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58)
- 2023(9679)
- 2022(8050)
- 2021(7610)
- 2020(6048)
- 2019(13929)
- 2018(13741)
- 2017(25936)
- 2016(13671)
- 2015(15269)
- 2014(15092)
- 2013(14794)
- 2012(14164)
- 2011(13224)
- 2010(13391)
- 2009(12631)
- 2008(12220)
- 2007(10620)
- 2006(9965)
- 2005(9364)
- 学科
- 济(80896)
- 经济(80806)
- 管理(33638)
- 业(30025)
- 方法(24405)
- 企(23811)
- 企业(23811)
- 中国(22142)
- 数学(21816)
- 数学方法(21707)
- 地方(17915)
- 农(16471)
- 制(16275)
- 业经(14651)
- 体(13951)
- 财(13330)
- 贸(13300)
- 贸易(13291)
- 易(12931)
- 地方经济(12866)
- 融(12801)
- 金融(12801)
- 学(12108)
- 银(11637)
- 银行(11629)
- 行(11427)
- 环境(10640)
- 农业(10359)
- 发(10016)
- 关系(9849)
- 机构
- 大学(200838)
- 学院(196515)
- 济(104148)
- 经济(102553)
- 研究(81578)
- 管理(70981)
- 中国(62748)
- 理学(59726)
- 理学院(59019)
- 管理学(58457)
- 管理学院(58046)
- 财(46453)
- 京(43111)
- 科学(41201)
- 所(40080)
- 财经(36004)
- 研究所(35943)
- 经济学(35115)
- 中心(34475)
- 经(33034)
- 经济学院(31330)
- 院(28785)
- 北京(28693)
- 江(28321)
- 范(27028)
- 师范(26892)
- 财经大学(26805)
- 农(26443)
- 科学院(23970)
- 社会(23475)
- 基金
- 项目(121997)
- 科学(98091)
- 研究(95217)
- 基金(91934)
- 家(80174)
- 国家(79144)
- 科学基金(66666)
- 社会(66114)
- 社会科(62781)
- 社会科学(62763)
- 基金项目(46439)
- 教育(43044)
- 省(42165)
- 资助(37410)
- 自然(37070)
- 划(36670)
- 自然科(36176)
- 自然科学(36166)
- 编号(35906)
- 自然科学基金(35587)
- 成果(31593)
- 部(30104)
- 国家社会(29936)
- 发(28400)
- 重点(28066)
- 中国(28001)
- 教育部(26836)
- 课题(25955)
- 性(25472)
- 制(25121)
共检索到3253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邹志强
当前群体性崛起的新兴国家成为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的最大推动力量,但其相对于发达国家仍明显处于劣势地位。新兴国家群体的全球共同利益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联动性不断增强,客观上要求新兴国家之间加强合作。中国可以在全球经济治理变革与新兴国家合作进程中发挥引领作用,也有能力在新兴国家的经济增长与力量上升过程中扮演安全港与稳定锚的角色。中国应以体系内的国际合作为基本原则,发挥关键而非主导的角色,探讨构建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为核心的多种合作机制,并将之与中国的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紧密结合起来。未来,新兴国家有可能与发达国家、周边国家一起构成中国对外关系的主要战略方向。
关键词:
全球经济治理 新兴国家 中国 合作 变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曹红东
一、信息技术(产业)与发展科学和技术对任何国家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国家层面上,经济政策的制定和计划需要掌握充分的科技信息,在产业层面上,技术创新同样需要大量的科技信息。现代通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有助于知识和研究成果的快速传播,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对科技信息和研究成果的利用。对信息的占有、掌握和利用,给发达国家带来了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元杰
近年来,持续的人民币升值预期和中美利率差的不断缩小直至倒挂,吸引热钱大量流入境内,不仅进一步加剧了我国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和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过剩,而且使我国经济面临着热钱的冲击。从国际上看,一些新兴市场国家曾在上个世纪90年代先后遭遇热钱的持续流入,比较典型的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晔 陈志昂
本文考察了新兴国家银行产权的变革状况 ,发现外资在新兴国家银行业中的控股比重因地域差异和国别大小而不同 ,对提高东道国银行体系效率和稳定性有积极作用 ,放松股权限制是新兴国家对外资进入银行业的基本政策倾向。在总结新兴国家银行业引进外资 ,改善产权结构经验的基础上 ,通过中外银行业相对优势比较 ,提出了中国银行业应对入世挑战 ,改革产权结构的建议。
关键词:
新兴国家 外资银行产权变革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蔡春林
本文通过简要分析WTO、IMF、世界银行等全球治理机制和框架,建议金砖国家建立共赢性发展互动机制,强化内部合作,增进共识,提升国际议题设定能力,将G20机制作为推动全球经济治理变革与转型的重要战略平台,以"循序快进"方式推动全球经济治理的变革与转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田
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时域波动刻画一般由转折点法和滤波法确定。这两种方法的缺陷在于人为判断周期和提前设定长频段范围而导致测度结果被人为干预。文章以新兴国家作为研究对象,拓展频谱测度金融周期的样本;结合频谱测度结果,重新勾勒中国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的时域波动,观察中国金融“顺周期性”的特征表现。结果显示,新兴国家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代表指标有的处于短周期范围,有的处于中周期范围;而中国的金融周期比经济周期短,但从时域上看中国有明显的金融“顺周期”效应。
关键词:
金融周期 经济周期 频谱分析 傅里叶变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晓翔
一、研究对外直接投资时机选择的必要性在当今的国际经济交往活动中,跨国公司已成为最具影响、最活跃的经济力量,对外直接投资在其跨国经营活动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投资时机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首先要明确这种投资时机的选择是指跨国投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笛 刘琨
将短期利率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目标,是近20年来许多新兴国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转型方向。当前,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正逐渐由数量型工具为主向价格型工具为主转变。对新兴国家利率调控框架转型过程进行梳理,借鉴转型经验,对于我国选择政策利率和建立相应调控框架具有重要的意义。新兴国家利率调控转型时的经济金融条件经济金融环境变迁或危机冲击是转型的动因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秀军
金融危机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并未发生逆转,但全球经济治理却进入一个深度变革的时期,国际社会各种错综复杂的双边和多边关系随之进行了适应性调整。全球经济治理正逐步从相对无序的状态朝着以规则为基础的相对有序的方向迈进,国际制度和规则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实现自身利益的最重要的工具。
关键词:
全球经济治理 深度变革期 国际制度规则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杨红丽 贺根庆
2014年7月15日,金砖五国在巴西福塔莱萨签署协议成立新发展银行。新发展银行的建立是对现有国际经济秩序不合理性的必要修正,有助于实现更公平和更具代表性的全球经济治理格局。本文客观、公正地分析了新发展银行的角色和定位。在此基础上,就新发展银行的建立对亚太新兴国家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认为新发展银行增加了亚太新兴国家发展需求的多样性和可及性,新发展银行将对亚太新兴国家带来新的发展良机。
关键词:
新发展银行 亚太地区 新兴国家 经济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蔡文龙
经济增长的动力是否会随着发展的阶段而改变?决定经济增长动力转变的主导因素是什么?这是本文试图破解的关键问题。本文分析了提高投资率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和意义,并认为随着经济的增长,人均收入提高、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对外贸易变化都有可能降低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效应。基于此,本文利用14个新兴国家1960—2012年的面板数据,对上述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我们发现,随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投资率拉动经济增长的效应在长期将持续下降,这种下降将最终导致经济增长的动力不可避免地从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转型。
关键词:
增长动力 国际比较 消费主导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何德旭 姚战琪 余升国
衡量发展中国家资本流动性的方法有总量规模法、储蓄—投资相关法、Edwards模型以及货币自主性检验法等四种方法。本文主要运用前三种方法测度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资本的流动性,并用前两种方法比较了中国和其他亚洲新兴国家资本流动性的差异。实证结果表明,所有亚洲新兴国家金融市场处于一种开放状态,并且在所有亚洲新兴国家中,中国的资本流动性是最低的。通过运用Kalman滤波技术对中国的资本流动性进行动态分析,并没有发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采取更加严格的资本管制对资本流动性产生影响的证据。实证研究发现,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中国的资本流动性远低于其他亚洲新兴国家。对于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的开放...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胡键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态势表现为全球产业链的重组、全球价值链的重构、全球供应链的重塑。新态势下,传统的全球经济治理公共产品的功效受到普遍性怀疑,全面经济伙伴关系正在取代过去各种区域或跨区域层次的自贸区,全球经济治理的新兴领域不断涌现,因此全球经济治理也必然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新变化而进行新的变革。全球经济治理变革受诸多因素的制约而举步维艰,如果从全球经济治理的顶层行为问题入手,首先解决全球公共产品的公正性、全球经济治理的持续收益性、行为主体的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制度的协调性问题,其他具体的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尽管全球经济治理变革困难重重,但从理想主义的观点看,全球经济治理走向善治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杜龙政 林伟芬
研究目标: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新兴国家、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的产能合作效率。研究方法:基于2003~2015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24个国家OFDI、进口、出口、研发资本存量等数据,分析逆向效率溢出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OFDI的逆向效率溢出具有典型的单门槛非线性特征和显著的正效应,中国整体上进入跨国产能合作高效率溢出阶段;OFDI与研发投入、进口共同成为提升地区产能合作效率的关键。研究创新:首次运用Hansen非线性面板门槛模型,甄别影响跨国产能合作的关键因素,分析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新兴国家、发展中国家OFDI的产能合作效率问题。研究价值:为各地区、各部门提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产能合作效率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汪茂昌
本文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型市场经济国家的汇率制度转型的研究,分析了汇率制度转型前宏观经济的状况,认为:自愿转型对经济没有负面影响,而危机推动的转型会对经济产生较大的负面冲击。并总结了对我国汇率制度改革值得借鉴的经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