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58)
- 2023(7608)
- 2022(6639)
- 2021(5751)
- 2020(5091)
- 2019(11827)
- 2018(11615)
- 2017(22927)
- 2016(12342)
- 2015(14169)
- 2014(14543)
- 2013(14845)
- 2012(14312)
- 2011(13344)
- 2010(13656)
- 2009(13035)
- 2008(12785)
- 2007(11759)
- 2006(10368)
- 2005(9551)
- 学科
- 济(79265)
- 经济(79210)
- 管理(33093)
- 业(30180)
- 方法(29822)
- 数学(26785)
- 数学方法(26594)
- 企(23392)
- 企业(23392)
- 地方(18831)
- 中国(15902)
- 农(15374)
- 学(14570)
- 财(13755)
- 地方经济(13041)
- 业经(12996)
- 贸(11298)
- 贸易(11294)
- 易(10865)
- 制(10814)
- 农业(10323)
- 和(9710)
- 融(9695)
- 金融(9693)
- 环境(9645)
- 银(8918)
- 银行(8897)
- 行(8523)
- 经济学(8249)
- 体(8190)
- 机构
- 大学(195605)
- 学院(194400)
- 济(94328)
- 经济(92556)
- 管理(71235)
- 研究(71222)
- 理学(60704)
- 理学院(59974)
- 管理学(59018)
- 管理学院(58632)
- 中国(53070)
- 科学(41839)
- 京(40835)
- 财(40059)
- 所(37234)
- 研究所(33708)
- 农(32903)
- 财经(31977)
- 中心(31650)
- 经济学(30985)
- 江(29706)
- 经(28782)
- 经济学院(27815)
- 业大(27573)
- 北京(26042)
- 农业(25957)
- 范(24922)
- 师范(24721)
- 院(24586)
- 财经大学(23369)
- 基金
- 项目(121079)
- 科学(94520)
- 研究(88034)
- 基金(87725)
- 家(75958)
- 国家(75367)
- 科学基金(63447)
- 社会(57387)
- 社会科(54450)
- 社会科学(54432)
- 省(46849)
- 基金项目(45880)
- 教育(39829)
- 划(39165)
- 自然(39136)
- 自然科(38163)
- 自然科学(38149)
- 自然科学基金(37471)
- 资助(36735)
- 编号(34991)
- 成果(29078)
- 发(27888)
- 重点(27657)
- 部(27469)
- 课题(24326)
- 创(24212)
- 国家社会(24071)
- 教育部(23543)
- 科研(22971)
- 发展(22943)
共检索到297120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王宇
文章通过对失衡与均衡的经济学分析,说明全球经济失衡也表现为一种动态均衡,近年来国际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是理解失衡的背景,而失衡的根源可能与重大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有关。世界经济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从失衡走向均衡的过程,对失衡的调整过程也是市场力量自动纠错和成长进步的过程。
关键词:
失衡 均衡 全球经济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王宇
文章通过对失衡与均衡的经济学分析,说明全球经济失衡也表现为一种动态均衡,近年来国际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是理解失衡的背景,而失衡的根源可能与重大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有关。世界经济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从失衡走向均衡的过程,对失衡的调整过程也是市场力量自动纠错和成长进步的过程。
关键词:
失衡 均衡 全球经济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理查德·库珀 赵瑾
目前人们关注国民储蓄和投资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在所有发达国家展开的对公共养老金或更广义的养老金的争论;二是全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傅瑜 徐艳 何泽荣
全球经济失衡是当前世界经济的一大特点。在研究国内外有关全球经济失衡的观点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全球经济失衡实际上是国际经济新格局正在形成的表现。研究一国经济的对外失衡不应该仅仅研究贸易项目或经常项目的失衡,而更应当研究整个国际收支的失衡。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是美国的失衡。一个国家的对外失衡是国内经济失衡的表现,中国贸易顺差与人民币汇率升值与否没有必然的联系,从根本上说来自于中国经济的转型。在解决全球经济失衡中,主要国家的货币政策的协调主要表现为汇率政策的协调。这一协调是解决经济全球失衡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手段。解决中国经济对外失衡的关键是治理中国经济的内部失衡。
关键词:
全球经济失衡 经济的内外失衡 汇率政策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罗堃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全球产业结构调整转移加快,储蓄和投资以及贸易收支和资本流动格局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全球经常项目收支、国际资本流动,以及储蓄与投资关系的不平衡状况加剧,形成了全球经济失衡的格局,从而也成为国内外经济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着重分析了全球经济失衡的表现、成因;并建议在面对全球经济失衡及其蕴藏的风险时,中国应坚定扩大国内需求,增强抵御外部风险冲击的能力,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政策协调,以维护世界经济的稳定,营造有利的外部发展环境。
关键词:
全球经济失衡 经常项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燕生
当前,衡量全球经济失衡常用的标准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全球经常项目的差额;另一个是外汇储备余额。在经济全球化时期,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主要在经常项目端,是贸易收支的失衡,而不在资本和金融项目端,即金融脱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管涛
流动性过剩是一个全球性现象。全球经济失衡是造成世界范围流动性过剩的催化剂。其中,发达国家是流动性输出的重要来源地,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是流动性输入的主要目的地。后者又通过私人或官方对外资本输出的方式,将部分过剩的流动性回流到发达国家。流动性过剩造成了投资过快增长、通胀压力上升、资产泡沫积聚、资本流动冲击等风险。因此,必须重视经济对外失衡问题,及时采取综合措施加以解决。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全球经济失衡 日元利差交易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申蕾
当前的全球经济失衡从本质上来讲是在要素流动的作用下逐步形成的。发达国家资产存量丰富,资本价格较低,因而成为资本流出国家,同时,它们通过以资本要素流动为本质的对外直接投资在客观上造成了产业转移的结果。新兴经济体资产存量匮乏,资本价格较高,因而成为资本流入国家,同时,它们通过参与全球产业转移迅速积累起大量贸易顺差,随后出于保值目的购买发达国家金融资产从而支撑了后者长期的巨额贸易逆差。因此可以说,要素流动是全球经济失衡的重要微观成因。本文将构建一个基于资本要素流动的全球经济失衡理论模型,用以说明要素流动与全球经济失衡的背后形成机制及失衡存在的必然性。其次利用实际数据分区域验证要素流动与全球经济失衡之...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向达 胡森晨 林洪羽 梁超
储蓄投资缺口与财政赤字、国际货币体系演化,以及国际分工与比较优势,构成了当前有关全球经济失衡成因与影响因素分析的基本视角。根据目前全球经济失衡影响因素分析及理论框架的设定,本文构建了包含171个国家(地区)1990—2019年数据的面板数据模型,就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在所考察的时期和范围内,全球经济失衡的形成原因可以从市场调节、制度设计和格局变化等找寻,而诸如储蓄率、政府财政收支和金融发展等关键变量,也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形成有着显著的影响。同时,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贸易开放度和汇率水平可能并未对全球经济失衡造成显著的影响;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双赤字”的情形可能是存在的,但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则不存在,且金融发展水平提升可能是提升经常项目余额水平的原因。
关键词:
全球经济发展 经济失衡 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姚洋
全球失衡是影响全球分工的长期因素造成的,因此不可能通过调整短期因素而消除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承认,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失衡有很大的关联。当前,危机的影响似乎已经见底,人们开始讨论危机之后的世界新秩序。然而,如果全球失衡是导致金融危机的重要前提条件,那么,在我们搞清楚全球失衡的原因之前,讨论世界新秩序就可能成为无的放矢的政治游戏。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闫小娜
本文试图对全球经济失衡背景下的国际资本流动,尤其是美国国际资本流入的基本模式与特征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考察各种不同因素的解释力,希望以此来促进对于全球经济失衡现象的整体认识,并对危机后的国际金融格局做出更为准确的判断。本文认为,由于主要贸易盈余国家对美国的金融产品是刚性需求,因此美国的贸易逆差也必然伴随着资本的流入,并且,流入美国的资本显然已经弥补了经常账户的赤字;从2003年第3季度后,获取收益不再是资本流入美国的主要原因,并且金融危机对资本流入美国的影响是显著的。在为应对全球经济失衡所进行的调整中,
关键词:
全球经济失衡 经常账户赤字 资本流入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马丹 陈志昂
全球经济失衡主要表现为美国长期的、高额的经常项目逆差和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持续经常项目顺差。一些经济学家担心美国持续的经常项目逆差会导致美元的国际地位下降,并将最终导致世界经济增长率的下降。本文通过分析5种储备货币的面板数据得出结论: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的确会导致美元的国际地位下降,但是这种影响却很微弱;对美元国际地位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衡量网络外部性的变量,这意味着人们的习惯是决定美元国际地位的最主要因素。鉴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美国当前的经常项目逆差还不足以对美元的国际地位产生大的影响。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