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94)
2023(5674)
2022(4808)
2021(4620)
2020(3892)
2019(9012)
2018(9485)
2017(17212)
2016(9930)
2015(11049)
2014(11274)
2013(10689)
2012(10070)
2011(9283)
2010(9540)
2009(9009)
2008(8787)
2007(7727)
2006(6923)
2005(6573)
作者
(28282)
(23662)
(23240)
(22742)
(15125)
(11326)
(11007)
(9215)
(9080)
(8570)
(8131)
(8037)
(7905)
(7870)
(7795)
(7408)
(7085)
(6849)
(6844)
(6814)
(6299)
(5913)
(5789)
(5634)
(5436)
(5368)
(5303)
(5147)
(4975)
(4878)
学科
(32583)
经济(32530)
管理(20038)
(16653)
(13752)
企业(13752)
(11621)
方法(11071)
中国(10470)
(9694)
(9665)
金融(9657)
数学(9112)
(9091)
贸易(9088)
数学方法(9002)
(8893)
(8839)
(8595)
银行(8572)
(8563)
(8376)
(8200)
理论(8137)
业经(7237)
体制(6762)
教育(6667)
地方(6188)
(5251)
制度(5248)
机构
大学(129981)
学院(129184)
研究(54887)
(52113)
经济(50772)
中国(43542)
管理(40750)
理学(32818)
科学(32467)
理学院(32339)
管理学(31706)
管理学院(31457)
(29968)
(29815)
(27436)
研究所(26918)
(26079)
中心(24172)
(21451)
农业(20495)
(19943)
财经(19882)
北京(19796)
业大(19144)
(18954)
师范(18679)
(18058)
(17028)
(16676)
技术(16455)
基金
项目(79360)
研究(60007)
科学(59737)
基金(53751)
(48611)
国家(48158)
科学基金(38204)
社会(34611)
社会科(32666)
社会科学(32661)
(30897)
教育(28705)
(27245)
基金项目(26750)
编号(25395)
自然(23537)
成果(23372)
资助(23203)
自然科(22955)
自然科学(22942)
自然科学基金(22527)
课题(19808)
重点(18955)
(17696)
(17661)
(16550)
(16167)
(15803)
项目编号(15254)
创新(15200)
期刊
(63249)
经济(63249)
研究(46148)
中国(35072)
(23897)
学报(23653)
教育(23557)
(20961)
金融(20961)
(20841)
科学(19182)
大学(17383)
管理(16469)
学学(15976)
农业(15867)
国际(11368)
技术(11261)
经济研究(10632)
财经(10082)
(9714)
业经(8977)
(8844)
(8763)
问题(8260)
世界(7826)
职业(7110)
(6627)
论坛(6627)
图书(6562)
(6369)
共检索到2235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明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范围内形成了多个国际货币互换网络。当前国际货币互换的作用为缓解国际金融机构的短期融资压力、抑制金融危机的跨境传染、降低各国央行积累外汇储备的必要性以及强化互换货币的国际地位等。以美联储为核心的货币互换网络显著改善了全球美元融资市场的流动性紧张,从而有助于维持市场稳定。创建全球货币互换联盟的核心思想是将危机期间签署的各种临时性双边货币互换制度化与永久化,并演化为以IMF为核心的星型多边互换结构。该倡议具有改善金融危机期间的流动性短缺、降低各国积累外汇储备的压力、抑制金融杠杆与投机性泡沫、缓解国际收支失衡等优点,但也面临不能从根本上克服特里芬两难、可能固化美元地位而抑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崇仪  
一部国际金融发展史,也是国际货币体系变迁的历史.周新民教授主编的《国际货币体系》(下简称《体系论》)一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是一本系统研究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演变和发展前景的.有理论深度、有特色的著作.在我国.以国际货币体系作为研究对象的专著较少,这本书的出版,填补了这方面的一个空白. 下面,拟对《体系论》作一评介. 一、国际汇率体制与本位制度改革的基本立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国庆  
针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问题,国际上提出了三种不同的改革方案,但每种方案都有不足,通过分析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特征,可以发现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缺陷实际上是稳定性差,要达到提升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稳定性这一目标:改革IMF;构建全球性新的金融架构;安排好区域性货币将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曹红辉  周莉萍  
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促进了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讨论,而对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与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目标的讨论需要深化对相关机制的研究。本文分析了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的必要条件和特别提款权的缺陷及改革的复杂性,提出将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作为现实选择,认为美元、欧元与亚洲关键货币将成为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推行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也需完善国际汇率协调机制,对美元发行应建立国际制衡机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曙吉  
通过详细分析近年来中央银行货币互换的多边化趋势特征,以货币互换的多边化机制为借鉴,提出了创设超主权储备货币的具体方案,以此实现改革并完善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路。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方卫星  
近20年来的历次金融危机实际上都可以从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性质当中找到根源。这主要表现为:纯粹的信用本位制度、国际浮动汇率制度、多元化的国际储备资产体系以及强调国别调整与国际金融协调相结合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这些性质使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具有着许多内生或派生出的现实缺陷,如货币汇率波动剧烈、国际资本流动具有较强的破坏性、国际货币由少数国别货币充当、国际收支调节存在国家间的非对称性等等。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未来的变革方向主要集中体现在货币本位制、汇率制度安排;国际储备资产以及国际金融协调等领域。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黄泽民  
该文试图从国际货币体系运行机制的角度寻找此次金融危机传导的根源,在介绍了国际货币体系演变和运行特点的基础上,指出美元事实本位的货币体系存在着美元泛滥、通胀和经济波动的国际传导和金融市场风险传导等诸多问题,并从改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内部决策机制、构建国际金融监管框架等方面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提出设想和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姚大庆  
货币的国际可交易性指货币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得到普遍接受、持有者很容易用它去交换世界各国商品的性质。要准确衡量货币的国际可交易性,必须把使用量和使用范围综合考虑。以货币的国际可交易性来衡量,美元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大国际货币,全面发挥了国际间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储藏手段的职能。货币的国际可交易性与国际货币体系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微观基础,而后者对前者有反作用。从国际可交易性来分析,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阙澄宇  李丹捷  
本文在考察全球经济失衡内在逻辑和具体表现的基础上,探讨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全球经济失衡主要体现为全球经济的"结构性失衡";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国际储备货币发行约束机制的缺失、国际收支汇率调节机制的失灵以及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国际资本流动,不仅导致和固化了全球经济失衡,而且使失衡态势进一步加剧。笔者认为,推动构建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是矫正全球经济失衡,有效避免危机发生的重要途径。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阿洛克·谢尔  冯维江  
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应追溯到不断加剧的全球经济失衡和国际金融货币体系的基础性缺陷。全球失衡带来的流动性泛滥压低了利率,从而刺激金融机构过度承担风险。发达国家对金融体系的监管过于宽松,货币政策框架也存在缺陷,导致对全世界高风险金融工具的投资大行其道。除了进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之外,还有两种方法可能解决全球经济失衡问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陆磊  李宏瑾  
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篮子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成果的肯定,也是人民币国际化重要的里程碑。本文从外汇储备的货币性质出发,通过对外汇储备需求和储备货币供给的讨论,深入分析了当前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内在不稳定性和演进变革的长期性,指出货币国际化和储备货币地位的提高意味着更大的对外风险敞口和国际经济责任。人民币纳入SDR既是增强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性和韧性的重要举措,更是人民币国际化新的起点,对中国的金融改革开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后应进一步加快推进包括金融在内的全方位深层次改革,稳步实现新常态下的中高速经济增长,切实提升人民币国际化的水平和质量,为人民币国际储备货币地位提供坚实有...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扬  
本文回顾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世界各国为求自救所寻求的两条路径,即建立某种货币联盟和重新实行美元本位制。在分析美元本位制利弊的基础上,作者提出对于亚洲国家来说,唯一的出路在于效法欧洲,积极推进亚洲货币的一体化进程。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连平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崩溃以来,有关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争论,波澜起伏,所涉及的与体系本身有关的主要有三大问题:本位货币制度、汇率制度和国际收支调节机制。这些问题是很值得研究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