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43)
2023(10441)
2022(8790)
2021(8333)
2020(6747)
2019(15336)
2018(15050)
2017(28580)
2016(14903)
2015(16740)
2014(16041)
2013(15671)
2012(14534)
2011(13366)
2010(13500)
2009(12667)
2008(12447)
2007(10896)
2006(9817)
2005(8991)
作者
(39374)
(32797)
(32626)
(31292)
(21238)
(15560)
(14823)
(12622)
(12451)
(11812)
(11182)
(10744)
(10554)
(10476)
(10442)
(10170)
(9876)
(9476)
(9447)
(9306)
(8215)
(7857)
(7817)
(7452)
(7437)
(7375)
(7166)
(7095)
(6497)
(6468)
学科
(62714)
经济(62657)
管理(40861)
(39101)
(31271)
企业(31271)
方法(24839)
(23917)
贸易(23905)
(23318)
数学(21422)
数学方法(21193)
中国(21095)
(18020)
(15399)
业经(13190)
(12969)
(12701)
地方(11579)
农业(11288)
(11075)
银行(11074)
(10780)
关系(10678)
(10380)
(10283)
金融(10282)
环境(9725)
(9576)
(9213)
机构
学院(210168)
大学(207598)
(100799)
经济(99130)
管理(78124)
研究(77655)
理学(66355)
理学院(65663)
管理学(64822)
管理学院(64409)
中国(60838)
(45054)
(43744)
科学(40950)
(37590)
财经(35425)
中心(33887)
研究所(33831)
(32413)
经济学(32290)
(30192)
经济学院(29113)
(28403)
北京(28294)
(27619)
师范(27460)
(27440)
财经大学(26175)
业大(23889)
(23868)
基金
项目(132789)
科学(106493)
研究(103386)
基金(98521)
(84427)
国家(83791)
科学基金(71785)
社会(68340)
社会科(65020)
社会科学(65012)
基金项目(49695)
(48209)
教育(47260)
自然(42765)
编号(41909)
自然科(41787)
自然科学(41777)
(41341)
资助(41284)
自然科学基金(41055)
成果(34825)
(31324)
(30388)
重点(30206)
课题(29521)
国家社会(29317)
中国(28255)
(27745)
教育部(27732)
(27284)
期刊
(114026)
经济(114026)
研究(70721)
中国(40619)
(32558)
管理(30729)
科学(26310)
(26194)
学报(24449)
(23178)
金融(23178)
教育(22669)
经济研究(21499)
(20367)
大学(19729)
国际(18957)
农业(18510)
学学(18423)
业经(18335)
财经(17586)
技术(16687)
问题(15696)
(15353)
世界(14279)
(10461)
商业(10047)
技术经济(10024)
现代(9849)
(9831)
论坛(9831)
共检索到3286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周密  
尽管2009年的全球经济出乎意料地从危机的巨大冲击中快速复苏,但大起大落之间留下了大量需要调整和弥补的空间。新世纪以来,世界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势头在"急刹车"和"猛加速"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解俊贤  徐伟欣  
全球经济失衡问题,任何国家都无法回避,无法免责,特别是贸易大国。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失衡中的顺差国,面临挑战,要积极应对,才可确保国家发展的长远利益。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忠远  孙兴杰  
在全球化分裂背景下,从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过渡至制度型开放的必要性显著提升。“制度学习”与“制度创新”是制度型开放下的两种基本行为选择,并将形成“制度相容”和“制度互斥”两种不同的结果。中国制度型开放的目标,不仅要在短期内抑制全球化分裂带来的风险,中期内为中国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服务,更要在长期内通过推动制度创新和提升制度质量来支撑中国经济崛起的可持续性。中国制度型开放面临着全球化分裂、地缘政治冲突以及意识形态因素等方面的不利因素,应坚持以制度质量提升为导向、制度学习和制度创新并重、通过深化对内改革促进对外开放最终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创新。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彦辉  
中欧CAI作为比肩国际最高标准的大型经贸协定,是在全球经贸规则重构及欧盟追求战略自主的背景下达成的,充分体现了经贸协定缔结与国际经济政治关系变化的密切关系。中欧CAI在市场准入、竞争政策、可持续发展、争端解决机制等领域做了全面细致的规定。作为中国与发达经济体缔结的第一个大型双边经贸协定,在传统议题上设立了新的标准,深度一体化议题的内容较为细化,横向一体化议题增加了新的内容。中欧CAI对于中国参与国际经贸新规缔结上具有模板价值,能够缩小国际经贸新规缔结中与发达国家分歧。中欧CAI达成有助于深化中欧经贸关系和中国制度型开放水平,为欧盟企业来华投资和中国企业赴欧投资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但在批准生效过程中,欧盟内部及美国的干扰会带来较大的挑战。鉴于中欧CAI达成后的影响,在短期内,我国要与欧盟三大机构加强磋商和沟通,稳步推进中欧CAI批准生效,以及深入研究协定中国有企业规则的内容、标准与影响,妥善处理好"商业考虑"规则的应对思路;从长远看,我国要继续加大国内经济体制改革进程,进一步破除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堵点,以及利用好G20、WTO、"一带一路"、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等平台和机制来不断扩大制度型开放水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余永定  
全球经济不平衡,简单来说是指当前全球经济中美国的大量经常性项目逆差和中国、日本、俄罗斯和其他石油生产国的大量经常项目顺差。2006年全球不平衡在进一步恶化。按世界银行的估计,2006年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为8690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10%。经常项目顺差主要存在于中国、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吴雪  
逆全球化思潮对国际经贸治理体系带来了较大的影响,经济全球化进程受阻,以及国际经贸治理结构日渐扁平化。当前,国际经贸治理体系陷入了制度改革共识难以达成、多边贸易治理机制逆向转变、全球经贸利益分配不均以及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困境。我国加入WTO以来,已经从最初被动的规则适应者转变为全球经贸治理的引领者。以此为基础,应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国际经贸治理理念的转变,加强与国际经济组织合作,深化"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际经贸公共产品供给体系建设,提升我国参与的话语权,推进国际经贸治理机制变革。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傅志明  
本文认为,由于人力资源需求具有不确定性且不可能克服,内外劳动力市场又并不充分有效,所以企业人力资源供求平衡不可能实现,企业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个技术无法跨越的人力资源供求鸿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努力将其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之内的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填平这一鸿沟。为此,文章阐述了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可以采取的四个方面的策略。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欧阳华  
近年来我国与东盟的贸易总额保持快速增长,但商品结构、地区结构、区域结构、方式结构、主体结构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平衡现象。外贸结构的失衡,导致我国的出口商品科技含量低,进出口市场的集中度过高,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外贸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为此,必须优化我国与东盟的贸易结构,增加各自的竞争优势。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贺小荣  Min JIANG  
全球旅游业界正逐步达成一个共识:气候变化已经成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挑战。气候变化给旅游业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直接的气候影响、间接的气候及环境影响、旅游客流的可能变化以及社会影响4个方面。面对愈演愈烈的气候变化形势,国际性的、区域性的旅游相关组织以及旅游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国家都在积极采取措施,以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对旅游发展的影响。同时,旅游理论界对该问题的研究方法也趋于多元,由定性向定量演化。文章认为,虽然我国政府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体系,但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还需在国际气候合作、部门资源整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马涛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我国对外经贸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前国际分工体系日趋细化,产业内贸易和产品内贸易交织并存,基于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s,GVC)的专业化分工也越来越盛行,我国正是借助各种形式的加工贸易参与垂直生产网络的。全球生产体系下,我国在较长时期内主要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同时也承接着大量价值链低端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吴昌盛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正式启动,为中国特别是广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日益密切,在投资合作、信贷合作等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多年来,我国未能充分挖掘东盟贸易区的潜力,与东盟的投资贸易合作占比较低,存在北部湾经济区战略规划不够完整以及广东重要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等问题。根据区域经济理论,我们通过分析广东在中国-东盟合作中的比较优势,提出当前推动我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需要进一步发挥广东的带头作用,采取调整广东经济发展战略、争取国家战略规划的支持、构建广东与东盟的合作平台、促进广东与东盟的金融合作等四大建议,积极推动广东与东盟的经贸与金融合作,全面实现国家...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赵立斌  
跨国公司FDI在全球的生产布局极大地促进了国际产品内分工的发展,这可由日益增长的中间产品贸易体现出来。本文在对中国、东盟国家、美国近年来对世界贸易和双边贸易结构析的基础上,确定中国、东盟国家以及美国在全球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程度,发现在生产网络中从事加工装配的中国和从事零部件生产的东盟国家,虽在价值链中的所处位置没有明显提升,但在不断融入全球生产网络的同时,其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程度在不断加深,与处在价值链高端主要从事设计与研发环节的美国技术差距在不断缩小。对中国、东盟、美国三方广义商品贸易组成的分析发现,不同的经济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在生产网络中的产品内分工关系是贸易不平衡的根源。如果这种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继勇  余罡  葛明  
本文在多区域投入产出框架下,通过构建一国对外贸易不平衡的全球价值链分解模型,结合1995—2011年世界投入产出数据,测度了中国进出口贸易的结构,从贸易增加值视角解析了贸易不平衡的商品结构、国别结构和产业结构。研究表明,剔除国外转移增加值净值的影响后,中国对外贸易大体保持平衡,不少年份处于逆差状态;最终产品保持巨额顺差,而中间产品却逆差明显,商品失衡结构特征鲜明;顺差主要源于欧美等发达经济体,而逆差则集中于东亚地区和新兴经济体国家,国别失衡结构有偏性扩大;顺差主要来自制造业部门,而初级产品、资源产品以及大部分服务业部门处于逆差状态,产业失衡集中度比较高。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余永定  
一、全球经济不平衡造成全球不平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界对此也是众说纷纭。概括起来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强调美国国内储蓄和投资的失衡。这种理论的基础说起来也很简单,根据国民收入核算的定义,国内储蓄和投资的差就等于经常项目差额,如果一个国家的储蓄低于这个国家的投资,那么这个国家必然有经常项目的逆差和外贸的逆差。所以,要消除经常项目逆差,就必须纠正储蓄和投资的不平衡。就美国的情况来讲,美国必须提高储蓄率,美国的国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