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19)
- 2023(10676)
- 2022(9551)
- 2021(9060)
- 2020(7645)
- 2019(17652)
- 2018(17670)
- 2017(34693)
- 2016(18652)
- 2015(20892)
- 2014(20805)
- 2013(20644)
- 2012(18700)
- 2011(16731)
- 2010(16630)
- 2009(15304)
- 2008(14763)
- 2007(12639)
- 2006(10864)
- 2005(9509)
- 学科
- 济(71730)
- 经济(71652)
- 管理(52920)
- 业(52721)
- 企(42924)
- 企业(42924)
- 方法(35996)
- 数学(31462)
- 数学方法(31153)
- 财(20069)
- 中国(19748)
- 贸(18410)
- 贸易(18405)
- 易(18048)
- 农(17661)
- 业经(15276)
- 学(14707)
- 地方(13554)
- 制(13371)
- 银(13020)
- 银行(12988)
- 务(12823)
- 财务(12763)
- 财务管理(12732)
- 出(12514)
- 理论(12439)
- 行(12209)
- 企业财务(12062)
- 融(12028)
- 金融(12027)
- 机构
- 大学(258940)
- 学院(255874)
- 管理(106971)
- 济(102374)
- 经济(100152)
- 理学(92481)
- 理学院(91528)
- 管理学(90078)
- 管理学院(89624)
- 研究(81399)
- 中国(64161)
- 京(54875)
- 科学(49908)
- 财(48686)
- 所(39612)
- 财经(39261)
- 中心(37356)
- 业大(37086)
- 农(36932)
- 研究所(36121)
- 经(35799)
- 江(35707)
- 北京(34758)
- 范(32428)
- 师范(32171)
- 经济学(30724)
- 院(29925)
- 财经大学(29514)
- 州(29460)
- 农业(28917)
- 基金
- 项目(178820)
- 科学(140677)
- 研究(132007)
- 基金(130783)
- 家(112700)
- 国家(111772)
- 科学基金(96869)
- 社会(82890)
- 社会科(78581)
- 社会科学(78562)
- 基金项目(69885)
- 省(68394)
- 自然(63434)
- 自然科(61904)
- 自然科学(61892)
- 自然科学基金(60778)
- 教育(59758)
- 划(57644)
- 资助(54430)
- 编号(54098)
- 成果(43300)
- 部(39838)
- 重点(39061)
- 创(36940)
- 发(36839)
- 课题(36085)
- 教育部(34570)
- 创新(34408)
- 科研(34272)
- 人文(34018)
- 期刊
- 济(105992)
- 经济(105992)
- 研究(78188)
- 中国(44598)
- 学报(38192)
- 管理(37230)
- 财(36025)
- 科学(35478)
- 农(32701)
- 大学(29212)
- 学学(27392)
- 融(26298)
- 金融(26298)
- 教育(26220)
- 农业(23092)
- 技术(21098)
- 财经(18172)
- 经济研究(16936)
- 业经(16631)
- 经(15228)
- 理论(14156)
- 图书(14114)
- 问题(14022)
- 实践(13224)
- 践(13224)
- 技术经济(12442)
- 贸(12274)
- 科技(12228)
- 业(11628)
- 现代(11577)
共检索到3684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陈声利 赵学军 张自力
随着金融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金融风险跨市场、跨区域的传染不断加剧,如何识别风险、追溯风险源是管理风险和投资决策的重要前提。利用修正的已实现波动率建立VAR模型,以广义误差方差分解矩阵构建时变风险溢出指数和风险溢出网络,从全球视野研究大类资产之间的风险溢出行为。实证研究2000年以来外汇市场、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的27种重要资产,通过静态分析和滚动分析对大类资产的风险溢出展开详实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通过对8种汇率的研究发现,外汇市场存在很强的风险溢出效应。欧美汇率是外汇市场最主要的风险传染源,其余汇率长期承受外部市场的风险传染;人民币汇率受外部市场冲击较小,2014年以来其溢出指数逐渐上升。②通过对11个股市的研究发现,全球股市之间的联动性极强。美国股市一直是全球股市最重要的风险传染源,全球股市长期承受欧美股市的风险冲击;中国股市2015年的暴跌对全球股市造成较大的风险冲击。③通过对6种商品期货的研究发现,伦敦金属期货联动性较强,原油期货风险溢出较强,而贵金属期货在牛熊市中产生持续性的风险传染。④通过对27种资产交叉溢出的研究发现,全球股票市场、外汇市场和期货市场之间具有很强的风险溢出关系。欧美汇率和美国股市对全球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最强,期货品种的风险传染相对较弱。研究结果兼具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理论方面,风险溢出指数和风险溢出网络为金融资产的风险溢出行为提供了强大的研究工具。在实践方面,投资者应关注中外股市风险传染,也要充分重视汇率波动风险。在政策方面,为制定汇率政策和防范股市风险提供了经验证据。为投资策略、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谢峰
基于动态有向无环图及预测误差方差分解,考察了我国大类资产收益率和波动率的溢出效应,并研究了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大类资产间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波动率溢出更强,收益率溢出主要来自于股市和汇市,波动率溢出则主要来自于债市和汇市;资产溢出性会被信贷投放和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放大,实体经济基本面则起稳定器作用;金融危机后资产配置偏向保守,近期地产风险和流动性风险需重点关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政 刘淇 周莹莹 余峰燕
本文采用TENET方法构建2009—2018年间全球主权债务风险溢出网络,在此基础上考察各国主权债务风险溢出的水平和结构特征,准确评价它们在全球主权债务风险传递网络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发现:第一,各国的主权债务风险传递重要性不仅取决于自身风险水平,更重要的是与其他国家的关联程度。曾爆发债务危机的意大利和西班牙具有较高的主权债务风险传递重要性,大多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排在前列,其中,中国、马来西亚和韩国较高,南非、俄罗斯等次之,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因自身主权债务风险较小排在最后。第二,各国的主权债务风险顺着实际关联和信息渠道向其他国家溢出,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转变,主权债务风险溢出结构具有明显的时变特征,但"同区域""同组织"仍然是各国最主要的风险传导路径。第三,我国主权债务风险输入水平较低且平稳,但输出水平波动较大,近期受美联储加息、贸易摩擦升级影响,我国主权债务风险输出水平呈显著上升趋势。此外,韩国、马来西亚与中国长期保持较强的双向风险溢出关系,是中国最主要的主权债务风险传导路径。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姬强 胡旻 马嫣然 张大永 郭琨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社会对于数字货币的需求迅速增大,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给金融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此同时,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全球数字货币的波动也可能对中国金融资产造成输入性风险。本文测度了全球数字货币资产价格波动对中国大类金融资产的风险溢出效应及其动态演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和识别了影响全球数字货币与国内大类资产之间系统性风险的核心因素。结果发现,全球数字货币与国内金融资产之间具有一定的极端风险关联性,长期看,全球数字货币在该系统的风险传导中占主导地位,受国内金融资产的影响相对较小;短期看,下行风险总体关联性波动以及瞬时大幅上涨次数要高于上行风险总体关联性。同时,市场中的恐慌情绪是全球数字货币与国内金融资产之间系统性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周亮
采用广义溢出指数法对2011年至2017年我国股票、期货及债券三个市场之间的信息溢出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股市对期市和债市均有收益率溢出影响,而股市和期市对债市均有波动率溢出影响;三个市场的整体溢出指数值偏低,表明我国不同资产市场之间的关联性相对来说较小;时变特征也表明股市大多数情况处于溢出状态,期市方向不明确,债市则大多数情况处于被溢出状态;对溢出值的非对称检验发现,正向波动比负向波动的溢出值更大,但是统计上并不显著。对2015年6月股灾前后三个市场的波动率溢出情况进行分析后发现,股市的极端风险更容易向期市传染,而债市相对更为稳定,不容易被极端风险感染。
关键词:
大类资产 信息溢出 风险传染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郭树华 马啸宇
本文采用分位数回归技术构建时变条件预期损失模型(ΔCoES),测算2020年4月—2021年3月间我国A股核心资产股票价格的尾部风险溢出情况,分析我国A股核心资产下跌对于市场大盘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核心资产指数尾部风险越大,在极端情况下对上证综指的风险溢出也越大,两者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在2020年4月—2021年3月市场下跌期间,核心资产对市场的尾部风险溢出高于同期的中证500指数。核心资产中,医疗保健行业波动最大,产生的风险溢出也最高,其次是消费类行业,这两个行业在近一年内对市场造成的下跌影响最大。
关键词:
核心资产 尾部风险 溢出效应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袁梦怡 胡迪
本文通过构建全球股市风险溢出网络,测度疫情期间全球股市风险溢出强度,研究各国股市风险的传递方向及溢出机制;通过与2008年金融危机的横向比较以及全样本纵向分析,探究不同阶段全球股市风险溢出效应的差异。研究发现:(1)疫情期间全球股市风险总溢出强度先上升后下降,其强度明显高于2008年金融危机与全样本均值。(2)不同时期全球股市风险溢出中心存在差异,中国是全球股市的主要风险接受国。金融危机时期,美国是全球股市单一的风险溢出中心;疫情期间,疫情严重的欧洲国家成为全球股市的风险溢出中心。
关键词:
疫情冲击 股市风险 溢出网络 溢出效应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志洋 孟祥璐
本文以中国上市金融机构为代表,运用KMV模型和GARCH-MIDAS模型分别计算出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倒闭概率和信用衍生产品指数短期波动率,使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脉冲反应函数构建风险传染指数,研究发现:第一,澳大利亚信用风险对中国证券业、中国金融控股公司影响显著;第二,欧洲高波动率指数信用风险对中国证券业、信托业和控股公司影响显著;第三,新兴市场国家信用风险和北美债券信用风险对中国银行业的风险溢出效应较高;第四,日本对中国金融市场风险影响很小。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湛 尧艳珍 汤怀林 张菁
文章基于溢出指数和波动溢出网络方法,从静态和动态分别度量我国金融系统不同子市场间的风险联动水平及变动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金融系统风险溢出效应整体水平较高,各市场间联动性较强;市场内部滞后效应大于市场之间溢出效应,两两有向溢出效应具有强不对称性;作为我国金融系统的风险中心,货币市场始终处于风险溢出方,但在金融危机时期,其对外风险溢出效应相对减弱,而大宗商品市场、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等其余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相对增强。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金融系统整体风险溢出水平较高,市场间风险相关性较强,需要进一步加强系统性风险的监测与防范。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湛 尧艳珍 汤怀林
本文基于溢出指数和波动溢出网络方法,从静态和动态分别度量我国金融系统不同子市场间的风险联动水平及变动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金融系统风险溢出效应整体水平较高,各市场间联动性较强;市场内部滞后效应大于市场之间溢出效应,两两有向溢出效应具有强不对称性;作为我国金融系统的风险中心,货币市场始终处于风险溢出方,但在金融危机时期,其对外风险溢出效应相对减弱,而大宗商品市场、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等其余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相对增强。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金融系统整体风险溢出水平较高,市场间风险相关性较强,需要进一步加强系统性风险的监测与防范。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严伟祥 张维 牛华伟
随着金融的深度融合,金融各行业在创新驱动下,推出跨行业、跨主体的金融产品和投资业务,虽然增加了自身经营活力,但是内部控制的缺失,加上监管机制不成熟,使得金融系统内的交叉风险极易滋生和传染。为了捕捉金融风险动态关系,本文通过构建DCC-GARCH模型刻画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以及金融期货的动态相关性,分析它们的风险溢出效应;同时,将该模型参数和结果植入CoVaR方法中,进一步度量并解析当某一金融行业陷入困境时,对其他金融行业的风险溢出贡献。结果显示:金融行业间存在很强的风险溢出效应,但是不同的行业对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严伟祥 张维 牛华伟
随着金融的深度融合,金融各行业在创新驱动下,推出跨行业、跨主体的金融产品和投资业务,虽然增加了自身经营活力,但是内部控制的缺失,加上监管机制不成熟,使得金融系统内的交叉风险极易滋生和传染。为了捕捉金融风险动态关系,本文通过构建DCC-GARCH模型刻画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以及金融期货的动态相关性,分析它们的风险溢出效应;同时,将该模型参数和结果植入CoVaR方法中,进一步度量并解析当某一金融行业陷入困境时,对其他金融行业的风险溢出贡献。结果显示:金融行业间存在很强的风险溢出效应,但是不同的行业对其他行业的风险溢出程度存在动态变化;证券业对其他金融行业的平均风险溢出贡献最大;银行业对其他金融行业的平均风险溢出贡献较小;金融期货在市场稳定期,对金融行业的风险溢出贡献小,不稳定时期的风险溢出贡献最大。认清该事实特征,有助于监管部门发现金融风险传导和集聚路径,通过细化和分类监管,化解风险,维护我国金融系统的稳定。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海云 吕龙
本文利用因子多元随机波动模型(MSV),计算全球40个股票市场间的溢出风险价值(ΔCoVaR),在此基础上利用社会网络方法构建系统性风险溢出网络,分析国际股票市场风险溢出的整体特征。研究发现:全球金融风险溢出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开放的发达国家对外风险溢出程度最高,开放的发展中国家主要遭受来自外部的风险溢出;全球风险溢出网络存在明显的无标度性和小世界性,少数市场在风险溢出中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后危机时代依然潜藏巨大风险;中国在全球风险溢出网络中处于相对边缘的位置,中国香港既是内地市场的直接外部风险来源,也是内地市场与外部冲击的重要中介。
关键词:
系统性风险 风险溢出 随机波动 社会网络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政 王子美 张亚宁
选取1999—2020年全球26种货币的汇率波动率数据,基于最新发展的Elastic-Net-VAR模型构建汇率波动溢出网络,考察全球主要货币的汇率风险溢出关系。研究发现:汇率风险总溢出水平经历了“稳步上升—震荡下降—急剧上升”三个阶段。汇率风险溢出网络具有同区域、同类型经济体聚集的特征,但国际金融危机等全球重大风险事件会加剧汇率风险的跨类型或跨区域传递。人民币的风险溢出对象主要为新兴经济体货币以及港币、韩元等亚洲发达经济体货币;国际金融危机后,人民币接受发达经济体货币的风险溢出明显增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