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88)
- 2023(16187)
- 2022(14237)
- 2021(13418)
- 2020(11051)
- 2019(25844)
- 2018(25020)
- 2017(47913)
- 2016(25597)
- 2015(28880)
- 2014(28378)
- 2013(27989)
- 2012(25593)
- 2011(23002)
- 2010(22760)
- 2009(20847)
- 2008(20044)
- 2007(16994)
- 2006(14482)
- 2005(12547)
- 学科
- 济(105726)
- 经济(105617)
- 管理(73325)
- 业(68887)
- 企(57104)
- 企业(57104)
- 方法(52401)
- 数学(46199)
- 数学方法(45631)
- 中国(27400)
- 财(26362)
- 农(26264)
- 业经(22682)
- 学(21196)
- 贸(20470)
- 贸易(20463)
- 地方(20066)
- 易(19874)
- 农业(17807)
- 制(16957)
- 务(16638)
- 理论(16584)
- 和(16570)
- 财务(16568)
- 财务管理(16534)
- 技术(16096)
- 融(15899)
- 金融(15896)
- 企业财务(15659)
- 环境(15417)
- 机构
- 大学(358616)
- 学院(354058)
- 济(145106)
- 管理(144063)
- 经济(142250)
- 理学(126161)
- 理学院(124789)
- 管理学(122527)
- 管理学院(121884)
- 研究(117413)
- 中国(87421)
- 京(75154)
- 科学(71380)
- 财(64965)
- 所(56865)
- 中心(54580)
- 财经(53235)
- 农(52784)
- 研究所(51987)
- 业大(51538)
- 经(48859)
- 江(48840)
- 北京(47151)
- 范(46754)
- 师范(46360)
- 经济学(44141)
- 院(43520)
- 农业(41217)
- 财经大学(40202)
- 经济学院(40084)
- 基金
- 项目(251863)
- 科学(199782)
- 基金(185462)
- 研究(183957)
- 家(161240)
- 国家(159951)
- 科学基金(138935)
- 社会(117372)
- 社会科(111473)
- 社会科学(111443)
- 基金项目(98368)
- 省(95909)
- 自然(90749)
- 自然科(88717)
- 自然科学(88699)
- 自然科学基金(87100)
- 教育(84613)
- 划(81555)
- 资助(76624)
- 编号(74405)
- 成果(59176)
- 部(56190)
- 重点(55996)
- 发(52426)
- 创(52171)
- 课题(49850)
- 国家社会(49103)
- 教育部(48912)
- 创新(48701)
- 科研(48568)
- 期刊
- 济(148104)
- 经济(148104)
- 研究(103069)
- 中国(63153)
- 学报(54997)
- 管理(51758)
- 科学(50675)
- 财(48104)
- 农(46045)
- 大学(42618)
- 学学(39447)
- 教育(37954)
- 农业(32582)
- 技术(30928)
- 融(29349)
- 金融(29349)
- 财经(25274)
- 经济研究(25078)
- 业经(23789)
- 图书(21848)
- 经(21579)
- 问题(19116)
- 理论(18165)
- 业(17264)
- 科技(17047)
- 贸(16890)
- 技术经济(16868)
- 统计(16717)
- 实践(16714)
- 践(16714)
共检索到509616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凯华 赵彬彬 张超
科学研判长历史周期下科研人员的跨国流动规律、流动格局及其影响机制,对深入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基于1920~2020年232个国家和地区近8100万篇科学文献数据,刻画和描述科研人员百年间跨国流动规律与格局,并提出势差效应以解释其背后的演进机制。实证结果发现:(1)随着科研人员跨国流动强度周期性波动上升,小世界网络特征、“中心—外围”结构和空间动态集聚效应愈发明显,形成了向开放式流动格局演变、人才回流和环流趋势不断加强的跨国流动格局;(2)知识势差和经济势差对科研人员跨国流动规模具有显著的倒U型影响,网络位势差对科研人员跨国流动具有促进作用且其效应受到东道国(母国)网络位势的正向调节,3类势差效应表现出明显的流动周期、流动类型和流动格局异质性;(3)基于中国情境的分析表明,知识势差促进了我国与发达国家间科研人员的双向流动,经济势差促进了我国科研人员回流,而网络位势差促进了国外科研人员流入和我国科研人员回流。研究结论为我国研判科研人员跨国流动规律、构筑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和强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提供了启发与参考。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邱均平 宋艳辉 杨思洛
以CSSCI 2006—2008年间收录的所有专业期刊的共280,280篇来源文献的2,217,047条引文数据为样本,对比分析人文社会科学7大学科门类的老化规律;以引文分析共时法揭示了人文社会科学的整体老化现象。结果显示,历史学的老化并不严格遵循负指数函数;人文学科比社会学科文献老化慢很多;历史学和哲学对档案性文献的依赖性最强;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的普赖斯指数(P)*半衰期(H)=常数C,C在2.6左右波动;人文社会科学目前阶段的最大引文年限为3年。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子璇 杨波
[目的/意义]在规范化和重构中国科研人员ORCID履历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中国科研人员的国际流动趋势及特点,为国家人才政策的制订提供实证依据。[方法/过程]充分利用科学文献的作者关联信息,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实现中国科研人员个人履历的重构,并从地理区域分布、流动模式、时间趋势和流动效益等视角,深入地讨论他们的国际流动趋势。[结果/结论]随着中国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中国人才流动模式逐渐呈现多元化趋势。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形成人才环流态势,近5年人才回流趋势显著,中国迎来留学生回国就业的高潮。但整体上看,中国人才流失的现象依然严重,对优质人才的吸引力较弱,主要表现为中国科研人员的引进和流失数量失衡,人才内外交流的质量存在一定提升空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卢阳旭 赵延东
公众参与是现代科技公共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有关科研人员对公众参与科学的态度的研究数量不多,且结论不一致。本研究基于负责任研究与创新的理论框架,通过对一项全国科研人员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深入考察科研人员的反思性如何影响其对公众参与科学的态度。研究发现,科研人员对于公众参与科学普遍持积极态度,并认为应用研究比基础研究更需要公众参与。科研人员的科技风险反思性和科学家责任反思性都能提高其对公众参与科学的支持度,但只有同时具备上述两种反思性的人才更可能支持负责任研究与创新所倡导的"溯源式"的公众参与。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蓉英 朱伟杰 黄河 陈文欣 王筱宇
[目的/意义]社交媒体计量学是在以社交媒体为场景的网络环境下呼之欲出的计量学分支学科,围绕社交媒体这一新的信息载体,研究社交媒体用户之间及其与信息的交互特征与规律,揭示网络信息在社交媒体层面的分布规律与传播效果,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方法/过程]以受众广泛的社交媒体Twitter为例,从Twitter提及基本特征出发,对9476篇文献信息以及对应的1474898篇推文和451567条用户信息进行数据分析,揭示Twitter提及特征、提及行为规律和数据累积模式。[结果/结论]顶尖期刊的Twitter提及覆盖率更高,与通用学术交流平台存在相似的国家和地区分布特征;提及用户粉丝量分布呈明显的帕累托效应,且用户粉丝量与分享型提及、交流型提及的占比正相关,与支持型提及负相关;Twitter提及往往发生在正式发表之前,提及半衰期为6.02天,论文在出版后的第7天开始长期提及持续性趋于平稳。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亚梅 秦春秀 马续补
[目的/意义]针对当前数字图书馆科技文献现有推荐方法中存在的语义缺失、情境缺失及潜在偏好挖掘不足等问题,提出基于科研人员情境化主题偏好的科技文献协同推荐方法。[方法/过程]首先基于情境感知技术识别科研人员情境信息,其次引入文本语义技术LDA主题模型挖掘科研人员的初始情境化主题偏好,继而根据科研人员情境的相似度与协同过滤思想扩展科研人员的情境化主题偏好,最后基于融合后的科研情境化偏好构建满足科研人员情境化需求的科技文献推荐列表。[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基于科研人员情境化主题偏好的用户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科研人员偏好,推荐效果更佳。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文 王庆林 周东华 杨清兰
科学文献老化规律的分析与建模刘文(北京息洋电子信息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44)王庆林周东华(北京理工大学自控系北京100081)杨清兰(北京计算机学院图书馆北京100044)AbstractItisprovedthatScientificLitera...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刘文 王庆林
本文对文献[2]中绘出的科学文献老化规律服从Poisson分布的结论进行了讨论,分析结果表明,科学文献老化规律服从Poisson分布的结论是不能成立的,因此在此基础上给出的计算文献半衰期的Pauline公式亦不能成立。本文对文献[2]给出错误结论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石生
科研人员文献需求的调查与分析王石生Abstract:TakingpartofthescientificresearchpersonneloftheInstituteofFinanceScienceasanobjectofstudy,aninvesti...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雅 鲁玉妙 张歆杰 净玲娣
文献检索质量是科研工作者和图书馆员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但至今未见其简便易行的理想评价方法。在全面性、系统性、准确性、一致性、简明性、可操作性、可控性和目标性原则基础上构建文献检索质量评价量表并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检验,结果显示:量表信度指数Cronbach’sα系数为0.925;文献检索知识评价、文献检索过程评价、文献检索结果评价、信息利用程度等准则层Cronbach’sα分别为0.751、0.814、0.840和0.830,综合评分与准则层相关系数为0.5~0.9;通过因子分析确定因子载荷大于0.5的28个指标,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了71.06%,通过信度、效度检验。该指标体系通过相关检验并得到优化,为科研中评价文献信息检索分析提供依据。
关键词:
知识基础 文献检索 信度 效度 量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清彬
针对财政分权的跨国数据,本文分析发现:各国分权程度差异较大;支出分权高于收入分权,地方政府承担了比真实收入更多的真实财政支出;不含社保的分权程度要高于含社保的分权程度,意味着社保部分更多归属于中央政府。基于多种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得到中央地方财政分权程度的经验标准。在相对宽松的条件下,一些国家落在了分权标准的基准线外。无论以哪种指标来衡量,中国的分权程度均高于上基准线。下一步改革应坚持中央政府主导地位,同步减小收入和支出的分权程度,将社保责任更多上收至中央政府。
关键词:
财政分权 收入分权 支出分权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方习国
In order to search information more effectively,this essay compares CBMdisc and MEDLINE for their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subject indexing.It also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bout subject indexing of Chinese medical literatures.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靖飞
根据对江苏省9家基层农科所的33位育种科研人员的调查资料,建立Tobit模型分析了科研人员个人特征对其育种行为的影响。模型分析的结果表明,年龄、从事育种工作年限、性别、是否担任行政职务等个人特征都对育种科研人员的科研时间投入具有显著影响。基层农科所在其内部开展的育种机构市场化方向的改革尝试,使其提早适应了种子产业市场化改革,没有带来更大影响。
关键词:
水稻育种科研人员 科研 行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秦小燕 初景利
[目的/意义]科学数据素养是数据密集型时代科研人员学术研究与交流的必备能力,国内对于科学数据素养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尚处于初步发展和探索阶段。对我国科研人员科学数据素养能力评价体系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有利于明确我国科学数据素养教育目标与能力评价依据。[方法/过程]从科学数据素养能力研究着手,通过对国外科学数据素养研究文献的调研与综述,深入分析并提取能力要素,按照科学数据素养过程结构内涵进行聚类,确定科学数据生命周期各阶段应该具备的科学数据素养能力;针对我国不同学科领域科研人员的科学数据管理与利用行为进行调查访谈,研究我国科研人员科学数据素养能力特征。[结果/结论]提出符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科学数据素养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与基本架构,为我国科学数据素养教育研究提供参考。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推荐搜索
经济发展中劳动份额演变的U型规律——理论与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全球经常项目失衡的影响因素——基于跨国数据的实证分析
科学家跨国流动促进了知识扩散吗?——基于青年千人的实证分析
资本流动与汇率失衡——基于跨国经验的实证分析
外贸贡献率的国际比较与决定因素分析: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IFDI是否促进了OFDI——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全球价值链嵌入、要素禀赋结构与劳动收入占比——基于跨国数据的实证研究
文化与储蓄:基于优势分析的跨国实证研究
进入规制的强度差异及其原因——基于跨国数据的实证研究
商业银行跨国经营区位选择实证研究——基于中资银行跨国经营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