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29)
- 2023(10364)
- 2022(8654)
- 2021(7973)
- 2020(6438)
- 2019(14279)
- 2018(13980)
- 2017(26843)
- 2016(14163)
- 2015(15631)
- 2014(15506)
- 2013(15267)
- 2012(14018)
- 2011(12710)
- 2010(13202)
- 2009(12579)
- 2008(12393)
- 2007(10858)
- 2006(10075)
- 2005(9202)
- 学科
- 济(76306)
- 经济(76258)
- 管理(45654)
- 业(38876)
- 企(31933)
- 企业(31933)
- 财(27606)
- 方法(22719)
- 地方(20769)
- 数学(20042)
- 数学方法(19810)
- 中国(19009)
- 农(17733)
- 制(14906)
- 业经(14482)
- 财政(13395)
- 地方经济(13319)
- 务(12865)
- 财务(12840)
- 财务管理(12797)
- 学(12243)
- 企业财务(12162)
- 农业(11260)
- 策(11243)
- 贸(11156)
- 贸易(11148)
- 体(11102)
- 政(10952)
- 银(10868)
- 银行(10866)
- 机构
- 学院(202107)
- 大学(196755)
- 济(96635)
- 经济(94794)
- 管理(74215)
- 研究(71043)
- 理学(62738)
- 理学院(62125)
- 管理学(61176)
- 管理学院(60794)
- 中国(55647)
- 财(51804)
- 京(39634)
- 科学(38266)
- 财经(36868)
- 所(35178)
- 经(33157)
- 江(31831)
- 中心(31657)
- 经济学(30944)
- 研究所(30852)
- 经济学院(27458)
- 财经大学(26616)
- 农(25795)
- 院(25388)
- 范(25336)
- 北京(25275)
- 师范(25175)
- 州(24753)
- 业大(22808)
- 基金
- 项目(121717)
- 科学(96427)
- 研究(95173)
- 基金(87478)
- 家(73604)
- 国家(72956)
- 科学基金(63242)
- 社会(62491)
- 社会科(59329)
- 社会科学(59318)
- 省(47817)
- 基金项目(44114)
- 教育(43634)
- 编号(39365)
- 划(38731)
- 自然(36914)
- 资助(36691)
- 自然科(36042)
- 自然科学(36035)
- 自然科学基金(35355)
- 成果(33259)
- 发(27996)
- 课题(27982)
- 重点(27403)
- 部(27181)
- 国家社会(25876)
- 性(25625)
- 创(25102)
- 教育部(24208)
- 人文(24092)
共检索到3275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闫坤 张鹏
2010年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形势最为复杂的一年。全球主要国家的经济渐次步入恢复期,各国经济政策的调整出现多元化的局面。在率先实现经济复苏后,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开始出现与主导国家经济政策逆向调整的情况,加大了宏观调控的难度。通货膨胀(以下简称"通胀")已经成为困扰我国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核心问题。多种因素、多种风险和多种类型的通胀压力累积在一起,形成了异常棘手的复合式通胀。本文以"供给管理"为方向,构建了在"积极稳健、审慎灵活"大框架下的宏观调控政策体系,并提出了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货币政策的具体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多重调整 复合式通胀 财政政策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闫坤 张鹏
二、复合式通胀已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首要问题复合式通胀是指在形成通货膨胀的因素中,构成成份是综合而多元的,其表现是多种压力因素的共同作用和集成效果。在输入性通胀压力之外,受到国内宏观经济运行深层次原因和经济政策扭曲的影响,我国的通货膨胀还表现出了货币性、结构性、成本推进性和理性预期型通胀的特征。(一)货币性通胀是复合性通胀的基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闫坤 张鹏
2010年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形势最为复杂的一年。全球主要国家的经济渐次步入恢复期,各国的经济政策调整出现多元化的局面。在率先实现经济复苏后,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开始出现与主导国家经济政策逆向调整的情况,加大了宏观调控的难度。通货膨胀已经成为困扰我国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核心问题,多种因素、多种风险和多种类型的通货膨胀压力累积在一起,形成了异常棘手的复合式通胀。本文以"供给管理"为方向,构建了在"积极稳健、审慎灵活"大框架下的宏观调控政策体系,并提出了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货币政策的具体措施。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闫坤 张鹏
2010年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形势最为复杂的一年。总体上,全球主要经济体逐步企稳并正式步入复苏期,但主要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也给全球带来了输入性通胀压力,进而成为诱发我国复合式通胀压力的主因。面对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闫坤 张鹏
2009年世界正处于一个暗流涌动的转型期。主要经济体在保持低速增长的同时,经济结构中的深层次矛盾却得以调整和化解。在良好复苏前景的支持下,沉淀在经济中的扩张性政策效力开始被激活,通货膨胀的压力骤然增大,但失业问题却更加严峻。总体上我国主要税种的收入呈增长趋势,财政收入体系的自动调节功能得到完善,财政支出重点逐步向社会事务转移,形成了由经济外延性扩张向社会外延性扩张的转变。为防范通货膨胀,支持经济快速复苏,我们应采用带有内部收敛性的政策协同,在推动经济复苏增长的同时,有效防止和控制通货膨胀就成为当前宏观调控政策的首要目标。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宋葛民 梁发国
2010年下半年以来,全国物价出现快速上涨态势。2011年一季度,CPI同比上涨5.0%。其中,城市上涨4.9%,农村上涨5.5%,其中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4%,创下新高,通胀形势较为严峻。当前,我国的通货膨胀是成本推进、需求拉动、输入性等多种原因导致的。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闫坤 张鹏
2009年的世界经济总体呈现前降后升的态势。"绿色经济"开始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驱动力量,美国"新经济模式"的萌芽值得关注。增长背后的失业率上升仍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棘手问题,但"无就业增长"的内在逻辑和潜在机遇却已逐步显化。我国经济率先进入了复苏轨道,积极财政政策也已取得明显成效。本文以全球金融危机形势发展分析为基础,提出了以供给管理为主体,融选择性支持、自动稳定安排和相机抉择于一体的"战略性财政政策"组织建议和运行模拟方案,进而形成了以"绿色经济"为基础的发展思路和政策安排。
关键词:
绿色经济 无就业增长 战略性财政政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邵学峰
转型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发展过程,伴随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势必触及既得利益,而同时也可能存在某些被忽视或者暂时无法兼顾的利益群体,所凸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海燕 刘兆征
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来说,其主要动力来源于经济结构调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主动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仍是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作为国家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财政政策在启动、刺激和调整国家的经济运行方面能够发挥有效的功能。对财政政策影响经济结构的方式进行了分析,指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优化和升级是今后中国财政政策实施的立足点和着力点。
关键词:
经济结构 调整 财政政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闫坤 于树一
2011年上半年,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征可以用"四大关键词"来概括:经济增长、债务危机、通货膨胀、财政整顿。虽然各国面临的问题各有侧重,但是这"四大关键词"在国别层面依然具有普遍性,在不同国家以不同方式"集结",形成合力,影响着全局。这些问题的形成和发挥作用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使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景变得更加复杂,甚至形成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志刚
当前我国进入新常态已经是一种共识,经济社会发展正在全面转型升级,转型升级会带来一系列新问题与挑战。如何应对这些困难,化解前进道路上的种种阻力与风险,作为宏观调控重要工具的财政政策需要认真应对。十八大以来,财政部门不惧挑战,顺应新常态要求和民众呼声,现代财政制度轮廓日益清晰;"稳增长"、"控风险"、"优结构"应成为财政政策之锚;财政政策在未来释放增长潜力、推动人力资本红利形成中将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郑良芳
本文对今年上半年经济金融形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在治理通胀方面,在货币政策上宜采取适时加息,但同时必须有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相配合,因为导致通胀的根本原因是财政赤字过大,寅吃卯粮。同时,对财政金融全力扶持秋季丰收、加强对输入型通胀的管理、遏制"热钱"流入等问题提出了建议,以供探讨。
关键词:
经济 抑制 通胀 适度财政政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颖
保增长与调结构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两大主要目标,然而实际上,稳定增长被当作首要任务而调结构被延滞,经济结构中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收入分配结构、要素投入结构等方面的失衡问题在经济危机中进一步凸显。在后危机时代,推进经济结构性调整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的迫切任务。因此,需要根据形势变化对财政政策取向进行适当调整,将调结构作为财政政策的首要目标,并通过增加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加大财政对"三农"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改革个人所得税征收模式、开征环境税、完善资源税等措施,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稳定持续发展。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经济结构 财政政策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克里斯蒂娜·拉加德 司马亚玺 张炎涛
发达经济体需要财政政策和结构性改革的配合,从而维持总需求,提高增长潜力;而新兴经济体则需要将其经济转向新的增长源泉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中的作用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85%,它们正在缓慢而稳定地成为全球经济活动的主要动力。当前,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占世界G D P的比重从十年前的不到一半跃升至约60%。在发达国家受国际金融危机拖累后,正是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增长。可见,这占世界人口85%的地区对于全球经济是多么的重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闫坤 张鹏
2009年的世界经济总体呈现出前降后升的增长态势。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好转,以新能源、低排放、可持续为显著特征的"绿色经济"开始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驱动力量。实体经济的恢复并未带来就业的有效增长,"无就业增长"既为全球经济转型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源,也给世界各国政府带来了棘手的社会问题。美国作为世界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其"绿色经济"已经取得了良好效果,并有可能以此为基础启动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中国经济于下半年伊始率先进入了复苏轨道,呈现出下列特点:宏观经济呈加速增长态势,总体复苏形势良好、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投资持续快速增长,重点倾斜民生领域,房地产投资已现过热;消费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