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90)
2023(7178)
2022(6014)
2021(5368)
2020(4401)
2019(9879)
2018(9680)
2017(18993)
2016(10052)
2015(11061)
2014(11054)
2013(10956)
2012(10630)
2011(9932)
2010(10481)
2009(9886)
2008(9383)
2007(8654)
2006(8247)
2005(7734)
作者
(28710)
(24007)
(23857)
(23024)
(15654)
(11190)
(10878)
(9191)
(9171)
(8845)
(8449)
(7991)
(7813)
(7766)
(7739)
(7461)
(7199)
(6974)
(6940)
(6571)
(6274)
(5804)
(5792)
(5703)
(5596)
(5502)
(5271)
(4990)
(4828)
(4686)
学科
(66194)
经济(66153)
管理(29084)
(24581)
(18810)
企业(18810)
方法(18284)
地方(17959)
数学(16377)
数学方法(16196)
中国(14895)
(13086)
地方经济(12792)
业经(11471)
(11282)
(10495)
(9984)
(9742)
(9349)
贸易(9342)
(9009)
(8907)
金融(8907)
农业(8752)
(8563)
银行(8559)
环境(8514)
(8321)
及其(8037)
(7501)
机构
学院(150409)
大学(149195)
(79332)
经济(77861)
研究(58094)
管理(55210)
理学(45919)
理学院(45417)
中国(45213)
管理学(44818)
管理学院(44507)
(35889)
(31084)
科学(30334)
(28896)
财经(27050)
经济学(26050)
研究所(25553)
中心(25450)
(24549)
(24408)
经济学院(23031)
(20674)
北京(20331)
(19736)
财经大学(19557)
(19455)
师范(19358)
(18630)
科学院(17131)
基金
项目(88656)
科学(70800)
研究(68868)
基金(64814)
(54814)
国家(54368)
科学基金(46756)
社会(46416)
社会科(44182)
社会科学(44174)
(33339)
基金项目(32279)
教育(30661)
(27570)
资助(27394)
编号(27256)
自然(26874)
自然科(26242)
自然科学(26236)
自然科学基金(25776)
成果(23395)
(21472)
(20348)
重点(19938)
国家社会(19723)
课题(19603)
发展(18532)
(18273)
教育部(18027)
(17859)
期刊
(100737)
经济(100737)
研究(55786)
中国(31235)
(26504)
管理(23491)
(19470)
金融(19470)
(18724)
经济研究(17491)
科学(17448)
学报(16727)
财经(14656)
教育(14413)
技术(13969)
大学(13877)
业经(13797)
学学(12995)
(12889)
问题(12599)
农业(12308)
(11280)
国际(10560)
技术经济(9673)
世界(9441)
统计(8473)
经济问题(8026)
经济管理(7733)
现代(7446)
改革(7428)
共检索到2536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雅各布·弗兰克  
许多市场,包括新兴国家市场,经常被危机困扰,我们用V、L等字母来描述我们经济的形状。金融是实体经济的反映,但现实中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存在着脱节。华尔街的人们在微笑的时候,纽约主大街的消费者们却很沮丧。那么,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说到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扬  余维彬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奥尔加·斯坦科娃  谢华军  
恢复和维护信任是沟通面临的核心挑战之一,这就不仅需要健全的经济政策,还需要遵守良好的沟通原则,如透明度、清晰度、一致性、精确性、及时性等近年来,经济政策沟通环境变化迅速,新挑战不断涌现。随着人们对沟通原因和方式理解得更为深入,一些理论在经济政策沟通领域不断得到应用。同时,技术变革也从根本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荆林波  袁平红  
在过去的一年多里,针对全球化的质疑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激烈。全球化是否因此发生逆转?针对这个问题,结合全球化发展历程,本文利用世界银行数据,对全球化进行分析发现,全球化并没有逆转。然而,全球化正面临全球收入差距扩大、贫困问题依然突出、全球贸易统计方法落后、老龄化日益明显、网络安全监管缺位、全球金融体系社会基础薄弱等严峻挑战。唯有全球化持续,我们才有可能共同解决这些问题,让全世界共享全球化的成果。当全球化走在十字路口的时候,作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总量最大的国家,中国将在全球化中扮演何种角色以及采取何种举措,都会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荆林波  袁平红  
在过去的一年多里,针对全球化的质疑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激烈。全球化是否因此发生逆转?针对这个问题,结合全球化发展历程,本文利用世界银行数据,对全球化进行分析发现,全球化并没有逆转。然而,全球化正面临全球收入差距扩大、贫困问题依然突出、全球贸易统计方法落后、老龄化日益明显、网络安全监管缺位、全球金融体系社会基础薄弱等严峻挑战。唯有全球化持续,我们才有可能共同解决这些问题,让全世界共享全球化的成果。当全球化走在十字路口的时候,作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总量最大的国家,中国将在全球化中扮演何种角色以及采取何种举措,都会引起世界的关注。结合中国的绝对经济与相对经济规模、中国对能源的掌控能力、中国出口规模与附加值获取的匹配度、中国人民币的国际认可度以及中国的创新指数等指标分析,本文认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都将着眼于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为推动全球化的顺利进行,中国要在加强国家治理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区域治理与全球治理;通过国际市场开发和国内市场开发的良性互动,夯实中国参与全球化的经济基础;依托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及时与全世界分享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智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晖  
经济全球化对各国海关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处理好海关有效监管和便利贸易之间的矛盾。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海关法纷纷进行改革以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改革海关组织和通关程序,实现快捷通关、促进贸易发展;合理分配权利和义务,满足通关效率的需要;海关法的立法体例凸现通关制度的模式等。海关法的渊源则表现为国内海关法的国际化、国际海关法的国内化、区域海关法的兴起等特点。中国海关法应进一步完善海关法律体系,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勋  曾立新  罗小琴  
当前,我国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偷逃税、避税现象还比较普遍,其在华避税出现了新特点。而我国反避税税制的不完善也致使反避税效率难以提高。因此,我国应采取一系列策略,积极应对反避税所面临的经济全球化挑战。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Stephen Roach  
非常荣幸能够在此发言,这是我第二次参加这样的研讨会。这是一个给人留下印象深刻的研讨会。这里所有的发言人都是非常著名的,感谢主办者给我这样的机会。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傅春寰  
进入9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陷入严重的萧条。由于泡沫经济崩溃造成的后遗症和"平成萧条"的旷日持久,面临的问题既复杂又深刻。围绕经济结构的调整,面临四方面的挑战,它们决心通过迎战促使经济走向繁荣,也为日本进入21世纪,维持高龄、少于社会的活性化创造条件。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伍戈   郭凯   缪延亮   张明   肖立晟  
疫情以来,全球宏观范式从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高杠杆的“三低一高”范式,过渡到高通胀、高利率、高杠杆、低增长的“三高一低”范式。各国经济走势呈现分化,主要与其资产负债表表现相关。资产负债表改善的经济体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表现更好,而资产负债表恶化的经济体实际GDP增速表现不佳。美国经济表现超预期,经济接近“软着陆”,但在通货膨胀、房地产市场等方面仍面临结构性问题。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符合预期,但增长动能较弱,主要由于外部需求、美元利率、中美关系、宏观政策等方面压力。未来一段时间,世界经济仍将维持滞胀格局,延续时长主要取决于全球地缘政治冲突走向以及能否找到新的重塑全球增长的方式。2024年,中国经济面临的逆风有望转为顺风,不利因素或将逐一缓解,不过宏观政策力度仍有待强化,以帮助经济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环境,度过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点。下一阶段世界经济主要存在三方面潜在风险点:一是美国企业债市场风险,特别是高收益企业债即垃圾债市场风险;二是美国房地产市场风险,尤其是商业房地产市场风险;三是未来主要国家政府债务压力将会显著攀升。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礼辉  
2008年,全球经济与金融市场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峻的挑战。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美国、欧元
[期刊] 第三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谢丹  谭怡彰  吴骏盛  
21世纪是科学技术全面发展的时期,人类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一个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全球化市场经济正在形成。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和服务业加速发展,大量投入正流向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尤其是信息与通讯、教育与培训、研究与开发等。人类的未来和国家的繁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于科技创新和科技知识的应用。改革开放20年来,广州的科技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科技投入始终不足,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方面相对滞后。作为现代区域科技中心的广州是有能力把握机遇和迎接挑战的,并寻求适应国内外科技经济发展新潮流的、符合市情的、增创新优势的思路和对策,把广州的科技经济推上新台阶。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史蒂芬·罗奇  
中国同时改变了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历史。在短短的30年内,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从经济崩溃的边缘走了回来,并且重新站在了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素琴  
本轮危机中各国采取联合救市的国际协调措施,不仅是为了取得合作收益的最大化,而且受到几大因素的制约。这些制约因素使得实施国际协调过程中面临国际协调收益的不确定性、调整成本的分担难以划分以及经济全球化演进的内生机制的挑战。为此,本文提出了建立"全球治理中心"机制、各国利益获取遵循取之有道原则等建议,以使国际经济秩序沿着合理的方向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