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69)
- 2023(12250)
- 2022(10151)
- 2021(9393)
- 2020(7648)
- 2019(17223)
- 2018(16941)
- 2017(32187)
- 2016(16745)
- 2015(18756)
- 2014(18360)
- 2013(18049)
- 2012(16906)
- 2011(15778)
- 2010(15914)
- 2009(15143)
- 2008(14628)
- 2007(12860)
- 2006(11856)
- 2005(10977)
- 学科
- 济(91235)
- 经济(91166)
- 管理(45143)
- 业(39550)
- 方法(31113)
- 企(30354)
- 企业(30354)
- 数学(27444)
- 数学方法(27199)
- 中国(24935)
- 贸(24651)
- 贸易(24638)
- 易(23940)
- 地方(21144)
- 农(21027)
- 财(17108)
- 业经(16794)
- 制(15092)
- 学(14443)
- 地方经济(13750)
- 农业(13408)
- 融(13220)
- 金融(13219)
- 银(13030)
- 银行(13029)
- 环境(12951)
- 行(12720)
- 策(12584)
- 关系(11965)
- 发(11197)
- 机构
- 学院(245820)
- 大学(243408)
- 济(123838)
- 经济(121799)
- 研究(91851)
- 管理(89663)
- 理学(75969)
- 理学院(75159)
- 管理学(74152)
- 管理学院(73690)
- 中国(71556)
- 财(54202)
- 京(50760)
- 科学(48370)
- 所(45035)
- 财经(42583)
- 经济学(40785)
- 研究所(40308)
- 中心(39937)
- 经(38802)
- 经济学院(36558)
- 江(35845)
- 院(33044)
- 北京(32931)
- 范(32122)
- 师范(31941)
- 农(31859)
- 财经大学(31324)
- 州(28214)
- 业大(27719)
- 基金
- 项目(152592)
- 科学(122158)
- 研究(118068)
- 基金(113140)
- 家(96518)
- 国家(95789)
- 科学基金(82142)
- 社会(79479)
- 社会科(75605)
- 社会科学(75594)
- 基金项目(57205)
- 省(55964)
- 教育(53374)
- 自然(48060)
- 资助(47486)
- 划(47154)
- 编号(47019)
- 自然科(46945)
- 自然科学(46933)
- 自然科学基金(46110)
- 成果(39061)
- 部(35656)
- 发(35552)
- 重点(34541)
- 国家社会(34271)
- 课题(33221)
- 中国(31736)
- 教育部(31596)
- 创(31244)
- 人文(30807)
- 期刊
- 济(145870)
- 经济(145870)
- 研究(84616)
- 中国(46939)
- 财(38961)
- 管理(35353)
- 农(30577)
- 科学(29917)
- 学报(28390)
- 融(27241)
- 金融(27241)
- 经济研究(26846)
- 教育(23575)
- 大学(22862)
- 贸(22462)
- 财经(22031)
- 业经(21535)
- 学学(21488)
- 农业(21343)
- 国际(20710)
- 技术(20449)
- 问题(19609)
- 经(19295)
- 世界(17019)
- 技术经济(13444)
- 统计(12490)
- 商业(11928)
- 业(11472)
- 经济问题(11361)
- 现代(11249)
共检索到3900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义圣 坚瑞
愈演愈烈的全球经济失衡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风险。作为世界经济失衡最重要的两方,美国和中国的调整不但对全球经济失衡的解决至关重要,同时也会对其他国家的政策调整产生溢出效应。在当前背景下,中国的外贸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应逐步向进出口平衡的外贸发展战略转变,这不但可以为全球经济失衡调整做出贡献,同时也是国内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
全球经济失衡 中国 外贸发展战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解俊贤 徐伟欣
全球经济失衡问题,任何国家都无法回避,无法免责,特别是贸易大国。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失衡中的顺差国,面临挑战,要积极应对,才可确保国家发展的长远利益。
关键词:
全球经济失衡 贸易失衡 顺差 逆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二震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努力提升外贸竞争力,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然而,近年来,中国外贸增速却深陷"低迷泥沼"。这种变化引发理论和实践部门的极大担忧,因为在外贸是驱动经济增长重要力量的共识下,中国外贸出现增速下降乃至负增长,意味着外贸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和贡献将随之下降。因此,厘清贸易增长的决定因素,准确揭示当前中国外贸增速变化的原因,明晰外贸增速变化历史纵向比较的绝对性和国际比较的相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殷书炉 张瑜
在全球经济失衡和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中国现行外贸政策难以适应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就中国贸易政策的路径选择展开探讨,认为实施有针对性的"限出口",避免全面限制加工出口贸易增长速度的"压出口",同时配合以"促进口"政策,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与贸易方式,促进经济均衡发展,将成为中国今后一段时期内贸易政策的发展方向。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恩铭 黎伟
在全球经济深度调整背景下,近些年来我国外贸增速呈现比较明显的下降趋势,但站在国际比较视角来看,这一降幅相对较小。外贸增速逐渐下降主要受到技术变革和全球经济规则形成的分工演进动力机制衰竭等因素的影响,当前科技革命等方面没有形成产业化发展趋势,使得全球经济调整过程中无法进行新的经济规则普及,这是当前全球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的显著特征。因此,在中国外贸增速下降时期,中国外贸发展需要对其中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及时调整应对策略,努力促进我国外贸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闫坤 张鹏
2010年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形势最为复杂的一年。全球主要国家的经济渐次步入恢复期,各国的经济政策调整出现多元化的局面。在率先实现经济复苏后,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开始出现与主导国家经济政策逆向调整的情况,加大了宏观调控的难度。通货膨胀已经成为困扰我国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核心问题,多种因素、多种风险和多种类型的通货膨胀压力累积在一起,形成了异常棘手的复合式通胀。本文以"供给管理"为方向,构建了在"积极稳健、审慎灵活"大框架下的宏观调控政策体系,并提出了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货币政策的具体措施。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权
外部财富动态为理解全球失衡及其治理问题提供了新标准和新视角。与我国的经常账户持续盈余相对应,我国外部财富由负转正,但是外部财富的价值效应为负。运用外部财富的一个分析框架,对我国外部财富价值效应影响因素的分析表明,我国外部头寸与人民币名义汇率和实际利率存在显著的相互关系,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美元实际利率则没有显著的相互关系。外部财富动态分析对于我国内外平衡的宏观经济政策选择具有丰富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外部财富 全球失衡 价值效应 中国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文才 秦月星
全球经济失衡是当前令人瞩目的现象,国际机构、政界和学界都给予高度重视。本文认为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是全球经济失衡的最直接原因。源于各国比较优势的国际化分工,按照传统的统计规则测算出来的全球经济失衡不仅可以维持,而且为世界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促进世界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然而,全球化收益分配不平衡应引起重视,美国凭借其知识优势和美元霸主地位,获取了较大收益,而发展中国家收益相对较少。为了扭转全球化收益分配的失衡,获得更多收益,东亚区域应积极行动起来。
关键词:
全球经济失衡 世界经济格局 东亚区域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洪钟 杨攻研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失衡及其调整逐渐成为世界主要国家争论与战略博弈的一个焦点问题。本文在分析全球经济失衡的内涵与性质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全球失衡的国内调整与国家间调整,认为寻求国内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平衡和主要相关国家之间调整成本分担的平衡是决定全球经济能否实现再平衡的关键。
关键词:
全球金融危机 全球经济失衡 失衡调整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施建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余文建 顾铭德 刘斌 傅勇 童士清 王家辉 张挽虹
本文主要运用国际上较为通行的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经济复苏不同步背景下,全球主要央行货币政策的外溢效应。研究显示,危机后美联储等央行的低利率和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经济运行和货币政策操作产生了一定影响,加大了中国稳定物价形势的难度,并限制了中国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同时,中国货币政策也具有一定的外溢影响。有鉴于此,我们认为,中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应更加关注外部环境特别是主要国家和地区央行货币政策的变化和影响。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外溢效应 经济复苏 中央银行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茉楠
从本质上讲,当前全球失衡,特别是中美经济失衡是在金融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全球金融中心与全球制造业中心在国际分工协作和利益分配上的失衡。本文通过中美两国的资产负债结构以及国际头寸表分析证明,全球利益分配方式已经不仅体现在经常项目上,金融利益所得也成为全球利益分配的重要渠道。全球利益分配变得更加错综复杂,美国既享受了跨国公司主导下的贸易利得,又享受了金融分工下的资本利得,是具有正财富收益的债务国,而中国是具有负财富收益的债权国,中国需要重新审视当前的债权国地位,加快推动包括要素市场化等在内的经济金融改革,通过与新兴经济体的金融循环,提升中国经济金融竞争力,增强国民财富效应,真正提升债权...
关键词:
全球失衡 经常账户 金融分工 资本利得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青 黄亮雄
全球经济失衡的加剧引起了国际的担忧。文章首先采用类比先进经济体的方法,构建了中国1997~2011年产业结构调整指数。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指数以2004年为临界点,呈"倒U型"趋势,前期快速相似于先进经济体,后期进入缓慢调整期,降低了与先进经济体的相似度。计量分析显示,总体上,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得愈发相似于先进经济体,全球经济失衡程度加剧,但2004年之后,中国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探索,有助于改善全球经济失衡的程度。在未来的调整与治理中,中国需权衡好产业升级与人们生存发展的关系以及国内发展与国外利益的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