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66)
2023(8489)
2022(7073)
2021(6538)
2020(5124)
2019(11799)
2018(11473)
2017(21417)
2016(11247)
2015(12874)
2014(12604)
2013(12851)
2012(12491)
2011(11842)
2010(11776)
2009(10896)
2008(10674)
2007(9314)
2006(8622)
2005(8163)
作者
(32705)
(27326)
(27254)
(25857)
(17666)
(13110)
(12298)
(10617)
(10571)
(9678)
(9582)
(9069)
(8947)
(8842)
(8704)
(8504)
(8140)
(7924)
(7831)
(7491)
(7065)
(6635)
(6554)
(6328)
(6169)
(6141)
(6012)
(5969)
(5516)
(5486)
学科
(61190)
经济(61139)
(26077)
管理(25941)
中国(22894)
方法(18754)
地方(17805)
(17531)
企业(17531)
数学(16658)
(16602)
数学方法(16591)
(14086)
贸易(14072)
(13703)
业经(12865)
(11551)
农业(11324)
(11246)
金融(11245)
(10999)
银行(10991)
(10870)
地方经济(10313)
(10082)
环境(9979)
(9384)
(9346)
发展(8703)
(8680)
机构
大学(166304)
学院(166134)
(82037)
经济(80742)
研究(70160)
管理(57966)
中国(55251)
理学(48227)
理学院(47581)
管理学(47071)
管理学院(46737)
科学(38711)
(37855)
(35803)
(34991)
研究所(32290)
中心(29937)
财经(27204)
经济学(26975)
(26569)
北京(25494)
(25071)
(24964)
(24491)
经济学院(24231)
(24063)
师范(23872)
科学院(21910)
农业(20464)
业大(20224)
基金
项目(104372)
科学(83306)
研究(79771)
基金(76565)
(66795)
国家(66251)
科学基金(55655)
社会(53669)
社会科(51073)
社会科学(51065)
基金项目(38887)
(37840)
教育(35143)
(32832)
自然(31981)
资助(31723)
自然科(31244)
自然科学(31236)
自然科学基金(30703)
编号(30620)
(29635)
成果(25810)
发展(24867)
(24538)
(24453)
重点(24175)
中国(23705)
国家社会(23644)
课题(22582)
(21538)
期刊
(98066)
经济(98066)
研究(59831)
中国(40436)
(26430)
(23820)
管理(23765)
科学(23633)
学报(22661)
(20502)
金融(20502)
教育(19757)
农业(18763)
大学(17769)
经济研究(17432)
学学(16450)
业经(15305)
财经(14004)
技术(13777)
问题(13144)
(12995)
世界(12673)
国际(12648)
(12334)
(10811)
技术经济(8573)
经济问题(8271)
资源(8150)
(8059)
论坛(8059)
共检索到2761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朱国宏  
现有文献大多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 ,从一个更为宏大的国际视角来分析这一问题的著作尚不多见。本文力图从全球的视野来观察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并从“作为一种发展战略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缘起及其全球性意义”、“用世界的眼光看中国的基本国情”、“用世界的眼光看中国的发展及其发展方式”、“用世界的眼光看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四个方面对此展开论述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天义  
2016年是联合国推动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15年议程的开启之年,包括消除贫困为首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愈发重要。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把源于欧洲的PPP公私伙伴关系,作为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机制和有效工具向全世界推荐,并通过与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对应和匹配的27个PPP标准的制定和推广来更好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中国PPP实践特别是PPP研究起步较晚,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理念、人才、法规和机制等多方面的缺失,为此建议加强与联合国机构的合作,通过强有力的系统培训,并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尽快地解决PPP理念问题和人才问题,加快PPP立法并建立科学合理的PPP工作协调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熊惠平  
国际高等教育从全球到区域的趋向性发展,我国经济从城市化到城镇化的纵深性发展,指引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从区域走向县域"的新路径。基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大背景、"新四化"和县域"新四化"建设的战略取向,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必将在以县域服务为支点、以"县校合作"式产学研合作机制建设为基本内容的县域创新服务活动中,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新支撑、新空间和新能力——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和特色竞争力。
[期刊] 第三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蒋正华  张羚广  
当前,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全球化趋势日益推进,世界经济增长迅速。但同时,也带来负面效应。如:生态环境质量日益下降,能源不断消耗等问题。在此过程中,中国同样面临着这些问题的挑战。本文从粮食、能源、水资源、自然灾害等方面,深入探讨目前存在的环境与资源问题,并提出研究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鲍宏礼  
应对全球化对中国农业及农村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正确地判断全球化进程中世界农业发展的基本走向,清醒地认识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保持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全球化时代,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农业的发展道路,坚持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是中国农业与农村发展的战略选择。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企业如何在不断变化的经营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使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长盛不衰?前不久,本刊编辑部请来自不同行业的多位企业家,就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话题展开了讨论,讨论会由北京大学吕峰博士主持。我们特将这次座谈会上的精彩发言整理刊发。——编者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克钧  
从可持续发展的视野看,我国的长远人口总量应该保持在6亿以下,而中长期总人口目标应设定为"十一五"时期末人口总量控制在13.4亿人以内;2020年人口总量控制在14亿人左右;2030年人口总量峰值为14.2亿人左右。在峰值以后,还要继续努力,到21世纪70年代以后使我国人口下降到6亿左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丹阳  张强  周美华  
从联合国通过“千年发展目标”到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制定,全球可持续发展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仍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是世界各国未来发展面临的根本性问题之一。目前存在着以强弱可持续为特征的生态经济范式,以浅绿、深绿和红绿为代表的政治哲学范式,不同学科与境下的交叉融通范式等不同视角的可持续发展理论范式,但这些理论范式在助推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过程中仍存在不足之处。中国生态文明代表了一种新的理论范式,在文明形态、发展维度、生态向度和实践深度各方面都有所创新。展望后2020时代,生态文明在宏观上引领可持续发展思想理念新路径,在中观上引领可持续发展实践行动新路径,在微观上引领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丹阳  张强  周美华  
从联合国通过“千年发展目标”到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制定,全球可持续发展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仍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是世界各国未来发展面临的根本性问题之一。目前存在着以强弱可持续为特征的生态经济范式,以浅绿、深绿和红绿为代表的政治哲学范式,不同学科与境下的交叉融通范式等不同视角的可持续发展理论范式,但这些理论范式在助推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过程中仍存在不足之处。中国生态文明代表了一种新的理论范式,在文明形态、发展维度、生态向度和实践深度各方面都有所创新。展望后2020时代,生态文明在宏观上引领可持续发展思想理念新路径,在中观上引领可持续发展实践行动新路径,在微观上引领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曲翠松  
本文以建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为结构,针对中国建筑的快速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压力出发,分析中国建筑业现状和建筑生态节能所面临的难度和问题。一方面提出我们是否能从过去的本土建筑中也得到一些生态节能的借鉴,走自己的绿色建筑之路,一方面也对一些近期改善了环境但却未得到足够重视的成果作出肯定,未来的发展可从中获得启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谢高地  曹淑艳  冷允法  张昌顺  盖力强  鲁春霞  章予舒  
研究建立了中国可持续发展功能分区系统,在区域可持续发展功能评价的基础上,对全国2329个县域单元进行了可持续发展功能分区。共将全国划分为东北、黄淮海、东南临海等10个一级功能区,大兴安岭生态屏障区、辽河平原生态农业区等40个二级功能区,中麓物流集散经济区、北麓森林保育经济区、西南麓草原畜牧经济区等182个三级区,在此基础上,逐一分析和确定了各级功能区的可持续发展功能、资源条件与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明确了其在国家可持续发展格局中承担的责任与位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熊卫  孙立真  
2 1世纪 ,中国将不可避免地遭遇到环境与发展的巨大挑战。人口三大高峰相继来临的压力 ,自然资源的超常规利用 ,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 ,工业化、城市化及现代化的急速推进等 ,都将成为制约未来发展的瓶颈。在这一背景下成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不但在中国能有效地克服发展路径上的障碍 ,而且能给整个世界的发展提供光辉的范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