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62)
2023(7292)
2022(5985)
2021(5237)
2020(4214)
2019(8910)
2018(8619)
2017(15956)
2016(8040)
2015(8647)
2014(8169)
2013(8119)
2012(7792)
2011(7337)
2010(7660)
2009(7404)
2008(6869)
2007(6368)
2006(5837)
2005(5345)
作者
(22960)
(19584)
(19480)
(18353)
(12392)
(9221)
(8707)
(7366)
(7232)
(6862)
(6851)
(6464)
(6416)
(6255)
(5997)
(5913)
(5703)
(5634)
(5543)
(5159)
(4904)
(4513)
(4503)
(4471)
(4413)
(4349)
(4099)
(4086)
(3771)
(3758)
学科
(58824)
经济(58794)
管理(26327)
(22470)
(19307)
企业(19307)
地方(16497)
方法(14343)
地方经济(12379)
数学(12333)
数学方法(12257)
中国(12069)
技术(11286)
业经(10910)
(9794)
技术管理(8886)
(8851)
(8064)
金融(8063)
环境(7518)
(7362)
经济学(6878)
(6867)
银行(6862)
(6803)
(6726)
(6720)
贸易(6718)
产业(6695)
(6489)
机构
学院(122483)
大学(121382)
(65081)
经济(64065)
研究(47942)
管理(43927)
理学(37078)
理学院(36646)
管理学(36178)
管理学院(35922)
中国(35327)
(26153)
科学(25241)
(24711)
(23505)
经济学(21766)
研究所(21094)
财经(20614)
中心(20108)
经济学院(19246)
(18680)
(18589)
(17504)
(16217)
师范(16137)
北京(15861)
财经大学(15043)
(14756)
科学院(14563)
(14260)
基金
项目(76195)
科学(61235)
研究(58344)
基金(55383)
(47672)
国家(47295)
科学基金(40768)
社会(40655)
社会科(38746)
社会科学(38736)
(29770)
基金项目(28395)
教育(25277)
(24062)
自然(23029)
自然科(22518)
自然科学(22512)
自然科学基金(22097)
编号(21694)
资助(21338)
(18885)
(18580)
国家社会(17782)
创新(17714)
重点(17477)
成果(17386)
(16399)
发展(16256)
(16046)
课题(15915)
期刊
(82195)
经济(82195)
研究(43904)
中国(24208)
管理(20160)
(19112)
科学(15154)
经济研究(14902)
学报(13870)
(13739)
(12669)
金融(12669)
技术(11830)
大学(11345)
财经(11196)
业经(11084)
教育(10992)
学学(10766)
(9982)
问题(9792)
农业(9426)
技术经济(8786)
国际(8316)
世界(8259)
(8149)
(6473)
统计(6419)
商业(6394)
科技(6271)
经济问题(6131)
共检索到1988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克里斯蒂娜·拉加德  牛筱颖  
亚洲已然成为全球经济稳定的中枢,无论在全球经济还是在IMF体系中,亚洲的地位都在不断提高全球经济仍陷困境在世界发展史的长河中,亚洲曾多次扮演重要角色;如今,历史又将重演。因此,对IMF来讲,侧耳倾听亚洲的声音、敞开心扉接纳亚洲理念,并将亚洲之道融入教科书的时刻已经来临。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逯新红  
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风险加大、全球经济由缓慢复苏进入到恢复性增长期、全球结构性调整成效分化的背景下,2017年亚洲经济前景如何?亚洲经济增长仍处于结构性调整过程中,尽管亚洲出口贸易前景不容乐观,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将加大亚洲经济的不确定性风险,亚洲资本外流加剧亚洲货币贬值压力和债务风险,但是受潜在经济发展前景影响,亚洲仍将成为重要的外资来源地和投资目的地。未来亚洲各国应携手合作,共渡难关。中国应发挥积极的引领作用,"一带一路"为亚洲企业提供新机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逯新红  
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风险加大、全球经济由缓慢复苏进入到恢复性增长期、全球结构性调整成效分化的背景下,2017年亚洲经济前景如何?亚洲经济增长仍处于结构性调整过程中,尽管亚洲出口贸易前景不容乐观,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将加大亚洲经济的不确定性风险,亚洲资本外流加剧亚洲货币贬值压力和债务风险,但是受潜在经济发展前景影响,亚洲仍将成为重要的外资来源地和投资目的地。未来亚洲各国应携手合作,共渡难关。中国应发挥积极的引领作用,"一带一路"为亚洲企业提供新机遇。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海冰  
亚太经合组织(APEC)是具有全球属性的地区性合作组织。作为涵盖亚太地区主要经济体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APEC不仅在促进亚太地区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以及经济技术合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由于其成员构成和地缘政治经济因素,使得APEC的合作进程在全球经济治理格局中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同时,APEC与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欧盟(EU)共同构成了区域经济合作的三种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周士新  
东亚地区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力量,对维护全球经济秩序稳定和健康发展承担着越来越大的责任。东亚地区的最大两个经济体中国和日本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进程充分说明,国家经济实力与全球治理能力和话语权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正相关关系,东亚地区对全球经济治理的规范选择及其影响力仍然有限,东亚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发展前景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稻田晃久   曾繁香  
蓬勃发展的区域经济合作ASEAN(东南亚联盟)各国结束了惯例的外交部长和外交部长扩大会议,迎来了十月的经济内阁会议和来年一月的首脑会议与“经济季节”.主要课题是作为核心的ASEAN应尽快决定是否着手区域经济合作.围绕这个问题,马来西亚提出了东亚经济集团构想(EAEG构想),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各自提出了建立自由贸易区和关税同盟等构想. 对于广泛的太平洋地区的一角来说,与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萧万长  
第一,亚洲经济合作的机会。在过去20年,东亚地区透过贸易活动形成区域整合程度已经快速上升。统计资料显示,在1998-2002年这15年当中,就东亚地区对外贸易的总额来讲,区域内贸易比重从34%增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小佛  
近年各方均看好亚洲经济。事实上,二战后发达国家生产结构的改变、生产方式和消费哲学的变化等均在促进亚洲世纪的形成。四小龙的崛起及此前的日本产品进入欧美市场均为突出的例子。但是亚洲的经济发展也和其他地区一样,总是受着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过程曲折复杂。 亚洲的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与东盟五国均为出口导向经济。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也加入了这一行列。1988年以来,它们由于出口和引进资金的增加,都有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但外资涌入和大量建设项目的上马也使各地出现日益上升的通胀和财政收支的不平衡,于是各地当局只得采取收缩信用提高利率作为对策。现在的情况是日元升值和美国经济放缓,从而使1995年亚洲的经济增长较...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李向阳  
由于亚洲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占全球的份额持续上升,有关全球经济重心东移的说法广为流行。但我们认为,至少在中期(10年)内亚洲经济还难以成为全球经济的重心。这主要受制于下述因素:亚洲区域内最终消费需求不足,对区域外市场的依赖格局难以改变;多数亚洲经济体还受制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约束和未来全球气候变化规则的压力,在国际分工链条中难以完成跨越式的发展;亚洲统一市场的建立存在诸多障碍,在国际经济事务中无法形成共同的立场。如果亚洲国家不能在这些领域实现突破,全球经济将可能会形成不对称的"双中心"格局:亚洲作为世界制造中心与欧美作为世界金融中心并存。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徐秀军  
在经历2021年的强劲反弹后,2022年全球经济复苏的脆弱性日益凸显,经济增速大幅下滑。同时,全球就业形势改善有限,通胀水平屡创新高,财政状况不容乐观,国际贸易增长乏力,跨境投资出现萎缩。展望未来一段时间,美欧货币政策紧缩的溢出效应、大规模经济制裁及其影响、全球债务可持续性、全球粮食与能源短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困局、全球经济治理的进展等问题值得关注,全球经济复苏也将面临更大压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乔炳亚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重新认识亚洲经济金融危机■乔炳亚一、亚洲经济金融危机的背景:国际经济一体化亚洲经济金融危机表面上看从金融危机开始,导致各国最终相继放弃固定汇率制度;但从更深的层面看,亚洲金融危机是由经济危机引发的,同时导致了规模更大、影响更深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倪晓宁  
本文利用统计数据从总量规模比较、国际商品市场、直接投资流动以及人民币国际化问题角度分析中国经济的国际影响力问题,得出的结论主要是:中国对全球经济起到平稳作用、中国在世界商品市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产业结构上对国际原材料和制成品市场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在投资渠道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有限以及中国经济在亚洲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