染机制。因此,在制定关键性汇率政策时需要证监会与央行等金融监管机构合作,提升整个资本市场防范风险能力。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宋爽  
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研发已经被世界主要经济体货币当局提上日程,数字稳定币也因逐渐被纳入监管框架而前景可期,二者皆成为数字货币发展的重要方向。这两类数字货币的逐步推出和广泛应用将对货币政策、资本流动、国际储备等产生影响,从而为国际货币竞争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把握数字时代全球货币竞争的先机,增强国际货币体系的公平性和包容性,我国应积极推进数字人民币的跨境使用并加强国际数字货币合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万峰  薛鹤翔  
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因素,短期看利差,中期看顺差,长期看力差人民币大踏步升值的时代可能已经一去不复返,金融市场对人民币未来走向的预期并不明确。目前我们要判断的是人民币以后会小幅升值、震荡,还是开启阶段性、趋势性贬值。这一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建立在中国经济基本面之上的中国人民银行、国外资金、国内资金的三方博弈。中央银行的目标在于维持币值稳定以及国际收支相对平衡,过度升值损害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鸽  
近年来,结构性货币政策在我国取得快速发展,央行通过实施多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有效调控信贷资源流向,为经济薄弱环节注入流动性支持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和涉农企业以及特定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相关配套监管措施、风险对冲机制和退出机制发展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对结构性货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造成影响。文章立足当前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实施情况,剖析结构性货币政策可能蕴藏的风险,并据此提出应对策略,为完善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管理提供参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学彬  
金融危机的形成和扩散过程,是由投机者、本国公众、外国公众、本国政府、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等多方参与者参加的多方非对称信息动态博奔。危机的形成和扩散必然导致博奕各方的实力对比、利益格局和所获信息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又必将导致博奔均衡的变化,从而导致危机的迅...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燕君  
1997年7月以来,东南亚国家货币贬值了30%~80%,但是这些国家的贸易收支状况并没有得到较大改善,对我国贸易影响似乎也不大。然而通过对J曲线效应的分析,可以看到,东南亚货币贬值对我国经济的滞后影响比已经显露出来的要严重得多。充分认识这一点并积极采...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曹阳  王波  
本文以东南亚金融危机前后日本和泰国为例,从两者在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同地位、汇率变动对 内外经济目标均衡推动的作用以及汇率过度波动时调整的手段和效果三方面分析了货币贬值的 相对有效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晓宇  
从2016年5月以来美元走势变化的几个阶段来看,"策略性贬值"事实上表现出了较强的"韧性"。阶段一:5月美元指数步入反弹,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并未大幅升值。5月22日《美联储风向转,人民币何处去》报告中指出,后续美元可能呈震荡上行的态势,从而人民币汇率的"策略性贬值"将难以为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拉古拉姆·拉詹  马志扬  邹磊  
各国在制定政策时要适当考虑负溢出效应,实施不那么极端的货币政策;要建立更好的全球安全网,降低各国通过建立外汇储备进行自我保险的需要在经历了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正在努力重新回归常态,金融市场也进入上涨通道。这可以部分地归因于各国中央银行集体实施的极宽松的非传统货币政策。对当前的这一状况,我有两点担忧。第一,毫无疑问,当国内商业银行愿意积累大量的中央银行准备金时,非常规货币政策很可能是可行的。这是由于债务过重、结构性问题或需求疲软导致贷款缺乏吸引力的典型情景。当然,当商业银行积累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玉菁  
货币要素配置与竞争性市场机制陈玉菁一、货币要素优化配置必须引入竞争性市场机制我国金融运行机制没有充分发挥银行作为货币信用中介的职能,原因在于缺乏竞争性的市场机制,缺乏合理配置货币要素的功能。现行的金融体制是旧的计划体制的产物,在这种体制下,专业银行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红雨  张金梅  
本文在对人民币快速贬值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Baysian VAR模型,对引发人民币贬值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国内供给与需求协调性的弱化是引发人民币贬值最为重要的原因;国际资本短期出现大规模流出是造成人民币贬值最直接的原因;国际收支结构调整引发货币供给结构的适应性调整,在人民币贬值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预期因素对人民币贬值的推动作用也十分显著。由于中国并不存在人民币持续贬值的必要条件,因而人民币贬值只具备阶段性特征,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供给与需求协调性的改善,人民币将会重新回归持续升值的轨道。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红雨  张金梅  
本文在对人民币快速贬值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Baysian VAR模型,对引发人民币贬值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国内供给与需求协调性的弱化是引发人民币贬值最为重要的原因;国际资本短期出现大规模流出是造成人民币贬值最直接的原因;国际收支结构调整引发货币供给结构的适应性调整,在人民币贬值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预期因素对人民币贬值的推动作用也十分显著。由于中国并不存在人民币持续贬值的必要条件,因而人民币贬值只具备阶段性特征,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供给与需求协调性的改善,人民币将会重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