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85)
2023(9643)
2022(8588)
2021(8239)
2020(6892)
2019(15898)
2018(15907)
2017(30584)
2016(16829)
2015(18811)
2014(18776)
2013(18667)
2012(16982)
2011(15220)
2010(15083)
2009(13748)
2008(12988)
2007(11014)
2006(9415)
2005(8066)
作者
(49154)
(40713)
(40405)
(38428)
(25915)
(19689)
(18328)
(16144)
(15577)
(14494)
(13947)
(13609)
(12836)
(12752)
(12519)
(12448)
(12342)
(12171)
(11637)
(11407)
(10264)
(9890)
(9808)
(9264)
(9037)
(9010)
(9009)
(8882)
(8228)
(8130)
学科
(64152)
经济(64086)
管理(44939)
(42403)
(35825)
企业(35825)
方法(30463)
数学(26115)
数学方法(25800)
(18718)
(15542)
中国(15145)
(14375)
业经(13689)
地方(12412)
理论(11873)
(11041)
(10999)
贸易(10994)
(10665)
农业(10522)
环境(10289)
技术(10087)
教育(9889)
(9588)
(9415)
财务(9357)
财务管理(9343)
企业财务(8856)
(8830)
机构
大学(236230)
学院(232448)
管理(93748)
(86482)
经济(84509)
理学(81915)
理学院(80965)
管理学(79469)
研究(79233)
管理学院(79064)
中国(55558)
科学(52954)
(51314)
(40454)
(38991)
业大(38927)
研究所(37557)
(37329)
中心(34613)
北京(32490)
(32122)
(31634)
师范(31362)
财经(30938)
农业(30698)
(29613)
(28217)
(26538)
师范大学(25595)
技术(25285)
基金
项目(168286)
科学(130302)
基金(120833)
研究(120473)
(106840)
国家(105983)
科学基金(89667)
社会(72742)
社会科(68742)
社会科学(68722)
(65782)
基金项目(64969)
自然(60563)
自然科(59065)
自然科学(59050)
自然科学基金(57985)
(55795)
教育(54761)
资助(49757)
编号(49303)
成果(39925)
重点(37524)
(35968)
(35097)
(34600)
课题(33699)
科研(32673)
创新(32220)
计划(31347)
大学(31022)
期刊
(90992)
经济(90992)
研究(66230)
学报(42583)
中国(38802)
科学(38200)
(34731)
管理(32831)
大学(31385)
学学(29488)
教育(26954)
(26266)
农业(24638)
技术(19094)
(15407)
金融(15407)
图书(14719)
业经(14591)
经济研究(14177)
财经(14097)
林业(13472)
科技(12888)
(12504)
理论(12242)
(11816)
问题(11695)
实践(11522)
(11522)
业大(11371)
(11135)
共检索到3248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孙宇  王丽丽  
落叶松属常分布于高纬高海拔地区,年际生长节律明显,在全球气候变化重建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对欧洲、北美、亚洲地区主要的落叶松属树种近年来取得的成果进行了综合分析,以地区为单位,梳理研究思路,概述研究重点及特色。全球落叶松属研究以对气温敏感性较高的轮宽为主,约占72%;其次是最大晚材密度,约占16%。其中,尤以欧洲落叶松和西伯利亚落叶松研究成果最多。在各地区中,欧洲的研究成果约占61%,倾向于大空间尺度多树种综合研究。北美研究常结合特殊的地形条件及生态事件进行,落叶松叶蜂虫害信息的提取是研究的重点。亚洲地区以西伯利亚落叶松为主,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出现大量的重建成果。中国落叶松属有10种1变种,但研究相对落后于其他地区,近年来才在一些树种上取得突破,并出现了树轮密度的研究成果,未来应重点转向空间"场"的研究和多树种综合研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崔诗梦  向玮  
【目的】研究间伐及气候因子对长白落叶松树轮宽度的影响,以期了解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树木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人类营林措施对树木生长的影响。【方法】以长白落叶松为对象,建立以树轮宽度指标为因变量、包含间伐效应及气候因子的非线性混合模型。样地数据为20块人工林起源经自然演替形成的长白落叶松云冷杉针阔混交林间伐区组试验样地1987—2012年的调查数据。利用Lintab 6树轮宽度测量仪测量树轮宽度并通过COFECHA程序交叉定年后,共保留231条长白落叶松年轮条的年轮宽度数据。气候数据为样地附近多个气象站1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于健  徐倩倩  何秀  罗春旺  刘文慧  李俊清  刘琪璟  
为探讨近52年(1958~2009年)长白山地区树木生长对气候因子响应的异质性特征,以1989/1990年为分界点,利用响应函数及向前滑动相关分析等树轮气候学方法,研究了两个时间段(1958~1989年和1990~2009年)长白山东坡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1958~1989年与1990~2009年温度指标差异呈极显著性水平。(2)1958~1989年时段树木生长分别与当年2月平均温度及上年12月最高温度呈显著负相关;1990~2009年时段落叶松生长与上年12月平均温度及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并与当年9月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1989年以...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郄佳志  张永  
山洪是中国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严重威胁山区人民生命财产与工程建设安全。针对山洪已发展了多种多样的研究手段,但多集中于过去几十年的时间段内。树轮地貌学方法作为研究历史山洪事件的有效手段之一,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利用树轮中的生长干扰信息,可以对山洪事件进行精确定年,重建无记录或少记录地区内山洪发生的频率、大小和空间分布特征等,根据伤疤的高度或应用水力模型则可以定量重建山洪的流量大小。随着树轮地貌学方法和技术的逐渐成熟,研究趋向于探讨山洪的驱动机制、更大空间尺度山洪的规律性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基于树轮的山洪研究工作在国内还未见报道。论文对树轮地貌学应用于山洪研究的发展过程进行了系统回顾,对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概述,最后讨论该研究领域的潜力及局限性,以期为在国内进一步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信息。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亚军  李明启  
树木年轮资料定年准确、分辨率高、连续性强,已成为研究过去全球变化的重要信息来源之一。中国树轮与干湿变化研究,样点分布广泛,研究树种较多,重建尺度较长。基于树轮宽度、密度和同位素等各种代用指标,在分析树木径向生长对干湿变化响应、重建历史时期干湿变化等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一般来说,在干旱半干旱区的低海拔区域,水分条件,尤其是春季、秋季和年湿润状况,是树木径向生长的重要影响因素。森林上限、相对冷湿区域以及亚热带气候区,树木生长与降水的相关性偏弱。在时间尺度上,基于树轮重建的长于1000年甚至超过2000年的干湿变化序列已有多条,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目前最长年表已达4500年,最长降水序列为3500年。本文通过对部分树轮成果的简要概括,以期为树轮采样和干湿变化重建提供借鉴与帮助。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吕守芳  张守攻  齐力旺  孙晓梅  王建华  
综述了欧洲落叶松、日本落叶松、欧日和日欧杂种落叶松、西部落叶松和华北落叶松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进展,对胚性培养物的超低温保存、原生质体培养和基因转化等技术进行了介绍,并对落叶松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趋势作了展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毛玉琪  张景林  王福森  刘录  吴长江  
在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的龙江县、讷河县和克东县3个立地条件不同的试验点,营造兴安、长白、华北、日本和西伯利亚5种落叶松引种试验林21hm2,日本落叶松示范林50hm2,经18年观察比较,以及对当地早期人工林的调查研究,得出结论是:华北落叶松能成活成林,但材积生长量远不如当地树种兴安落叶松,不宜引种造林;长白落叶松适应能力强,已引种栽培多年,其生产力高,木材产量超过兴安落叶松1倍以上,应大力发展,作为营造落叶松林的主要树种;日本落叶松引入北纬48°13′,降水量500mm左右的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尚属首次。实验证明,它适应性强,生长快,林分稳定,18年生平均胸径145cm,平均树高12...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方欧娅  汪洋  邵雪梅  
森林净初级生产力(NPP)反映了森林植被固定和转换光合产物的能力,表示了森林碳汇功能强度,也是评价森林植被的演替状况以及陆地生态系统承载力的主要指标。基于遥感、清查资料等方法估算NPP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传统的研究方法受限于观测(调查)年份,难以有效获取长时间尺度的区域森林种群或群落年际NPP。树轮资料较为有效地反映了历史时期森林植被的逐年生长状况,从而在估算高精度且长时间尺度区域森林种群及群落NPP中具有较大的优势。本文对利用树轮资料重建区域森林NPP的两种主要方法进行了总结,第一种方法主要是依据树轮资料提供的立木逐年生长量进行生物量以及NPP的估算;第二种方法则是利用树轮指数与其他植被指数的相关性间接反演过去时间段区域森林群落NPP的变化。上述两种估算NPP的方法均存在较多的限制性,未来利用树轮资料估算NPP的时空精度仍有待提高。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光远  时君友  姚大地  王喜军  刘永章  
落叶松栲胶改性酚醛树脂应用研究刘光远,时君友,姚大地,王喜军,刘永章(吉林林学院吉林132011)(东北林产工业公司蛟河132500)关键词栲胶,改性,混合比,胶合板,胶合强度我国利用落叶松榨胶制取单宁胶粘剂已有很多研究。70年代,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军辉  张守攻  石淑兰  胡惠仁  张宋智  
 为了深入了解日本落叶松的制浆特性,对不同树龄、部位日本落叶松木材的纤维形态、化学组成、糖类组成、KP法制浆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的木材纤维较长,平均纤维长度为2.5~3mm,其中15年生日本落叶松的木材平均纤维长度最大,且长宽比也最大;而12年生日本落叶松的木材纤维长度分布频率最为集中。纤维宽度和粗度随着树龄增大而减小。冷水抽出物、热水抽出物和1%NaOH抽出物的含量随着树龄的增大而增加;灰分含量随着树龄的增加而略有降低;其他化学组成的含量随着树龄的增大变化规律不明显,综纤维素含量约为70%,酸不溶木素含量约为27%,酸溶木素含量为0.29%,聚戊糖含量为12%~13%。12年...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曾翀  雷相东  刘宪钊  赵理文  杨英军  
本研究以20块近天然落叶松云冷杉林为对象,基于4 309对实测树高-胸径数据,分树种(组)对31种常见的树高曲线进行了拟合。模型评价指标除考虑决定系数、均方误、平均误差、残差图外,还重点考虑模型的预测能力,即模型的预测区间和容许区间。结果表明:选出的树高曲线除落叶松和冷杉为线性模型外,其它均为三参数的Gompertzt和Logistic模型。研究给出了所选模型95%的预测区间及表示90%误差分布的容许区间,他们从统计上提供了模型将来用于预测的可靠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力平  黄贞  刘晓燕  
笔者以廉价易得的落叶松树皮为原料 ,经环氧氯丙烷交联 ,研发了一种新的生物吸附剂 ,并探讨了其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 ,该改性树皮最适宜的处理条件为 :氢氧化钠浓度 0 8mol L ,环氧氯丙烷 2 0mL ,改性温度 5 0℃ ,树皮粒径 1~ 2mm .改性树皮对各种金属离子的最佳吸附条件为 :室温下pH值为 5时对Fe2 + 吸附 3h ;4 5℃ ,pH值为 5 5时对Cu2 + 吸附 3h ;室温下pH值为 6时对Zn2 + 吸附 2h .该改性树皮的吸附符合Langmuir型吸附等温线 ,能有效处理 1~ 10 0mg L的低浓度重金属废水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贾桂霞  沈熙环  
本文研究了华北落叶松雌雄球花在树冠上的分布和树冠周围花粉密度变化规律、传粉机制、胚珠接收花粉量及结实状况等。雌球花主要分布在树冠中上部 2~ 4龄枝上 ,雄球花分布范围较广 ,且常与雌球花混生 ;树冠周围花粉密度与雄球花的分布密切相关 ,中部最大 ,依次向上下两端减少。依据雌球花形态特征的变化 ,可将传粉期分为 5个阶段 ,整个期间无传粉滴出现 ,由球被顶端大裂片的珠被毛接收花粉。最佳传粉期约为 2天。胚珠平均接收 4粒花粉 ,虽然胚珠接收的花粉数与饱满种子的产量有一定关系 ,但并不是造成空粒的主要原因。此外 ,讨论了不同授粉方式对种子产量的影响 ,及确定最佳可授期对提高种子产量的重要意义。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郑永宏  张永  邵雪梅  尹志勇  张津  
本文基于2010年采自大别山地区黄山松、油松树轮资料分别建立了树轮宽度标准年表,利用相关函数检验了年表与附近的麻城气象站1959-2009年月平均最高气温、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低气温和月降水量之间关系,旨在探讨黄山松、油松树轮宽度的气候意义。研究结果显示,平均敏感度、标准差、信噪比等统计量黄山松年表均高于油松年表,表明黄山松年表较油松年表包含更多的气候信息,具有更高的树轮气候学研究价值。黄山松径向生长主要受当年2-7月平均气温限制,任何月份及月份组合降水量对黄山松径向生长的限制作用均不显著;油松径向生长主要受当年5-6月降水总量限制,任何月份及月份组合气温对油松径向生长的限制作用均不显著。研究表明,在中国亚热带暖湿地区,气候要素的年际变化亦可对部分树种径向生长具有较强的限制作用,树木年轮宽度的变化对气候具有指示意义。研究结果将进一步弥补中国亚热带暖湿地区树轮宽度年表的不足,为树轮气候重建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建  贺清艳  商志远  钱君龙  杨海燕  赵兴云  
树木年轮宽度指标在气候重建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是在温暖湿润的地区,利用树木年轮宽度重建古气候遇到了困难。因此寻找其他代用指标就成为一项急迫而重要的任务。一些研究发现,树轮稳定碳同位素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是否所有的树种的树轮碳同位素对气候的响应都同样的敏感,还需要通过大量的研究分析工作来验证。为了了解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区马尾松树轮δ13 C对气候响应的敏感性,选取了南京紫金山的两个马尾松树盘,进行了树轮δ13 C的分析,建立了1939~2002和1955~2002年两个树轮δ13 C变化序列。与降水、温度、相对湿度、光照时数、风速等气候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马尾松树轮δ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