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18)
2023(8627)
2022(7249)
2021(6147)
2020(5258)
2019(11824)
2018(11156)
2017(21957)
2016(10848)
2015(11890)
2014(11830)
2013(12123)
2012(11579)
2011(10925)
2010(11614)
2009(11154)
2008(9855)
2007(8768)
2006(8316)
2005(7998)
作者
(31375)
(26266)
(25875)
(25064)
(16814)
(12420)
(11998)
(10072)
(9863)
(9569)
(9133)
(8595)
(8535)
(8495)
(8336)
(8219)
(7686)
(7528)
(7399)
(6857)
(6806)
(6395)
(6206)
(6192)
(6091)
(5963)
(5668)
(5424)
(5331)
(5138)
学科
(71211)
经济(71161)
管理(29529)
(27463)
(26439)
金融(26438)
(23093)
企业(23093)
(22952)
银行(22943)
中国(22711)
(22377)
方法(20459)
地方(20403)
数学(17690)
数学方法(17501)
(13898)
业经(13394)
(13378)
地方经济(12889)
(12358)
(11839)
中国金融(11113)
(9802)
理论(9048)
(9017)
贸易(9004)
农业(8708)
(8672)
(8566)
机构
大学(163494)
学院(161055)
(83165)
经济(81643)
研究(61683)
管理(57811)
中国(53731)
理学(48278)
理学院(47731)
管理学(46992)
管理学院(46666)
(38291)
(34352)
科学(31772)
(30711)
财经(29767)
中心(28693)
经济学(28285)
研究所(27261)
(26939)
经济学院(25221)
(24783)
北京(22543)
财经大学(22056)
(21704)
(21336)
(20669)
(20663)
师范(20516)
金融(20325)
基金
项目(97360)
科学(76990)
研究(73899)
基金(71889)
(61210)
国家(60700)
科学基金(52149)
社会(50592)
社会科(48309)
社会科学(48296)
基金项目(36570)
(36374)
教育(32381)
资助(29927)
(29900)
自然(29833)
自然科(29155)
自然科学(29147)
自然科学基金(28626)
编号(28542)
成果(24449)
(23185)
重点(22286)
国家社会(22165)
(21874)
(20054)
课题(19958)
发展(19737)
教育部(19602)
(19471)
期刊
(100282)
经济(100282)
研究(58752)
中国(34818)
(32917)
金融(32917)
(29251)
管理(24907)
学报(20869)
科学(19544)
(19541)
经济研究(17748)
大学(16907)
财经(16082)
学学(15378)
技术(14392)
(14051)
教育(13912)
问题(12255)
业经(12228)
农业(12041)
(10563)
国际(10369)
技术经济(9823)
世界(9387)
统计(9242)
图书(8421)
理论(8099)
(8028)
经济问题(7792)
共检索到2745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俊新  
本文综述了危机后全球经济失衡的最新进展,包括全球经济失衡的可持续性、成因和发展趋势。尽管存在一定的分歧,但是学术界普遍认为本轮全球经济失衡是诱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金融危机中各国采取的响应政策暂时缓解了失衡的程度,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再平衡,但现阶段导致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尚未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全球经济失衡仍将是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宏  陆建明  杨珍增  施炳展  
全球失衡是当前理论界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发生失衡的主要经济体之间存在着金融市场发展的巨大差异,加之现代金融发展理论近年来取得了较大进展,因此越来越多的文献开始从金融市场差异的视角解释全球失衡产生原因。从不同视角深入探究全球失衡的根源有助于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缓解持续、大规模贸易失衡,并解决由贸易失衡所引发的各种问题。本文对从金融市场差异视角解释全球失衡根源的近期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从基于储蓄—投资缺口的宏观路径和基于国际分工模式的微观路径两个层面,对关于金融市场差异和全球失衡之间关系的研究进行介绍和评述。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雷达  赵勇  孙瑾  
本文从全球经济失衡到金融危机产生再到失衡调整的内在逻辑进行了分析。我们认为,全球经济失衡可持续的基础在于,美国金融体系的高度发达和实体经济中高收益行业的存在。而当这些条件不具备时,经济失衡的调整将不可避免。从性质上看,本次美国金融危机是居民过度消费以及外部经济失衡纠偏调整的表现形式。同时,金融危机的发生并没有改变当前的国际金融格局,在缺乏制度和技术创新的情况下,全球经济的增长必将进入一个高波动低水平的增长阶段,此时任何指标反映的经济复苏都缺少创新的基础。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朱月  
本文主要分析了美国在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形成巨额贸易逆差,为逆差融资又产生巨额外债,这些造成美国的低利率和流动性过剩,最终引发了次贷危机。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胡渊  陈继勇  
全球经济失衡是当今世界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和面临的重要风险,因而成为学术界、政策制定者和国际机构竞相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回顾相关文献,重点研究了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成因、可持续性及其调整。论文从汇率弹性视角、储蓄投资视角、全球资产组合视角、国际分工视角和统计失效视角探讨了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成因;介绍了有关可持续性的两种不同观点,并作了简要评述;综述了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路径及中国在当前全球经济失衡调整中的地位与作用等;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目前研究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作了展望。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朱太辉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对于危机引发原因的探讨一直没有停止过,但大都没有深入到危机背后的经济根源。本文首先基于次贷发生和演变的过程,对引发次贷危机的原因做了一个简要回顾,导出了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美元环流"下的全球经济结构失衡;以系统分析当前全球经济结构失衡的典型特征为切入点,甄别出"美元环流"对全球经济结构失衡的推动作用,进而引致此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美元本位制-"美元环流"-全球经济失衡-全球流动性过剩-金融危机爆发和蔓延。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林艳红  潘宏胜  
文章在总结国际金融危机集中爆发以来全球经济失衡变化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各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国际经济合作等因素进行分析,认为未来一段时期全球经济失衡有可能继续改善,但短期内难以根本解决。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田丰  徐建炜  杨盼盼  茅锐  
本文依照"储蓄-投资"框架,将包括居民、企业和政府在内的代表性经济体的行为纳入全球失衡的分析:从人口结构变迁、文化差异和金融约束的角度解释了居民的储蓄行为;从资本回报率差异的标准新古典模型和金融市场发展角度分析企业的储蓄投资决策;从政府财政支出和国际货币体系的视角解释了政府行为在全球失衡中的作用。本文的研究综述表明,全球失衡的出现与一个国家的内在结构性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不应仅仅将其成因归结于扭曲性经济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  张晓晶  汤铎铎  林跃勤  
本文通过历史回顾与文献考察总结出全球失衡与金融危机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从货币霸权视角建立起失衡与危机的数理模型,指出本轮全球金融危机与美国扩张性货币政策及美元霸权密切相关。文章进而分析了危机冲击与政策反应模式,重点探讨了中国经济复苏的条件。通过国际比较,我们认为,大萧条的教训之一是政府在某些领域的过度干预,而经济体的充分弹性(即灵活的市场机制)则是中国经济率先复苏必不可少的条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道平  范小云  
本文研究了现行国际储备货币体系下的国际收支问题。分析表明,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不仅是全球经济失衡的重要原因,而且是过去30年间频繁发生的众多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在该体系安排下,汇率调整很难解决储备货币发行国国际收支赤字和全球失衡问题;无论储备货币国选择国际收支盈余、赤字还是平衡的政策,都难以避免会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和不稳定。因此,缓解全球失衡、防范和减少金融危机的发生,改革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显得尤为关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坤  
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使得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受阻,这也使得全球经济失衡及其调整再次成为全球金融危机后的热议话题。全球金融危机后,流量失衡的调整并未逆转全球经济失衡的趋势,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应当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就存量失衡分解的对比分析和全球经常账户失衡调整的回归分析展开考察和实证研究,实证结论表明:2008年金融危机后由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推动的全球经济失衡调整,其模式在2013年之后出现了转变;国际资本流动产生的估值效应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弹性汇率对顺差失衡调整和逆差失衡调整作用相反;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逆差失衡国,其调整模式与顺差失衡国以及其他逆差失衡国存在明显的差异。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廖旗平  
基于互联网学术文献,总结了当前美国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产生的主要原因和解决对策,为深入认识美国金融危机和从中吸取教训提供了参考。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贺力平  林娟  
伯南克和保尔森认为,以近年来新兴市场经济体储蓄快速增长为特征的全球经济失衡是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认为这个看法包含多个难以成立的论点。近年来新兴市场经济体出现的快速储蓄增长不是一种自发性行为,它们的外汇储备增长也不完全是经常账户顺差的结果,中美贸易平衡关系不具有对称性。从根本上说,新兴市场经济体外汇储备增长及其对美国金融市场的投资是国际资金回流当地的一种表现。美国金融市场上的资金供给主要由当地因素决定。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乃至世界金融体系风险控制功能的弱化,以美国持续性大规模经常账户逆差为特征的全球经济失衡在可见的未来很可能继续存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礼辉  
2008年,全球经济与金融市场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峻的挑战。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美国、欧元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饶育蕾  彭叠峰  王建新  
金融危机是一个宏观概念,对金融危机的研究通常是从宏观角度展开,然而金融市场的宏观整体波动往往依托于微观主体的系统性行为偏差。为探讨宏观金融危机背后的微观行为机理,本文从行为金融学视角,将个人微观行为对金融市场系统性偏差和危机产生的作用机制进行系统的文献整理。基于金融危机的微观行为机理,以羊群行为为核心,从认知偏差、金融代理投资和社会互动因素三个角度,综述了导致羊群行为发生并致使资产泡沫的形成和破裂,最终发生金融危机的过程的微观诱因。最后,本文展望了行为金融学对应对金融危机和重构金融体系研究的历史使命以及学科自身的发展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