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66)
- 2023(9150)
- 2022(7864)
- 2021(7213)
- 2020(5962)
- 2019(13608)
- 2018(13581)
- 2017(27579)
- 2016(14817)
- 2015(16625)
- 2014(16836)
- 2013(16946)
- 2012(16484)
- 2011(15555)
- 2010(16355)
- 2009(15661)
- 2008(15334)
- 2007(14156)
- 2006(13233)
- 2005(12325)
- 学科
- 济(83563)
- 经济(83486)
- 管理(39577)
- 业(36046)
- 方法(27440)
- 企(27292)
- 企业(27292)
- 数学(24275)
- 数学方法(24017)
- 中国(21641)
- 地方(19729)
- 农(18911)
- 制(15600)
- 财(15501)
- 业经(15105)
- 学(15092)
- 贸(14643)
- 贸易(14634)
- 易(14197)
- 银(13744)
- 银行(13725)
- 融(13496)
- 金融(13495)
- 地方经济(13474)
- 行(13359)
- 农业(12213)
- 策(12086)
- 环境(10892)
- 体(10589)
- 和(10153)
- 机构
- 大学(230364)
- 学院(229516)
- 济(110965)
- 经济(108751)
- 研究(86784)
- 管理(82886)
- 理学(69445)
- 理学院(68613)
- 中国(67830)
- 管理学(67606)
- 管理学院(67151)
- 财(52671)
- 京(48968)
- 科学(47554)
- 所(44735)
- 财经(40639)
- 研究所(39916)
- 中心(37497)
- 经(36619)
- 经济学(35905)
- 江(35862)
- 农(33137)
- 北京(32107)
- 经济学院(32047)
- 范(31194)
- 师范(31003)
- 院(30409)
- 财经大学(29719)
- 州(28022)
- 业大(27126)
- 基金
- 项目(133580)
- 科学(105462)
- 研究(102174)
- 基金(97208)
- 家(82964)
- 国家(82286)
- 科学基金(69183)
- 社会(66656)
- 社会科(63226)
- 社会科学(63212)
- 省(49695)
- 基金项目(49288)
- 教育(46334)
- 划(42515)
- 资助(41558)
- 编号(41164)
- 自然(40952)
- 自然科(39906)
- 自然科学(39891)
- 自然科学基金(39185)
- 成果(36701)
- 发(31199)
- 部(31112)
- 重点(30359)
- 课题(29624)
- 国家社会(27626)
- 教育部(27009)
- 性(27006)
- 创(26618)
- 发展(26276)
- 期刊
- 济(135927)
- 经济(135927)
- 研究(81594)
- 中国(44013)
- 财(37053)
- 管理(33029)
- 农(31175)
- 融(29750)
- 金融(29750)
- 科学(28930)
- 学报(28584)
- 经济研究(23526)
- 教育(23128)
- 大学(22397)
- 农业(21168)
- 财经(21094)
- 学学(20942)
- 业经(19420)
- 技术(19086)
- 经(18364)
- 问题(18054)
- 贸(16508)
- 国际(15858)
- 世界(13750)
- 技术经济(13112)
- 统计(12194)
- 理论(11712)
- 商业(11343)
- 现代(11266)
- 经济问题(11072)
共检索到3720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曲凤杰
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失衡状况并没有减缓,反而呈进一步加剧的态势。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全球经济也很难进入再平衡轨道。其主要原因是,国际产业分工和国际货币体系状况难以得到有效改善。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曲凤杰
本文多角度分析了金融危机前后全球失衡状况的动态变化,认为尽管危机后经常帐户失衡程度有短期缓解,但无论是顺差国还是逆差国的经常帐户收支的方向没有逆转,全球失衡程度继续加深,由于美国仍持续从其他国家政府或银行获得融资,美国对外净负债也持续累积。美国提高债务上限意味着美国政府债务状况可能进一步恶化,2011年美国联邦政府债务将超过其GDP。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全球经济失衡 人民币汇率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曲凤杰
一、关于全球失衡的衡量指标尽管对全球失衡有着不同的界定,但基本上都指主要国家存在国际收支失衡的状况。本文认为,全球失衡是这样一种状态,即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持续增长,相应地积累了巨大的对外负债,而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新兴国家,日本和德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飞 庄贵阳 付加锋 宋玉祥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不仅是一个选择、一种必须,而且是要解决在怎样程度的速度和规模上促进其向低碳经济转型的问题。世界各国各级政府和商业部门在调整贸易、融资和生产计划方面的决策上,提出了无数的低碳政策措施,发起各种低碳倡议。为避免重蹈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必须借鉴国际经验教训,中国要以超前的眼光对低碳经济进行战略部署,尤其要避免在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中被高碳排放锁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低碳经济 转型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殷书炉 张瑜
在全球经济失衡和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中国现行外贸政策难以适应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就中国贸易政策的路径选择展开探讨,认为实施有针对性的"限出口",避免全面限制加工出口贸易增长速度的"压出口",同时配合以"促进口"政策,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与贸易方式,促进经济均衡发展,将成为中国今后一段时期内贸易政策的发展方向。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文才 秦月星
全球经济失衡是当前令人瞩目的现象,国际机构、政界和学界都给予高度重视。本文认为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是全球经济失衡的最直接原因。源于各国比较优势的国际化分工,按照传统的统计规则测算出来的全球经济失衡不仅可以维持,而且为世界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促进世界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然而,全球化收益分配不平衡应引起重视,美国凭借其知识优势和美元霸主地位,获取了较大收益,而发展中国家收益相对较少。为了扭转全球化收益分配的失衡,获得更多收益,东亚区域应积极行动起来。
关键词:
全球经济失衡 世界经济格局 东亚区域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理查德·库珀 赵瑾
目前人们关注国民储蓄和投资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在所有发达国家展开的对公共养老金或更广义的养老金的争论;二是全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傅瑜 徐艳 何泽荣
全球经济失衡是当前世界经济的一大特点。在研究国内外有关全球经济失衡的观点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全球经济失衡实际上是国际经济新格局正在形成的表现。研究一国经济的对外失衡不应该仅仅研究贸易项目或经常项目的失衡,而更应当研究整个国际收支的失衡。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是美国的失衡。一个国家的对外失衡是国内经济失衡的表现,中国贸易顺差与人民币汇率升值与否没有必然的联系,从根本上说来自于中国经济的转型。在解决全球经济失衡中,主要国家的货币政策的协调主要表现为汇率政策的协调。这一协调是解决经济全球失衡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手段。解决中国经济对外失衡的关键是治理中国经济的内部失衡。
关键词:
全球经济失衡 经济的内外失衡 汇率政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红光 刘卫东 范晓梅 唐志鹏
近几年,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由此而引发的温室气体减排计划也陆续在主要发达国家开始实施,有关CO2排放问题的研究也成为全球的学术焦点。通过对全球CO2排放研究趋势的总结发现:首先,国际社会有关CO2排放的核算方法不断完善,从IPCC(1995)到IPCC(2006),内容更加完善,方法更趋合理;其次,排放责任的区分日益公平合理,随着"碳转移"和"碳泄露"问题研究的深入,有关排放责任区分方法的研究逐渐在从生产视角向消费视角转变;第三,排放因素分解逐步深入,分解公式包括KAYA公式和投入产出公式,分解方法从指数法到平均对数法再到微积分法,分解模型日趋成熟和多元化;第四,排放预测模型也...
关键词:
CO2排放 研究趋势 启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党印 汪洋
本文以中美两国内外部经济失衡为视角,从政策层面解释了2001~2007年全球经济失衡为何呈扩大趋势,提出了全球经济失衡加剧的"政策引致假说"。从中美两国角度来分析,全球经济失衡即表现为中美两国的外部经济失衡。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分析表明,中国的引进外资政策致使经常账户盈余过多,这种外部经济失衡进一步引起了内部经济失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AENI)分析认为,美国为应对其内部经济失衡,采取的减税政策使其外部失衡加剧。为应对全球经济失衡,中国应调整其引进外资的政策,进行出口部门的产业结构升级;美国应适时调整其税收政策,减少财政赤字,削减贸易壁垒,等等。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义圣 坚瑞
愈演愈烈的全球经济失衡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风险。作为世界经济失衡最重要的两方,美国和中国的调整不但对全球经济失衡的解决至关重要,同时也会对其他国家的政策调整产生溢出效应。在当前背景下,中国的外贸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应逐步向进出口平衡的外贸发展战略转变,这不但可以为全球经济失衡调整做出贡献,同时也是国内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
全球经济失衡 中国 外贸发展战略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党印 汪洋
文章以中美两国的经济政策为分析起点,构建了一个中美内外部经济失衡与全球经济失衡的关系图,以揭示全球经济失衡的政策性触发机制。在分析全球经济失衡与次贷危机的相互关系之后,文章基于斯旺图形和修正后的蒙代尔政策搭配图形,提出了中美两国应对内外部失衡的"三位一体"的政策搭配组合。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李向阳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施建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