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97)
- 2023(19409)
- 2022(16954)
- 2021(15819)
- 2020(13547)
- 2019(31350)
- 2018(31050)
- 2017(60025)
- 2016(32757)
- 2015(36907)
- 2014(37237)
- 2013(36848)
- 2012(33944)
- 2011(30627)
- 2010(30513)
- 2009(28741)
- 2008(28456)
- 2007(25670)
- 2006(22245)
- 2005(19761)
- 学科
- 济(131061)
- 经济(130844)
- 管理(94832)
- 业(93157)
- 企(77706)
- 企业(77706)
- 方法(64668)
- 数学(55662)
- 数学方法(54909)
- 财(36977)
- 中国(34383)
- 农(34210)
- 学(30851)
- 业经(28468)
- 贸(27039)
- 贸易(27026)
- 易(26316)
- 制(26246)
- 务(24281)
- 财务(24187)
- 财务管理(24133)
- 地方(24074)
- 理论(23218)
- 企业财务(22923)
- 农业(22250)
- 银(21847)
- 银行(21773)
- 和(21168)
- 融(20936)
- 金融(20931)
- 机构
- 大学(476102)
- 学院(471650)
- 济(186066)
- 管理(183599)
- 经济(181906)
- 研究(158541)
- 理学(158280)
- 理学院(156505)
- 管理学(153345)
- 管理学院(152523)
- 中国(121567)
- 京(101931)
- 科学(100677)
- 财(88257)
- 农(82760)
- 所(81489)
- 研究所(74194)
- 业大(74041)
- 中心(73027)
- 财经(70667)
- 江(70131)
- 农业(65466)
- 北京(64440)
- 经(64186)
- 范(60728)
- 师范(60012)
- 院(57213)
- 州(56569)
- 经济学(56388)
- 财经大学(52749)
- 基金
- 项目(319578)
- 科学(249506)
- 基金(232371)
- 研究(226104)
- 家(204594)
- 国家(202938)
- 科学基金(173104)
- 社会(141480)
- 社会科(133506)
- 社会科学(133466)
- 省(124416)
- 基金项目(122473)
- 自然(116204)
- 自然科(113548)
- 自然科学(113509)
- 自然科学基金(111475)
- 划(105700)
- 教育(104745)
- 资助(98062)
- 编号(91199)
- 成果(73953)
- 重点(71760)
- 部(70300)
- 发(66406)
- 创(65309)
- 课题(62766)
- 科研(62354)
- 创新(61047)
- 教育部(59709)
- 大学(59530)
- 期刊
- 济(200380)
- 经济(200380)
- 研究(136660)
- 中国(90095)
- 学报(82403)
- 农(73728)
- 科学(72702)
- 财(69656)
- 管理(66486)
- 大学(61586)
- 学学(58013)
- 农业(50262)
- 教育(48519)
- 融(44883)
- 金融(44883)
- 技术(40774)
- 财经(35000)
- 经济研究(32194)
- 业经(31850)
- 经(29858)
- 业(26335)
- 问题(26045)
- 图书(24884)
- 版(23811)
- 技术经济(23281)
- 统计(23193)
- 理论(22846)
- 科技(21863)
- 贸(21815)
- 实践(20739)
共检索到6945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海云 吕龙
本文利用因子多元随机波动模型(MSV),计算全球40个股票市场间的溢出风险价值(ΔCoVaR),在此基础上利用社会网络方法构建系统性风险溢出网络,分析国际股票市场风险溢出的整体特征。研究发现:全球金融风险溢出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开放的发达国家对外风险溢出程度最高,开放的发展中国家主要遭受来自外部的风险溢出;全球风险溢出网络存在明显的无标度性和小世界性,少数市场在风险溢出中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后危机时代依然潜藏巨大风险;中国在全球风险溢出网络中处于相对边缘的位置,中国香港既是内地市场的直接外部风险来源,也是内地市场与外部冲击的重要中介。
关键词:
系统性风险 风险溢出 随机波动 社会网络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梁琪 常姝雅
本文依据全球股票市场波动率划分低波动和高波动,通过构建高低波动风险溢出网络,探究全球股市系统性风险演变的特征,并识别积聚和爆发阶段的风险源头和传染结构。研究发现:第一,全球股市系统性风险具有顺周期性,且低波动溢出水平具有前瞻性,可有效预警系统性风险。第二,相较于低波动溢出范围大、水平低的特征,全球股市高波动具有溢出范围小、水平高的特征。第三,风险传染具有一定的结构稳定性,同区域、同组织股市间风险溢出水平较高;但在高波动状态时,尤其是危机期间,跨区域、跨组织股市间风险溢出水平明显上升。第四,不同股市在网络中扮演的角色不同,且具有时变性,发达经济体股市主要为风险输出方,新兴市场股市主要为风险输入方。上述结论对全球股市系统性风险的有效预警和准确防范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卜林 王雪杰 刘志强
本文采用系统性风险度量新指标LASSO-ΔCoVaR,构建全样本时期及各极端时期全球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传递网络,考察全球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传递水平及结构特征,并着重对极端状态下的风险传递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第一,无论风险输入水平还是风险输出水平,不同股市的动态变化趋势大体一致,但波动幅度迥然不同,且单个股市风险输出水平的波动幅度远大于风险输入水平;第二,成熟经济体经济基本面恶化往往会增强其股市的系统性风险贡献,而新兴经济体则不同;第三,法国、荷兰、中国香港、德国和英国股市的风险溢出水平较高,同其他股市间的风险传递途径较多,是系统性风险传递网络中的核心节点;第四,我国股市与全球股市间的风险关联较弱,但我国股市潜在风险来源面广,同区域股市及金砖国家股市在我国股市与全球股市间的风险传递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系统性风险 关联网络 风险传递 极端事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晓星 段斌 谢福座
本文通过融合EVT-Copula模型和CoVaR模型的分析特点,构建了EVT-Copula-CoVaR模型,研究了美国股票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结果发现美国股票市场对英国、法国、日本、中国香港及中国股票市场均存在显著的风险溢出效应,平均风险溢出强度为56%,对中国上证指数的风险溢出强度最弱,但也高达33%。模型诊断和后验测试表明,该模型方法可以有效地对单个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进行衡量,有利于金融监管当局及时跟踪系统性风险的变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周爱民 韩菲
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国内外经济环境动荡加剧的大背景下,金融市场间的风险溢出效应备受关注。本文采用偏t分布的GARCH-时变Copula-Co Va R模型测度了内地和香港两地股市和汇市四个市场两两间的风险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同一类别金融市场间的风险溢出效应最大,同一地区(不同市场)间的风险溢出次之,跨地区、跨市场的最小;长期来看,股市和汇市间的风险溢出方向是变化的。2015年"8·11"汇改以后,股市和汇市间都存在正向的风险溢出,即一方发生风险事件时,会导致另一方的风险显著上升;不管是在汇改前,还是汇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海林 高颖超
本文旨在考察由于资金连接导致的僵尸企业对银行的风险溢出。研究中首先利用社会网络方法分析了僵尸企业和银行的风险关联,并采用基于分位数回归的CoVaR模型对不同风险分位数水平下的僵尸企业风险外溢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银行和僵尸企业的收益率序列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僵尸企业对银行业的整体风险存在正向贡献,僵尸企业风险加剧时风险溢出效应也随之增加;大型国有和股份制商业银行是我国僵尸企业贷款的主要来源,也是僵尸企业风险外溢的重要受关联方。研究结论对厘清我国僵尸企业处置方向、防范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加强重点金融机构和僵尸企业监管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卜林 李政
基于"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视角,采用条件风险价值Co Va R和边际期望损失MES,研究了我国23家上市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及其时变特征。结果表明:(1)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商业银行的MES均值依次递减,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单位资产的系统性风险贡献度高于商业银行;在银行部门内,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MES值高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2)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的△Co Va R均值依次递减,从单个金融机构总的系统性风险贡献度来看,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对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溢出高于证券公司;而且,股份制商业银行对系统性的风险溢出高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3)我国金融机构系统性风...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罗辉 张朝晖
本文通过对内地两大股票市场综合指数以及香港股票市场综合指数在2000年至2012年之间的分析,实证结果发现内地股票市场对香港股票市场的风险溢出强度随着分位数q的不断增大(0.01—0.05)而降低;反之,香港股票市场对内地股票市场的风险溢出强度随着分位数q的不断增大(0.015—0.05)而升高,但相比前者来说平稳。除此之外,内地A股市场与香港股票市场间的风险溢出效应比内地B股市场与香港股票市场间的风险溢出效应更明显,在极端事件发生的情况下,内地A股市场受香港股票市场影响也比内地B股市场受香港股票市场影响更明显。
关键词:
风险溢出效应 条件风险价值 分位数回归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卫东
采用当前度量银行机构系统性风险贡献测度的CoVaR方法,运用分位数回归技术,对中国14家上市银行的系统性风险价值和风险溢出价值进行了测算。实证结果表明:大银行的风险贡献系数大,负外部性就大;小银行的风险贡献系数小,负外部性就小;大银行的系统性风险价值较大,小银行的系统性风险价值较小。一般来说,规模大的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溢出价值较大。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交通银行可以列为中国金融系统的重要性银行,应重点加强监管。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史嘉俊 叶李伟
将广义CoVaR模型和溢出指数方法相结合,分别从极端上涨和极端下跌两个视角测度国际股市间极端风险溢出效应,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社会网络方法构建下行风险和上行风险溢出网络,对全球14个股市在下行风险和上行风险溢出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进行了动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无论是下行风险还是上行风险,欧洲和美洲成熟股市始终是主要的风险溢出净输出者,日本和韩国等亚洲股市是主要的风险溢出净输入者,风险类型的变化不会显著影响某一股市在全球股市中的地位;上行风险溢出和下行风险溢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协同性、周期性和非对称性;上行风险溢出与下行风险溢出之间具有较高的跨期相关性,两者之间存在相互引导作用。因此,可以构建合理的上行风险指标以实现对下行风险的有效预警。
关键词:
国际股市 上行风险 下行风险 风险溢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柏满迎 吴琪 吴天都
一、引言股票市场和基金市场是两个主要的金融子市场,二者之间的关系一直备受学界和业界的关注。两个市场往往受共同的宏观经济因素影响,表现出协同变化趋势,即一个市场的价格变动能够容易且迅速扩散到另一个市场,一个市场的风险波动不仅受过去几期波动程度的影响,而且也受到另外一个市场波动程度的制约,这种市场之间的扩散传导即为风险溢出效应。风险溢出效应能较好地反映两个市场之间的信息流动过程和相互作用机理,从而为投资者和政府的决策行为提供借鉴。当一个市场受到风险冲击而发生价格波动时,投资者可以根据溢出效应推测另一个市场的价格波动趋势和幅度,并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超 韩菲
本文采用GARCH-时变Copula-CoVaR模型测度了中国内地、中国香港、美国、日本等14个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股票市场和国际原油市场间的风险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所考察的股市和原油市场间存在双向风险溢出效应。总体来讲,2018年至今各经济体股市与原油市场的风险溢出水平明显攀升;分区域来看,美洲股市与原油市场间的风险溢出水平最高。本文的研究对国际投资者、风险管理者及监管机构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熊熊 张珂 周欣
应用Co Va R方法对2005年以来国际股票市场对我国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亚洲市场比欧美市场对我国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影响要大,各股票市场对我国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的影响不断变化,且系统性风险的传递需要一定的时间,同时系统性风险可以通过相互关联的股票市场间接传递。
关键词:
条件风险价值 系统性风险 股票市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颖毅
采用滚动窗口式的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股票市场的系统性风险进行衡量,并对中国股票市场的涨跌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股票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在近15年中具有显著的时变特征。总体来说,系统性风险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进一步的分析表明,系统性风险与股票指数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当股市处于上涨期时,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下跌;当股市处于下跌期时,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上涨。制造业对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贡献较大,金融业则贡献较小。
关键词:
股票市场 系统性风险 主成分分析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曹洁 雷良海
为了精确测度多重金融风险溢出效应,本文在多维CoVaR方法的基础上提出能够度量整个尾部预期损失的广义多维CoES方法,并基于分层阿基米德Copula(HAC)给出了广义多维CoES的计算公式。基于HAC–广义多维CoES模型对中国、美国、中国香港股票市场间风险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表明:美国与中国香港的股票市场对中国股票市场的风险溢出存在显著的叠加效应,失败率检验结果显示广义多维CoES相对于多维CoVaR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广义多维CoES的动态走势显示中国股票市场受到美国股市与中国香港股市的多重风险溢出效应,呈现顺周期性;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基于HAC模型度量广义多维CoES的计算方法具有较好的稳健性。HAC–广义多维CoES模型为监管者和投资者识别多个金融市场之间可能存在的风险溢出叠加效应提供了有效的实践应用工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美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联动效应的比较研究——基于尾部风险溢出的视角
中国碳市场与股票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及机制研究——基于行业异质性视角
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分析——基于CoVaR技术的分位数估计
行业指数波动同步性、风险溢出与传染渠道研究——基于中国股票市场的经验证据
基于Copula的股票市场波动溢出分析
中国股票市场国际联动性研究——基于网络分析方法
基于GARCH-CoVaR方法的中国A股行业关联网络风险溢出动态研究
市场互联、风险溢出与金融稳定——基于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溢出效应分析的视角
关联网络、风险溢出与重要系统性金融机构识别——基于市场、行业和机构的实证
股指期货在预警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