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68)
2023(6020)
2022(4589)
2021(3883)
2020(3019)
2019(6445)
2018(6123)
2017(12008)
2016(6116)
2015(6669)
2014(6525)
2013(6408)
2012(6216)
2011(5980)
2010(6136)
2009(6036)
2008(5571)
2007(4986)
2006(4854)
2005(4604)
作者
(17337)
(14716)
(14582)
(14081)
(9433)
(6761)
(6625)
(5561)
(5475)
(5248)
(5134)
(4814)
(4765)
(4671)
(4616)
(4479)
(4316)
(4156)
(4096)
(3718)
(3621)
(3524)
(3478)
(3446)
(3392)
(3375)
(3143)
(2966)
(2864)
(2819)
学科
(53641)
经济(53612)
管理(18614)
地方(15046)
(13732)
方法(12832)
地方经济(11810)
(11706)
企业(11706)
数学(11102)
数学方法(11078)
业经(10032)
中国(9648)
(7930)
(7164)
环境(7077)
(7041)
(6655)
产业(6609)
(6530)
经济学(6490)
(6136)
金融(6135)
总论(5696)
信息(5616)
(5613)
(5252)
信息产业(5217)
(5162)
银行(5162)
机构
学院(97080)
大学(96808)
(54630)
经济(53791)
研究(38686)
管理(34901)
理学(29492)
理学院(29156)
管理学(28909)
管理学院(28693)
中国(28633)
(23094)
(19670)
经济学(18970)
科学(18955)
财经(18368)
(18331)
经济学院(16712)
(16603)
研究所(16309)
中心(16303)
(14387)
(13933)
财经大学(13486)
北京(12525)
(12316)
师范(12268)
社会(12238)
科学院(11586)
研究中心(11197)
基金
项目(59086)
科学(47703)
研究(46032)
基金(44045)
(37444)
国家(37160)
社会(33654)
科学基金(32095)
社会科(32024)
社会科学(32013)
基金项目(22093)
(21711)
教育(19638)
(17721)
资助(17070)
编号(17022)
自然(16848)
自然科(16395)
自然科学(16392)
自然科学基金(16087)
国家社会(15249)
(14629)
成果(14365)
(13731)
重点(13713)
经济(13605)
(13507)
发展(12824)
(12655)
课题(12357)
期刊
(69961)
经济(69961)
研究(35706)
中国(17617)
(17550)
管理(14968)
经济研究(12872)
科学(11447)
学报(10654)
财经(10486)
(10261)
金融(10261)
(9908)
(9301)
大学(8999)
学学(8660)
问题(8637)
业经(8615)
技术(8415)
世界(6711)
技术经济(6685)
农业(6558)
(6482)
教育(6319)
国际(6196)
统计(5522)
经济问题(5464)
经济管理(5241)
改革(5230)
(5230)
共检索到1567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傅瑜  杨永聪  
新兴经济体的崛起、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全球性的经济失衡等因素使得全球经济治理框架面临着转型和重构的需要。在构建新型的全球经济治理框架时,需要重点对全球经济治理的代理组织进行调整。同时,还需要加强南北对话机制、信息披露机制、风险防范机制与合作共赢机制等基础设置的建设,为全球经济治理创造良好的环境。面对全球经济治理框架的转型,中国可以通过加强南南合作、主导成立区域性合作组织、推动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的进程等方式,增强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话语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由  
(一)"共生、共享、共治"理念的提出在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金融市场动荡的形势下,许多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之间的共同治理才能有效解决。当代世界是一个各种矛盾的混合体,将始终处于共生与对抗、对话与伐异、包容与排他、结伴与结盟相互转化的选择进程中,而当前物质力量领域的变化和观念领域出现的一些共识,正在积聚着对共生型国际体系生成有利的因素。根据国际发展的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晓红  于倩  
服务外包已成为推动服务全球化与价值链攀升的主要动力。全球服务外包总体增长平稳,服务外包价值链向高端攀升,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融合度增强。未来全球服务外包将向高端化与多元化战略转型,服务外包将加速产业融合与业态创新,发包国与接包国竞合关系增强将使更多国家从全球化中受益。全球服务外包加速发展主要受技术层面、产业和企业层面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蔡春林  
本文通过简要分析WTO、IMF、世界银行等全球治理机制和框架,建议金砖国家建立共赢性发展互动机制,强化内部合作,增进共识,提升国际议题设定能力,将G20机制作为推动全球经济治理变革与转型的重要战略平台,以"循序快进"方式推动全球经济治理的变革与转型。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黄薇  
在现代通信物流技术的影响下,物质生产的全球化程度进一步深化,这种变化也伴随着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其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大。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金砖国家"以市场汇率计算的GDP占全球GDP的比重已从2008年的15%上升为2014年的22%左右。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2015年该比重将上升至23%。同时,作为发达经济体的代表,七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克里斯蒂娜·拉加德  牛筱颖  
"莫行于我前,我无意追随;莫跟于我后,我无意领队;请做我的朋友,与我并肩同行。"这正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引领,不追随,只是提供帮助尔夫·沃尔多·爱默生曾经说过:"一个人的伟大之处,不在于其目标的最终实现,而在于过程中的每次重大转变。"这句话适用每个人的人生历程,也适用于全球金融危机,危机本身就是一个大规模的转型过程。五年来,虽然金融危机的迷雾正在逐步消散,但全球经济一直没有走出衰退。拉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胡键  
广义而言,全球经济治理要追溯到资本开启世界市场的时代。从全球经济治理的历史来考察,全球经济治理主体间关系历经了吸纳、嵌入、脱域的变迁过程。吸纳是一种不对称的关系,是强势资本对弱小资本乃至落后的东方民族的吸纳;嵌入是全球经济治理主体间在相互依赖框架中的一种关系。虽然是相互嵌入,但受实力、地位的影响,彼此嵌入的深度是不一样的,因而也有不对等性。全球化进程并非普遍获益的过程,利益的此消彼长也意味着国际权力的转移,并引发了全球化的震荡。但是,传统大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依然不可取代。脱域后究竟是断裂还是再嵌入,这要取决于主体间相互认知的改善情况和相互依赖框架中的利益结构。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伍旭中  
面对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演变,习近平站在人类社会发展潮流的前端,倡导全球经济治理新思想和中国方案。在国际关系中践行"道义为先,义利平衡"的义利观,以平等为基础,以开放为导向,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治理理念,构建合作共赢的国家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在实践中,中国正在积极践行习近平全球经济治理思想。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伍旭中  
面对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演变,习近平站在人类社会发展潮流的前端,倡导全球经济治理新思想和中国方案。在国际关系中践行"道义为先,义利平衡"的义利观,以平等为基础,以开放为导向,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治理理念,构建合作共赢的国家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在实践中,中国正在积极践行习近平全球经济治理思想。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秀军  
金融危机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并未发生逆转,但全球经济治理却进入一个深度变革的时期,国际社会各种错综复杂的双边和多边关系随之进行了适应性调整。全球经济治理正逐步从相对无序的状态朝着以规则为基础的相对有序的方向迈进,国际制度和规则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实现自身利益的最重要的工具。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冷万欣  
日前,在土耳其安卡拉落幕的20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中国经济再次成为各国财长关注的焦点。根据会后媒体的报道称,20国集团的财长们认为全球经济无须担心中国放缓。他们对中国的经济前景充满信心。当然,这只是今年众多国际会议中的冰山一角。不得不说,近几年来,中国越来越受到世界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戚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国际社会在美国引领下开启全球经济治理进程,并随着全球化加速而进一步发展。然而,既往这些全球经济治理成果始终与美国霸权相绑定,美国从思想、立法、结盟、武力与货币等多方面赋予自身在关键时刻进行“长臂管辖”的能力。伴随着美国霸权衰落,新兴经济体话语权上升,美国为护持霸权,倚仗上述既有优势,大肆开展“长臂管辖”,严重挑战全球经济治理所依赖的平等共识、规则制度、政府间合作、各方互利关系。以欧洲主要经济大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也因此对美国“长臂管辖”予以反制,但效果不佳。中美战略竞争、俄乌冲突等重大事件再度凸显美国在国际经济领域“长臂管辖”的威力与危害,中国有必要将坚决反对美国“长臂管辖”与推进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相结合,提升战略认知水平,关注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的历史必然性与客观限度,同时加强多方政治互信,推进制度型改革开放,在金融等领域寻求国际社会最大限度的改革认同。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宇  
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对全球经济治理问题的讨论:第一,探讨全球经济治理的内涵与起点,在此基础上回顾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发展历程;第二,从经济全球化这一视点,考察全球经济治理发展的动力;第三,从决策机制和执行机制两个方面,分析全球经济治理的制度框架;第四,中国的参与战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茂兴  
主持人语:G20自诞生就肩负起了推动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的重任,尤其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安全和社会性议题的加入,以及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影响越来越大,G20不再仅仅局限于作为经济事务协调的主平台,同时也承担起全球综合性治理平台的功能作用。面对当前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的挑战,协调不同群体之间、不同国家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改革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得至关重要。本组文章从不同的视角来深入探讨G20框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茂兴  
主持人语:G20自诞生就肩负起了推动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的重任,尤其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安全和社会性议题的加入,以及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影响越来越大,G20不再仅仅局限于作为经济事务协调的主平台,同时也承担起全球综合性治理平台的功能作用。面对当前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的挑战,协调不同群体之间、不同国家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改革和完善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