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68)
- 2023(9614)
- 2022(8364)
- 2021(7885)
- 2020(6715)
- 2019(15712)
- 2018(15292)
- 2017(30009)
- 2016(16684)
- 2015(18880)
- 2014(18997)
- 2013(19077)
- 2012(18126)
- 2011(16201)
- 2010(16675)
- 2009(15616)
- 2008(16034)
- 2007(14740)
- 2006(12793)
- 2005(11637)
- 学科
- 济(69632)
- 经济(69568)
- 管理(51829)
- 业(50494)
- 企(41351)
- 企业(41351)
- 财(31242)
- 方法(31218)
- 数学(27639)
- 数学方法(27354)
- 农(20865)
- 中国(19344)
- 贸(19201)
- 贸易(19196)
- 易(18823)
- 地方(15610)
- 制(15604)
- 务(15417)
- 财务(15389)
- 财务管理(15333)
- 企业财务(14487)
- 出(14201)
- 财政(14179)
- 业经(13975)
- 农业(13221)
- 策(12892)
- 学(12856)
- 政(11703)
- 银(11631)
- 银行(11611)
- 机构
- 学院(238711)
- 大学(237743)
- 济(105048)
- 经济(102882)
- 管理(91456)
- 研究(82306)
- 理学(77827)
- 理学院(76979)
- 管理学(75853)
- 管理学院(75370)
- 中国(63938)
- 财(56494)
- 京(49829)
- 科学(47763)
- 所(42166)
- 财经(40824)
- 农(39221)
- 江(38077)
- 中心(37755)
- 研究所(37609)
- 经(36818)
- 业大(32662)
- 经济学(32657)
- 北京(31557)
- 农业(30720)
- 范(30308)
- 师范(30079)
- 经济学院(29732)
- 财经大学(29621)
- 院(29357)
- 基金
- 项目(148848)
- 科学(116533)
- 研究(111762)
- 基金(107419)
- 家(92121)
- 国家(91334)
- 科学基金(77745)
- 社会(70277)
- 社会科(66722)
- 社会科学(66701)
- 省(57698)
- 基金项目(55761)
- 教育(51573)
- 自然(48759)
- 划(48367)
- 自然科(47582)
- 自然科学(47567)
- 自然科学基金(46731)
- 编号(46473)
- 资助(45369)
- 成果(39298)
- 部(34280)
- 重点(33524)
- 发(32645)
- 课题(32168)
- 创(30510)
- 性(29753)
- 教育部(29542)
- 人文(28725)
- 国家社会(28712)
- 期刊
- 济(117941)
- 经济(117941)
- 研究(74966)
- 财(48485)
- 中国(47970)
- 农(35253)
- 学报(33361)
- 管理(32516)
- 科学(31044)
- 大学(25471)
- 融(25085)
- 金融(25085)
- 学学(23873)
- 教育(23770)
- 农业(23361)
- 财经(20593)
- 技术(19955)
- 经济研究(19723)
- 业经(18533)
- 经(17618)
- 贸(16502)
- 问题(16136)
- 国际(14060)
- 业(12805)
- 技术经济(12629)
- 财会(11721)
- 世界(11615)
- 理论(11585)
- 统计(11464)
- 会计(11275)
共检索到3707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欧明刚 高宾
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特别是随着部分欧洲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财政干预政策的负面效应不断凸显,要求退出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不过本文认为,在实施退出政策时应当把握好时机与节奏,财政干预政策退出战略需要国际协调。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财政干预政策 退出战略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斌
随着世界经济金融形势趋向稳定,危机救援政策的"退出战略"逐渐走向前台,其中最重要的,受到关注最多的无疑是美国"信贷宽松"政策的退出问题。本文就美国"信贷宽松"的本质、退出渠道和时机作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美联储 “信贷宽松” 退出战略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谭小芬 郭强
随着美国金融市场功能的恢复和经济的持续复苏,美国货币政策的退出问题渐行渐近,对经济金融形势的判断、退出时机的选择、退出工具和次序以及退出的节奏和幅度,成为把握退出战略的关键因素。退出的工具包括大规模的逆回购、发行定期存款凭证、重启补充融资计划(SFP)、提高超额准备金利率、提高再贴现率和联邦基金利率,以及直接出售债券资产。退出的时机取决于未来通货膨胀水平、经济复苏和失业率的变化。在退出的过程中,美国债券收益率将会上升,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回落,美元会扭转颓势,步入阶段性的上升轨道。
关键词:
退出战略 退出工具 美国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史世伟
同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一样,德国政府也实施了银行救助和经济振兴计划来克服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但德国的秩序自由主义传统和强调规则的经济政策理念使其应对政策与美国明显不同。文章认为,德国危机应对政策的特点是秩序政策优先,主张重塑国际金融秩序并率先提出加强国际金融监管的具体建议。在经济温和复苏后,德国政府坚决从扩张性财政政策中退出,坚持财政平衡对中长期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近年来德国推进结构改革从而提高了德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尽管德国经济振兴计划的数额相对较小,却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关键词:
德国 金融危机 退出战略 经济政策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吴忠才
我国国有饭店产权退出战略是国有饭店改革的重点,通过实施国有饭店产权的部分退出或整体退出战略,采用协商买断、公开拍卖、购并和MBO等策略,能实现国有资产的顺利退出,使国有饭店完全走市场化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
国有饭店 改革 产权退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苏罡 刘可新 季建华
企业重组时退出战略的制定与实施苏罡刘可新季建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了在效率和竞争力方面实现质的提高,必须打破原有的人、财、物等资源要素结构,实现新的组合,这就是企业重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企业需要重新分析和确定自己的经营业务范围。但是,企业管理...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小龙 杨柳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构建了限量收购和无限量收购条件下各种粮食干预政策的产出效应模型。分析表明:在两种收购条件下补贴政策及相应的粮食价格对剩余产量是否有拉动作用取决于农户的生产行为是否受到收入约束,而在限量收购下的收购量对剩余产量存在正反双重效应。其次,本文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粮食数据为基础对该结论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就全国平均意义上而言,补贴政策对剩余粮食产量拉动作用有限,而粮食价格的拉动作用则相对较大,说明农户生产行为并未受到收入约束,而限量收购下的收购量对剩余产量的双重效应几乎完全抵消,从而只影响总产量而不会引致扩散效应。
关键词:
限量收购 无限量收购 补贴政策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李婧
2000年以来.对人民币汇率的研究从升值和贬值的争论转向人民币汇率制度安排的总体设计与构想。很多学者建议,现在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大好时机,应当增强人民币汇率的灵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项春生
20 0 3年人民币汇率之争的焦点是人民币是否应升值 ,但更深层的问题是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终极目标是自由浮动汇率制。中国应采取一系列的策略安排从现行汇率制度退出。为顺利实现退出 ,中国目前要尽快采取措施培育微观主体、增加交易品种、健全外汇交易方式、完善汇率形成机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洪
一、中国的工业企业现状 解放以后,中国实行了快速的工业化,建立了一套以计划经济为特征的公有制经济,实行有重工业为主的赶超战略,计划制度曾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包括产出的增加,实现了工业化,向全体人民提供了基本的教育、卫生保健住房和工作。这种体制在当时的国际环境和生产力水平下,起到了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短期内实现了经济的较快发展,但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计划的弊端逐渐的显露出来,主要问题是信息问题,在计划体制下,政府各级官僚机构即使具有非常精确和强大的计算能力,也不可能对经济的各个环节作十分精确的计算和预测,兰格的计算社会主义被证明是不可行的。同时,国有企业的管理是通过其选定的代理人来经营...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雍君
为应对当前金融危机而采取的积极财税政策,如果不能与退出机制和财政空间的考虑相结合,势必加剧产能过剩并恶化政府的财政能力。将有效的退出机制建设融入财税刺激措施,并以预算稳定基金作为实施平台,是避免这两大政策难题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财税政策 退出机制 财政空间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邱华炳 苏宁华
自1998年我国开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国债发行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增长时期,由于国债增长过于迅猛,使人们担心政府财政特别是中央政府财政面临的债务风险问题。本文想从政府的债务风险着手,研究国债投资以后如何进行国债资金的回收用于归还债务,解决中央政府将来可能出现的债务风险。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杜朝运 郑瑜
为应对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所带来的影响,世界各国普遍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我国也不例外,通过加大政府投资力度,采取结构性减税等一系列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消费,扩大了内需。从短期来看,积极财政政策在防范次贷危机导致的经济全面下滑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从中期来看,所采取的积极财政政策仍然存在着不少调整和改善的空间;从长期来看,则应该适时建立积极财政政策的退出机制,以利于经济的市场化运行。
关键词:
次贷危机 积极财政政策 退出机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宇 张鹏 张亚雄
2011年我国面临财政政策转向的选择。我们采用SIC-GE模型模拟了财政政策退出的宏观经济影响。模型显示,与基准情景相比,2011年我国财政政策退出将导致GDP下降0.60%。如果2011年我国经济增速按8%来计算,大致相当于我国出现连续四周的经济停滞。因此,财政政策退出造成我国经济硬着陆的风险较小。另外,模型显示2011年我国国内物价比基准情景下降2.14%,说明财政政策的退出对物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从行业结果看,本文发现由于投资需求下降导致建筑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等投资品行业受到冲击,由于建筑业产出下降也减少了对上游行业需求。相反,纺织品、玩具体育娱乐、电子元器件等出口导向型...
关键词:
财政政策 宏观经济 SIC-GE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