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62)
- 2023(10220)
- 2022(8642)
- 2021(7614)
- 2020(6584)
- 2019(15086)
- 2018(14534)
- 2017(28610)
- 2016(15078)
- 2015(17187)
- 2014(17354)
- 2013(17556)
- 2012(16693)
- 2011(15428)
- 2010(15949)
- 2009(15487)
- 2008(14475)
- 2007(13354)
- 2006(11868)
- 2005(11037)
- 学科
- 济(87670)
- 经济(87605)
- 管理(40492)
- 业(40208)
- 方法(32289)
- 企(32132)
- 企业(32132)
- 数学(28748)
- 数学方法(28570)
- 融(27149)
- 金融(27147)
- 中国(25264)
- 银(24627)
- 银行(24605)
- 行(23831)
- 地方(22581)
- 财(18604)
- 农(18484)
- 业经(16596)
- 制(16564)
- 学(15507)
- 贸(14123)
- 贸易(14112)
- 易(13639)
- 地方经济(13617)
- 农业(12829)
- 务(11710)
- 财务(11682)
- 财务管理(11652)
- 体(11424)
- 机构
- 学院(227982)
- 大学(227607)
- 济(110671)
- 经济(108514)
- 管理(83260)
- 研究(82618)
- 理学(70449)
- 理学院(69650)
- 中国(68681)
- 管理学(68639)
- 管理学院(68198)
- 财(48999)
- 京(47272)
- 科学(46587)
- 所(42561)
- 中心(39260)
- 财经(38934)
- 研究所(38362)
- 农(37401)
- 经济学(36595)
- 经(35042)
- 江(34801)
- 经济学院(32951)
- 业大(30801)
- 北京(30332)
- 农业(29308)
- 财经大学(28660)
- 院(28638)
- 范(28051)
- 州(27955)
- 基金
- 项目(140943)
- 科学(110233)
- 研究(104472)
- 基金(102068)
- 家(87676)
- 国家(86956)
- 科学基金(73822)
- 社会(68155)
- 社会科(64809)
- 社会科学(64789)
- 省(54973)
- 基金项目(53392)
- 教育(46534)
- 划(45362)
- 自然(44611)
- 自然科(43540)
- 自然科学(43526)
- 自然科学基金(42774)
- 资助(42515)
- 编号(41993)
- 成果(34762)
- 发(32837)
- 重点(32223)
- 部(31612)
- 创(29282)
- 课题(28979)
- 国家社会(28697)
- 创新(27548)
- 教育部(27329)
- 发展(27233)
- 期刊
- 济(127232)
- 经济(127232)
- 研究(73159)
- 中国(43401)
- 财(38315)
- 融(37446)
- 金融(37446)
- 农(34114)
- 学报(32192)
- 管理(30092)
- 科学(29801)
- 大学(24420)
- 学学(23239)
- 农业(21812)
- 经济研究(21758)
- 财经(20592)
- 技术(19513)
- 业经(17923)
- 经(17860)
- 教育(17365)
- 问题(16574)
- 贸(13806)
- 技术经济(13621)
- 国际(12921)
- 统计(12413)
- 世界(12233)
- 理论(12061)
- 业(11576)
- 商业(11357)
- 策(10776)
共检索到3578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红燕
当前,全球经济对疫情的适应能力已显著增强,经济走势将逐渐趋于正常化,供需缺口将进一步弥合2021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在疫苗接种进展积极与发达经济体宽松的财政政策推动下强劲增长,风险资产和大宗商品价格整体上涨,美债收益率快速上行,美元指数出现震荡。2021年下半年,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导致疫情再度蔓延,全球供应链出现严重瓶颈,主要发达经济体增长放缓、通胀压力上升,呈现“类滞胀”走势。多家央行发出货币政策紧缩信号,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郭金仕
1993年12月2日,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召开了“93——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应邀出席会议的有在京的有关部委、机关、高校、新闻单位的专家、学者、教授、高级记者共40多人。 与会者就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各方面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1993年全球的状况基本上可以这样概括:经济发展不均衡,金融改革步伐加快,市场发展日趋活跃,合作领域日益广拓。在讨论中,大家指出,1993年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1)西方经济仍不景气,而且在西方内部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徐秀军
在经历2021年的强劲反弹后,2022年全球经济复苏的脆弱性日益凸显,经济增速大幅下滑。同时,全球就业形势改善有限,通胀水平屡创新高,财政状况不容乐观,国际贸易增长乏力,跨境投资出现萎缩。展望未来一段时间,美欧货币政策紧缩的溢出效应、大规模经济制裁及其影响、全球债务可持续性、全球粮食与能源短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困局、全球经济治理的进展等问题值得关注,全球经济复苏也将面临更大压力。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力
当地时间3月11日晚,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日内瓦宣布,"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已经构成全球大流行"。截至2020年3月23日,全世界已有189个国家和地区报告确诊病例。面对如此肆虐的疫情大流行,很多国家措施严重滞后,甚至根本没有应对预案,居民更是重视度不够,感染人数呈指数级增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吴振宇 唐朝
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严重冲击,但随着疫苗接种速度加快,全球经济正在逐步恢复。应对疫情的大规模财政和货币救助政策在短期内会推高经济增速,但未改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增长的总趋势。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全球经济增长面临的结构性问题有所恶化。随着救助政策效力下降和逐步退出,全球经济增长中枢可能下移。受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改善、财政货币政策协调性增强、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框架调整、流动性向实体经济传导效率提高等因素的影响,疫情后全球通胀水平将高于疫情前。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金融安全网持续强化,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金融动荡进一步增强了各国危机应对能力。然而,疫情后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背离程度加大,风险进一步累积。全球将处于金融风险与危机应对能力均上升的脆弱平衡状态。在金融安全网保障能力不均衡、危机应对工具不足和疫情后发达经济体经济政策转向的影响下,新兴市场将面临更大金融风险防控压力。
关键词:
经济增长 通货膨胀 金融风险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东
2009年是"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与国际金融大变革的重要年份,全球经济逐步从衰退走向复苏,国际金融领域趋于稳定;在通缩、通胀压力并存的局面下,导致世界各国经济刺激的宽松货币政策是否退出或进行新的货币政策调整难以决断;贸易保护主义成为阻碍全球经济复苏新的障碍;与此同时,多边国际金融机构的改革和调整也在同步进行。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念鲁
如何正确分析预测未来10年世界经济金融发展的趋势,是一件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的课题。该10年的发展趋势基本上仍在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温信祥 张怀清
未来五年是全球经济金融的调整期,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动能缺乏,新兴市场经济体进入停滞。全球贸易低增速的状况不会改观,通货紧缩的幽灵仍将在发达经济体徘徊,而实际利息率维持较低水平。杠杆率的上升及金融机构的坏账、国际资本的无序流动、金融市场的过度波动、资产泡沫的破裂等都是金融危机的火种,未知的是金融危机之火在哪个新兴经济体燃烧。
关键词:
经济放缓 通货紧缩 金融危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耀先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正处在一个极其微妙的发展阶段。一方面要加快发展,深化改革;一方面又要防止严重通货膨胀的出现。这种矛盾更多地集中在中央银行。需要有对形势的清醒认识和深入地分析、判断。中央六号文件贯彻以来的二、三个月,我国国内经济形势正在发生变化。经济、金融运行出现了新的转机;投资在高位上开始下降;货币供应的高速增长及流动性增加的态势出现逆转;过快的工业生产速度在下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姜跃春
2013年,世界经济持续缓慢复苏势头弱于上年。突出变化是西方经济继续温和复苏态势,新兴市场增速普遍放缓。东西方国家均加快了区域合作脚步,各种形式的自贸区加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风景线。在全球经济走弱,尤其是新兴市场疲软的背景下,中国外部经济环境挑战增多。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2010年,全球经济总体保持了2009年下半年以来的复苏势头。一季度,各主要经济体普遍经历了一轮快速增长,但二季度以来增速明显放缓,全年呈现出"前高后低"的态势。尽管各主要经济体私人消费和投资有所恢复,但新的增长点尚未形成,全球总需求增长明显乏力,经济内生动力不足。希腊和爱尔兰等欧洲国家先后爆发债务危机,对全球金融稳定造成一定冲击。主要发达经济体政府救助和刺激政策空间缩小,政策手段及效果的局限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东
2006年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以及自然环境复杂多变,各种矛盾相互交织,经济增长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多的情况下,各种不利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不十分明显,没有改变全球经济复苏的局面。上半年以来全球总体经济发展形势要比预期的好,前景被普遍看好,全球处在经济周期上升的通道,在这一背景下有关国际机构纷纷上调了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另一方面,全球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自始至终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潜在的威胁依然存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