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56)
2023(6000)
2022(4436)
2021(3969)
2020(3168)
2019(6732)
2018(7061)
2017(13585)
2016(7384)
2015(8295)
2014(8470)
2013(7976)
2012(7081)
2011(6311)
2010(6239)
2009(6091)
2008(5959)
2007(5468)
2006(5141)
2005(4683)
作者
(21527)
(17953)
(17811)
(17071)
(11357)
(8539)
(8290)
(6924)
(6852)
(6415)
(6102)
(6032)
(5751)
(5719)
(5504)
(5423)
(5281)
(5263)
(5246)
(5192)
(4552)
(4304)
(4293)
(4143)
(4032)
(4012)
(3993)
(3939)
(3594)
(3514)
学科
(30066)
经济(29921)
管理(20587)
(19185)
(16614)
企业(16614)
中国(11127)
业经(10672)
方法(10152)
(9881)
(8362)
理论(8047)
(7879)
(7165)
农业(6416)
信息(6334)
数学(6225)
数学方法(6133)
(5928)
地方(5792)
(5640)
(5329)
财务(5307)
财务管理(5302)
产业(5248)
企业财务(5147)
发展(4983)
(4968)
总论(4600)
信息产业(4404)
机构
大学(106748)
学院(104746)
(39248)
研究(38883)
管理(38449)
经济(38370)
理学(32427)
理学院(31967)
管理学(31314)
管理学院(31096)
中国(28855)
科学(24608)
(23697)
(19980)
(19137)
研究所(18181)
(17583)
中心(17555)
(16570)
(16169)
师范(16017)
财经(15132)
北京(14908)
业大(14829)
(13984)
(13661)
农业(13620)
师范大学(13071)
(13056)
经济学(11986)
基金
项目(70524)
科学(55858)
研究(52188)
基金(51377)
(45449)
国家(45064)
科学基金(38393)
社会(34953)
社会科(31833)
社会科学(31821)
基金项目(26609)
(26226)
自然(23812)
自然科(23280)
自然科学(23276)
教育(23157)
自然科学基金(22885)
(22704)
编号(22560)
成果(19671)
资助(19500)
重点(16317)
(15207)
(15003)
国家社会(14577)
课题(14545)
项目编号(14337)
(13647)
科研(13157)
(13029)
期刊
(46603)
经济(46603)
研究(31371)
中国(23280)
学报(19201)
(17026)
科学(16564)
(15810)
大学(13900)
管理(13748)
教育(13686)
学学(12527)
农业(11380)
图书(10831)
(8829)
金融(8829)
财经(7787)
经济研究(7657)
技术(7583)
书馆(7537)
图书馆(7537)
业经(7472)
情报(7086)
(6756)
问题(6218)
(5921)
(5608)
资源(5384)
理论(5336)
(5056)
共检索到1635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薛晓东  
以国际互联网络(INTERNET)为重要标志的全球信息高速传递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场空前的社会信息化热潮,并且一开始便在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以及企业等领域中引起了极大的冲击,形成了一股全球社会信息化热潮。这一热潮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它对社会观念形态将会...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周石峰  
1933到1935年以上海为中心的国货年运动,并未获致与洋货竟胜的市场和减少外贸入超的预期利益。民众的崇洋心态是构成了民族产品市场的重大阻力之一,而此种心态的形成,则与洋货物美价廉的路径依赖式影响、上层社会的消费示范作用、消费风尚、商品广告和人员流动而广播蔓延不无关联。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陈思莲  范士陈  
基于社会观念变迁视角,梳理和探究了改革开放以来海南岛黎族地区在经济、婚姻、服饰、宗教观念等方面的主要变化,本文认为这种变化具有三个主要特征:从封闭性向开放性转变、保守性向进取性转变、依附性向自主性转变,并对导致这种观念变迁的三个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宇  
职业教育活动周作为一种国家制度性、常态性活动至今已举办两届。在此期间,职业教育日益受到民众关注与社会认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风潮汹涌,"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价值观渐成时代风尚。基于这一点,职业教育活动周可以说是以观念变革推动职业教育更好发展由大到强的一次思想启蒙。继续办好职业教育活动周,对于不断深化和提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发展认识,推动职业教育开创新局具有重要意义。关照当下的经济社会发展现实,未来职业教育活动周开展的着眼点必须从自上而下的制度推动转向由下而上的自主驱动。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久龄  
天津社会信息化的测定徐久龄(天津师大应用文科学院天津300070)AbstractThisarticlemeasuresthesocialinformationinTianjinwithstatisticaldata.Itresultsinthein...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孙继伟  
您知道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的新时期"新四化"吗?就是国家的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把信息化水平提升列入国家的发展目标,对信息化发展而言具有战略意义。然而,什么是信息化,如何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信息化水平?中国信息化发展水平如何?我们所认识的信息化记得30多年前,能打个电话都是比较奢侈的事,根本谈不上什么信息化。要给家里报个平安,最快捷的方式就是去邮局发个电报,发的字数越少就越少花钱在信息匮乏时代,人们为信息传播的不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宋余庆  倪波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图书、情报的地位越来越受到强烈的冲击。本文分析了图书、情报在信息化社会中的应有地位,从图书、情报自身优势出发,深入探讨了以主人翁姿冬加入信息化社会的途经和方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任毅  吴瑶  
在当前教育发展过程中,信息化技术逐渐应用到教育领域的各个环节,对人们的学习活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一过程也必然引发了学习者学习观念的转变。信息化教育中的学习活动表现出了全新的特征,使人们的学习观念逐渐出现了从书本学习到网络学习、从封闭学习到开放学习、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等方面的一系列转变。学习者一方面要继承传统学习观念的优势,另一方面也要加深对信息化教育的理解,才能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波  郭文娜  
根据历史脉络追踪SR I的来源,借鉴国际中介机构的定义对SR I的内涵加以概括,得出了"社会责任投资是通过投资获取金钱回报,同时满足投资者的道德要求,实现环境、社会或公司治理的改善,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投资方式"的结论,并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发展SR I的迫切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卢德平  
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社会沟通之所以失灵、低效、无效,主要是因为所嵌入的日常社会互动模式与政策导向型的社会沟通存在着兼容的困难。在社会沟通的深层存在着沟通双方在政策脚本和社会原则上的分歧,在中层存在着中国文化所倚重的"面子作用",而在沟通表层的话语运行上,又和日常社会互动模式形成合流。社会沟通在和日常社会互动合流之后,需要遵循日常生活场域所通行的沟通对称性原则。沟通中的对称性原则,其核心内涵在于:这种对称是人们作为会话者、交际者的对话者资格的对称,是人格的对称。要解决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社会沟通失灵的问题,需要淡化社会分层和政治沟通中的政策主体所带来的非对称性迁移力量,以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生活者的姿态,实现由非对称向对称的转变,从而建立对话者所需要的"我们"关系。这种对话关系的建立是有效的社会沟通成立的前提,也是基层社会治理实现善治的基本条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卢德平  
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社会沟通之所以失灵、低效、无效,主要是因为所嵌入的日常社会互动模式与政策导向型的社会沟通存在着兼容的困难。在社会沟通的深层存在着沟通双方在政策脚本和社会原则上的分歧,在中层存在着中国文化所倚重的"面子作用",而在沟通表层的话语运行上,又和日常社会互动模式形成合流。社会沟通在和日常社会互动合流之后,需要遵循日常生活场域所通行的沟通对称性原则。沟通中的对称性原则,其核心内涵在于:这种对称是人们作为会话者、交际者的对话者资格的对称,是人格的对称。要解决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社会沟通失灵的问题,需要淡化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肖红艳  张小莉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信息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教师的信息素养成为教师素质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论述了信息化社会教师信息素养的必要性、信息化社会对教师信息素养的具体要求,并且提出了信息化社会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途径。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洪坚  刘时衡  袁名敦  
通过信息化对制度异化的削弱来论证其对人类文明的推动作用,同时阐明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反过来亦促进信息化的发展。具体考察了社会各个历史阶段中人类文明与信息化的互动关系,以及在当今信息技术尤其是通信网络迅猛发展的情况下,信息化对社会各方面的深刻影响。最后,回顾了我国近十余年来的信息化过程。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谈松华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积极推动教育改革与创新,实现我国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正如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同志在“2003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论坛”开幕致辞中所指出的,要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探索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新思路和有效途径,就要深入地探讨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热点问题,促进学校、企业和社会广泛地参与学术交流;同时,还要研究高等教育信息化如何辐射、带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以及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以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推动整个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9月19~20日举行的“2003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论坛”,就网络教育资源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