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37)
- 2023(7202)
- 2022(5863)
- 2021(5368)
- 2020(4281)
- 2019(9836)
- 2018(9567)
- 2017(18183)
- 2016(9222)
- 2015(10523)
- 2014(10328)
- 2013(10742)
- 2012(10393)
- 2011(9737)
- 2010(9629)
- 2009(9305)
- 2008(8745)
- 2007(7536)
- 2006(7083)
- 2005(6755)
- 学科
- 济(69646)
- 经济(69602)
- 管理(22913)
- 方法(22314)
- 数学(20476)
- 数学方法(20416)
- 业(19864)
- 中国(17538)
- 地方(15952)
- 企(13650)
- 企业(13650)
- 地方经济(12254)
- 贸(12182)
- 贸易(12174)
- 农(12068)
- 易(11865)
- 业经(10765)
- 学(10650)
- 财(9364)
- 环境(9055)
- 融(9018)
- 金融(9018)
- 制(8838)
- 农业(8463)
- 关系(8315)
- 发(8218)
- 银(8148)
- 银行(8143)
- 行(7990)
- 经济学(7456)
- 机构
- 大学(147886)
- 学院(144737)
- 济(84920)
- 经济(83897)
- 研究(61409)
- 管理(51563)
- 中国(48210)
- 理学(43800)
- 理学院(43263)
- 管理学(42880)
- 管理学院(42586)
- 财(34826)
- 京(31491)
- 科学(31083)
- 所(30537)
- 经济学(29809)
- 财经(27969)
- 研究所(27564)
- 经济学院(26677)
- 经(25713)
- 中心(25341)
- 院(21690)
- 北京(20992)
- 财经大学(20813)
- 江(19467)
- 科学院(19321)
- 农(18905)
- 社会(17974)
- 范(17723)
- 师范(17619)
- 基金
- 项目(90390)
- 科学(73113)
- 基金(70488)
- 研究(67199)
- 家(61439)
- 国家(61053)
- 科学基金(51827)
- 社会(48957)
- 社会科(46744)
- 社会科学(46737)
- 基金项目(35556)
- 省(29686)
- 自然(29573)
- 资助(29508)
- 自然科(28906)
- 自然科学(28899)
- 教育(28854)
- 自然科学基金(28462)
- 划(26007)
- 编号(23259)
- 国家社会(22921)
- 中国(22621)
- 部(22465)
- 发(21616)
- 重点(20696)
- 教育部(19912)
- 济(19548)
- 经济(19390)
- 成果(19301)
- 人文(18751)
共检索到2342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西班牙对外银行研究部 Stephen Schwartz 黎志刚 夏乐 陈世渊 徐晶 李君
中国经济将于第一季度走出低谷,随着政策组合愈加支持增长,全球经济于2012年下半年开始改善,经济增长将在随后几个月内开始逐步回升。通货膨胀率将在年中下降至大约3%。预计全年存款准备金率可能再下降3次-4次。财政政策方面,将扩大补贴力度以促进家庭消费,继续实施税收减免,加大在经济适用房方面的开支。2012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约3%。经济前景的主要风险在于欧债、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环境不确定性。疲软的外部需求已造成了出口的下滑,金融危机对风险偏好和投资都可能产生激冷效应。国内金融风险仍然是一个挑战,政府正在采取措施缓解这些风险,这些风险是可控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赖平耀
本文运用增长账户模型方法对中国实际GDP增长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经历的显著趋势性下滑进行了系统分析。我们得到的主要结论是:(1)中国自2008年以来实际GDP增长的下降几乎完全来自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下降;(2)市场化改革的滞后导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下滑,扩大投资则进一步加速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下滑进程;(3)当前,中国经济已滑入索罗下行通道。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经济可能需要经历一个有管理的硬着陆,即一次伴随着大规模"去投资"(资本形成率及固定资产投资率的大幅下降)和大规模就业调整的实质性再平衡与市场化改革,从而来推动经济重新进入一个可持续的有效的增长轨道。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连城 周明生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秋生 王元龙
2008年中国经济下滑的原因,主要是固定投资真实增长率大幅下降,人民币持续大幅升值,出口退税率接连下调,宏观经济政策紧缩力度过大,公众信心下降和紧缩政策的累积能量集中释放。美国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下滑不是中国经济下滑的主要原因,只是对中国经济下滑起了雪上加霜的作用。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调控,应该集中于扩大政府非产能投资,提高出口退税率,促进出口企业发展,增强公众信心,并注重恢复或重建经济系统内部的基本平稳关系,把握好扩张性政策的力度。
关键词:
中国经济 下滑 宏观调控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迅雷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已是不争的事实,目前国内对未来经济走势争议较多的,集中在究竟是V型、U型或L型,或者再下台阶,即从目前的中高速增长变为中速增长(5%-6%)的判断上。放眼全球,过去十年主要经济体的名义GDP都出现过负增长,增速放缓也就不足为奇了。现阶段应考虑或担忧的是,中国经济会不会也出现负增长?在经济增长严重依赖投资的模式下,中国社会总债务水平不断攀升,高杠杆问题越来越严峻。在此情形下,要么力推改革以提高经济潜在增速,要么放弃GDP增长目标。如果能够换来改革的成功和企业全球竞争力的上升,经济负增长未必是坏事。放低经济增长目标,或许会退一步海阔天空。
关键词:
经济减速 负增长 高债务率 企业ROE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积业
我国经济实现“软着陆”以后,经济增长率并没有像人们预料的那样反弹回升或平稳运行,而是缓慢减速下滑,至今已延续三年了。1999年的经济增长率是止跌回升,还是继续下滑;国际经济环境和国内总供需结构对经济增长将产生怎样的影响;什么样的经济增长率算是适度增长...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璞 王辰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近期发布的一份专题研究报告中指出,全球经济增长距"有力、均衡及可持续"的目标仍相去甚远,经济复苏远不及预期,产出缺口依然较大,内部及外部再平衡进展缓慢。为使中期经济恢复稳健增长,结构性改革不可或缺,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未来政策的着力点将有所不同,前者必须持续改善其需求疲软的现状,而后者则要为外部融资环境可能出现的收紧做好充足的准备。与此同时,二十国集团各成员国间应进一步加强政策协调,通过必要的联合行动,有效减少全球外部失衡以及内部扭曲,真正发挥提振市场信心和降低风险的重要作用。本刊节选该专题研究报告的重点部分翻译并发表,以供国内读者参考,作者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译...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马德威
该文分析指出,由于世界各国的政策制定者都在积极地干预市场,次贷危机有望在2009年得到缓解。展望2009年国际外汇市场,除日元以外的亚洲货币将持续走弱,下半年才会有一定程度回升;市场发展将呈现经济去杠杆化、全球经济继续下滑、经济力量变迁等特征,而去杠杆化将有益于美元升势和日元走强。此外,因中国和印度正处于快速工业化的进程中,劳动生产率与结构性调整均获得了巨大改进,将有利于亚洲国家货币的升值。
关键词:
国际外汇市场 信贷危机 美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六
文章利用最新发展的贝叶斯VAR模型(BVAR)实证检验了中国经济增长和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互动关系,检验了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环境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全球经济发展状况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部分影响因素,且对中国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累积效应,总体影响较大;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远远大于全球经济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发展的冲击的长期累积效应较少。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连舸
2019年,全球经济下滑超出预期,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升级,货币政策不得不同步转向宽松,低利率乃至负利率成为常态。全球经济正在陷入"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的困局。然而,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除印度外的15个成员国完成了所有文本谈判。以亚洲为代表的区域一体化试图打破当前国际经贸合作僵局,拓展经济增长空间。与此同时,与发达国家政策愈发"内向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金
关键词:
低利率 全球经济 发达经济体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汤柳
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陷入"长期停滞",以美国为中心的全球化发展模式受到质疑。对于未来全球化的发展方向,我国政府多次表达了全球经济包容增长的核心思想,使得这一理念受到广泛关注。自2007年亚洲开发银行首次正式提出"包容性增长"以来,其内涵得以不断完善与发展。追溯历史,包容增长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时期。在提倡市场引导经济发展、反对政府干预的同时,亚当·斯密指出,尽管人类具有追求财富的本性,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全球化 普惠金融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汤柳
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陷入"长期停滞",以美国为中心的全球化发展模式受到质疑。对于未来全球化的发展方向,我国政府多次表达了全球经济包容增长的核心思想,使得这一理念受到广泛关注。自2007年亚洲开发银行首次正式提出"包容性增长"以来,其内涵得以不断完善与发展。追溯历史,包容增长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时期。在提倡市场引导经济发展、反对政府干预的同时,亚当·斯密指出,尽管人类具有追求财富的本性,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喻心
去年年底以来,我国防疫政策不断优化,经济也随即迎来新一轮强力复苏。文章认为,由于海外商品消费已经处于下行阶段,中国经济复苏尤其是消费修复将有效对冲海外需求回落,助力全球经济增长;对全球通胀的影响将是结构性的;由于美国经济本身具有较强韧性,加上中国经济复苏对全球需求和通胀的溢出效应,对美国年内降息的预期可能落空。
关键词:
经济复苏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本刊一贯主张打通中国经济和国际问题研究的樊篱,推动中国经济学的进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有几件比较迫切的任务:(1)问题的融合。中国经济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中,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问题必须放在开放条件的背景下进行研究,而研究国际问题如果缺少对中国现实的关注,就会失去方向感。(2)方法的进步。无论是对中国经济还是国际经济的研究,都应该寻找一种逻辑清晰的分析框架,并尽可能的借鉴较为成熟的数理和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钢明
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引起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从全社会用电量、铁路运输量等指标来看,经济形势的下滑程度较大程度低于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持续下滑的经济对企业经营、政府财政收入、居民收入和就业等方面产生了负面影响,而且不利于当前政府所提倡的产业结构转型的顺利实施。本文就当前中国经济增速下滑的分析估测,认为原因并非潜在增长率的下移,而是由于政策失误所致。
关键词:
经济下滑 冲击影响 政策评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