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32)
2023(10307)
2022(8659)
2021(8178)
2020(6640)
2019(14574)
2018(14632)
2017(28059)
2016(15003)
2015(16647)
2014(16009)
2013(15468)
2012(13590)
2011(12605)
2010(13009)
2009(12249)
2008(11375)
2007(10344)
2006(9164)
2005(8000)
作者
(40652)
(34639)
(34089)
(32261)
(21292)
(16524)
(15306)
(13426)
(12899)
(11955)
(11581)
(11534)
(10628)
(10535)
(10452)
(10292)
(10195)
(10002)
(9771)
(9601)
(8574)
(8295)
(8283)
(8053)
(7793)
(7662)
(7652)
(7340)
(6929)
(6692)
学科
(69068)
经济(69015)
(49277)
(44597)
管理(34731)
农业(32932)
方法(25580)
(23629)
企业(23629)
数学(23360)
数学方法(22828)
业经(19845)
地方(17497)
中国(16328)
农业经济(12447)
(12018)
(11575)
(10855)
(10799)
贸易(10791)
(10485)
(10232)
发展(9847)
(9837)
(9707)
(9489)
农村(9468)
理论(9296)
环境(9215)
(8967)
机构
学院(208660)
大学(199556)
(85338)
经济(83566)
管理(81456)
理学(71508)
理学院(70730)
管理学(69138)
管理学院(68763)
研究(67559)
(53104)
中国(52691)
科学(42435)
(40937)
农业(40222)
业大(37203)
(33630)
(33418)
中心(32713)
(31282)
研究所(30420)
(29075)
师范(28863)
财经(26738)
农业大学(25126)
(25062)
经济管理(25005)
北京(24666)
(24279)
经济学(24174)
基金
项目(143818)
科学(114973)
研究(108600)
基金(103444)
(89522)
国家(88690)
科学基金(77134)
社会(69905)
社会科(65888)
社会科学(65875)
(59688)
基金项目(54379)
教育(49722)
自然(48427)
(48163)
自然科(47338)
自然科学(47330)
编号(46829)
自然科学基金(46419)
资助(41144)
成果(36014)
(33417)
重点(32424)
课题(31655)
(31257)
(31177)
(30329)
国家社会(28613)
创新(28249)
发展(27233)
期刊
(100254)
经济(100254)
(59084)
研究(55708)
中国(43250)
农业(40347)
科学(30512)
学报(30141)
教育(25265)
管理(25171)
业经(24820)
大学(24293)
学学(23230)
(22476)
技术(20094)
(19898)
金融(19898)
(18350)
农业经济(14736)
农村(14189)
(14189)
经济研究(13960)
问题(13813)
(12472)
财经(11495)
资源(11293)
统计(11182)
世界(10973)
技术经济(10742)
(10663)
共检索到3030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赵丹  吴宏超  
农村小规模学校是为适应偏远农村适龄学生人数较少的客观情况而设置的规模较小的学校。目前,在中国农村基础教育逐步走上规模化、效率化道路的背景下,小规模学校的地位与存在价值自然受到经济理性主义的质疑,以致在教育决策中经常成为被撤并的首选对象。其实,在全球范围内,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存在有其重要意义,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其现实地位与发展前景。纵览各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实践经验,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独特作用具体体现在:能够方便偏远地区学生就近入学、扩大受教育机会、保证并提高教育质量,以及提升偏远农村社区的文化凝聚力。此外,各国政府促进小规模学校发展的策略也为我国提供了有益借鉴。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曾新  付卫东  
当前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年龄老化、优秀教师大量流失、部分学科教师严重短缺。农村教师社会地位低下,经济待遇差,工作任务重,个人发展机会少,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艰苦,等等,是造成农村小规模学校缺少优秀教师的主要原因。除了不断提升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外,变革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供给模式是可行的突破口。其核心是地方政府和地方高校合作,为小规模学校定向免费培养本土优秀教师。此外,采取多种方式,提升农村小规模学校在岗教师教学和专业能力,改善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包括: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和数字教育资源的作用,提供和保障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充足和有针对性的在职培训;建立学校联合体内,实行教师校际交流和共享制...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叶庆娜  
小规模学校与大规模学校是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两种主要办学形式。农村小规模学校面临的主要是因"小"而带来的"保留"和"发展"问题,而县镇大规模学校面临的主要是因"大"带来的资源稀释与质量下降问题。基于两类学校面临的问题和矛盾的差异,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统筹布局规划、强化经费保障、加强师资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方面,采取了差异化的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善槐  王爽  武芳  
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师具有独特的群体特征:类型复杂多样,结构离中分割,来源本土低层。这一群体特征使教师队伍建设面临诸多难点:多重制度逻辑下供需失衡、个体决策理性下流动失序和组织环境作用下专业发展受限等。为此,应基于"下得去、留得住、有发展"的三维核心目标,以综合改革的战略思维推进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精准设计弹性多元的教师补充机制,科学制定"公平补偿+差序激励"的综合待遇标准,逐步构建适宜梯度的教师发展机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鉴  
西部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重点与难点集中在攻坚深度贫困的"三区三州"老少边穷地区,办好西部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意义在于整体维系我国乡村教育的"根系"生态。发展西部农村教育要勇于超越传统的"追赶战略"思维,以大智慧的"逆向思维"发展西部地区极其富有的人文资源,优先补齐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的短板。从发展模式上看,要通过县域内校际资源的均衡配置破解小规模学校发展的体制困局,要将学校建设成留守儿童的家校共同体以扩大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功能,并在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基础上,走一条通过留住教师来留住学校的扎根之路。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赵莹颖  张羽  
农村小规模学校问题集中显示了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突出矛盾,是破解农村教育发展难题的重要切入点。本研究从学生心理素质的视角出发,揭示农村小规模学校学生的深层特点。基于我国西部某少数民族聚居市2016年259所学校共45771名学生的全样本管理数据和问卷数据,本研究发现:虽然农村小规模学校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低于农村正常规模学校学生,但其自尊、情绪弹性和安全感水平显著高于农村正常规模学校学生,其安全感得分也显著高于城市学生。自尊和情绪弹性对数学语文成绩有显著正相关。这也许解释了虽然农村小规模学校学生家庭背景处于劣势,但与正常规模学校学生相比,在语文成绩上没有显著差异,在数学成绩上的差异不大。因此,维持农村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对于帮扶偏远农村儿童的教育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雷万鹏  
农村小规模学校不仅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了就近入学的机会。同时,农村小规模学校也是信息的集散地,为乡土文化传承和社区能力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从城乡一体化发展视野看,农村小规模学校不仅要保留和恢复,更要高质量地发展。本文从政策制定、政策实施、政策环境、政策价值等视角对农村小规模学校政策进行了系统反思,提出了提升农村小规模学校政策效力,促进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崔东植  邬志辉  
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步伐加快,韩国农村地区教育面临巨大挑战。为解决农村地区教育问题,韩国实施了小规模学校合并政策。这一政策虽取得一定的积极效果,却并未从根本上阻止农村地区逐渐"荒废化"的进程,相反引发了深度的社会问题。因此,在推进小规模学校合并政策的同时,应考虑地区实际,做到"有的放矢",尽快恢复农村地区的活力,解决城市化所带来的教育问题,这对中国的农村教育发展也有启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杜屏  赵汝英  
一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政策发生了较大变化。其动因在于政府逐渐意识到小规模学校存在的价值,认识到小规模学校在学生成绩、经济效益等方面比大规模学校表现更好。当前我国正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美国小规模学校的政策演变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雷万鹏  
2001年以来,伴随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的实施,大量农村学校被撤并,农村教学点、村小等小规模学校成为撤并的"重灾区"。统计显示:1995至2010年,农村教学点由19.4万所减少至6.5万所,减幅高达66.5%。事实证明,大规模"撤点并校"是导致学生上学距离过远、交通安全隐患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加重和城镇"大班额"问题存在的重要诱因。为遏制盲目地"撤点并校"行为,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指出:"坚决制止盲目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韦妙  
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育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已成为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聚焦点。从生态学的视角出发,学校的信息化发展既受内部各资源要素的影响,又与外部自然、社会、规范多维环境交互作用,共同构成一套复杂的生态系统。实证调研的结果显示,硬件资源降衰严重、课程资源潜移受阻、师资资源限制效应显著、学校生态位狭窄等问题使小规模学校的信息化发展陷入了生态失衡的困境。因此,政府应出台相应措施从整体上统筹学校的信息化生态要素,理顺学校信息化发展的外部生态关系,促进小规模学校信息化发展生态的动态平衡和协同进化。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林云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民族地区农村学校发展日趋小规模化,而其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着老龄化现象严重、学科结构失衡、双语师资匮乏、培训机会较少、经济待遇偏低等突出问题。优秀的教师队伍是民族地区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根本保障,可以通过市场与计划的有机结合,多渠道补充教师;班师比与师生比相结合,灵活教师编制配置;着力培养多科教师;大幅度提高教师待遇;完善教师教育及培训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等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而促进小规模学校健康发展,为民族地区农村儿童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冯尚春  冯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但其经营规模狭小、土地细碎化问题又成为制约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农村经营方式的绩效成为衡量人多地少国家向农业现代化挺进的最佳选择。本文通过比较人民公社时期的集体经营、农户家庭小块分散经营和农业大户经营,得出集体规模经营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未来归宿。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单丽卿  
在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但是与此相伴随的却是村级学校数量的持续减少。文章试图对这种"因改善而消亡"的现象做出解释,通过对中央政策和县域实践的考察,揭示教育均衡政策与农村小规模学校生存困境之间的关联。在县域的政策实践中,标准化建设成为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路径,自上而下的考核压力强化了县级政府在政策执行中的"目标替代",产生了政策扭曲,其结果是村级学校的局部改善与整体边缘化,在客观上加剧了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生存危机。文章对教育发展政策中的"硬件偏好"与"投入导向"作出反思,引入教育生态的概念,强调树立整体性的政策观,以重建教育生态为核心政策目标,推动农村小规模学校整体发展环境的实质性改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余小红  
在持续推进的城镇化过程中,农村人口向城镇的大幅流动导致农村学校规模迅速缩小,而小规模学校造成了超编与缺岗并存的尴尬现象,在破解这一难题的种种尝试中,全科教师因其"多科胜任"的功能特性引起广泛关注,然而全科教师究竟是不是突破困境的制胜法宝,还有待更充分的理性论证和实践检验。本文在分析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生存境况,尤其是其面临的"超编缺岗"、"教非所学"、"反向流失"等突出问题和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了编制调整、"双科多能"、"联合培养"等对策,以期突破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瓶颈,并探索一条与农村学校转型与发展相适切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