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08)
2023(7468)
2022(6315)
2021(5962)
2020(4767)
2019(10717)
2018(10272)
2017(20252)
2016(10458)
2015(11117)
2014(10373)
2013(9964)
2012(8832)
2011(7794)
2010(7901)
2009(7561)
2008(6968)
2007(5832)
2006(4982)
2005(4499)
作者
(25663)
(21424)
(21304)
(20301)
(13697)
(10259)
(9808)
(8103)
(7942)
(7422)
(7118)
(7099)
(6671)
(6669)
(6528)
(6487)
(6348)
(6315)
(6195)
(5960)
(5236)
(5066)
(5015)
(4983)
(4915)
(4662)
(4638)
(4574)
(4195)
(4158)
学科
(39945)
经济(39895)
(28239)
管理(28160)
(23496)
企业(23496)
方法(15826)
中国(13211)
数学(13139)
数学方法(13020)
(12096)
(11179)
(9781)
贸易(9778)
(9581)
业经(9576)
(9253)
(9211)
金融(9210)
(8011)
银行(8004)
(7709)
财务(7700)
财务管理(7688)
(7686)
农业(7609)
企业财务(7331)
理论(7100)
(7044)
地方(6918)
机构
学院(138262)
大学(137388)
(61687)
经济(60649)
管理(52151)
研究(46353)
理学(45375)
理学院(44878)
管理学(44208)
管理学院(43931)
中国(35766)
(29040)
(27525)
科学(24599)
财经(23538)
(21970)
(21549)
中心(20830)
经济学(20687)
研究所(19843)
经济学院(18833)
(18616)
(18251)
师范(18088)
财经大学(17827)
北京(17025)
(16849)
(16742)
业大(16223)
(15302)
基金
项目(93083)
科学(75246)
研究(71641)
基金(69417)
(59364)
国家(58880)
科学基金(51493)
社会(48398)
社会科(45984)
社会科学(45977)
基金项目(35984)
(34964)
教育(33337)
自然(30941)
自然科(30268)
自然科学(30262)
自然科学基金(29746)
(29733)
编号(29013)
资助(27526)
成果(23533)
(21285)
重点(21243)
国家社会(20694)
(20529)
(20077)
课题(19659)
教育部(19240)
(19000)
人文(18992)
期刊
(66344)
经济(66344)
研究(43855)
中国(23440)
(22004)
管理(19102)
科学(18069)
学报(17257)
(15578)
(14904)
金融(14904)
教育(14433)
大学(14011)
学学(13236)
经济研究(12341)
财经(11752)
业经(11344)
农业(10722)
(10265)
技术(10127)
国际(10023)
(9339)
问题(8932)
世界(7192)
商业(7080)
现代(6307)
技术经济(5817)
(5551)
财会(5544)
(5464)
共检索到2009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朱超  林博  张林杰  
本文选取了世界190个国家过去60年的面板数据及21世纪的预测数据,考查了人口年龄结构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关系。从全球范围内来看,总体上经常账户余额与人口抚养比的逆向关系得到支持。对应着各国人口结构的阶梯性变动,全球国际资本流动格局总体上呈现成年国家流向老年或少年国家的局面。从梯队来看,继上世纪中叶以来,第一梯队美国、欧洲,第二梯队日本、中国、东南亚,第三梯队中亚、南亚、西亚、非洲依次向世界输出资本。欧、美、澳、新等国家或地区在21世纪会持续输入资本,中国会在21世纪30年代、东南亚将在50年代开始由资本输出国转向资本输入国。给定世界和中国未来的人口结构变迁,未来世界国际资本流动格局需要更严肃的思...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超  林博  
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人口年龄结构会影响储蓄投资行为,储蓄投资和经常账户的人口结构效应表现为与抚养负担的反向关系,但实证文献却并没有达成统一意见。文章尝试建立动态面板和静态面板模型,运用系统广义矩(GMM)、混合最小二乘(PooledOLS)、固定效应(FE)、似无相关回归(SUR)等方法对亚太经合组织(APEC)20个国家或地区1993-201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经常账户的人口结构效应表现稳健,呈显著负向关系,但储蓄和投资行为的人口结构效应对于样本和方法比较敏感。具体到人口结构内部,老年抚养比效应表现稳健,反向系数在0.26至0.33之间,少年抚养比效应则较为模糊或微弱。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林博  
本文将资本流动和全球经济失衡纳入同一研究框架,将人口结构提升为影响长期资本流动和全球经济失衡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进行探讨,采用面板协整检验、系统广义矩估计模型、混合最小二乘模型、固定效应模型、似无相关模型等实证方法,对一个基于全球126个国家形成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本文发现,老年抚养比和少年抚养比对于经常账户有显著负向影响,实证结果支持了人口结构是长期资本流动和全球经济失衡的重要影响因素这一理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林博  王川  
本文从人口结构的视角来分析国际收支情况,探讨人口结构影响国际收支的路径并构建了相关理论模型。本文采用中国1980-2011的面板数据,借助GMM方法进行实证检验。估计结果显示,老年抚养比和少年抚养比对于国际收支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本文认为,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国际收支有逐步恶化的趋势,并就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田巍  姚洋  余淼杰  周羿  
人口结构是否会影响国际贸易?一方面,高劳动人口比例会使出口国产出增加,从而增加出口;另一方面,高劳动人口比例也会给进口国带来更多的劳动收入,从而增加进口。本文利用176个国家从1970年到2006年的大样本面板数据,并控制多边阻力等因素,在引入劳动人口比之后,对贸易引力方程的回归分析支持了如下理论预测:贸易国的劳动人口比例上升会增加双边贸易流;出口国(进口国)平均劳动人口比上升1%,出口(进口)会上升至少3%(2%)。这一发现对于理解人口大国(如中印)或贸易大国(如中美)的贸易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智君  胡春田  
Williamson认为,作为处于发展初期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应该输入资本,即使人口因素也不能推翻该结论。本文建立修正的Blanchard-Fischer模型以反映人口结构变迁,计算结果表明,即使是处于发展初期的发展中国家,经常项目顺差也有可能是最优的外部均衡目标。利用人口预测数据模拟中国的经常项目余额目标值,支持目前中国应维持适量净储蓄,以备未来人口老化的结论。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周依群  王国军  
基于城乡差异的视角考察人口结构和医疗保险制度对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老年抚养比和少儿抚养比对居民储蓄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医疗覆盖面和医疗保险缴费水平对居民储蓄的影响为正。从城镇和农村分样本回归结果来看,少儿抚养比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储蓄均呈现显著负向影响,老年抚养比对城市居民储蓄影响并不显著,而对农村居民的储蓄呈显著负向影响,医疗保险覆盖面对城镇居民储蓄呈现不显著的影响,对农村居民储蓄呈现显著正向影响。医疗保险的缴费率对城镇居民的储蓄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而对农村居民的储蓄存在显著负向影响。研究表明目前的医疗保险制度并没有起到缓解居民预防性储蓄的作用。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降低未来风险的不确定性,对降低高储蓄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黎娜  夏海勇  
人口因素是影响经济增长和需求结构变动的重要变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结构变迁的主要特征体现在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人口老龄化以及城市化进程中人口城乡结构的变化等方面。已有研究文献大多探讨人口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而对其影响需求结构变动方面的研究相对不足。基于VAR模型,本研究就中国人口结构变迁对需求结构的动态冲击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均会造成消费投资比下降,这是"高投资率、低消费率"失衡需求结构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晓芳  
我国劳动力流动伴随着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差异呈现出特殊的流动特征和趋势: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劳动力流向东南沿海。本文利用我国31个省份1997-2009年的人口总抚养负担系数、从业人员比重以及地区生产总值数据,构建省际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总人口中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口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别对东部12省、中部9省以及西部10省的人口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人口抚养负担的下降对1997-2009年各地区经济增长均表现出促进作用,但中部地区人口弹性最大、东部次之、西部地区人口弹性最小。分析其原因在于: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使得各地区在吸引劳动力和有效利用劳动力方面差异扩大,反之落后。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晓毅  
消费是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我国消费不足由来已久并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而导致我国居民消费不足、消费率下降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就是我国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基于此,可在生命周期理论基础上,对消费函数进行扩展,对家庭跨期消费选择进行建模,并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将人口年龄结构内生化,利用面板VAR模型来分析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居民消费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少儿抚养比的下降与老年抚养比的上升是导致我国居民消费率持续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少儿抚养负担过重不利于经济增长,而老龄化对中国经济并未造成不良影响;随着经济的增长,少儿抚养比会降低,老年抚养比会升高,...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超  周晔  
文章从一个多期人口代际交叠模型入手,分析了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结构和抚养比例的影响,同时还运用中国数据对人口抚养比与储蓄率、相对生产率差异与经常项目差额进行协整与因果检验。文章认为:计划生育政策并非不可持续,特定时期内放开该政策已经无法应对社会抚养高峰,而保持该政策则会获得一个较低人口总量的均衡人口结构。经常项目差额实际上只是储蓄的跨时空转移。人口年龄结构决定储蓄率,决定储蓄的跨时间转移,国家相对生产率差异决定储蓄的跨空间转移。空间上的这种转移并不改变一国国民的总福利;时间上的转移也不改变代与代之间的总福利。因此,不考虑人口结构、提高即期消费率刺激经济的做法值得商榷,过分关注短期经常项目差额并无...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明  
世界范围内持续多年的经常账目失衡并不鲜见,以往研究多关注汇率和净出口的关系,而忽视了经常账目余额的另外一种属性——本国在外国的储蓄。本文尝试从人口结构变迁的角度对这一问题给出新的解释。本文通过构建包括幼年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世代交替模型,理论分析和预测了:幼年抚养比上升会降低储蓄率、增加投资率,从而减少经常账目余额;而老年抚养比下降会提高储蓄率,增加经常账目余额;试图填补人口结构对经常账目影响的理论空白。接下来,本文利用1990年至2011年全球110个国家的强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在静态和动态模型下均得到了与理论预测相一致的稳健结果。根据实证结果进行定量分析,本文发现中国抚养比的变化可以...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胡涛  
该文从新颖的人口结构变迁的视角讨论了未来人民币汇率的走势。认为尽管人口结构变化不会直接影响到人民币汇率,但它会通过对一系列重要经济变量的影响传导到外汇市场。该文重点分析了人口结构老年化对储蓄、投资、利率以及企业生产效率等重要经济变量的影响,以及它们对人民币汇率的传导作用。认为人口结构老年化将使得人民币汇率走软。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窦祥胜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资本流动对资本、技术、人力资本和制度等经济增长因素的结构变迁有重要的影响,进而对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