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06)
2023(10458)
2022(8782)
2021(7892)
2020(6474)
2019(14064)
2018(13750)
2017(26731)
2016(13988)
2015(15339)
2014(15187)
2013(14767)
2012(13610)
2011(12756)
2010(13201)
2009(12520)
2008(11953)
2007(10730)
2006(9981)
2005(9123)
作者
(39108)
(32686)
(32663)
(31134)
(21078)
(15460)
(14823)
(12580)
(12322)
(11740)
(11258)
(10747)
(10528)
(10373)
(10340)
(10182)
(9756)
(9550)
(9299)
(9245)
(8329)
(7912)
(7862)
(7589)
(7533)
(7324)
(7128)
(6982)
(6481)
(6409)
学科
(78843)
经济(78795)
管理(39247)
(33757)
(26417)
企业(26417)
方法(22859)
地方(21946)
数学(20210)
数学方法(19973)
中国(18335)
(17657)
业经(14794)
地方经济(14695)
(13743)
(13631)
(12123)
(11899)
贸易(11892)
农业(11842)
(11461)
环境(11419)
(11210)
金融(11209)
(11052)
(10380)
银行(10377)
(10106)
(9327)
(9144)
机构
学院(204720)
大学(200092)
(97685)
经济(95790)
管理(75304)
研究(75152)
理学(63864)
理学院(63136)
管理学(62177)
管理学院(61775)
中国(56865)
(43433)
科学(42018)
(40869)
(37343)
财经(33740)
研究所(33456)
中心(33362)
(31705)
经济学(31113)
(30434)
(27741)
经济学院(27585)
师范(27568)
(27412)
(27208)
北京(25949)
(25043)
财经大学(24593)
业大(24070)
基金
项目(128736)
科学(102812)
研究(99030)
基金(92973)
(79367)
国家(78716)
科学基金(67813)
社会(65270)
社会科(62006)
社会科学(61997)
(50427)
基金项目(47252)
教育(44740)
(41822)
编号(40574)
自然(40358)
自然科(39372)
自然科学(39364)
自然科学基金(38613)
资助(38142)
成果(33566)
(30850)
重点(29536)
课题(28837)
(28451)
国家社会(27195)
(26472)
发展(26055)
(25667)
(25395)
期刊
(120592)
经济(120592)
研究(68267)
中国(38559)
(31627)
管理(29556)
(26077)
科学(25175)
学报(23726)
(22429)
金融(22429)
教育(21167)
经济研究(21084)
大学(18583)
技术(18431)
业经(18418)
农业(17777)
学学(17631)
财经(17135)
(14995)
问题(14684)
(12899)
国际(12003)
技术经济(11523)
世界(11125)
统计(10698)
商业(10196)
现代(9859)
(9855)
经济问题(9397)
共检索到3221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文才  秦月星  
全球经济失衡是当前令人瞩目的现象,国际机构、政界和学界都给予高度重视。本文认为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是全球经济失衡的最直接原因。源于各国比较优势的国际化分工,按照传统的统计规则测算出来的全球经济失衡不仅可以维持,而且为世界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促进世界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然而,全球化收益分配不平衡应引起重视,美国凭借其知识优势和美元霸主地位,获取了较大收益,而发展中国家收益相对较少。为了扭转全球化收益分配的失衡,获得更多收益,东亚区域应积极行动起来。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翁东玲  
在全球经济失衡背景下,东亚地区的资本流动呈现出与以往完全不同的特征,一方面是私人资本不断流入东亚地区且结构均衡,另一方面是大量的资本又从官方储备以购买美国国债的渠道流出东亚地区。今后东亚地区的这种资本流动将受到官方外汇储备变动、美国利率的变化、美元贬值、东亚汇率及其制度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殷书炉  张瑜  
在全球经济失衡和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中国现行外贸政策难以适应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就中国贸易政策的路径选择展开探讨,认为实施有针对性的"限出口",避免全面限制加工出口贸易增长速度的"压出口",同时配合以"促进口"政策,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与贸易方式,促进经济均衡发展,将成为中国今后一段时期内贸易政策的发展方向。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卢孔标  
从中长期来看,全球国际收支失衡不断向主要几个国家和地区集中是不可持续的,东亚国家面临极大的风险。这一背景下,加强东亚区域经济金融合作是必然的选择。东亚国家和地区应完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加强区域货币和贸易投资合作,并进一步促进亚洲债券市场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野驰  
东亚区域经济发展和外汇储备累积与现有国际贸易格局和国际金融体系密不可分。以"三角贸易"为支撑的全球经济失衡为东亚积累外汇储备提供环境支持和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力。美国金融霸权地位和东亚关键货币缺失使美国与东亚之间出现资金—产业贸易循环链条,促使东亚外汇储备流向美国债券市场。东亚地区由主动积累外汇储备变成被动承担外汇储备,并且这种局面将在长期存在。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卢孔标  
经常项目收支失衡加剧是全球经济失衡的重要体现。近年来,以美国为一极的发达国家经常项目逆差急剧膨胀;而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经常项目顺差不断扩张。由于经常项目赤字滚雪球般地急剧膨胀,加上美国储蓄率过低、财政赤字高涨,导致了美国对国际资本的巨大需求。而东亚地区由于汇率体制和对美经济依存等原因,被动地持有大量美元资产并向美国提供大量资金。全球国际收支失衡不断向主要几个国家和地区集中,从中长期来看这种不均衡现象是不可持续的,东亚国家面临极大的风险。这一背景下,加强东亚区域经济金融合作是必然的选择。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勤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浪潮中,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兴起。作为区域经济的微观基础之一,华商企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并在东亚区域化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当代华商是东亚区域经济整合的重要力量,华商企业的国际化程度提高和经济网络扩展,将推动区域产业分工和生产经营网络的格局变化。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党印  汪洋  
文章以中美两国的经济政策为分析起点,构建了一个中美内外部经济失衡与全球经济失衡的关系图,以揭示全球经济失衡的政策性触发机制。在分析全球经济失衡与次贷危机的相互关系之后,文章基于斯旺图形和修正后的蒙代尔政策搭配图形,提出了中美两国应对内外部失衡的"三位一体"的政策搭配组合。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震海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与现实经济需求是与各方的承受能力联系在一起的。考虑到利益需求的差异,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要推动合作,就需要寻找共同利益,谋求共赢互利发展。为此,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应该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渐进式、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华晓红  庄芮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步伐自20世纪末以来迅速加快,本文认为,中国参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与策略是:以CEPA起步,推进与东盟乃至整个东亚的合作。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义圣  坚瑞  
愈演愈烈的全球经济失衡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风险。作为世界经济失衡最重要的两方,美国和中国的调整不但对全球经济失衡的解决至关重要,同时也会对其他国家的政策调整产生溢出效应。在当前背景下,中国的外贸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应逐步向进出口平衡的外贸发展战略转变,这不但可以为全球经济失衡调整做出贡献,同时也是国内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京霞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主要特点。随着世界经济总量的扩大,各国、各地区经济资源配置不断突破国界限制,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最优的配置方式和配置效率,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达到更高的水平。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同时,以地区经济一体化为标志的区域经济合作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区域经济一体化表现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区域自由贸易协定,通过区域内的国际分工寻求扩大经济合作,提升经济增长潜力。近年来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发展格外引人注目,“10+3”模式与“10+1”模式的出现,标志着东亚地区经济合作开始步入体制化发展的新阶段。中国应积极参加区...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欧定余  彭思倩  
近几年来,逆全球化思潮日渐高涨,经贸紧张局势升级,分离主义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蔓延。研究发现,逆全球化给东亚区域经济发展施加了下行压力,但这种影响具有两面性,或是使前一段时期迅猛发展的东亚区域合作陷入停滞不前的状态,或是形成倒逼机制,为东亚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新契机。共生理论为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方向性指导,共生发展是东亚区域经济在逆全球化下发展的必然选择,东亚各经济体具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应通过深化区域内部经济合作,在相互依赖中实现经济平衡、稳定和可持续增长,从而进一步提升东亚区域经济板块的整体价值,再创东亚发展"新奇迹"。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廉晓梅  许涛  
近年来,"逆全球化"浪潮日趋高涨,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反对政府对外让渡经济主权,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泛滥,对外来移民和难民的排斥日趋强烈。"逆全球化"浪潮,使前一段时期迅猛发展的区域一体化势头发生重大逆转,有可能出现一段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低潮期。在这种大背景下,东亚区域合作也有可能陷入停滞不前的状态。中国作为东亚地区最大的经济体和东亚各国最大的海外市场,应该积极发挥自身在区域合作中的主导作用,积极探索推动东亚区域合作发展的新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