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66)
2023(15068)
2022(12892)
2021(12310)
2020(10716)
2019(24913)
2018(24993)
2017(47619)
2016(26093)
2015(29981)
2014(30147)
2013(29687)
2012(27877)
2011(25275)
2010(25617)
2009(24069)
2008(23852)
2007(21588)
2006(18701)
2005(16954)
作者
(76711)
(64231)
(63853)
(61245)
(40762)
(30803)
(29485)
(25178)
(24323)
(22954)
(21687)
(21571)
(20513)
(20460)
(19987)
(19949)
(19585)
(19046)
(18745)
(18335)
(16273)
(15855)
(15756)
(14794)
(14561)
(14383)
(14358)
(14327)
(13174)
(12928)
学科
(106192)
经济(106064)
管理(74452)
(70069)
(56789)
企业(56789)
方法(50295)
数学(43949)
数学方法(43339)
中国(30694)
(28781)
(28725)
(23692)
(23669)
业经(21495)
(21326)
贸易(21313)
(20792)
(19155)
银行(19105)
地方(19065)
理论(19032)
(18534)
金融(18526)
(18272)
农业(18263)
(17306)
财务(17241)
财务管理(17194)
(16978)
机构
大学(381019)
学院(377562)
(154426)
经济(151024)
管理(142825)
研究(128591)
理学(122005)
理学院(120645)
管理学(118361)
管理学院(117663)
中国(98808)
(81661)
科学(78828)
(73146)
(65650)
(64268)
中心(59812)
研究所(59467)
(57749)
财经(57710)
业大(56299)
(52285)
北京(51550)
农业(50739)
(50005)
师范(49418)
经济学(47430)
(46217)
(45639)
经济学院(42911)
基金
项目(245304)
科学(191742)
研究(178930)
基金(176469)
(154503)
国家(153231)
科学基金(130068)
社会(111300)
社会科(105473)
社会科学(105442)
(95636)
基金项目(92402)
教育(84450)
自然(84028)
自然科(82089)
自然科学(82065)
(81090)
自然科学基金(80585)
资助(73882)
编号(73861)
成果(61715)
重点(55673)
(54955)
(52159)
课题(51196)
(50594)
创新(47382)
科研(47280)
教育部(47020)
大学(46166)
期刊
(168598)
经济(168598)
研究(112048)
中国(75950)
学报(61842)
(57676)
(57479)
科学(55226)
管理(52875)
大学(47075)
教育(46335)
学学(43908)
农业(38973)
(36516)
金融(36516)
技术(35414)
财经(28988)
经济研究(27119)
业经(26814)
(25018)
问题(23161)
(20872)
(20710)
图书(20287)
统计(19559)
技术经济(19001)
国际(18975)
理论(18667)
(18537)
(17257)
共检索到5712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丽媛   荀渊  
通过对全球科学体系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全球科学体系可被视为一个层级结构与开放结构并存的双重结构体系。基于这一理论,提出国际流动以及流动到位于全球科学体系核心位置的国家对我国学者知识生产的影响逐渐减弱的研究假设。基于我国四所“双一流”建设高等学校的学术人才国际流动与发表数据,通过在回归模型中加入流动类型、地域与世代的交互项,从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验证假设。这预示着,全球科学体系中的核心—外围层级结构对我国学者知识生产的影响呈减弱趋势;随着全球科学体系开放性的增强,我国在全球科学体系中崛起、向核心位置转移的可能性逐渐增大。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曹清峰  倪鹏飞  
中国城市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有必要以全球城市为坐标系考察中国城市体系结构。以全球1 007个城市为总体样本,基于全球竞争力和全球联系度分析中国292个样本城市的层级结构,结果表明:中国城市的全球竞争力差异较大,大部分城市的全球联系度较低,不存在扁平化趋势;中国已经形成多中心多层级的城市体系,具有明显的四级金字塔层级结构,但大部分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较弱;大部分主要城市已经被纳入各城市群的次级城市体系中,但中心城市在各城市群中的分布不均衡,多中心城市群与单中心城市群并存,并表现出"纺锤型城""哑铃型"和"金字塔型"三种形态的城市层级结构。城市群的发展成为中国城市体系演进的具体形态和主要推动力量,应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扩散和聚集作用,以城市群内部的一体化发展和城市群间的协同发展构建协调发展的城市体系,进而促进整体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胡晓明  
IT控制是适用于所有IT服务活动的控制过程,是一个自上而下、目标驱动的结构。本文将IT控制分为治理层、管理层和业务层等三个层级,基于层级结构、风险分解构建IT控制评价体系。评价过程包括业务层评价和企业层评价两大两部分,从低层级的IT流程到高层级的战略目标,逐级逐层迭代评价。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胡玉玲  申福广  
教育经费在各级教育中的合理配置问题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重点。投入到教育领域的资源是否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运用,取决于教育资源配置结构是否科学合理。本文对我国教育经费总量在各级教育中的配置状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研究,并与国际上同类型国家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提出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东明  
复杂易变的大规模国际资本流动会冲击金融稳定,可能诱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结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国际资本流动管理全面框架,防范国际资本流动风险,应从国际资本流动的动因出发,构建显性价格型和隐性价格型的层级政策体系。从短期来讲,我国应坚持有限资本管制、以自贸区金融改革试点为基础推进汇率制度改革以及完善和健全利率市场定价体系;从长期来讲,应注重提升金融发展水平和完善金融市场制度、强化金融监管体系建设以及在宏观审慎框架下完善货币政策操作体系。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雪梅  
以我国A股2004—2011年政府终极控股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采用CAPM、Gordon、OJ和ES模型估算其平均股权资本成本,检验国有企业集团控股政府层级、终极股权结构长度和宽度对股权资本成本的影响,分析表明:中央政府终极控股的上市公司的股权资本成本低于地方政府终极控股的上市公司,终极股权结构长度与股权资本成本显著负相关,而终极股权结构宽度与股权资本成本不存在显著相关性。因此,相对于延长控制链条长度(控制层级),政府通过增加链条数(控制渠道)控制上市公司更加有利;政府应减少对上市公司的干预,同时也不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高翔  
本文基于中心地理论从理论角度分析了高铁如何通过缩小市场范围下限和扩大市场范围上限的方式增加所有城市服务业的种类,从而扩大潜在市场范围。服务业市场存在交叉的城市之间会进行竞争,而自身服务业规模较大、聚集经济更明显的城市具有优势。本文以中国29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对象,从实证角度支持了以上假说。将市辖区视为地级市服务业中心,在高铁连接的城市中,原本市辖区第三产业GDP较大的城市市辖区第三产业GDP占全市GDP比重更高,而自身市辖区第三产业GDP较小的城市该比重不变或更低。使用在建高铁信息进行安慰剂测试的结果支持了基本结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冯邦彦  谭裕华  
金融中心首先是信息中心,“非标准化信息”的地理分布决定了金融中心的空间布局,实体经济规模、金融制度、地理因素综合地决定了金融中心作为信息中心的竞争力。文章对全球金融中心的布局和我国目前金融中心的空间组织进行了描述,并对我国金融中心未来的空间布局与功能层级分工进行了新的预测。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马建华  
经济体间市场网络层级体系的形成是近代市场扩展、经济转变、市场整合度等多重研究的一个切入点。学界一般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内贸易网络已渐具规模,且内部存在不同层级。相较于近代中国国内商品流通层级性的形成,资金流动下金融网络层级性的构建和表现,自然成为经济史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梳理总结国内汇兑市场中重要商埠的主要汇兑关系,大体描绘以上海为中心,以天津、汉口、镇江等一级汇兑中心为节点,连接次级商埠和基层市场并逐步形成立体型的汇兑层级体系。汇兑体系的横向纵向连接,又形成了复杂的全国汇兑网络。从宏观角度看,近代中国的区域金融圈表现明显,空间距离极大地影响全国的汇兑关系,长距离汇兑关系还较少,全国金...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郑少峰  黄启  张帅  
城市群是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选取代表城市群发育程度的指标,运用系统聚类法,对我国城市群进行层级划分。研究表明我国25个城市群按照发育程度可分为4个等级。本文从发育程度、产业结构和分布形态3个方面对各发育层级城市群的基本形态进行分析。通过对各层级的城市群发育状况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为各城市群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潘文卿  张润君  
区域间经济影响的反馈效应是多区域经济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对闭合反馈回路的研究则涉及到区域间相互关联的层级问题。本研究以中国首张8个区域的区域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从区域间的反馈回路与层级分析角度对中国经济的空间结构进行初步探讨。研究发现,中国目前仍以区域内产业间的关联为基本特征,区域间联系仍较弱。从区域间相互影响的反馈效应看,存在着三个属于较高层级的大的闭合性反馈回路,它们占中国中间贸易流量的64.3%;而四个较低层级的反馈回路只占中间贸易流量的35.7%,而且它们都存在着两个更小的闭合性反馈回路。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邢祖礼  项学明  
本文对寻租产权的层级结构进行研究,基础的政治制度决定了资源的基础分配结构,层级的行政权力从中衍生,在转型条件下寻租者能够利用这种权力来为自己的利益服务。由于寻租产权的特殊性,它不得不"创造"非市场的方式实现的产权价值从而获得收益,委托代理是其主要方式。笔者通过对价值实现过程中护租活动的分析,揭示出许多可以作为转型经济制度背景的制度内涵。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璐宁  孟续铎  
本文以2245位农民工调查样本为依据,使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民工在不同类型城镇间定居选择的偏好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位列前两位的是中小城镇和一线大城市,一些相同的因素影响着农民工定居选择的偏好,包括个体人力资本、婚姻状况、城市生活条件、发展空间等。不同的是,大城市端存在的"拉力"要大于中小城镇,同时生活成本高形成的"经济推力"也比较大,而中小城镇端因劳动保障欠缺等社会因素形成的"推力"要大于大城市。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邵莉  吴俊英  
基于FAS 157的公允价值层级理论,采用Ohlson价格模型,以公允价值的三个层级为切入点,通过对A股金融行业的实证分析,研究公允价值层级信息被我国资本市场的认可程度。分析结果表明,公允价值层级信息的披露有助于公司提升股价,第一层级公允价值资产比第二层级公允价值资产更具增量价值,而第三层级公允价值资产以及公允价值负债的三个层级均未呈现显著的价值相关性。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公允价值层级披露的统一标准,并鼓励上市公司通过评估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对其公允价值资产和负债进行计量。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吴静  朱海嘉  王轶  宋源  
随着DRG支付方式改革的不断推进,公立医院面临的经济运行压力进一步加大,成本管理变得尤为重要。通过梳理公立医院DRG成本报告编制要求和意义,分析医院内部不同管理层对DRG成本报告的需求,提出构建基于DRG的公立医院多层级成本报告体系,并对该体系的构建思路、具体内容和应用进行阐述,提出实施建议,希望对公立医院成本报告编制提供参考和帮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