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35)
- 2023(8069)
- 2022(6778)
- 2021(6014)
- 2020(4957)
- 2019(11445)
- 2018(10968)
- 2017(21555)
- 2016(11093)
- 2015(12191)
- 2014(12121)
- 2013(12126)
- 2012(11623)
- 2011(10999)
- 2010(11663)
- 2009(11048)
- 2008(10661)
- 2007(9801)
- 2006(9303)
- 2005(8724)
- 学科
- 济(71509)
- 经济(71461)
- 管理(31080)
- 业(27086)
- 企(21476)
- 企业(21476)
- 方法(19653)
- 地方(19061)
- 数学(17101)
- 数学方法(16861)
- 中国(16212)
- 农(14161)
- 地方经济(13362)
- 业经(12746)
- 学(11677)
- 财(11409)
- 贸(10894)
- 贸易(10886)
- 制(10838)
- 策(10567)
- 易(10483)
- 融(9767)
- 金融(9767)
- 农业(9256)
- 银(9155)
- 银行(9150)
- 行(8934)
- 环境(8536)
- 及其(8261)
- 关系(8123)
- 机构
- 学院(166888)
- 大学(165921)
- 济(85901)
- 经济(84278)
- 研究(65379)
- 管理(61355)
- 理学(51139)
- 理学院(50565)
- 中国(50361)
- 管理学(49779)
- 管理学院(49427)
- 财(38598)
- 京(35069)
- 科学(34110)
- 所(32853)
- 财经(29237)
- 研究所(29073)
- 中心(28392)
- 经济学(27512)
- 江(27011)
- 经(26335)
- 经济学院(24275)
- 院(23290)
- 北京(23111)
- 范(22162)
- 农(22094)
- 师范(22051)
- 财经大学(21181)
- 州(20816)
- 科学院(19187)
- 基金
- 项目(98204)
- 科学(78413)
- 研究(76147)
- 基金(71814)
- 家(60857)
- 国家(60363)
- 科学基金(51866)
- 社会(50808)
- 社会科(48312)
- 社会科学(48301)
- 省(36855)
- 基金项目(35456)
- 教育(34003)
- 资助(30625)
- 划(30586)
- 编号(30194)
- 自然(30129)
- 自然科(29441)
- 自然科学(29434)
- 自然科学基金(28892)
- 成果(26309)
- 发(23470)
- 重点(22366)
- 部(22193)
- 课题(22063)
- 国家社会(21493)
- 发展(20226)
- 性(19966)
- 展(19929)
- 创(19748)
- 期刊
- 济(108587)
- 经济(108587)
- 研究(61442)
- 中国(35818)
- 财(28024)
- 管理(26884)
- 农(21020)
- 融(20878)
- 金融(20878)
- 科学(19671)
- 经济研究(19078)
- 学报(18556)
- 教育(17669)
- 技术(15727)
- 财经(15465)
- 大学(15300)
- 业经(14932)
- 学学(14158)
- 农业(13966)
- 经(13596)
- 问题(13386)
- 贸(12794)
- 国际(12209)
- 世界(10850)
- 技术经济(10424)
- 统计(9644)
- 策(8568)
- 经济管理(8507)
- 经济问题(8434)
- 现代(8225)
共检索到2821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安国俊
随着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加快,"一带一路"、亚太区域金融经济合作再次成为各方关注的热点。中国海外投资战略一定要综合考虑命球经济、宏观政策、监管政策、市场环境、投资地区与行业、税收政策、法律环境等综合因素,充分了解全球财富流向的最新趋势,推动政府与市场等各方面的国际合作。目前,全球市场的关注问题是全球经济是否可以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逐步退出的前提下逐步复苏,新兴市场在面临货币贬值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安国俊
随着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加快,"一带一路"、亚太区域金融经济合作再次成为各方关注的热点。中国海外投资战略一定要综合考虑命球经济、宏观政策、监管政策、市场环境、投资地区与行业、税收政策、法律环境等综合因素,充分了解全球财富流向的最新趋势,推动政府与市场等各方面的国际合作。目前,全球市场的关注问题是全球经济是否可以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逐步退出的前提下逐步复苏,新兴市场在面临货币贬值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沈梓鑫 贾根良
研究说明,中国企业不可能通过融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控制的全球价值链逐步升级到高端并成为其替代者,长期锁定在价值链的中低端是必然的宿命,这是我国目前转型升级难以摆脱的困局。发达国家成功的历史经验值得借鉴,当他们在历史上处于欠发达状态时都是通过拒绝与当时领先经济一体化并在落后国家建立自身掌控的商品链而崛起的。“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是我国经济全球化的重心转向南方国家,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出口的终端市场明显地加快了由北方国家向南方国家的转移,世界经济格局的这种重大变化为“一带一路”战略通过借鉴历史经验取得成功提供了新机遇。终端市场向南方国家的转移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具体途径,该战略的目的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广谦
只有通过更多国家参与的政策协调,在全球更大范围内整合经济要素和发展资源,才能形成合力,促进世界经济持续增长和实现共同发展"一带一路"是借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以和平发展、互利共赢为基本理念的国家级顶层经济合作倡议。自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提出以来,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和广泛支持。2017年5月,我们国家召开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古代丝绸之路 经济持续增长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马托齐 陈旸
匈牙利国家银行行长马托齐(Gyrgy Matolcsy)5月25日做客"清华五道口全球名师大讲堂"期间,接受了《清华金融评论》(以下简称《评论》)的独家专访,对于匈牙利的货币政策、应对金融危机的经验、采用创新的工具促进经济增长、如何参与"一带一路"与人民币国际化等话题发表了看法。金融危机的应对与经验《评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匈牙利受到了明显冲击,而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帮助经济走出困境。这其中有何经验值得借鉴?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丽萍
壮族和泰国的泰族是"同源异流"的民族,壮语和东南亚侗台语民族语言有许多相近相同之处,学好壮语有利于进一步掌握东南亚侗台语民族的语言和文化。我国正在推进的"一带一路"建设,需要以语言为先导,需要培养大量的懂得沿线国家语言的专门人才,由此壮语教育的转型和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同时,壮语教育也将承担新的历史使命。壮语教育有关部门有必要研究实施壮语教育的新策略,加快壮语以及"一带一路"沿线民族语言人才的培养,建构具有国际视野的"壮—汉—泰"兼顾的壮语教育体系,以此适应"一带一路"建设的语言需求,开创壮语教育的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坤 殷朝华
当下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满足未来90亿人的吃饭需求,是全世界的共同追求,"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无疑是最明智的选择。本研究针对"一带一路"给世界农业尤其是沿线国家带来的机遇,沿线双边国家的农业空间格局、贸易情况,提出中国农业与外合作的战略,首先是构建农业对外开放格局,给农业"走出去"铺路,顺势打造农业领域的中国品牌,做世界农业的强有力引导者。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对外合作 机遇 中国品牌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竺彩华 李诺
一、引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FDI)呈现出迅猛发展之势,其增长速度超过了同期世界工业生产和国际贸易的增速,成为世界经济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之一。但迄今为止,尚没有一个全球性的多边投资协定。因此,规范全球直接投资的国际投资协定(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greements,IIas)实际上是由各种双边投资协定(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Ies,BIts)以及含投资条款的协定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汪巍
"一带一路"建设旨在同沿线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实现共同繁荣。"一带一路"建设正在向落地生根、精耕细作、持久发展阶段迈进,成果惠及世界。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过程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正推进经济走廊建设,中方企业、金融机构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积极开展产业合作,推动一大批重大项目落地生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呈现出跨越式发展趋势。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国刚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指出了中国提高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之路。目前,中国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人均自然资源匮乏、外贸增长率下滑、对外投资不足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打破美国主导的TPP和TTIP对中国进入国际贸易、国际服务和国际投资等市场的围堵,在合作共赢、创造和谐世界等方面形成与霸权主义不同的国际经济新规则新秩序,也有利于突破特里芬难题中资本输出国的悖论循环,使中国借助多边投资机制,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有效提高全球经济资源配置能力,闯出一条新的适合中国扩展对外经济活动的路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汪青 杨权 刘文华 陆茸
缓解世界经济失衡问题是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此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为全球经济治理提供了一种新路径。本文从理论机制上探讨了“一带一路”倡议对其共建国外部失衡变动的影响,并基于2000—2020年130个经济体的样本数据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DID),实证检验“一带一路”倡议对共建国外部失衡变动的效应。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显著减轻了共建国的外部失衡程度,对全球经济治理呈现出积极的作用,该结论的有效性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中得到验证。异质性分析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外部失衡缓解效应对收入处于中高等、金融发展程度较低、经常账户持续逆差的经济体更为显著。机制检验表明,“一带一路”倡议通过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权益资产规模提升与结构优化渠道对共建国外部失衡的缓解产生积极作用。本文从全球经济治理层面为理解“一带一路”倡议功能的发挥提供了新视角,在有效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在实践层面为推动外部失衡的调整与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提供了重要政策参考。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全球经济治理 外部失衡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曾倩 吴航 刘飞
文章在梳理二战后两级与多级经济格局下区域经济合作特点的基础上,归纳出当前全球经济格局的新特点,包括:竞争与合作的主体由美欧日转向美中、空间上由大西洋转向太平洋、层阶上由国家间转向区域间、目的由经济收益转向综合收益。根据全球经济格局的变革,我国也应随之转变发展思路:首先,提升大国实力,缩小国内区域发展差距,构建东西并重和海陆兼顾的开放格局;其次,树立大国心态,扩大对外开放,注重提高综合收益;再次,彰显大国姿态,培育新的增长极,助推世界经济共赢;最后,担负大国责任,推动国际区域经济合作,优化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因此,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意义重大,这是我国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的重要策略,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寻获综合收益的有效载体,是我国培育新的增长极、助推世界经济合作共赢的宏伟措施,是我国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优化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重大举措。
关键词:
经济格局 一带一路 区域经济 多边贸易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段晓华
"一带一路"建设开创了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挑战与机遇并存。借助"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路径主要有:积极缓解全球经济市场化发展所产生的供需矛盾;积极推动区域间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平衡发展;加快实现国际产业分工合作格局的优化升级;促进金融资本的全球均衡配置;促进国际贸易的长期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夏友仁
第五届全球智库峰会平行圆桌会议二以"全球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为主题。与会嘉宾认为,当今全球化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发展内容有待拓展。"一带一路"倡议将开辟全球发展新路径,前景广阔。"一带一路"建设应走绿色发展之路、科技创新之路,需要加强国际政策协调和推进国际人文交流与合作。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智库 新型全球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夏友仁
第五届全球智库峰会平行圆桌会议二以"全球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为主题。与会嘉宾认为,当今全球化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发展内容有待拓展。"一带一路"倡议将开辟全球发展新路径,前景广阔。"一带一路"建设应走绿色发展之路、科技创新之路,需要加强国际政策协调和推进国际人文交流与合作。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智库 新型全球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