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48)
2023(12390)
2022(11001)
2021(10398)
2020(8475)
2019(19173)
2018(19275)
2017(36686)
2016(19987)
2015(22243)
2014(21779)
2013(21316)
2012(19031)
2011(17196)
2010(17065)
2009(15793)
2008(14731)
2007(12552)
2006(10815)
2005(9221)
作者
(55645)
(45957)
(45682)
(43399)
(29066)
(22043)
(20774)
(18138)
(17431)
(16184)
(15748)
(15295)
(14329)
(14207)
(14184)
(13857)
(13837)
(13670)
(13036)
(12909)
(11410)
(11041)
(10915)
(10445)
(10267)
(10186)
(10166)
(9969)
(9149)
(9108)
学科
(78190)
经济(78111)
管理(55822)
(49521)
(41304)
企业(41304)
方法(34515)
数学(29674)
数学方法(29330)
(20274)
中国(19264)
地方(19250)
(18206)
业经(17267)
(17033)
环境(15947)
(13909)
农业(13716)
(13368)
贸易(13361)
理论(13350)
(12920)
教育(12228)
(11762)
(11668)
技术(11577)
(10888)
地方经济(10841)
财务(10824)
财务管理(10808)
机构
学院(272289)
大学(271288)
管理(109085)
(102383)
经济(100010)
理学(95440)
理学院(94348)
管理学(92613)
管理学院(92139)
研究(89446)
中国(64338)
科学(58450)
(57606)
(44555)
(44268)
(41217)
业大(41114)
研究所(40864)
中心(40100)
(38319)
(38059)
师范(38010)
财经(36688)
北京(36154)
(33386)
(33326)
农业(32229)
(31719)
师范大学(30709)
经济学(29610)
基金
项目(195297)
科学(153299)
研究(144202)
基金(140050)
(121826)
国家(120811)
科学基金(103837)
社会(89428)
社会科(84587)
社会科学(84565)
(77348)
基金项目(75171)
自然(67799)
自然科(66094)
自然科学(66080)
教育(65723)
(65045)
自然科学基金(64832)
编号(60175)
资助(56608)
成果(47607)
重点(43857)
(42402)
(41851)
课题(40822)
(40636)
创新(37809)
科研(37206)
项目编号(36875)
大学(36025)
期刊
(111112)
经济(111112)
研究(76683)
中国(47078)
学报(43020)
科学(40046)
管理(37966)
(37120)
教育(33263)
大学(31996)
(31507)
学学(30034)
农业(26738)
技术(22897)
业经(19798)
(18901)
金融(18901)
经济研究(17498)
财经(16349)
图书(15462)
科技(14190)
资源(13976)
问题(13911)
(13846)
(13317)
理论(13189)
(12424)
实践(12367)
(12367)
技术经济(12226)
共检索到3804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姚厦瑗  
生态兴衰关乎人类文明兴衰,亟须世界各国勠力同心、奋楫笃行。围绕“如何认识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中华文明传统生态观,从全球视域和人类福祉出发,立于今天的世界大变局时代,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协调国家发展利益与整体人类利益,推动人类社会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引领中国做出生态文明的战略创新与率先实践,并为建设美丽清洁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姚厦瑗  
生态兴衰关乎人类文明兴衰,亟须世界各国勠力同心、奋楫笃行。围绕“如何认识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中华文明传统生态观,从全球视域和人类福祉出发,立于今天的世界大变局时代,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协调国家发展利益与整体人类利益,推动人类社会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引领中国做出生态文明的战略创新与率先实践,并为建设美丽清洁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赓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恢宏的国际视野,其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为逻辑起点,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为目标诉求,以推动绿色发展为实践路径,为世界生态治理提供可行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理论意义表现为: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实现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回归;发展了人类文明形态思想,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了世界现代化理论,强调人和自然和谐的现代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球实践价值表现为:在构建世界生态新秩序、引领全球生态治理上展示中国力量;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生命共同体提供中国智慧;在推动全球绿色发展、构建环境系统治理格局提出中国方案。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赓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恢宏的国际视野,其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为逻辑起点,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为目标诉求,以推动绿色发展为实践路径,为世界生态治理提供可行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理论意义表现为: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实现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回归;发展了人类文明形态思想,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了世界现代化理论,强调人和自然和谐的现代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球实践价值表现为:在构建世界生态新秩序、引领全球生态治理上展示中国力量;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生命共同体提供中国智慧;在推动全球绿色发展、构建环境系统治理格局提出中国方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佳锐   吴国胜   郑向群   王德甫   申锋   魏孝承  
农业农村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阵地和短板之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应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实现广大农村居民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论述,是生态文明思想理论成果的重要文献。本文通过探究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论述所蕴含的价值意义,揭示我国近年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所取得的成效原因。同时,针对资金投入、农民参与度、长效管护等问题,提出新发展阶段应当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路径等建议,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天宇  尹治世  李金蔓  
习近平生态文明的思想研究主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的思想主要继承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为保证中国的可持续性发展,建设小康社会进行的生态文明研究。文章从习近平生态文明的思想形成入手,阐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观念,并叙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天越   郝娜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农村生态治理具有高度契合性,农村生态治理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践行。然而目前存在环境保护意识薄弱、主体责任不到位、治理能力不足、生态治理制度体系不够健全等现实困境。针对治理现实困境,有必要从治理理念、责任主体、技术能力、法律制度四方面来探究农村生态治理路径,着力突破农村生态治理中遇到的实际难题,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赓  徐保风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在不断的理论总结和实践探索中不断发展。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研究,自党的十八大后逐渐兴起,在十九大提出美丽中国战略之后成为理论研究热点。当前学界主要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背景、发展阶段、理论来源、理论特色、主要内容、重要意义以及实现路径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但也存在研究方法单一、成果趋同、系统性研究不足等问题。对该领域研究进行梳理和回顾,准确揭示研究现状与发展态势,全面深入挖掘其包含的理论、实践价值,精准把握和领会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精髓,可更好地推进后续相关研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林智钦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体系研究》首席专家,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前撰写的文稿。该文以“一线三论八观”(简称138)创新引领未来为视角,深入研究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体系。同时,提出完善绿色生态的内涵和政策意涵、建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之绿色生态度量标准、设立绿色生态学学科等观点。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光选   戴子薇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形成的一种重要指导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一脉相承,生动地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之问、“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的世界之问、“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人民之问以及“何以区别西方生态文明观”的中国之问。通过对中国式现代化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及关系梳理,得出这一思想蕴含的三重逻辑在于文明历史观与科学自然观全面性整合的底层逻辑、绿色发展观与中国治理观聚焦性整合的行动逻辑、民生普惠观与合作共赢观持续性整合的使命逻辑。在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人类社会主体不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自主性提供了理论遵循,为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具体的使命方向和实践路径,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光选   戴子薇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形成的一种重要指导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一脉相承,生动地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之问、“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的世界之问、“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人民之问以及“何以区别西方生态文明观”的中国之问。通过对中国式现代化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及关系梳理,得出这一思想蕴含的三重逻辑在于文明历史观与科学自然观全面性整合的底层逻辑、绿色发展观与中国治理观聚焦性整合的行动逻辑、民生普惠观与合作共赢观持续性整合的使命逻辑。在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人类社会主体不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自主性提供了理论遵循,为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具体的使命方向和实践路径,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小芹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它是对中华传统生态智慧及国内外环境治理历史教训的新认识,丰富了生态文明理论及民生理论的新内涵,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方法论的新拓展,构建起法律及制度体系的新保障,创设出推进生态文明思想大众化的新话语,形成了加强国际领域合作的新思维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舒涵  刘铮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表明:中国既要保护生态环境也要推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与保护是内在的统一。保护生态文明不仅能还群众天蓝水清的生态环境,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是惠及子孙的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上海的生态文明建设要真正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优化城市空间开发格局,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加大环保力度和治理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春根  王雯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价值遵循。全面推进税制结构优化,是我国构建现代财税体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的时空坐标,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税制结构优化提供了理论指导、实践目标,对央地税权结构优化提出了时代要求,为税制结构优化提供了战略思路。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海霞   张梅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具有显著时代特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汲取历史智慧,具有鲜明的传承性;超越传统观念,具有突出的创新性;坚守人民至上,具有坚定的人民性;强调全局思维,具有严密的系统性;立足中国实践,具有强烈的现实性;眷注人类命运,具有高远的战略性。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显著时代特征,对促进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大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