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84)
- 2023(7000)
- 2022(5640)
- 2021(4995)
- 2020(3830)
- 2019(8234)
- 2018(8017)
- 2017(15527)
- 2016(7779)
- 2015(8725)
- 2014(8691)
- 2013(8894)
- 2012(8354)
- 2011(7861)
- 2010(7961)
- 2009(7689)
- 2008(6971)
- 2007(6421)
- 2006(6045)
- 2005(5682)
- 学科
- 济(62208)
- 经济(62171)
- 管理(21102)
- 方法(18037)
- 业(17758)
- 数学(16246)
- 数学方法(16169)
- 地方(16158)
- 企(12837)
- 企业(12837)
- 中国(12658)
- 地方经济(12208)
- 农(11376)
- 业经(10704)
- 学(8877)
- 农业(8012)
- 融(7552)
- 金融(7551)
- 贸(7383)
- 贸易(7378)
- 环境(7288)
- 制(7118)
- 易(7044)
- 经济学(6886)
- 财(6824)
- 发(6637)
- 产业(6566)
- 银(6415)
- 银行(6410)
- 行(6298)
- 机构
- 学院(125776)
- 大学(123494)
- 济(68119)
- 经济(67112)
- 研究(46266)
- 管理(44896)
- 理学(38359)
- 理学院(37964)
- 管理学(37474)
- 管理学院(37234)
- 中国(34990)
- 财(28120)
- 京(24415)
- 科学(24085)
- 经济学(23121)
- 所(22723)
- 财经(22711)
- 经(20531)
- 经济学院(20478)
- 研究所(20323)
- 中心(19714)
- 江(18474)
- 财经大学(16682)
- 院(16428)
- 范(15796)
- 师范(15691)
- 北京(15688)
- 农(14933)
- 州(14363)
- 社会(14191)
- 基金
- 项目(77127)
- 科学(61662)
- 研究(58833)
- 基金(56579)
- 家(47917)
- 国家(47487)
- 社会(41442)
- 科学基金(41020)
- 社会科(39421)
- 社会科学(39412)
- 省(29432)
- 基金项目(28543)
- 教育(26255)
- 划(23724)
- 资助(23201)
- 编号(23043)
- 自然(22945)
- 自然科(22404)
- 自然科学(22402)
- 自然科学基金(21975)
- 发(18656)
- 成果(18255)
- 国家社会(17914)
- 部(17336)
- 重点(17259)
- 课题(16275)
- 发展(16107)
- 济(16052)
- 经济(15915)
- 展(15869)
共检索到1988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樊士德
首先针对乔依德先生的"一次性退税拉动消费"观点,从全球经济波动与国内股市房市双波动、李嘉图等价定理和立论依据以及国内外研究结论类推机制等方面进行商榷;然后基于长期以来中国消费与投资结构失衡以及偏重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这一宏观经济背景,论证了2007年消费与投资刺激经济的格局,提出了政府应更加重视消费,尤其在全球经济波动情况下拉动消费还需巧妙使用政策组合等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席鹏辉 杜爽
为实现财政收入目标,经济下行时期的地方政府容易在年末组织收入,这将直接改变年度收入结构。本文基于中国地市级季度财政收入数据,实证分析了经济波动对地方年度收入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经济下行波动,地方政府第四季度财政收入占比显著提高,其中11月份尤为突出。异质性分析表明,这一现象在欠发达地区更明显,且主要形成于实际经济增长不及预期的经济下行时期。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地方政府倾向于通过强征管及空转等方式完成收入任务,企业所得税是加强征管的重要税种。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地方政府的税收征管行为,在经济下行波动或减税降费背景下,为促进积极财政政策提质增效,地方财政收入目标和支出计划应做出及时且合理的调整,以减轻政府收入组织压力和企业非预期负担。
关键词:
经济波动 收入任务 税收征管 企业税负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甬军 陈义国 宴宗新
通过测度1953—2021年中国省区市间GDP波动的溢出指数和溢出网络,从经济周期关联角度研究了中国省际市场的统一程度。研究发现,一是我国省区市间的市场融合程度保持在较高水平,呈现“急剧上升→缓慢下降→保持平稳”的时变规律。二是波动溢出总指数在GDP增速下降状态下比增速上升状态下高,即经济增速放缓时,市场间的融合程度更高。三是市场统一程度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六大行政区的市场统一程度高低顺序依次是华北、中南、西北、华东、西南、东北,四大经济区域的市场统一程度高低顺序依次是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四是省市之间存在直接和间接的GDP波动传导渠道,形成了GDP波动溢出网络。因此,坚持和加强国家对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宏观引导和政策调节、处理好统一市场与区域市场的关系,实施区域内的产业主导政策、完善统一大市场的内在体系与组织结构等三个方面,将是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点路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立勋 韩立国
文章借鉴Blanchard&Quah(1989)提出的方法构建二元SVAR模型,将影响中国实际GDP波动和失业波动的随机冲击分解成供给冲击和需求冲击。结果发现: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遭遇的供给冲击为正,需求冲击为负;供给冲击对产出具有正向持久效应,对就业总体呈现持续的负向影响;需求冲击对产出产生短期的正向"驼峰"效应,并在第5个年度出现反转,由正转为负向效应,对就业则产生持续的正向冲击效应;无论是在短期还是长期,需求冲击对就业波动占主导因素,供给冲击对就业波动则解释1/4左右。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董昀
19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经济波动形态发生了从剧烈到平稳的转变。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体制转轨路径从增量到存量、从微观到宏观的转变。当前中国仍存在经济剧烈波动的可能,其根源在于关键领域改革的滞后。政府需要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消除影响经济稳定的制度隐患。
关键词:
经济波动 体制转轨 平稳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石文慧
引入消费攀比与劳动调整成本两种内生机制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显著改善了模型对于中国经济动态特征的匹配性,它能够增强消费的持久性动态特征,而且准确地复制出了实际经济对中性技术冲击的"驼峰"反应动态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反周期动态。进一步,我们定量分析了中国经济波动的来源问题,发现中性技术冲击和投资冲击对中长期波动的显著解释力。
关键词:
动态一般均衡 消费攀比 劳动调整成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夏海清 徐大为
文章通过对我国消费波动与经济波动特征的比较与分析,得知市场化改革以来二者的稳定性都大幅度提高了,并且在1994年之前是消费波动幅度大于经济波动,在那之后则相反,然后以投资、消费、GDP增长率作为内生变量进行脉冲反应,对投资经由消费直到GDP波动这一机理进行了验证,发现在买方市场之下一个单位的消费冲击会导致1.2个单位的GDP的同步波动,而在卖方市场之下却只会导致0.5个单位的GDP的波动,这说明买方市场之下消费会加剧经济波动,而卖方市场之下才真正起到了稳定器的作用,文章最后还从体制的角度对此进行了解释与说明。
关键词:
消费波动 经济波动稳定性 稳定性检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文军 陈乐一
本文通过对消费品市场波动和经济波动的相关性研究、消费品市场的增长率曲线和经济增长率曲线、消费品市场波动与经济波动的比较分析,得知消费品市场波动和经济波动是互相作用的,并且消费品市场波动对经济波动的影响正越来越强,必须加强对消费品市场的调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代帆
考察我国能源消费对经济的影响,对能源消费增长率和GDP增长率数据进行滤波分解、剔除趋势成分,研究二者的波动关系,并构造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证明,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密切,能够准确、直接地反映经济运行状况,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能源消费每提高1个百分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就能提高0.36个百分点。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黄赜琳
文章利用1981-2006年中国实际经济数据,实证研究了经济波动与消费结构变迁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一是各类消费品价格易变性普遍大于产出,且以住房、家庭用品和交通为代表的耐用品价格波动普遍小于以食品为代表的非耐用品价格波动;而消费量的易变性则相反,这一波动特征事实普遍存在于发展中国家,而发达国家则相反。二是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经济波动与居民消费结构变迁相互影响和促进,在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需要对消费需求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
关键词:
经济波动 消费结构 消费价格指数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晓维
经济模式转换过程中的消费支出,有强烈的自发波动性,这种内在的不稳定是我国近年经济持续波动的重要原因之一。分析消费支出对宏观经济活动的影响,寻求实现消费支出内在稳定的途经,是缓和经济波动,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基本条件之一。改革开放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急剧增加。1979年,我国居民货币总收入还仅2044.3亿元,到1989年已达10494.3亿元,十年增加四倍;同期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从215元提高到944元,增加了约3.5倍。但是,囿于长期所习惯的贫困型或温饱型生活方式,加上产品结构的滞后调整和转换形成的限制,在收入迅速提高的同时,居民家庭不能同步建立起与新的收入水平相适应的、更高层次的日常消...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方
笔者认为:以持久收入消费理论为基础的标准真实经济周期模型,无法解释中国1978年以来消费波动非平滑这一关键特征事实,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中需求变动影响巨大。笔者重点考察了消费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技术冲击存在的前提下引入消费冲击可以模拟实际情况。从模拟结果看,中国1978年的经济波动确实是需求冲击(消费偏好改变、政府调控等)和供给冲击(技术不断进步)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 消费冲击 经济波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国亮 臧旭恒
2002年末以来出现的新一轮经济膨胀引起了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的广泛关注,与此之前出现的因消费和投资双膨胀导致的经济膨胀不同,本轮经济膨胀被认为主要与投资膨胀有关。对于为什么会产生投资膨胀的解释,大体上被归结为三个方面,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云川
个人消费需求是宏观经济中的重要变量。由消费需求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其运动特点所决定 ,消费需求既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量 ,也是经济波动中的稳定力量。为了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 ,避免经济过于猛烈的波动 ,以及为了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 ,必须加强对消费需求的宏观调控。同时 ,也必须注意一般宏观调控手段在运用于消费需求时的特殊性。
关键词:
消费需求 宏观调控 消费倾向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逄锦聚
本文运用比较翔实的资料,在将2003年国民经济运行的状况与我国过去曾经发生的经济过热的状况比较的基础上,提出2003年出口、投资、经济增长速度增长较快不能认为是经济已经过热,而是国民经济恢复性增长的常态,这预示我国新一轮经济波动上升的开始。但对于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某些行业重复建设、货币供应量偏多、消费增长依然缓慢的问题要给予重视并采取措施予以治理。2004年的宏观政策选择,从总体上应保护国民经济出现的良好态势,而同时又要遏制局部重复建设的势头,预防通货膨胀,所以既要保持相对稳定和连续性又要适度进行调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