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42)
2023(16008)
2022(13342)
2021(12546)
2020(10045)
2019(23051)
2018(22666)
2017(42841)
2016(23006)
2015(26194)
2014(25940)
2013(25406)
2012(23687)
2011(21758)
2010(22274)
2009(20909)
2008(20555)
2007(18280)
2006(16500)
2005(15543)
作者
(65130)
(54188)
(54120)
(51477)
(34698)
(25824)
(24536)
(20981)
(20677)
(19423)
(18583)
(18327)
(17614)
(17469)
(17089)
(16708)
(16249)
(15730)
(15560)
(15380)
(13870)
(13184)
(13177)
(12448)
(12232)
(12170)
(12160)
(12065)
(10953)
(10649)
学科
(103898)
经济(103767)
管理(67720)
(63334)
(51530)
企业(51530)
方法(39834)
数学(34343)
数学方法(33765)
中国(33465)
(28441)
业经(24310)
(24014)
(23772)
地方(23319)
(21524)
贸易(21505)
(20958)
(19719)
金融(19714)
(19390)
银行(19368)
(18803)
农业(18513)
(17537)
(16989)
技术(16430)
环境(16144)
理论(15581)
(15367)
机构
学院(331450)
大学(330805)
(144959)
经济(142129)
管理(124458)
研究(120013)
理学(105527)
理学院(104367)
管理学(102619)
管理学院(101996)
中国(94853)
(71837)
(68731)
科学(67852)
(59807)
中心(53566)
研究所(53542)
财经(52928)
(50111)
(49407)
(48107)
北京(46665)
经济学(45289)
(43981)
师范(43587)
(43450)
业大(42502)
经济学院(40516)
(40127)
财经大学(39254)
基金
项目(211892)
科学(168916)
研究(160689)
基金(153938)
(132964)
国家(131887)
科学基金(113376)
社会(104413)
社会科(99185)
社会科学(99162)
(81288)
基金项目(78923)
教育(74187)
自然(69040)
(68760)
自然科(67477)
自然科学(67463)
自然科学基金(66233)
编号(64330)
资助(63803)
成果(54399)
(49952)
重点(48453)
(48242)
课题(46379)
(45053)
国家社会(44055)
(43492)
创新(42287)
教育部(42072)
期刊
(169577)
经济(169577)
研究(107890)
中国(76647)
(52076)
管理(51132)
(47851)
科学(45808)
学报(45425)
教育(41375)
(37267)
金融(37267)
大学(36441)
学学(33963)
农业(32730)
技术(30442)
经济研究(27941)
业经(27005)
财经(26878)
(23263)
问题(22056)
(20655)
国际(20070)
世界(18333)
(17666)
技术经济(16603)
统计(16184)
科技(15973)
(15479)
论坛(15479)
共检索到5269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理伟  
针对当前全球科技治理集体行动困境凸显现状,关注全球科技治理中国际科技组织的发展与运作机制,采用文献调研法,基于元动因分析探讨国际科技组织治理模式形成和演进过程。分析表明,国际科技组织在全球科技治理进程中经历了多个阶段,从专业化科技社团的单一内部治理、制度扩散之下的多边治理,到融合多元行为体和多维治理机制的复合治理,在复合治理的背景下组织间互动频繁,呈现出交叉性、联合性和整体性的突出特点。究其演进动因,既源于全球科技治理的专业性制度需求,也得益于国际科技组织自身的制度能力。然而,国际科技组织在参与全球科技治理的进程中依然受制于独立性较弱、参与主体价值诉求差异、科技治理权力结构不均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为此,未来重构国际科技组织治理的新路径,需要推动自上而下的联合国机制实现渐进有序参与,同时以自下而上的治理创新形成全球科技治理的组织合力,使国际科技组织间合作的新范式为全球科技治理提供新的治理理念、方案与治理机制。面对当前内外部发展环境与发展条件的深刻变化,中国也需通过密切发展与国际科技组织的关系、引进和发起高水平国际科技组织、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等举措,积极运用国际科技组织的途径参与全球科技谈判与治理。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沈彦菁  
经济增速换挡的过程必须打开科技引擎,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离不开科技创新。浙江嘉兴市委市政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科技金融加快创新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生态环境,也对金融深化综合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从分析当前科技金融发展的不同模式出发,借鉴不同的实践经验,深入分析科技金融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夹层融资"的优势和特点,探讨科技金融发展中运用"夹层融资"模式的可行性和主要设计思路,从而找到深化科技金融综合服务的重点和切入点,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向前  刘洪  黄莉  
文章从投入、产出、驱动和影响四个维度构建了我国31个省份2004—2016年的文化产业复杂网络模型,总结我国省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进而探讨其演进路径。研究表明:我国省域文化产业发展在这13年里可归结为11种模式、4个梯度层级式;各个省域文化产业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学习所属子群的标杆省份而迈向高一级子群;从时序上看,省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表现出一定的梯度性,并形成了五种发展路径,其中北京、上海、广东走高效保持道路,东部地区的江苏、浙江走质量提升道路,东、中部大部分省份稳步增长,西部地区走政策扶持路径,还有少许省份走产业驱动路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立强  
本文在比较分析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代工发展模式的基础上,考虑到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发展中大国的国情,以代工推动下的自主成长模式为核心,提出了中国制造业的代工发展模式,即以自主成长为基础,充分利用中国的代工承接优势,以代工成长为推动力,参与国际生产分工,承接跨国公司及其在华投资企业的外包业务,促进企业学习创新能力的提升及价值链的跃迁。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昊  
开放银行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金融科技新业态。在运作中除监管机构外,还需充分平衡银行机构、第三方机构、金融消费者等主体间的责权义关系。英国作为开放银行先行者,从实际效果看,开放银行在推动完善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等方面都发挥积极作用,但也存在部分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近半数中小微企业持怀疑态度、客户授权程序繁琐等。为稳妥促进开放银行发展,我国可以考虑首先以中小企业数据为共享重点,在部分地区试点推出开放银行,并做好标准制定、中小企业保护等方面的顶层设计。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许文文  
历经由行政依附模式向功能性自主模式的变革,中国科技社团的运作模式呈现出处于依附与自主之间的典型特征。为了探寻这一特征的形成机制,依托新制度主义理论,构建分析科技社团运作模式变迁机制的理论框架,透过M学会这一典型案例,可以发现:(1)机构发展历程(积累的核心资源、既定的利益结构)、相关人员的理性选择(政策制定者、机构领导层及员工的选择)、组织外部合法性三大因素影响科技社团运作模式的变迁过程;(2)三大因素的影响力是双向的,既有正向的推动其走向功能性自主的推动力,也有反向的将其拉回行政依附状态的回拉力。对抗存在的作用力决定了科技社团既远离行政依附模式,也不能达到功能性自主的状态。基于此结论,可以梳理出三条塑造科技社团自主性的有效路径:资源拓展,应对资源空心化;理念倡导,提升变革动力;生态塑造,构建组织合法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毕娟  张耘  
科技人文化的目标是在科技的物质、制度和精神多层次共同实现人文化,同时,科技在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推进人文化的过程也是实现科技人文化的必然路径。"三个北京"发展战略的提出,正是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的最佳诠释。因此,人文化科技发展模式成为北京市科技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并以此来推进北京城市建设和文明进步,从而促使科学技术服务于人的生存和全面发展,最终服务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黎晓奇  高梁  
文章通过对我国科技园的发展经验梳理,并结合当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求,提出了新型科技园的创新发展模式。首先通过对当前科技园的情况、问题描述来提出科技园发展模式升级的需求。之后以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目标为导向对新型科技园的定义、内涵、发展方向进行了研究。最后根据新型科技园的发展目标提出了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晓东  王涛  
加快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速度是融入国际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也是企业自身科研成果转化的必然要求,从创新模式上看,可以通过风险投资、设立融资担保基金协会、知识产权证券化和创业板上市进行,同时本文提出科技型企业融资的发展路径,具体为:加快企业科技创新速度、完善多元化的金融扶持体系、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完善评估机制、完善企业财务管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国良  
中小民营科技企业已成为技术与机制创新的主体。在新经济发展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需要不断有新的理论诞生,对中小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普遍规律和基本原理加以科学的研究,探索国内外高技术企业发展模式是寻求民营经济增长的最佳途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苏敏  
技术本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它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有半个世纪的历史,发展较为成熟,形成了以升格、衍生、新建与合作为主的四种模式。如今,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求的背景下,可以借鉴技术本科发展的国际成功模式与经验,在利用我国高等教育已有条件的基础上,探索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少数办学质量高的高职院校升格和高职院校与普通大学合作等路径来发展我国的技术本科。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海波  马金伟  
当前,金融科技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不仅优化了传统金融业务的流程,还降低了金融交易的成本,拓展了金融交易的边界,推动了金融产业的变革。但金融科技存在许多技术上及机制上的风险,加强对金融科技的监管势在必行。而区块链技术作为金融科技的核心技术和重点技术,众多发达国家以"区块链+监管"的思想构建"法链"监管模式,以创建一种新的金融监管体系,更好的实现金融监管目标。本文从金融科技监管工具和金融科技产品监管两个角度出发,探究了我国"法链"建设状况与存在的问题,并按照金融科技发展的成熟度状况制定了阶梯性的"法链"建设路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曹宝明  顾松年  
在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作为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苏南模式”,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创新,已经转换为作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的“新苏南发展模式”,其基本内涵是:以“两个率先”为目标,以园区经济为载体,以打造现代国际制造业基地为引擎,坚持快速发展、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在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国际化互动并进的过程中,实现城乡经济和社会一体化;其路径特征是:城乡联动的工业化之路,内外互动的经济国际化之路,以园区为载体的产业集聚之路,以大中城市为主导、以小城镇为纽带的城市化之路,竞相发展的县域经济之路,以人为本、富民为先的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之路,“以城统乡”的城乡一体化之路。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余海宗  袁洋  
审计模式的变革体现了我国的现实需要和国际趋同,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突破了传统范畴,适应了新形势的要求。审计模式的演进和发展对提升我国的审计质量,发展我国审计事业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从审计模式演进的背景入手,介绍了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特点与种类,分析了审计模式变革在新审计准则中的体现及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存有问题及现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钢  
现代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形式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微观组织模式。实现建设现代农业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积极发展以科技为支撑的新型农民组织化模式。这对于转变农业经营方式、推进科技创新要素向农村流动、推进农业科技产业化、培养高素质新型农民、加快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展新型农民组织化模式应坚持分类指导、利益联结、产业创新、科技支撑等基本原则。本文总结出"科技企业带农户"、"科技专家带农户"、"专家大院带农户"、"科技园区带农户"、"科技合作社带农户"和"科技农场带农户"等以科技为支撑新型农民合作组织模式,并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