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87)
2023(8028)
2022(6675)
2021(6395)
2020(5120)
2019(11590)
2018(11169)
2017(21181)
2016(10901)
2015(12200)
2014(11469)
2013(11332)
2012(10090)
2011(9334)
2010(9075)
2009(8771)
2008(8370)
2007(7182)
2006(6280)
2005(5869)
作者
(28008)
(23529)
(23221)
(22279)
(15010)
(11044)
(10498)
(8929)
(8918)
(8056)
(8007)
(7753)
(7346)
(7343)
(7329)
(7152)
(6894)
(6791)
(6779)
(6365)
(5739)
(5542)
(5464)
(5366)
(5255)
(5188)
(5072)
(4830)
(4615)
(4533)
学科
(49418)
经济(49377)
管理(28998)
(27469)
(21585)
企业(21585)
方法(21366)
数学(19482)
数学方法(19383)
中国(16964)
(13340)
贸易(13330)
(13088)
(12576)
(11305)
(9814)
(9740)
金融(9739)
业经(9339)
(9302)
银行(9301)
(9047)
农业(7764)
关系(7468)
环境(7026)
(7024)
(6938)
(6917)
财务(6906)
财务管理(6899)
机构
大学(153490)
学院(152660)
(77235)
经济(76179)
管理(57238)
研究(56290)
理学(48960)
理学院(48468)
管理学(47920)
管理学院(47618)
中国(46768)
(34043)
(32024)
科学(28467)
财经(27732)
(26998)
经济学(26581)
(25635)
中心(24759)
研究所(24340)
经济学院(23939)
财经大学(20985)
北京(20774)
(20010)
(19554)
(19318)
(18523)
师范(18392)
业大(16863)
科学院(16711)
基金
项目(98705)
科学(79927)
基金(76011)
研究(75213)
(65574)
国家(65132)
科学基金(56245)
社会(52205)
社会科(49701)
社会科学(49695)
基金项目(38543)
教育(34248)
(33735)
自然(33370)
自然科(32678)
自然科学(32670)
自然科学基金(32144)
资助(31705)
(29564)
编号(28897)
(24060)
国家社会(23466)
成果(23269)
中国(22891)
重点(22302)
(21661)
教育部(21604)
(20938)
人文(20494)
大学(19798)
期刊
(83293)
经济(83293)
研究(51081)
中国(29009)
(25473)
管理(22163)
科学(20007)
(18706)
金融(18706)
学报(18615)
(18079)
经济研究(16205)
财经(15049)
大学(15013)
学学(14138)
教育(13367)
(13142)
农业(12795)
(12700)
业经(12164)
国际(12018)
技术(11216)
世界(11100)
问题(10904)
(7652)
技术经济(7463)
商业(6891)
统计(6885)
理论(6720)
现代(6479)
共检索到2331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晓求  
中国要变成一个经济强国,就必须有一个强大的金融体系。资源会越来越金融化、证券化,未来资源的争夺不是靠战争,而是靠金融市场。我们要有在全球视野下配置全球资源的战略眼光,从而使中国经济能有持续成长的基础。近两年,有"四大效应"推动了中国资本市场的跨越式发展:第一,股权分置改革的制度效应;第二,海外蓝筹回归的财富效应;第三,流动性过剩或者流动性充盈所带来的巨大的需求效应;第四,宏观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上市公司业绩的大幅提升所带来的乐观预期效应。全球的金融中心正在向东方漂移,正在向中国漂移。以资本市场为核心的现代金融体系,一定会在中国出现。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晓求  
在制度变革、蓝筹股回归、流动性充盈和宏观经济基本面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中国资本市场从2006年开始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中国资本市场的跨越式发展使中国正在成为一个资本大国,进而推动着中国金融的崛起。中国金融之崛起,是21世纪前20年全球金融最重大、最具有影响力的事件,而资本市场也愈来愈成为21世纪大国金融博弈的核心平台。为此,必须寻找基于全球视野下资本市场发展的政策重心。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政策理念必须从单一的需求管理过渡到供给管理,政策的重心是扩大供给、优化结构并不断地疏导内部需求、积极地拓展外部需求,以实现资本市场供求的战略平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祁斌  
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阶段与华尔街不同。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应该审慎推进金融创新,强化风险控制机制,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霍学文  
中国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其高效资本市场的构造南开大学金融学系副教授霍学文一、中国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中国资本市场刚刚建立并初步发展,离发达和高效率的资本市场距离很大。对照发达国家资本市场并参照新兴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本文认为中国资本市场目前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刚  詹正茂  廉晓红  
区域资本市场对区域经济的整体性发展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构建区域资本市场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指标、聚类分析等方法,来对我国区域资本市场的差异进行实证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资本市场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并且呈不断扩大趋势。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赵明勋  
中国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和高储蓄率使得资本市场发展的初始条件本来远优于拉美各国,但是由于资本市场存在制度性根本缺陷,加之改革的犹豫及滞后,近年来我国大批优质公司纷纷到海外上市,这一点和拉美国家颇为相似。债券市场也出现拉美式的单一公债市场发展趋势。本文介绍了拉美资本市场发展中的教训及改革经验,并同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状况作了比较研究,认为中国资本市场的持续不振使之有走向拉美化的危险。因此,有必要加强资本市场监管体制建设,完善投资者利益保护机制,加强公司治理,提升国内资本市场上市公司质量,增加国内资本市场的吸引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马雪峰  
一、目前资本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1非市场化的因素———行政手段一直在干扰着资本市场的深化。集中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在股票的一级市场上,对股票的发行实行“总量控制,限报家数”,人为地将上市公司同一次发行的普通股划分为国家股、法人股、内部职工股和社会...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赵晓雷  
在S=I的国民经济恒等关系中,如果利率的下降导致储蓄S减少,那么从储蓄流出的货币将转向投资I,形成S<I的状况,投资的增加一方面通过投资乘数的作用引起国民收入成倍增长,另一方面又引致利率上扬。这两方面的结果促使储蓄增加,S与I在一个新的水平恢复均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祁斌  
1985年"巴山轮会议"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托宾曾语重心长地说,"中国不要轻易发展资本市场,因为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在这样的环境下发展资本市场有很大的风险。"他建议中国再等20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中国没有等。现在看来,我们先发展是对的,因为改革与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杨  
中国资本市场:理论与实践·李杨·一、概念辨析在经济学文献中,对于资本市场这一概念,在不同的场合常常有不同的界说。在研究经济学原理的著作中,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通常是不加区分的,它是一个与产品市场和劳动市场相对应的概念,指的是与经济的“真实面”(ther...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吴晓求  
中国资本市场正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是当前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条件;人民币升值趋势、流动性过剩和国民经济的持续成长使中国资本市场发展面临历史性机遇;资本市场发展将对中国商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带来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中国要想实现从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的转变,资本市场的发展不可缺少。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郭晓晶  
2002年11月7日,中国证监会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允许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在一定规定和限制下通过严格监管的专门账户投资境内证券市场。 一、国际新兴市场开放的历史回顾 QFII制度是一种有限度地引进外资、开放资本市场的过渡性制度,并非是国际通行的作法,是少数发展中国家的成功经验,由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被标准普尔公司列为新兴市场的国家和地区,货币没有完全自由兑换,资本项目尚未开放,资本市场不完善,外资大规模地介入有可能对其金融市场乃至整体经济带来较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志凌  
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强。中国的资本市场在1993年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不仅市场容量迅速扩大,而且市场体系也日臻完善。初步形成了现代资本市场的框架。从形式上看,目前中国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有银行信贷市场、股票市场、国债市场、企业债券市场、基金市场等金融投资市场和政府与企业的直接积累投资以及外汇市场与外资投资市场。随着经济信用化和资本形成金融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政府与企业直接积累性投资基本上采取了金融化与信用化的形式,因而目前中国资本市场的基本形式实际上是由国内金融投资市场和国际资本流动市场这两大类组成。显而易见,资本市场是由多种投资形式组成的复杂体系,因而分析资本市场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