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10)
2023(6359)
2022(5322)
2021(4992)
2020(4406)
2019(9575)
2018(9523)
2017(18393)
2016(10132)
2015(10896)
2014(10949)
2013(10797)
2012(10084)
2011(9135)
2010(9415)
2009(8921)
2008(9028)
2007(8110)
2006(7091)
2005(6671)
作者
(31026)
(26072)
(25706)
(24491)
(16699)
(12482)
(11792)
(9925)
(9704)
(9506)
(9082)
(8908)
(8525)
(8482)
(8240)
(8187)
(7703)
(7611)
(7482)
(7405)
(6508)
(6438)
(6310)
(6055)
(5974)
(5848)
(5767)
(5507)
(5319)
(5176)
学科
(35956)
经济(35899)
(30108)
管理(28332)
(23613)
企业(23613)
方法(17298)
数学(14784)
数学方法(14561)
(12144)
银行(12122)
(12005)
(11844)
(11558)
中国(11349)
(10879)
(10828)
金融(10827)
保险(10787)
(10210)
(8362)
(8207)
财务(8189)
财务管理(8159)
企业财务(7871)
业经(7549)
(7539)
(7141)
贸易(7137)
(6977)
机构
大学(148075)
学院(144550)
(55539)
经济(54195)
管理(52911)
研究(51917)
理学(44695)
中国(44109)
理学院(44088)
管理学(43096)
管理学院(42810)
科学(33362)
(32181)
(30848)
(27563)
(26981)
研究所(25247)
财经(24222)
中心(24184)
(22614)
业大(22570)
(22164)
农业(21623)
北京(20366)
(18727)
财经大学(18568)
(18207)
师范(17937)
(17893)
经济学(17505)
基金
项目(96990)
科学(76303)
基金(72900)
(65725)
研究(65522)
国家(65232)
科学基金(54978)
社会(41738)
社会科(39540)
社会科学(39527)
自然(38084)
基金项目(37992)
自然科(37257)
自然科学(37243)
自然科学基金(36617)
(35791)
(31921)
资助(30774)
教育(30134)
编号(24163)
重点(22569)
(22000)
成果(20623)
(19660)
科研(19320)
计划(19159)
(19140)
(18785)
创新(18551)
教育部(18536)
期刊
(58188)
经济(58188)
研究(44545)
中国(28885)
学报(27985)
科学(24562)
(24221)
(23535)
(22293)
金融(22293)
大学(20647)
学学(19727)
管理(19653)
农业(15697)
财经(12245)
教育(11870)
技术(10753)
(10308)
经济研究(9357)
(8675)
(8007)
业经(7454)
业大(7348)
问题(7295)
理论(7211)
国际(6970)
(6810)
统计(6664)
实践(6538)
(6538)
共检索到2203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齐萌  
选择一个合适的主体作为全球系统性风险监管者就成为全球系统性风险监管的关键所在。基于此,文章通过分析WTO的自身特质,以及同其它国际性经济组织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以WTO为中心构建全球系统性风险监管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向楠  王超  
近年来,保险系统性风险问题得到了理论和政策研究的大量关注,对其监管也成为热度不断的话题。本文基于已有文献,从系统性风险的概念辨析、保险系统性风险的来源、传染和损害以及保险系统性风险监管的正当性、依据和方法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本文希望为相关话题的理论研究和政策实践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东辉  罗猛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凸显了系统性风险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凸显了系统性风险监管的艰巨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为此,美国、欧盟和英国以及IMF在2009年4月都提出了系统性风险分析报告。这些报告对系统性风险的成因以及系统性风险监管做了很好的分析,对我们颇具借鉴意义。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罗猛  陈颖  王胜邦  
2008年9月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凸显了系统性风险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凸显了系统性风险监管的艰巨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为此,G20峰会前三个主要利益代表方(美国的盖特纳、英国的特纳和欧盟委托的德拉罗西)以及IMF在2009年4月都提出了系统性风险分析报告。结合此次危机、监管调整及上述报告,本文系统性地阐述了系统性风险的定义、特征、成因、监管措施和启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赛铮  
近年来,保险系统性风险与宏观审慎监管问题逐渐受到世界各国重视。目前我国的保险监管制度虽已逐渐将保险系统性风险纳入监管范围,但现有的监管措施过于简陋,难以有效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为此,在厘清保险系统性风险内生性根源与制度性根源基础上,反思我国保险系统性风险既有监管规则之不足,认为我国保险系统性风险监管的应然诉求是建立金融机构协调合作机制的法制化路径、提高保险宏观审慎监管相关立法、将现代科技手段运用与保险宏观审慎监管实践相结合。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晓朴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系统性金融风险监管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和全球金融监管改革的一个最热门话题。然而,系统性金融风险既不是一个新概念,也不是一个新问题。本文从系统性风险的含义、演进过程、成因、监管等角度出发,对系统性风险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框架性的研究。本文认为,从人类对金融危机的认知历程看,系统性风险概念的强化和应用将极大深化人类对金融危机的认知。这一转变使金融危机从一个突发的风险事件,演变为一个监管机构可以日常持续监控的对象,使得人们有可能通过关注和评估系统性风险的严重程度动态评估金融危机的发生概率,进而采取应对之策。这将具有里程碑意义。然而,系统性风险监管知难行更难,将会经历一个不断试错...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兴华  余伟光  徐博  
宏观审慎监管背景下,中国银行体系资金投放结构失衡,同业业务异化为影子套利工具,潜在系统性风险时隐时现。基于2013—2020年A股上市银行季度数据,探讨同业资产、资本监管与银行系统性风险之间的内在关联。研究发现:同业资产扩张对银行系统性风险承担带来显著的正向效应,其中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的影响最为显著;中介效应分析发现,同业资产规模扩张会增大银行杠杆率和资金错配缺口,提高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承担;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监管能显著抑制同业资产带来的系统性风险。最后提出构建风险预警体系、规范同业创新业务、重点加强对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资本监管等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一涵  
防范系统性风险发生作为我国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管。但是由于系统性风险来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系统性风险进行监管也更加复杂。本文根据系统性风险的含义和来源,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强化系统内控监管。系统性风险主要是由内部风险积聚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经济危机的发生正是高信贷和杠杆操作不断累积的结果。因此,防范系统性风险,首先应该加强对系统内部的控制,建立健全内控机制,完善风险
[期刊] 改革  [作者] 范小云  
在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下,如何在深化金融改革、稳步推进金融创新的同时,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是关乎我国金融安全和金融发展成败的关键所在,也是关乎我国能否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所在。一、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普适性和特殊性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要厘清如下两个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一涵  
防范系统性风险发生作为我国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管。但是由于系统性风险来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系统性风险进行监管也更加复杂。本文根据系统性风险的含义和来源,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强化系统内控监管。系统性风险主要是由内部风险积聚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经济危机的发生正是高信贷和杠杆操作不断累积的结果。因此,防范系统性风险,首先应该加强对系统内部的控制,建立健全内控机制,完善风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红权  杜晓薇  
后金融危机时代,系统性风险的治理和宏观审慎监管成为近年来国际金融变革的重心,美国、英国、欧盟等发达经济体以及主要国际金融组织纷纷出台金融监管改革方案和措施。本文从金融市场失灵、行为金融学理论、复杂网络理论3个角度剖析系统性风险的产生机理,并对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动态进行系统梳理,最后立足于国内现实环境分析我国金融体系面临的系统性风险,提出了具体的金融监管改革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媛   韩龙  
作为新的金融市场参与者,大型科技公司创新了金融服务提供方式,提升了普惠金融可得性,推动了金融业朝向数字化发展。与此同时,数字平台生态系统引致大型科技公司风险聚集、大型科技公司与金融机构在技术和业务层面高度互联、长尾客群具有天然的从众效应等因素,也决定了大型科技公司有诱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然而现行大型科技公司金融监管制度在监管对象、监管措施和监管方法等方面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规制需要存有落差。为避免系统性金融风险规制的低效和失灵,有必要将深度介入金融市场的大型科技公司纳入宏观审慎监管范畴,通过强化对大型科技公司技术风险和混业经营风险的防范和处置、建立大型科技公司监管协同机制、利用监管科技创新监管方式等举措,对大型科技公司的监管路径加以优化和调适。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敏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监管改革均以传统的金融服务业态为基础,并没有考虑到金融科技本身及其在传统金融业态中引发的巨大变化。金融科技的系统性风险诱因包括对不利的经济波动更为敏感,并会将这种不利因素传导至整个行业,以及信息不对称与金融科技企业规模的急剧膨胀等。这为金融监管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为以传统大型金融机构为"抓手"的风险监管体系难以适用于金融科技,甚至连被监管对象及其行为识别都存在困境,算法黑箱更使得既有监管捉襟见肘。因此,推动功能监管理念革新,紧握技术契机发展实时监管和代码规制,加强自律监管并开展国际合作,成为鼓励金融科技创新并有效控制风险的重要举措。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宋彤  
企业、居民、金融机构和中央银行的经济行为改变着自身的资产负债情况,主动或被动地影响着彼此的杠杆程度。金融体系过度杠杆具有增加脆弱性、放大复杂性、顺周期等特点,直接引致系统性风险增加。与此同时,由于企业、居民、金融机构和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相互关联,金融体系杠杆程度加深,意味着与之相联的经济部门关联度扩大,内在依赖性增强,从而进一步放大系统性风险。危机爆发后,为帮助降低金融机构杠杆程度,美联储运用多种创新工具,快速膨胀了自身资产负债规模,前所未有地增加了自身杠杆程度,形成新的系统性风险隐患。有鉴于此,我们应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引导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互平衡,确保各经济部门负债和杠...
[期刊] 改革  [作者] 范小云  
在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下,如何在深化金融改革、稳步推进金融创新的同时,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是关乎我国金融安全和金融发展成败的关键所在,也是关乎我国能否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所在。一、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普适性和特殊性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要厘清如下两个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