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104)
2023(23085)
2022(19781)
2021(18207)
2020(15529)
2019(34988)
2018(34576)
2017(66308)
2016(36125)
2015(40236)
2014(39655)
2013(39204)
2012(35599)
2011(32039)
2010(32309)
2009(30496)
2008(29792)
2007(26416)
2006(23426)
2005(21005)
作者
(105135)
(87597)
(87153)
(82931)
(55668)
(41962)
(39395)
(34183)
(33232)
(31294)
(29876)
(29322)
(27933)
(27867)
(27248)
(26880)
(26008)
(25867)
(25176)
(25055)
(21803)
(21681)
(21409)
(20110)
(19696)
(19489)
(19474)
(19331)
(17694)
(17122)
学科
(156193)
经济(155998)
(114925)
管理(113495)
(99523)
企业(99523)
方法(66090)
数学(55271)
数学方法(54430)
(42901)
(42823)
业经(39131)
中国(37598)
(31337)
(31129)
地方(30580)
农业(29379)
(28356)
财务(28260)
财务管理(28211)
企业财务(26749)
理论(26428)
(25958)
贸易(25941)
(25173)
(24338)
技术(24247)
(22699)
(22542)
银行(22467)
机构
学院(514456)
大学(511396)
(210178)
经济(205843)
管理(198945)
研究(172536)
理学(171490)
理学院(169568)
管理学(166192)
管理学院(165252)
中国(130666)
(108594)
科学(107222)
(98633)
(90066)
(87537)
研究所(79332)
业大(79069)
中心(77970)
财经(77871)
(77335)
(70708)
农业(70681)
北京(68126)
(64622)
师范(63868)
经济学(63699)
(62511)
(61272)
财经大学(57484)
基金
项目(344832)
科学(270415)
基金(249939)
研究(247358)
(219695)
国家(217852)
科学基金(186839)
社会(156547)
社会科(148393)
社会科学(148352)
(135597)
基金项目(131159)
自然(122880)
自然科(120069)
自然科学(120036)
自然科学基金(117869)
教育(114367)
(113570)
资助(103907)
编号(99785)
成果(80358)
重点(77641)
(74972)
(73318)
(72416)
课题(69138)
创新(67366)
科研(66059)
国家社会(64633)
教育部(64212)
期刊
(238050)
经济(238050)
研究(150176)
中国(99313)
学报(84591)
(82943)
(79159)
管理(78533)
科学(76176)
大学(64382)
学学(61276)
农业(56345)
教育(53251)
技术(46749)
(45420)
金融(45420)
业经(38959)
财经(38922)
经济研究(38419)
(33516)
(31136)
问题(30199)
技术经济(26755)
(25260)
统计(24898)
科技(24191)
现代(23289)
(22992)
商业(22960)
(22942)
共检索到7657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蕾  
基于世界75个经济体2000—2014年的数据,将制造业产业内升级纳入带有交互项的动态面板模型,实证分析制造业产业内升级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和总影响,并将其与制造业产业间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发现:第一,制造业产业内升级对经济增长具有直接促进作用,而制造业产业间升级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不稳健;第二,制造业产业内升级可以通过服务业传导显著促进经济增长,而且产业内升级通过服务业传导产生的经济增长效应大于产业间升级;第三,偏效应值表明,制造业产业内升级总体上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远强于制造业产业间升级在剔除不稳健的直接影响的情况下总体上表现出的对经济增长的微弱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钰  张连城  
对1995—2012年中国制造业产出增长与能源消费量、二氧化碳排放水平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中国制造业碳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为"反N型",现在已经度过第一个拐点,正在接近第二个拐点。由二氧化碳排放的产出弹性大于1,可以判断制造业仍处于"高碳型"增长阶段。但是随着能源消费边际效率的提高,能源消费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制造业已经接近向低碳增长方式转变的临界点,这表明现有路径是有效的。为进一步明确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的主要因素,本文采用STIRPAT模型对制造业28个行业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增加正相关的因素有能源消费强度、外商投资和时间趋势项,负相关的因素有人均增...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吴剑雄  
理论上,资本的趋利性使其必然具有天然的流动性特点,趋利性资本流动使得具有普遍稀缺性的资本在效率不同的产业间流动,自发地由利润率低的产业流向利润率高的产业,进而使得产业结构不断进行调整并趋于合理化,促进产业增长。通过对我国制造业股票市场融资与产业增长的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虽然得到了股票市场巨额融资,然而并未相应地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和快速增长,股票市场固有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增长的机制与作用并未在我国的优势产业即制造业领域得到有效发挥。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卢飞  刘明辉  
人口红利不等同于人口转变,本文将人口红利的内容扩展至人口结构、人力资本和劳动资源再创造三个方面,形成广义人口红利概念。理论分析表明,广义人口红利引发产业结构变迁,该"结构效应"对经济增长产生作用。进一步地,借助空间面板模型及面板分位数回归对理论假说进行实证检验。分析结果发现,广义人口红利对制造业结构的影响在面临行政距离、地理距离和经济距离时表现不同,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则持续显著。人口结构的变化带动整个产业增长,推动技术密集型产业集聚,人力资本的提高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促进作用较大,而邻近区域人力资本水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金春雨  程浩  
本文基于环渤海44个城市数据,采用面板门限模型实证分析制造业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结果显示,制造业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二者间的关系受经济发展水平、运输成本和空间集聚影响和制约。在中等经济发展水平、中等运输成本条件下空间集聚有利于经济增长极的形成,突破一定临界值后集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制造业适度集聚有利于经济增长,制造业过度集聚引发拥挤效应会抑制经济增长。环渤海地区各城市应因地制宜地采取差异化集群发展政策,并通过区域产业整合和空间布局优化实现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许钊  张营营  高煜  
在分析经济集聚影响制造业升级的理论基础上,结合"双循环"战略的现实背景,基于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在空间效应视角下研究了经济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经济集聚与本地区制造业生产率和盈利能力呈"倒U"型关系;与邻近地区制造业生产率水平呈"倒U"型关系,与盈利能力呈"U"型关系。同时,经济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和时间异质性。利用指数衰减空间权重矩阵进一步研究发现,经济集聚对邻近地区制造业生产率和盈利能力的有效作用范围分别为450km和550km。本土市场效应、物质资本积累效应、劳动力成本效应是经济集聚影响制造业升级的作用机制;其中,本土市场效应存在负向作用,物质资本积累效应、劳动力成本效应存在正向作用。本文以空间效应视角为切入点,为理解"双循环"战略下经济集聚与制造业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对城市发展和制造业优化升级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刚  胡立  
本文采用1994~2003年和2004~2010年制造业面板数据,运用GMM估计方法,分别考察汇率、工资和经济增长对中国全部制造业、不同外向度和不同劳动密集度制造业部门均衡就业的影响。结果显示,不管是整体还是分类回归,2004年前,制造业部门就业都与实际有效汇率、工资负相关,与经济增长、滞后一期就业正相关,但2004后就业与实际有效汇率负相关,与经济增长、滞后一期就业正相关。从整体上看,2004年前经济增长对制造业部门就业影响不明显,2004年后则有微弱的拉动作用,并主要作用于外向度低的部门。在分类检验中,2004年前的就业实际有效汇率弹性大于2004年后,且外向度高的企业就业受汇率升值的不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彭湘君  曾国平  
我国现有生产性服务业是否有效地为制造业提供产品和服务。借助新古典增长模型,将为制造业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投入变量引入制造业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运用动态最优化的方法推导出投入各种生产性服务业的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与制造业的增长率呈正比。最后用Malmquist指数法,对投入不同行业的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影响进行测算,发现目前我国只有"金融业"和"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这两个生产性服务业投入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所提高,而其他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效率的提升效果不佳。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洪娟  廖信林  
本文基于长三角制造业"二位数"行业1998-2010年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一节差分矩估计方法对城市群内的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回归结果显示:制造业"二位数"行业的空间基尼系数与经济增长之间表现为强烈的非线性共生关系,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具有门槛效应,即产业集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由于过度集聚产生的负外部性,会使得集聚不利于经济增长。针对上述回归结果,本文给出了理论分析,并总结了结论的政策启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博  贾占标  倪志良  
文章通过门限面板模型得出经济发展水平是城乡收入差距的倒U形状函数,该函数顶点所对应的泰尔指数(门限值)为0.026 895。通过动态面板模型得出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虽然在扩大,但有收敛的趋势,收敛上限的估计值是0.136 562 5。最后提出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飞成  郭其友  
利用1992~2011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构造环境污染综合指标,进而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及区域性差异,并讨论了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技术进步、人口、储蓄率、产业结构和贸易开放度等因素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从全国范围来看,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且目前已处于倒U型曲线的下降部分;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同样存在倒U型关系并处于其下降部分,西部地区呈现出N型关系并处于右侧上升部分。同时,不同控制变量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也具有不同特点。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钟熙维  朱梦醒  
巴西是发展中国家中的大国,也是拉美国家中工业体系较完善的国家之一。二次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巴西经济得到飞速发展,虽仍属发展中国家,却拥有许多发达国家的特征。本文利用1992-2010年的数据,首先测算出巴西在SITC三位码水平下的260种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值,并在这一基础上借助相关指标考察巴西出口商品的技术结构变迁情况,最后通过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巴西不同技术含量的出口商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徐景峰  
本文以中国12个制造行业为研究对象,在对资本存量和产业集群程度进行合理度量的基础上,使用非平稳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了产业集群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蕾  
偏离份额分析模型的结果表明,各国制造业的内部增长效应远大于资源再配置效应,即制造业产业内升级比产业间升级有更大的生产率提升效应。通过进一步对内部增长效应分解发现,高收入经济体制造业生产率的提高更依赖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生产率的提高,而中等收入国家更依赖非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生产率的提高。因此,作为发展中大国,未来我国既要充分发挥制造业产业内升级的经济增长效应,又要努力激发产业间升级的经济增长效应。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魏瑾瑞  
经济系统中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往往并不是对称的,很多时候并不能颠倒位置相互解释。奥肯定律只是估计了降低失业率所能带来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收益,但是反过来,GDP增长率能否解释失业率?高增长与高失业依然并存吗?奥肯定律仅是美国的经验总结吗?如果伴随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挤出的就业比创造的就业还要多,那么殚精竭虑地经济增长的意义又何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