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14)
- 2023(7371)
- 2022(5996)
- 2021(5524)
- 2020(4359)
- 2019(9764)
- 2018(9399)
- 2017(17642)
- 2016(9052)
- 2015(10362)
- 2014(10023)
- 2013(10229)
- 2012(9938)
- 2011(9511)
- 2010(9423)
- 2009(9077)
- 2008(8649)
- 2007(7463)
- 2006(7031)
- 2005(6694)
- 学科
- 济(68467)
- 经济(68420)
- 管理(24560)
- 方法(21862)
- 数学(19943)
- 数学方法(19898)
- 业(19820)
- 中国(17096)
- 地方(15503)
- 企(14998)
- 企业(14998)
- 地方经济(12034)
- 贸(11487)
- 贸易(11480)
- 农(11454)
- 易(11196)
- 业经(10975)
- 学(9947)
- 制(9801)
- 环境(9543)
- 财(9399)
- 融(8813)
- 金融(8813)
- 体(8573)
- 发(8099)
- 关系(8055)
- 银(7920)
- 银行(7920)
- 行(7797)
- 农业(7294)
- 机构
- 大学(146744)
- 学院(143559)
- 济(83067)
- 经济(82049)
- 研究(59690)
- 管理(51797)
- 中国(46375)
- 理学(44100)
- 理学院(43593)
- 管理学(43254)
- 管理学院(42963)
- 财(34244)
- 京(31049)
- 科学(29423)
- 经济学(29217)
- 所(28971)
- 财经(27717)
- 经济学院(26123)
- 研究所(26122)
- 经(25462)
- 中心(24728)
- 院(21042)
- 财经大学(20701)
- 北京(20602)
- 江(18895)
- 科学院(18563)
- 社会(18092)
- 范(17669)
- 师范(17591)
- 研究中心(17398)
- 基金
- 项目(89617)
- 科学(72652)
- 基金(69671)
- 研究(67815)
- 家(60304)
- 国家(59908)
- 科学基金(51016)
- 社会(49857)
- 社会科(47538)
- 社会科学(47527)
- 基金项目(34989)
- 省(29484)
- 教育(29334)
- 资助(28870)
- 自然(28244)
- 自然科(27591)
- 自然科学(27584)
- 自然科学基金(27142)
- 划(25728)
- 编号(23695)
- 国家社会(23291)
- 部(22412)
- 中国(22393)
- 发(21050)
- 重点(20573)
- 教育部(20050)
- 成果(20004)
- 济(19188)
- 经济(19033)
- 人文(18827)
共检索到2289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由
(一)"共生、共享、共治"理念的提出在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金融市场动荡的形势下,许多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之间的共同治理才能有效解决。当代世界是一个各种矛盾的混合体,将始终处于共生与对抗、对话与伐异、包容与排他、结伴与结盟相互转化的选择进程中,而当前物质力量领域的变化和观念领域出现的一些共识,正在积聚着对共生型国际体系生成有利的因素。根据国际发展的
关键词:
全球经济治理 金砖国家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丹 董琴
全球性经济问题不断出现暴露了现行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诸多问题,治理体系亟待改革。受地缘政治以及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东亚区域一体化发展滞缓并始终缺位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东亚地区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应积极贡献体现东亚区域价值理念和制度设计的全球经济治理改革方案。东亚方案应着重解决当前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存在的平等缺位、合作缺位、责任缺位,倡导全球经济的包容性发展、以"开放的区域主义"维护全球经济治理的多边体制以及构建多元化的全球货币体系。中国是东亚区域的核心国家,应积极发挥作用保障东亚方案的有效可行,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改革。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建奇
当前全球经济持续减速分化,虽然与美国金融危机构成的冲击密切相关,但如此长时期的经济低迷,深层次上与全球经济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具有重要的联系。世界主要国家回避结构性改革而诉诸超常规的货币刺激,甚至采取新的贸易保护主义举措,全球经济内生增长动力缺失的问题突出,客观上暴露了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低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冷万欣
日前,在土耳其安卡拉落幕的20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中国经济再次成为各国财长关注的焦点。根据会后媒体的报道称,20国集团的财长们认为全球经济无须担心中国放缓。他们对中国的经济前景充满信心。当然,这只是今年众多国际会议中的冰山一角。不得不说,近几年来,中国越来越受到世界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宇
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对全球经济治理问题的讨论:第一,探讨全球经济治理的内涵与起点,在此基础上回顾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发展历程;第二,从经济全球化这一视点,考察全球经济治理发展的动力;第三,从决策机制和执行机制两个方面,分析全球经济治理的制度框架;第四,中国的参与战略。
关键词:
全球治理 全球化 G20 IMF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赵龙跃 李家胜
全球经济治理,需要科学系统的制度设计和公正有效的组织体系。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建立推动了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Orld Bank)等国际金融机构,形成了现行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鼎足之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加速融入全球经济,特别是加入WTO以来,中国不仅逐步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由
冷战后西方国际关系主流思想中的国际机制理论经历了从现实主义一统天下到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三足鼎立"的演变。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和主导思想的嬗变导致冷战后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经历了阶段性发展,中美两国成为当前全球经济治理机制中的核心角色。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作为分水岭,两国的国际金融地位发生了相反方向的变化,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有关全球经济治理的美国方案和中国方案。以"共生、共享、共治"理念为基础,中国在既有制度框架下努力"改制",同时在不对抗现有通用规则的前提下积极"建制",中国方案必将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变革,中美两国之间新旧方案的较量将对未来的国际经济治理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丁一凡
当前形势下,全球经济发展正面临巨大挑战。在地缘政治博弈对世界经济影响愈发强烈的大背景下,在周期性与结构性原因的共同促使下世界经济发展进入三重低潮,而中国与西方国家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仍在加剧。如今“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深化逐步推动中国不断尝试走出全球经济下行的困境,为接下来的增长提供更多经验。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正相互捆绑在同一“战车”上,打破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全球产业链布局,并遏制中国发展。对于中国而言,在应对全球经济下行的同时迎接美国的挑战,需要进一步针对经济发展进行转型,通过高端制造业为中国发展创造机会,在同全球南方国家良好经济合作的基础上,寻找新的海外增长点,并让世界看到更加真实的中国,新的中国增长方案也将在脱离西方国家的依赖中得到实现。
关键词:
全球经济 地缘政治 高质量发展 中国方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丁一凡
当前形势下,全球经济发展正面临巨大挑战。在地缘政治博弈对世界经济影响愈发强烈的大背景下,在周期性与结构性原因的共同促使下世界经济发展进入三重低潮,而中国与西方国家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仍在加剧。如今“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深化逐步推动中国不断尝试走出全球经济下行的困境,为接下来的增长提供更多经验。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正相互捆绑在同一“战车”上,打破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全球产业链布局,并遏制中国发展。对于中国而言,在应对全球经济下行的同时迎接美国的挑战,需要进一步针对经济发展进行转型,通过高端制造业为中国发展创造机会,在同全球南方国家良好经济合作的基础上,寻找新的海外增长点,并让世界看到更加真实的中国,新的中国增长方案也将在脱离西方国家的依赖中得到实现。
关键词:
全球经济 地缘政治 高质量发展 中国方案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黄薇
在现代通信物流技术的影响下,物质生产的全球化程度进一步深化,这种变化也伴随着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其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大。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金砖国家"以市场汇率计算的GDP占全球GDP的比重已从2008年的15%上升为2014年的22%左右。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2015年该比重将上升至23%。同时,作为发达经济体的代表,七国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查日升
作为全球价值链治理者的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他们直接或间接地控制着分布于全球的占据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的成千上万的地方产业集群,中国正遭受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竞争和发达国家核心要素控制的双重阻击。积极参与乃至成为全球价值链的治理者当是中国主导企业、政府和学者考量的重大课题。为此,中国要培育一批跨国领导企业,聚集创造核心能力的高级和专业化生产要素、铸造基于国内外的专业化市场、政府需要强化顶层设计和整合资源。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佳 任嘉 施箐
全球经济目前面临传统治理模式指导乏力、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不足、G20机制长效化困难等问题。国际经济格局的改变要求全球经济治理变革。作为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的参与者与积极推动者,中国应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目标,加快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高制度性话语权;推进金融开放和深化金融改革,接轨国际金融市场;加速"一带一路"建设,形成区域经济联动机制,推动平衡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沟通协调,提高国际认可度和公信力。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黎峰
当前全球经济治理陷入了“双重困境”:一是世界经济多极化与全球经济治理西方主导的冲突;二是全球经济治理与国家经济社会治理的矛盾。对此,中国积极主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并体现出应有的大国担当:坚决捍卫多边贸易体制,打造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区网络;依托联合国、G20等平台,推动完善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治理体系;发起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新型全球化;坚持独立自主的渐进式对外开放道路,提供对外开放与国内治理统筹的中国方案。同时仍应看到,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面临着一系列难题与挑战,主要包括如何打破发达国家的经济孤立和技术封锁;如何在国际事务中更好地表达发展中国家的诉求;如何进一步扩大和巩固“一带一路”的“朋友圈”。更好地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要求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全球经济治理能力;突出责任和担当,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以新议题为重点,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构建。
关键词:
全球经济治理 双重困境 中国角色
[期刊] 改革
[作者]
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课题组 隋广军 陈伟光 程永林 蔡伟宏
对世界主要国家经济、金融、贸易、科技等指标的考察表明,未来10~15年,继续崛起的中国将从全球性经济大国提升为经济强国,贡献全球公共产品的能力和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影响力将得到强化。根据中国经济的发展态势和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调整、改革现实需求,中国应作为国际制度体系的深度参与者、重要建设者和共同改善者,按照参与进程的渐进性、参与方式的合作性和参与层面的国内外统筹性原则融入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其目标是构建一个与综合实力相适应、权力和责任基本对称、发展共同利益和促进本国利益相结合的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战略框架,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合法性、有效性,最终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倪沙 王永兴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世界经济格局重构,全球经济治理陷入困境,"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发生激烈碰撞。与此相适应,早期的重商主义、古典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想是全球经济治理思想的萌芽和推动者,沿袭其学术传统的霸权稳定论、相互依存论、依附论都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和解释现实问题,但也存在理论缺陷。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和中国经济的日益发展,我们正在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的全球治理思想逐步形成与完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全球经济治理思想的中国贡献,有着深厚的思想渊源,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核心理念,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