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67)
- 2023(8676)
- 2022(7178)
- 2021(6742)
- 2020(5626)
- 2019(12064)
- 2018(12208)
- 2017(23647)
- 2016(13040)
- 2015(14539)
- 2014(14206)
- 2013(13428)
- 2012(12289)
- 2011(11323)
- 2010(11594)
- 2009(11253)
- 2008(10792)
- 2007(9671)
- 2006(8741)
- 2005(8058)
- 学科
- 济(53153)
- 经济(53106)
- 管理(33679)
- 业(30457)
- 企(23540)
- 企业(23540)
- 方法(19790)
- 中国(18848)
- 数学(17473)
- 数学方法(17347)
- 农(15568)
- 地方(13405)
- 制(12992)
- 财(12879)
- 业经(11617)
- 贸(10423)
- 贸易(10417)
- 易(10120)
- 银(9880)
- 银行(9870)
- 农业(9747)
- 体(9728)
- 行(9551)
- 教育(9411)
- 融(9147)
- 金融(9146)
- 学(9079)
- 环境(8432)
- 地方经济(8360)
- 理论(7993)
- 机构
- 大学(182639)
- 学院(180465)
- 济(74389)
- 经济(72762)
- 管理(64613)
- 研究(61298)
- 理学(55262)
- 理学院(54552)
- 管理学(53580)
- 管理学院(53228)
- 中国(46248)
- 京(38511)
- 财(36745)
- 科学(35176)
- 所(29812)
- 财经(29001)
- 范(27024)
- 江(26851)
- 中心(26821)
- 师范(26819)
- 研究所(26760)
- 经(26161)
- 北京(24686)
- 农(23804)
- 经济学(23642)
- 院(22760)
- 业大(22158)
- 州(21808)
- 经济学院(21481)
- 财经大学(21442)
- 基金
- 项目(113444)
- 科学(90063)
- 研究(89217)
- 基金(80346)
- 家(68253)
- 国家(67687)
- 科学基金(57784)
- 社会(57293)
- 社会科(54246)
- 社会科学(54234)
- 省(45068)
- 教育(42561)
- 基金项目(41657)
- 划(38084)
- 编号(38072)
- 自然(33669)
- 自然科(32810)
- 自然科学(32801)
- 成果(32330)
- 自然科学基金(32185)
- 资助(32057)
- 课题(27293)
- 重点(26499)
- 发(26153)
- 部(25636)
- 创(23874)
- 国家社会(23252)
- 项目编号(23196)
- 大学(23133)
- 年(23128)
共检索到2758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毛入学率从不到10%提高到24.2%,2009年在读大学生已达到2979万人,堪称世界第一高等教育大国。然而,中国高等教育大却不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阚阅
当今世界国际组织在各个领域的全球治理中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中联合国系统作为最具普遍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作用更为突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逐渐得到彰显。这突出体现在我国在联合国会员国会费分摊比例的提高,以及中国籍国际职员在联合国各机构的广泛覆盖和人员总数的不断增加。然而,目前我国在联合国系统的国际职员仍面临代表比例不足、担任高级职位比例偏低等困境和挑战。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和扩大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我国应着力通过政府部门的政策协调、制度保障与项目支持,以及高校的学科建设、课程改革和师资提升等措施,培养和输送更多的国际组织人才,从而...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谭璐 殷丙山
以《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战略任务为背景,在阐释"治理""大学治理""教育现代化"含义的基础上,总结近年来我国推进大学治理取得的成效,指出新时期大学治理存在多元共治未落地、民主参与度不高、章程效力难落实等主要问题。进一步分析开放大学建设所面临的办学体制、内部治理、外部保障、技术应用、领导力等方面的挑战,提出加强制度设计、重塑办学体系,健全民主治理、回归大学逻辑,提供法治保障、依法按章治校,优化技术应用、推动数据治理,以及积聚领军人才、创新领导力等方面的应对策略。开放大学治理现代化建设既是对国家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主动回应,也是解决开放大学存在的现实问题、推动新时代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孙颖鹿 宋卓展 贺佳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我国到2035年的总体发展目标之一,并明确“优化税制结构”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作用。在税制结构优化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税权配置、企业税税制结构和个人税税制结构分别对政府治理、市场治理以及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进程起到推动作用。本文通过系统分析税制结构优化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作用机理,找到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我国税制结构存在的税权配置和税种要素设置问题,并提出优化我国税制结构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洲
依法治国是党和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而依法治校则是新形势下高校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和"双一流"大学的基本要求。在依法治校的大背景下,基于中国大学治理的内在逻辑和矛盾冲突,试图在各种张力中探寻现代大学治理问题的突破口和关键点。为此,积极地借鉴国外特色高校的大学治理经验和管理模式,理性应用到中国大学的治理实际中,从深化法治理念、规范程序运行、制定法律法规等方面构建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努力使大学治理达到动态平衡,实现大学治理的自主性和强制性的统一。
关键词:
法治 大学治理 现代化体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袁本涛 孙健
治理理论在公共管理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运用,涉及范围从宏观国家体系到微观社会组织。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涉及不同层面权力的分配协调,属于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也适用于治理理论。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阻碍了研究生教育结构的优化调整,有必要从治理的视角,重新审视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过程中的管理体制问题,完善研究生教育结构的调整模式。
关键词:
治理理论 研究生教育结构 结构调整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孙芳
随着大学治理时代的来临,我国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相应地,对权力的要求也有所增加。复合共治理论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为学生在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中争取应有的权力提供了理论依据。由于历史和制度等原因,在我国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中,学生权力的运行出现了"权利"与"权力"概念混淆、保障制度缺乏以及权力异化等方面的问题。借鉴西方大学中学生权力发展的经验,探寻我国现存问题的成因,有助于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途径,进而更好地发挥学生权力在大学共治中的作用。
关键词:
复合共治理论 学生 大学内部治理 权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宗正
公立高校建立董事会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新探索,其目的在于完善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确立公立高校的法人地位。基于法人治理结构的视域,应使公立高校董事会取得类似于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的地位,使其成为政府有关重大事项决策的执行机关和政府决策权以外其他重要事务的决策机关,并依此界定其职权,完善其运行机制。
关键词:
公立高校 法人治理结构 董事会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航行 王旭瑞
当前的中国社会正处于艰巨而复杂的转型时期,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在这样背景下出现了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和混乱状态。价值观体系的混乱和分裂必然导致行为失范和社会失序。要建设现代化的、文明的、和谐的公民社会,仅仅发展经济和为社会组织"松绑"是不够的,必须重建与之相应的价值观体系。为了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我们需要进行与公民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思想启蒙",在精神文化层面正本清源。以诚信为理性认知观前提,以平等尊重为道德价值观基础,以正义优先为经济价值观目标,以法治为社会价值观准则,从这些最基本的价值原则做起,逐渐树立现代
关键词:
公民社会 价值观 诚信 平等 正义 法治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亚琪
当前,全球各领域风险积聚联动,不确定性显著上升,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必要性凸显。本文引入风险社会理论范式,提出全球治理的不确定性是在人类活动的全球性和现代社会制度的高度复杂性共同催生的全球风险下,既有治理体系的风险认知和管控机制失灵,进而引发的各治理领域中不可有效预测、缺少规律性和必然性的状态和趋势的总和。具有来源人为化、作用方式制度化和影响范围超时空延伸的主要特征。以国际关系学科的不确定性研究视角审视,全球治理的不确定性不仅源于行为体有限理性,而且应被阐释为全球风险在体系层次引发的复杂系统效应。为有效消减全球治理的不确定性,应变革基于工具理性的规则治理理念,重塑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定位,以共同发展为导向建设包容型治理体系,构建全球共同风险下的命运共同体。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慎 朱旭峰 梁正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形塑未来世界,在助力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同时,其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日益凸显。当前,世界主要力量密切关注人工智能国际治理议题,在不同程度上提出各自的治理原则、模型和框架,但也存在全球代表性不足、碎片化构建与解读、技术逻辑与权力目的相冲突等问题。本文在可持续发展视域下,关注人工智能自身及衍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在人工智能系统三层架构及可持续发展5P维度中建构可持续的人工智能发展矩阵,并在此基础上梳理治理目标、治理客体、治理主体、治理手段等,探索性地提出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全球治理范式。本范式有助于夯实更广泛的人工智能国际合作基础,促进更有效的全球治理,保障更健康的人工智能发展。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全球治理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赓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恢宏的国际视野,其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为逻辑起点,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为目标诉求,以推动绿色发展为实践路径,为世界生态治理提供可行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理论意义表现为: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实现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回归;发展了人类文明形态思想,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了世界现代化理论,强调人和自然和谐的现代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球实践价值表现为:在构建世界生态新秩序、引领全球生态治理上展示中国力量;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生命共同体提供中国智慧;在推动全球绿色发展、构建环境系统治理格局提出中国方案。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虎
为应对数字经济对全球税收治理带来的巨大挑战,国际社会形成了单边税收措施、双边税收协定和多边共识三类治理方案。三类治理方案间并非相互割裂分离,而是形成了相互影响、错综复杂、冲突与共识并存的“税收治理机制复合体”。适应性治理理论从演化、反思和程序三个视角为当下正在发生的全球数字税制变革提供了整体的解释框架。我国应在此复合系统中找准生态定位,尊重国际税收规则“博弈—演化”规律,不断运用“反思—调整”的方法推动这一复合体的平衡协调发展,从而实现国际税收治理和国内税收治理的良性互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赓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恢宏的国际视野,其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为逻辑起点,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为目标诉求,以推动绿色发展为实践路径,为世界生态治理提供可行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理论意义表现为: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实现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回归;发展了人类文明形态思想,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了世界现代化理论,强调人和自然和谐的现代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球实践价值表现为:在构建世界生态新秩序、引领全球生态治理上展示中国力量;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生命共同体提供中国智慧;在推动全球绿色发展、构建环境系统治理格局提出中国方案。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罗秦 牟岫筠
自1998年以来,国际社会打击有害税收实践历经了三个发展阶段,取得了不同成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全球税收治理在内容、方式及影响力等方面不断深入。全球税收治理视域下的我国企业所得税优化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顺应全球税收治理新趋势,做好国内税法与全球最低税规则的衔接;另一方面,以提升税制竞争力为导向,合理预判实施全球最低税规则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双刃剑”效应,在完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对外投资的税收协调等方面统筹应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