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99)
- 2023(8572)
- 2022(7067)
- 2021(6529)
- 2020(5170)
- 2019(11721)
- 2018(11299)
- 2017(21461)
- 2016(11052)
- 2015(12554)
- 2014(12192)
- 2013(12237)
- 2012(11812)
- 2011(11235)
- 2010(11214)
- 2009(10610)
- 2008(10325)
- 2007(9133)
- 2006(8543)
- 2005(8009)
- 学科
- 济(75111)
- 经济(75057)
- 管理(32675)
- 业(29355)
- 方法(24086)
- 企(24011)
- 企业(24011)
- 数学(21382)
- 数学方法(21297)
- 中国(19333)
- 地方(17301)
- 农(13916)
- 业经(13473)
- 贸(13205)
- 贸易(13196)
- 地方经济(12880)
- 易(12879)
- 制(11527)
- 财(10961)
- 学(10727)
- 环境(10368)
- 融(9642)
- 金融(9642)
- 体(9583)
- 银(9288)
- 银行(9288)
- 发(9137)
- 行(9111)
- 农业(8976)
- 策(8933)
- 机构
- 大学(173755)
- 学院(171911)
- 济(93385)
- 经济(92090)
- 研究(67913)
- 管理(64485)
- 理学(54985)
- 理学院(54359)
- 管理学(53903)
- 管理学院(53529)
- 中国(52492)
- 财(38674)
- 京(36653)
- 科学(33910)
- 所(32716)
- 经济学(31576)
- 财经(31327)
- 研究所(29472)
- 经(28645)
- 中心(28238)
- 经济学院(28188)
- 院(24103)
- 北京(24049)
- 江(23653)
- 财经大学(23286)
- 范(21762)
- 师范(21665)
- 科学院(20653)
- 农(20302)
- 社会(19985)
- 基金
- 项目(106805)
- 科学(86667)
- 基金(81906)
- 研究(81549)
- 家(70379)
- 国家(69887)
- 科学基金(59958)
- 社会(58399)
- 社会科(55639)
- 社会科学(55626)
- 基金项目(41223)
- 省(36499)
- 教育(36094)
- 自然(33927)
- 资助(33813)
- 自然科(33163)
- 自然科学(33156)
- 自然科学基金(32626)
- 划(31667)
- 编号(30164)
- 国家社会(26406)
- 部(26094)
- 成果(25201)
- 发(24975)
- 中国(24704)
- 重点(24313)
- 教育部(23407)
- 人文(22325)
- 发展(21702)
- 创(21653)
- 期刊
- 济(109838)
- 经济(109838)
- 研究(60464)
- 中国(33079)
- 财(27946)
- 管理(27254)
- 科学(22553)
- 学报(19930)
- 经济研究(19694)
- 农(19610)
- 融(17537)
- 金融(17537)
- 财经(17425)
- 大学(16522)
- 学学(15592)
- 经(15349)
- 问题(14501)
- 贸(14329)
- 技术(14126)
- 业经(13930)
- 农业(13639)
- 世界(13554)
- 国际(13417)
- 教育(13305)
- 技术经济(10709)
- 统计(8998)
- 经济问题(8830)
- 经济管理(8298)
- 现代(8244)
- 改革(8023)
共检索到2724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宇
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对全球经济治理问题的讨论:第一,探讨全球经济治理的内涵与起点,在此基础上回顾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发展历程;第二,从经济全球化这一视点,考察全球经济治理发展的动力;第三,从决策机制和执行机制两个方面,分析全球经济治理的制度框架;第四,中国的参与战略。
关键词:
全球治理 全球化 G20 IMF
[期刊] 改革
[作者]
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课题组 隋广军 陈伟光 程永林 蔡伟宏
对世界主要国家经济、金融、贸易、科技等指标的考察表明,未来10~15年,继续崛起的中国将从全球性经济大国提升为经济强国,贡献全球公共产品的能力和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影响力将得到强化。根据中国经济的发展态势和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调整、改革现实需求,中国应作为国际制度体系的深度参与者、重要建设者和共同改善者,按照参与进程的渐进性、参与方式的合作性和参与层面的国内外统筹性原则融入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其目标是构建一个与综合实力相适应、权力和责任基本对称、发展共同利益和促进本国利益相结合的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战略框架,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合法性、有效性,最终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高凌云 苏庆义
随着以大稳定为主要特征的"旧常态"的结束,全球经济进入深度调整与再平衡的"新常态"。全球经济正在经历的深刻结构性变化,亟须新型国际经济治理机制。与此同时,伴随中国从世界经济的主要参与者转变为主要领导者,中国如何变被动适应为主动推动国际经济治理机制改革,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关雪凌 于鹏 赵尹铭
现有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主要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但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以及美欧危机的相继爆发,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实力和愿景愈加增强。金砖国家已经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力量,在2008-2015年全球经济增量中贡献率高达69.48%,金砖峰会也成为务实合作的新平台,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成立标志着金砖合作进一步深化。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逆全球化思潮愈演愈烈,对金砖国家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金砖国家在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的过程中,一是要立足本国发展要求,做实金砖合作;二是要在G2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关雪凌 于鹏 赵尹铭
现有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主要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但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以及美欧危机的相继爆发,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实力和愿景愈加增强。金砖国家已经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力量,在2008-2015年全球经济增量中贡献率高达69.48%,金砖峰会也成为务实合作的新平台,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成立标志着金砖合作进一步深化。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逆全球化思潮愈演愈烈,对金砖国家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金砖国家在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的过程中,一是要立足本国发展要求,做实金砖合作;二是要在G20框架内,防止逆全球化进一步蔓延;三是存量改革与增量创新并重,渐进式推动全球治理的改革进程。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赵龙跃 李家胜
全球经济治理,需要科学系统的制度设计和公正有效的组织体系。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建立推动了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Orld Bank)等国际金融机构,形成了现行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鼎足之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加速融入全球经济,特别是加入WTO以来,中国不仅逐步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汤莉 翁东玲
中国在治理实践中不仅遵行全球现有的国际经济治理规则和安排,还逐渐形成了中国的全球治理理念,有的正逐步被世界所认同和接纳。中国通过IMF、WTO、世界银行、金砖国家合作机制、G20对话与合作机制、参与各类区域合作、借助各种国际性会议和论坛等途径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现在已经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积极参与者和一些治理规则的制定者和贡献者,但在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少的障碍。今后中国应当从四个方面更积极地参与全球治理,继续在全球治理中发挥建设性的作用,以保证全球治理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佳 任嘉 施箐
全球经济目前面临传统治理模式指导乏力、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不足、G20机制长效化困难等问题。国际经济格局的改变要求全球经济治理变革。作为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的参与者与积极推动者,中国应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目标,加快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高制度性话语权;推进金融开放和深化金融改革,接轨国际金融市场;加速"一带一路"建设,形成区域经济联动机制,推动平衡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沟通协调,提高国际认可度和公信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马飒 黄建锋
数据跨国流动已成为数字时代世界经济运行的重要微观基础,数字技术改变了生产方式,从而引发国际产业分工格局重塑与国际贸易新趋势。在数字技术冲击下,全球经济治理的客体、手段及主体的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全球经济治理面临多重现实困境:治理理念难以形成共识,有效的多边数字经济治理框架仍有待探索,现有多边经济治理机制改革滞后。重塑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已成为数字时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中国应结合自身在国际权力结构中的相对地位以及国际环境的深刻变化作出相应战略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由
(一)"共生、共享、共治"理念的提出在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金融市场动荡的形势下,许多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之间的共同治理才能有效解决。当代世界是一个各种矛盾的混合体,将始终处于共生与对抗、对话与伐异、包容与排他、结伴与结盟相互转化的选择进程中,而当前物质力量领域的变化和观念领域出现的一些共识,正在积聚着对共生型国际体系生成有利的因素。根据国际发展的
关键词:
全球经济治理 金砖国家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郑伟
一、中国深度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动因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实现超高速增长,得益于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引入国际资本、先进技术,开拓外部市场,参与国际分工,深入融入全球经济秩序之中。客观来说,现有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虽然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下制定的,存在不公正、不合理的一面,但总体上讲还是反映了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白华 张宝英 万克峰
在全球经济治理领域,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是重要的参与者和贡献者。由此,在对全球经济治理的概念与内涵进行深入分析后,本文详细梳理了全球经济治理格局的历史演进过程,并具体阐述了传统全球模式面对的挑战和困境。为了对新形势下中国参与并引领全球经济治理格局变革与发展的历史担当进行科学认识,本文进一步厘清了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政策变迁,并对党的十八以来全球经济合作中的中国策略及其影响进行深入讨论,以期以中国为支点,推动实施更加公平有效的全球经济合作新模式。
关键词:
全球经济治理 命运共同体 G20 中国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盛斌 高疆
中国通过自主性的改革开放与加入WTO进程逐步融入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并实现市场化改革的宏大转型。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与壮大,国际经贸格局和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传统全球经贸规则亟待新的变革。在这种背景下,自2013年以来,中国利用G20、APEC、区域贸易协定、"一带一路"倡议以及新型金融机构等平台积极参与全球经贸新规则的制定,开创了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角色的历史性转变。在未来,中国引领的全球经济治理改革应坚持发展导向,构建互利共赢的伙伴关系,探索多元化机制和保持灵活度,并充分借鉴过去四十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丰富经验和成功模式,在短期内可选择以与贸易有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电子商务、中小企业议题为优先突破口。
关键词:
中国 全球经济治理 国际经贸新规则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丁重 邓可斌
影响全球经济失衡的因素目前被归结为金融发展和国际分工优势上的差异。但这些因素并不完全是外生决定的,在不同国家或地区,这些因素之间的彼此联系也完全不同。基于这些经验事实,我们构建了一个初步的理论模型分析框架。研究发现:金融发展理论和国际分工优势理论在解释全球经济失衡问题方面都存在着缺陷;一国技术与金融创新能力、所处的国际竞争位置和其在治理全球经济失衡问题中的政策选择有着紧密的关系。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特点和所属阶段,中国在治理全球经济失衡问题方面应采取以技术创新为主、以有助于技术创新的金融创新能力提升和国际经济组织治理为辅的模式,而不能仅着眼于治理金融失衡或分工失衡。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勇 张译文
中国作为新兴崛起的发展中大国,在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议题设置、规则变革、机制建设、公共品供给过程中,创造性地提出了诸如"一带一路"建设、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亚太自贸区等倡议,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格局的修正和完善,获得一定的国际赞誉。中国作为全球经济治理的建设者和变革者,需进一步加强与国际经济秩序的对接,推进全球经济治理体制变革;进一步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建设,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的包容性增长;进一步加强全球经济治理公共品的供给,争取更大的制度性话语权。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全球经济治理 中国贡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