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43)
2023(5460)
2022(4514)
2021(4142)
2020(3397)
2019(7455)
2018(7085)
2017(13656)
2016(7275)
2015(7700)
2014(7568)
2013(7339)
2012(6698)
2011(5878)
2010(5616)
2009(5134)
2008(4899)
2007(4079)
2006(3220)
2005(2777)
作者
(21895)
(18656)
(18206)
(17567)
(11855)
(9065)
(8362)
(7216)
(6814)
(6581)
(6304)
(6132)
(6112)
(6112)
(5750)
(5665)
(5592)
(5553)
(5510)
(5138)
(4655)
(4502)
(4427)
(4231)
(4182)
(4178)
(3982)
(3937)
(3880)
(3824)
学科
(24244)
经济(24211)
(19651)
管理(18830)
(16067)
企业(16067)
方法(10603)
数学(8883)
数学方法(8776)
(8301)
(7639)
(6537)
中国(6224)
业经(5750)
(5257)
财务(5252)
财务管理(5243)
(5134)
(5090)
金融(5090)
企业财务(5075)
技术(4991)
(4963)
贸易(4961)
(4872)
(4867)
银行(4848)
(4641)
农业(4518)
理论(4175)
机构
大学(99913)
学院(99746)
(37995)
经济(37284)
研究(37205)
管理(34199)
理学(30399)
理学院(29983)
管理学(29406)
管理学院(29225)
科学(25860)
中国(25686)
(23922)
(20074)
(19654)
农业(19593)
业大(18684)
研究所(18458)
(18107)
中心(16797)
财经(15146)
(14026)
(13882)
(13493)
经济学(12624)
农业大学(12527)
(12402)
(12179)
师范(12130)
科学院(11783)
基金
项目(75562)
科学(59991)
基金(56937)
(52512)
国家(52126)
研究(50349)
科学基金(43763)
社会(32369)
社会科(30807)
社会科学(30799)
自然(30286)
基金项目(30058)
自然科(29663)
自然科学(29653)
(29528)
自然科学基金(29144)
(25955)
教育(22827)
资助(21876)
重点(17991)
编号(17687)
(16682)
(16583)
(16289)
计划(16231)
创新(15630)
科研(15366)
(14838)
(14743)
国家社会(14307)
期刊
(37026)
经济(37026)
研究(25766)
学报(23911)
(22009)
科学(19196)
中国(17478)
大学(16727)
学学(16272)
农业(14921)
(13987)
管理(12190)
(8591)
金融(8591)
教育(8247)
(8087)
财经(7473)
经济研究(6973)
业大(6870)
(6528)
业经(6191)
(6088)
农业大学(5939)
技术(5896)
科技(5508)
问题(5000)
中国农业(4690)
(4360)
林业(4274)
国际(4054)
共检索到1349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Peter H.Raven  刘杰  
自然界中基因的横向转移广泛存在,转基因技术即是模仿自然界中的基因横向转移。在转基因技术开发和测试长达30多年之后,这一技术已被用于生产种类繁多的药物、几乎全世界所消费的啤酒和奶酪以及27个国家的1 800万农民在1.75亿hm2土地上种植的农作物。数以亿计的人和数十亿的家畜消费这些转基因作物及其制品差不多20年了,但是没有来自任何地方的可以证实转基因植物有害的案例。因此,让人很难理解为何在某些地区一直存在坚决抵制转基因作物种植的现象。鉴于转基因作物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农业本身就是生物多样性最主要的敌人,因为在过去的1.2万年中,全球人口数量从最初的100万增长到了目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Peter H.Raven  
自然界中基因的横向转移广泛存在,转基因技术即是模仿自然界中的基因横向转移。在转基因技术开发和测试长达30多年之后,这一技术已被用于生产种类繁多的药物、几乎全世界所消费的啤酒和奶酪以及27个国家的1 800万农民在1.75亿 hm2土地上种植的农作物。数以亿计的人和数十亿的家畜消费这些转基因作物及其制品差不多20年了,但是没有来自任何地方的可以证实转基因植物有害的案例。因此,让人很难理解为何在某些地区一直存在坚决抵制转基因作物种植的现象。鉴于转基因作物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农业本身就是生物多样性最主要的敌人,因为在过去的1.2万年中,全球人口数量从最初的100万增长到了...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郭晓东  朱行  
在当前世界人口剧增、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情况下,转基因作物是可以确保世界粮食安全的有效工具,因此,受到越来越多国际组织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在多种因素的推动之下,全球转基因作物2009年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预计到2015年将得到更加广泛的推广。及时了解全球转基因作物发展现状和趋势,有助于结合中国国情,推进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发展,造福人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贺祚琛  
2021年10月11—15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15次会议(简称COP15)在中国昆明召开。经过与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大会于10月13日通过了《昆明宣言》,呼吁各方采取行动,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在当前全球生物多样性日渐丧失、人与自然关系面临冲突加剧的大背景下,《昆明宣言》从生态文明和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这个角度出发,站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强调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并提出一系列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发展举措,无疑为未来的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切实的承诺与支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品茹  
气候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一个关键支撑要素,为地球生物构筑了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不当活动导致全球气候持续变暖。气候变化破坏和改变了不少生物的生存环境,威胁它们种群的生存和发展,对地球生物多样性造成巨大威胁。与此同时,生物多样性的改变,也负向反馈到了气候变化上,进一步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两者间这种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使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和减排事业遭受更大挑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杞人  
全球濒危物种首次超过1.6万种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09年发表的一份环境报告,由于气候变化和其他威胁对动植物生存环境的破坏,濒危物种首次超过1.6万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其一年公布两次的濒危物种"红名单"中说,主要因自然生活环境恶化而濒临灭绝的16119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詹绍文  赵雅雯  
从人类肉眼无法观测到的微生物,到地球最大的哺乳动物蓝鲸;从地球最小的植物芜萍,到地球最大的草本植物旅人蕉,地球上的物种纷繁复杂,直到现在科学家们也不能给出地球物种的精确统计数据。然而令人痛心的是,由于人类的破坏性活动,地球生物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根据政府间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科学政策平台(IPBES)2019年5月发布的一份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贺祚琛  
2021年10月11—15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15次会议(简称COP15)在中国昆明召开。经过与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大会于10月13日通过了《昆明宣言》,呼吁各方采取行动,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在当前全球生物多样性日渐丧失、人与自然关系面临冲突加剧的大背景下,《昆明宣言》从生态文明和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这个角度出发,站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强调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并提出一系列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发展举措,无疑为未来的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切实的承诺与支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品茹  
气候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一个关键支撑要素,为地球生物构筑了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不当活动导致全球气候持续变暖。气候变化破坏和改变了不少生物的生存环境,威胁它们种群的生存和发展,对地球生物多样性造成巨大威胁。与此同时,生物多样性的改变,也负向反馈到了气候变化上,进一步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两者间这种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使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和减排事业遭受更大挑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霍丽云  
生物多样性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全球三大环境问题之一。根据居群遗传学原理 ,生物多样性保护归根结底是遗传多样性保护 ,如果缺乏遗传基础的保护 ,生物多样是无法实现的。而遗传多样性保护的重要任务则是对基因多样性的保护。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宏军  倪汉文  周志强  江树人  
抗草铵膦转基因作物一般可以承受 2 .0 kg.hm-2 有效量以下的剂量 ,而只要 1.0 kg.hm-2 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杂草防效。其抗性的稳定性受到环境因子、载体构建和抗性基因导入方法等因素的影响 ;抗性基因可以通过花粉漂移 ;抗性作物与原受体在没有草铵膦作用下有一定的差异。虽然大量文献报道抗草铵膦转基因作物对周围的生态群落没有影响 ,但也发现草铵膦可以致毛虫死亡。抗草铵膦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问题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在应用抗除草剂作物时 ,应特别注意其抗性稳定性 ,将之纳入杂草综合治理体系中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龙付  张献龙  聂以春  吴家和  
利用简单重复序列 (SSRs)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s(RAPDs) 2种分子标记对来自我国各个棉区的 30份陆地棉转基因种质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 ,材料包含有我国的 3种转基因类型。利用NTSYS -pc 2 .10统计分析软件 ,采用Jaccard’s相似系数UPGMA法进行聚类。结果表明 ,3类转基因材料大致分为不同的 2类 ,而且不同棉区的转基因材料交叉分布。相似系数分析表明 ,我国转基因材料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为丰富。同时对我国转基因材料的生产应用提供了参考意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熊晶  谢志才  陈静  张君倩  舒少武  张堂林  胡炜  
为了对转基因(CAgcGH)鲤的生态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依据,于2004~2006年在梁子湖畔的人工隔离湖泊开展了转基因鲤对其主要饵料生物——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投放转基因鲤1 a后,底栖动物物种组成、丰度和多样性指数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底栖动物总物种数从65种下降为36种;总密度从497.3 ind/m2下降到370.7 ind/m2;总生物量(湿重)从77.136 g/m2上升到97.558 g/m2。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总物种数、寡毛类、毛翅目和摇蚊科物种数有显著降低。寡毛类、毛翅目和腹足类密度有显著下降。毛翅目生物量有显著下降。幽蚊(Chaoborussp.)和环...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忆雨  邹军  吴尧  王小慧  杨雨豪  陈阜  尹小刚  
为探索作物多样性变化对作物生产的影响,利用规模优势指数等方法系统分析1961—2017年全球主要禾本科与豆科作物生产和农业投入等特征。结果表明:1)1961—2017年,全球玉米和水稻收获面积显著增加,欧洲、亚洲和非洲的主要禾本科作物规模优势指数呈上升趋势;大豆是全球种植规模最大的豆科作物,1961—2017年来大豆收获面积显著增加,南美洲和北美洲的豆科作物规模优势指数呈上升趋势;全球主要禾本科和豆科作物产量和单产水平均显著提高。2)2002—2017年,全球农业生产中氮肥、磷肥、钾肥和农药投入总量均明显增加,其中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地区)农业生产投入总量最大。3)2002—2017年,在主要禾本科作物规模优势明显地区,主要禾本科作物规模优势指数的增加会导致单位面积化肥和农药投入量显著提高,而豆科作物规模优势指数的增加会使单位面积化肥和农药投入量显著减小。因此,在中国等主要禾本科作物多样性指数大的地区,可适当提高豆科作物多样性对于减少化肥农药投入、提升作物生产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Richard E.Goodman  吴昊  胡斌  孟盼盼  梁力文  
本篇综述侧重于介绍美国本土的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的过程和进展。回顾了安全评价程序的建立过程,从1975年阿西洛马(Asilomar)会议上关于重组DNA技术的问题,自1984-1994年间第一例转基因作物进行田间试验到评估作为食物和饲料商业化生产时,美国政府、学术界和产业界科学家之间的讨论。此外,一同回顾国际上的指南与美国的系统。整体过程还要考虑人类接触基因来源和表达蛋白是否有安全的或不安全的历史。食用蛋白安全性首要考虑因素为某些消费者是否对其过敏或者拥有转基因编码蛋白的IgE抗体,或者转基因食品会诱发乳糜泻,同时考虑表达蛋白的潜在毒性效果和对人或动物营养的影响。在美国,该过程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