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18)
2023(8249)
2022(6791)
2021(6256)
2020(5148)
2019(11685)
2018(11459)
2017(21230)
2016(11311)
2015(13126)
2014(12954)
2013(13357)
2012(13048)
2011(12361)
2010(12571)
2009(12082)
2008(11617)
2007(10225)
2006(9644)
2005(9263)
作者
(33710)
(28269)
(28209)
(27237)
(18197)
(13566)
(12722)
(10892)
(10746)
(10105)
(10056)
(9417)
(9351)
(9248)
(9045)
(8801)
(8434)
(8197)
(8184)
(7597)
(7438)
(6821)
(6757)
(6634)
(6423)
(6415)
(6162)
(5905)
(5763)
(5651)
学科
(75166)
经济(75097)
管理(28258)
方法(24222)
(23589)
数学(21506)
数学方法(21382)
中国(20127)
(17681)
企业(17681)
地方(17616)
(14771)
贸易(14760)
(14404)
(13264)
地方经济(12703)
(12543)
业经(12369)
(12321)
金融(12321)
(11892)
(11141)
(11047)
银行(11030)
(10811)
环境(9919)
关系(9334)
(9028)
(8954)
农业(8665)
机构
大学(179827)
学院(175206)
(94822)
经济(93401)
研究(73382)
管理(60988)
中国(58302)
理学(50634)
理学院(50021)
管理学(49497)
管理学院(49143)
(41142)
(39084)
科学(37863)
(36954)
研究所(33192)
经济学(32675)
财经(32252)
中心(31675)
(29416)
经济学院(29212)
(26152)
北京(26143)
(25757)
(24752)
财经大学(23885)
(22782)
师范(22636)
科学院(22446)
(20439)
基金
项目(105496)
科学(83891)
基金(79887)
研究(78983)
(69665)
国家(69191)
科学基金(57889)
社会(55063)
社会科(52509)
社会科学(52501)
基金项目(39813)
(35810)
教育(35037)
资助(34131)
自然(33170)
自然科(32402)
自然科学(32393)
自然科学基金(31854)
(31553)
编号(28432)
(25755)
成果(25180)
国家社会(25116)
中国(24965)
(24761)
重点(24364)
教育部(22661)
发展(21159)
人文(21118)
课题(21062)
期刊
(112600)
经济(112600)
研究(65771)
中国(37362)
(29443)
管理(25387)
学报(24015)
科学(23816)
(23071)
(22289)
金融(22289)
经济研究(20053)
大学(18894)
财经(17799)
学学(17505)
国际(16807)
(16582)
教育(15850)
(15695)
农业(15549)
问题(15364)
世界(14303)
技术(14155)
业经(12971)
技术经济(10486)
统计(9549)
(9283)
经济问题(9126)
经济管理(8047)
改革(7811)
共检索到2947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宋英杰  
一、全球经济主导地位的历史变化及特点16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加速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国际经济秩序开始出现。近500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多个世界性大国,16-18世纪是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的崛起,19世纪是英国的崛起,20世纪是美国的崛起。其中英国和美国的霸主地位更具代表性。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在19世纪末成为"日不落帝国",英国及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晓攀  黄卫平  
通过将出口总额进行本国增加值和国外增加值的分解,可以构建衡量一国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与分工地位的评价指标,更加深入的考查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状况。文章基于增加值贸易的视角,重新考查了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并探讨了"增加值贸易"概念的提出对国际分工研究的影响。利用OECD-WTO联合发布的Ti VA数据库,借鉴Koopman的研究思路,文章测算和分析了1995-2011年间,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情况。结果显示: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程度已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大;但是将价值链参与度进行前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晓攀  黄卫平  
通过将出口总额进行本国增加值和国外增加值的分解,可以构建衡量一国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与分工地位的评价指标,更加深入的考查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状况。文章基于增加值贸易的视角,重新考查了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并探讨了"增加值贸易"概念的提出对国际分工研究的影响。利用OECD-WTO联合发布的Ti VA数据库,借鉴Koopman的研究思路,文章测算和分析了1995-2011年间,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情况。结果显示: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程度已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大;但是将价值链参与度进行前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晓攀  黄卫平  
通过将出口总额进行本国增加值和国外增加值的分解,可以构建衡量一国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与分工地位的评价指标,更加深入的考查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状况。文章基于增加值贸易的视角,重新考查了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并探讨了"增加值贸易"概念的提出对国际分工研究的影响。利用OECD-WTO联合发布的Ti VA数据库,借鉴Koopman的研究思路,文章测算和分析了1995-2011年间,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情况。结果显示: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程度已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大;但是将价值链参与度进行前向和后向的分解后发现,中国依旧处在全球价值链的下游;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也反映出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依旧较低,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马丹  陈志昂  
全球经济失衡主要表现为美国长期的、高额的经常项目逆差和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持续经常项目顺差。一些经济学家担心美国持续的经常项目逆差会导致美元的国际地位下降,并将最终导致世界经济增长率的下降。本文通过分析5种储备货币的面板数据得出结论: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的确会导致美元的国际地位下降,但是这种影响却很微弱;对美元国际地位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衡量网络外部性的变量,这意味着人们的习惯是决定美元国际地位的最主要因素。鉴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美国当前的经常项目逆差还不足以对美元的国际地位产生大的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于蕾  沈桂龙  
缘起英美的“世界工厂”在经济全球化下已有了新的内涵,只有在国际分工中获得生产价值链最大经济利益的“世界工厂”,才能真正代表一个国家真正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目前中国的制造业虽获得巨大发展,但还远没有达到世界经济重心的地位。但中国应利用这次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主动融入全球生产体系,以获得经济发展空间,成为工业生产强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冷万欣  
日前,在土耳其安卡拉落幕的20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中国经济再次成为各国财长关注的焦点。根据会后媒体的报道称,20国集团的财长们认为全球经济无须担心中国放缓。他们对中国的经济前景充满信心。当然,这只是今年众多国际会议中的冰山一角。不得不说,近几年来,中国越来越受到世界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曹付  
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通过其所在部门的重要性表现出来。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必须破除计划经济思想对国有经济主导地位的理解,坚持按市场经济原则认识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并真正将国有经济集中到国民经济重要部门,以促进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孙艳萍  
社会财产分布格局与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孙艳萍本文从银行金融资产构成和工业生产性资产构成两个方面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财产分布格局的变化及其对国有经济运行的影响。指出:只有实现国有资产与社会财产的同步增长和利用国有资产股权集中的优势实现对社会零散财产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南  
旅游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在近几年的经济发展中并未显现出其优势,表现也不尽如人意。如何提高旅游产业全面科学发展的同时,还能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是当今学术界重点研究的议题,所以了解旅游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俨然已成为了一项基础性课题。因此,笔者通过研究旅游经济在国民经济的比率,横向比较了旅游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并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吴卫星  崔凡  范言慧  蒋涛  
为进一步促进对国内外经济金融重大问题的研究,回顾2014年的经济金融形势,探寻2015年中国及世界新的经济与金融发展前景,由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主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和《国际金融研究》编辑部联合承办的"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学术年会暨2014《国际金融研究》论坛(秋季)"于2014年11月28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
[期刊] 改革  [作者] 何自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政治经济学时的讲话对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地位、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出的创造性贡献以及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进一步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新境界的目标和任务等进行了深入阐述,对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特色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慧  项卫星  
全球金融危机后的中美双边经济关系,已经转变为一个正在崛起的新兴大国与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国际体系主导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在全球金融危机后的十年里,中美双边贸易的互补性已经趋于弱化,而竞争性则开始凸显;双边投资关系的发展深受美国政府的选择性投资保护主义政策的影响,自特朗普执政以来更是蒙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双边金融关系在总体上有所发展,但竞争和博弈的趋势在不断加强。相互依赖而不是相互扼杀,应该而且必须是中美两国的唯一选项或"宿命"。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黄薇  
21世纪全球开放经济体已经进入到一个由全球价值链生产和经济政策相互影响的新阶段。从企业层面而言,全球价值链生产方式意味着与产品相关的生产交易活动在全球范围内被分散到多个地区、多个企业的一种经济生态模式。在"模块化生产"、"跨国外包"、"离岸就业"和"垂直专业化分工"等新型生产模式的推动下,全球经济活动的国别属性逐渐淡化,同时其全球属性开始强化。从国家层面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