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87)
- 2023(8339)
- 2022(7039)
- 2021(6220)
- 2020(5069)
- 2019(11124)
- 2018(10826)
- 2017(20744)
- 2016(10667)
- 2015(11576)
- 2014(11169)
- 2013(10996)
- 2012(10182)
- 2011(9553)
- 2010(9826)
- 2009(9478)
- 2008(8877)
- 2007(8014)
- 2006(7297)
- 2005(6745)
- 学科
- 济(69111)
- 经济(69065)
- 管理(28159)
- 业(25359)
- 方法(20151)
- 企(19643)
- 企业(19643)
- 地方(19153)
- 数学(17651)
- 数学方法(17521)
- 中国(15070)
- 农(13530)
- 地方经济(13506)
- 业经(12481)
- 学(11102)
- 财(10828)
- 农业(9762)
- 融(9739)
- 金融(9737)
- 贸(9307)
- 贸易(9301)
- 制(9156)
- 易(8899)
- 环境(8487)
- 银(8107)
- 银行(8102)
- 行(7858)
- 发(7529)
- 和(7500)
- 经济学(7438)
- 机构
- 学院(157841)
- 大学(155558)
- 济(79512)
- 经济(78169)
- 研究(59618)
- 管理(55958)
- 理学(47605)
- 理学院(47022)
- 管理学(46296)
- 管理学院(45986)
- 中国(44502)
- 财(33245)
- 科学(32270)
- 京(31938)
- 所(29906)
- 研究所(26861)
- 财经(26580)
- 经济学(26567)
- 中心(25890)
- 经(23974)
- 经济学院(23635)
- 江(22711)
- 范(21130)
- 院(21100)
- 师范(20990)
- 农(20916)
- 北京(20387)
- 财经大学(19547)
- 州(18534)
- 业大(18297)
- 基金
- 项目(99855)
- 科学(79329)
- 研究(75713)
- 基金(73139)
- 家(62888)
- 国家(62406)
- 科学基金(53352)
- 社会(51589)
- 社会科(48923)
- 社会科学(48916)
- 省(37816)
- 基金项目(37693)
- 教育(33956)
- 划(31528)
- 自然(31078)
- 自然科(30338)
- 自然科学(30333)
- 编号(29940)
- 自然科学基金(29773)
- 资助(29734)
- 成果(24645)
- 发(24077)
- 重点(22866)
- 国家社会(22280)
- 部(22056)
- 课题(20958)
- 创(20512)
- 发展(20263)
- 展(19998)
- 性(19607)
共检索到2472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翁东玲
在全球经济失衡背景下,东亚地区的资本流动呈现出与以往完全不同的特征,一方面是私人资本不断流入东亚地区且结构均衡,另一方面是大量的资本又从官方储备以购买美国国债的渠道流出东亚地区。今后东亚地区的这种资本流动将受到官方外汇储备变动、美国利率的变化、美元贬值、东亚汇率及其制度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全球经济失衡 东亚资本流动 顺差 逆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文才 秦月星
全球经济失衡是当前令人瞩目的现象,国际机构、政界和学界都给予高度重视。本文认为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是全球经济失衡的最直接原因。源于各国比较优势的国际化分工,按照传统的统计规则测算出来的全球经济失衡不仅可以维持,而且为世界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促进世界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然而,全球化收益分配不平衡应引起重视,美国凭借其知识优势和美元霸主地位,获取了较大收益,而发展中国家收益相对较少。为了扭转全球化收益分配的失衡,获得更多收益,东亚区域应积极行动起来。
关键词:
全球经济失衡 世界经济格局 东亚区域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闫小娜
本文试图对全球经济失衡背景下的国际资本流动,尤其是美国国际资本流入的基本模式与特征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考察各种不同因素的解释力,希望以此来促进对于全球经济失衡现象的整体认识,并对危机后的国际金融格局做出更为准确的判断。本文认为,由于主要贸易盈余国家对美国的金融产品是刚性需求,因此美国的贸易逆差也必然伴随着资本的流入,并且,流入美国的资本显然已经弥补了经常账户的赤字;从2003年第3季度后,获取收益不再是资本流入美国的主要原因,并且金融危机对资本流入美国的影响是显著的。在为应对全球经济失衡所进行的调整中,
关键词:
全球经济失衡 经常账户赤字 资本流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野驰
东亚区域经济发展和外汇储备累积与现有国际贸易格局和国际金融体系密不可分。以"三角贸易"为支撑的全球经济失衡为东亚积累外汇储备提供环境支持和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力。美国金融霸权地位和东亚关键货币缺失使美国与东亚之间出现资金—产业贸易循环链条,促使东亚外汇储备流向美国债券市场。东亚地区由主动积累外汇储备变成被动承担外汇储备,并且这种局面将在长期存在。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卢孔标
经常项目收支失衡加剧是全球经济失衡的重要体现。近年来,以美国为一极的发达国家经常项目逆差急剧膨胀;而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经常项目顺差不断扩张。由于经常项目赤字滚雪球般地急剧膨胀,加上美国储蓄率过低、财政赤字高涨,导致了美国对国际资本的巨大需求。而东亚地区由于汇率体制和对美经济依存等原因,被动地持有大量美元资产并向美国提供大量资金。全球国际收支失衡不断向主要几个国家和地区集中,从中长期来看这种不均衡现象是不可持续的,东亚国家面临极大的风险。这一背景下,加强东亚区域经济金融合作是必然的选择。
关键词:
全球经济失衡 东亚 经济金融 合作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林博
本文将资本流动和全球经济失衡纳入同一研究框架,将人口结构提升为影响长期资本流动和全球经济失衡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进行探讨,采用面板协整检验、系统广义矩估计模型、混合最小二乘模型、固定效应模型、似无相关模型等实证方法,对一个基于全球126个国家形成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本文发现,老年抚养比和少年抚养比对于经常账户有显著负向影响,实证结果支持了人口结构是长期资本流动和全球经济失衡的重要影响因素这一理论。
关键词:
人口结构 资本流动 面板协整 GMM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管涛
流动性过剩是一个全球性现象。全球经济失衡是造成世界范围流动性过剩的催化剂。其中,发达国家是流动性输出的重要来源地,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是流动性输入的主要目的地。后者又通过私人或官方对外资本输出的方式,将部分过剩的流动性回流到发达国家。流动性过剩造成了投资过快增长、通胀压力上升、资产泡沫积聚、资本流动冲击等风险。因此,必须重视经济对外失衡问题,及时采取综合措施加以解决。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全球经济失衡 日元利差交易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申蕾
当前的全球经济失衡从本质上来讲是在要素流动的作用下逐步形成的。发达国家资产存量丰富,资本价格较低,因而成为资本流出国家,同时,它们通过以资本要素流动为本质的对外直接投资在客观上造成了产业转移的结果。新兴经济体资产存量匮乏,资本价格较高,因而成为资本流入国家,同时,它们通过参与全球产业转移迅速积累起大量贸易顺差,随后出于保值目的购买发达国家金融资产从而支撑了后者长期的巨额贸易逆差。因此可以说,要素流动是全球经济失衡的重要微观成因。本文将构建一个基于资本要素流动的全球经济失衡理论模型,用以说明要素流动与全球经济失衡的背后形成机制及失衡存在的必然性。其次利用实际数据分区域验证要素流动与全球经济失衡之...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理查德·库珀 赵瑾
目前人们关注国民储蓄和投资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在所有发达国家展开的对公共养老金或更广义的养老金的争论;二是全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傅瑜 徐艳 何泽荣
全球经济失衡是当前世界经济的一大特点。在研究国内外有关全球经济失衡的观点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全球经济失衡实际上是国际经济新格局正在形成的表现。研究一国经济的对外失衡不应该仅仅研究贸易项目或经常项目的失衡,而更应当研究整个国际收支的失衡。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是美国的失衡。一个国家的对外失衡是国内经济失衡的表现,中国贸易顺差与人民币汇率升值与否没有必然的联系,从根本上说来自于中国经济的转型。在解决全球经济失衡中,主要国家的货币政策的协调主要表现为汇率政策的协调。这一协调是解决经济全球失衡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手段。解决中国经济对外失衡的关键是治理中国经济的内部失衡。
关键词:
全球经济失衡 经济的内外失衡 汇率政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坤
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对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和贸易模式产生了冲击影响,使得中国成为东亚地区的出口平台,形成了新的贸易模式。这一以垂直专业化分工为基础的东亚贸易模式,推动了全球经济失衡的愈演愈烈,特别是中国与美国之间形成了巨额的贸易与金融失衡。2008年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全球经济失衡出现调整。本文运用DCC-MARCH模型,考察了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周期、全球经济失衡及以三角贸易为核心的东亚贸易模式之间的静态和动态协同性变化。结论显示,东亚区域内的生产网络使得区域内主要经济体之间经济周期协同性显著大于区域外经济体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坤
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对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和贸易模式产生了冲击影响,使得中国成为东亚地区的出口平台,形成了新的贸易模式。这一以垂直专业化分工为基础的东亚贸易模式,推动了全球经济失衡的愈演愈烈,特别是中国与美国之间形成了巨额的贸易与金融失衡。2008年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全球经济失衡出现调整。本文运用DCC-MARCH模型,考察了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周期、全球经济失衡及以三角贸易为核心的东亚贸易模式之间的静态和动态协同性变化。结论显示,东亚区域内的生产网络使得区域内主要经济体之间经济周期协同性显著大于区域外经济体,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推动了东亚贸易模式的转变,但这一转变短期内看仍是区域内的调整即中国和东盟在区域内分工地位的转换,由此推动了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且这一调整仍在持续。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年咏 张甜迪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国际资本净流动呈现了由众多顺差国几乎单一地流向美国的新趋势,由此形成的"对称性不调节解"加剧了全球经济失衡。金融危机促成的再平衡压力及各国采取的政策响应,虽使全球经济失衡有所缓解,但考察全球经常账户失衡的深度、分散度及持续性可以发现,两类再平衡举措的总体功效有限;实现全球经济均衡必须推进国际货币秩序、全球经济治理改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成钢
文章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了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即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通过分析,给出当前我国双顺差问题治理的一个思路,即如果从治理资本性项目的差额问题入手,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并给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经济失衡 资本流动 国际贸易 双顺差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王宇
文章通过对失衡与均衡的经济学分析,说明全球经济失衡也表现为一种动态均衡,近年来国际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是理解失衡的背景,而失衡的根源可能与重大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有关。世界经济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从失衡走向均衡的过程,对失衡的调整过程也是市场力量自动纠错和成长进步的过程。
关键词:
失衡 均衡 全球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