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04)
2023(6932)
2022(5846)
2021(5104)
2020(4154)
2019(9261)
2018(9228)
2017(17706)
2016(9793)
2015(10891)
2014(10985)
2013(10917)
2012(10403)
2011(9479)
2010(9738)
2009(8891)
2008(8800)
2007(7994)
2006(7143)
2005(6727)
作者
(28713)
(24588)
(24000)
(22844)
(15388)
(11547)
(10735)
(9212)
(9164)
(8796)
(8595)
(8204)
(8004)
(7881)
(7853)
(7443)
(7272)
(7264)
(7130)
(7030)
(6240)
(6006)
(5877)
(5735)
(5558)
(5450)
(5422)
(5409)
(4850)
(4789)
学科
(40376)
经济(40298)
管理(36830)
(29123)
(24790)
企业(24790)
(13229)
环境(13031)
(12795)
方法(12766)
(10637)
(10566)
数学(10527)
数学方法(10365)
(9876)
中国(9847)
业经(9459)
(8866)
(7944)
金融(7941)
(7811)
银行(7789)
(7638)
财务(7621)
财务管理(7599)
体制(7536)
(7466)
企业财务(7255)
(7125)
农业(6874)
机构
大学(146685)
学院(144725)
(61911)
经济(60642)
研究(53442)
管理(53403)
理学(45491)
理学院(44945)
管理学(44242)
管理学院(43967)
中国(39395)
(31495)
科学(30824)
(30784)
(26954)
(24534)
研究所(24266)
财经(24068)
中心(23274)
(23169)
(21709)
业大(20746)
(19624)
经济学(19454)
北京(19113)
农业(18914)
(18805)
师范(18613)
财经大学(17830)
经济学院(17438)
基金
项目(96105)
科学(76865)
基金(71641)
研究(71101)
(62952)
国家(62481)
科学基金(53231)
社会(46608)
社会科(44207)
社会科学(44198)
基金项目(37549)
(36625)
自然(33679)
自然科(32862)
自然科学(32850)
教育(32528)
自然科学基金(32285)
(31585)
资助(28118)
编号(27448)
(24320)
成果(23625)
重点(22412)
(22374)
(20913)
(20343)
国家社会(19930)
课题(19837)
教育部(19347)
创新(19290)
期刊
(71785)
经济(71785)
研究(44559)
中国(31664)
(25359)
(23204)
学报(22844)
科学(22076)
管理(20848)
大学(17858)
学学(16884)
教育(15572)
农业(15260)
(14862)
金融(14862)
财经(12227)
技术(11386)
(10493)
经济研究(10441)
业经(10330)
问题(9230)
国际(8392)
(8074)
(7672)
(7498)
世界(7452)
科技(6817)
技术经济(6417)
(6385)
论坛(6385)
共检索到2245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宝英  张蕙  
全球气候合作制度的动态演变,其本质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气候谈判和博弈过程中的实践演化。同时,气候问题涉及全球的经济和社会利益,在多边利益的博弈过程中,全球气候谈判之路注定漫长而曲折。分析全球碳减排合作机制的演变、国家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运行成效,以及全球碳减排合作机制面临的困境,借鉴比较全球主要国家的节能减排经验,为探索我国碳减排路径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余光英  祁春节  
由于人类经济活动的大规模膨胀,温室气体的排放超出了地球生态系统对二氧化碳的自净能力的限度,从而引起地球温度上升,温度上升过快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一场大灾乱。本文通过非合作博弈分析可知,各国单独减排二氧化碳达不到预期的水平,因为各国存在对公共物品搭便车的动机;而京都议定书协议可以看作为一个合作博弈,这种合作博弈可以完成多于各国独自联盟时的减排量。根据京都议定书参与国缔约国的不同政治经济状况将该成员国分为四类:欧盟、美国、中国、其他国家,然后判断这四类成员博弈结果。用合作博弈的解的概念判断该合作目前不存在优超,但现行的博弈是不稳定的博弈。沃克机制是解决公共物品的一种有效机制,可以尝试沃克机制的分...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小伟  
文章基于支付能力原则提出一种国际差异化协调碳税政策(CEDS),在此政策下一国碳税税率与其人均GDP水平正相关;采用环境版全球贸易分析模型,定量地评估CEDS的减排效果和对不同区域的经济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碳关税政策,CEDS减排效果更为明显,世界碳泄露较小;与碳关税政策相比,实施全球合作的CEDS政策,世界总的GDP和居民福利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特别的,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福利损失较小;发展中国家基于CEDS在国内减排,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发达国家关于单方面减排措施所导致的竞争力损失的担忧。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董锋  余博林  
基于2000—2015年中国30个省的面板数据,运用门槛模型考察了土地城镇化对碳排放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政府获取土地财政收入会加重碳排放,土地城镇化对碳排放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存在三种门槛效应:随着财政分权度的提高,土地城镇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先增加后减小;随着对外开放度的提高,土地城镇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先增加后减小;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土地城镇化对碳排放的影响递减。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周建  易点点  
在现有各省共有各类能源消费数据资料情况下,本文运用更为细致的化学原理进行了各省共同区间2000-2008年碳排放量的估算,通过引入碳排放泰尔系数定量衡量各省差异及波动特征,并采用动态面板模型等对于我国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及碳减排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结论表明:(1)我国近年来碳排放增长趋势明显,从碳排放总量来看,东中西部存在着较大差异,但从碳排放增速来看,东中西部比较接近,差异不明显。(2)基于GDP的碳排放泰尔系数表明全国碳排放的差异程度有较大的波动,在2004年左右差异达到了顶峰,泰尔系数大约在0.2左右,总差异较大的波动主要是由于区域内各省差距的巨大波动所造成。第二产业GDP碳排放全国总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道平  廖海凤  谭洪  
全球气候变暖对环境和经济发展影响巨大,碳排放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碳交易政策是基于市场机制控制碳排放及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核心政策工具。采用2004—2019年中国30个省的面板数据(因数据缺失,未包含西藏地区和港澳台地区数据),基于双重差分和中介效应模型对碳交易政策的减排效应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论从总体看还是分区域看,碳交易政策均具有显著的减排效应,但效应的大小存在区域差异,碳交易政策在东部地区的减排效应比中西部地区更大。机制分析发现,碳交易政策可通过减少能源消耗规模、促进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增加外商直接投资等渠道实现减排,能源规模、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外商投资等在碳交易政策传导中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但这种传导机制存在区域差异。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何新华  武鹏星  
生产链上下游企业选择合适的合作机制对低碳产品定价及碳减排有重要影响。通过构建博弈模型分析三种不同合作机制下的低碳产品定价及碳减排问题:第一种合作机制即制造商与零售商进行合作,当两条生产链都选择这种合作机制时,能带来较高的碳减排率和较低的零售价格,这对制造商、零售商、消费者和环境都是有利的。第二种合作机制即两条生产链的制造商之间、零售商之间分别合作,这会带来较低的碳减排率和较高的零售价格,对两个制造商有利,而对零售商和消费者不利。分析前两种合作机制的利与弊提出第三种合作机制,即零售商和制造商共享利润下的有利于碳减排的策略。最后,结合案例讨论和数值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当制造商和零售商收入共享比在一定范围内时,第三种合作机制可以给制造商和零售商带来更高的利润。由此为企业选择最佳的合作机制及合理的碳减排策略提供了理论指导。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尹智超   房芳  
资本账户自由化促进了国际资本市场的投融资活动,为全球协同推进碳减排提供了可能。在全球减排降碳呼声日渐高涨的背景下,本文使用资本账户开放数据库(GKAOPEN),基于全球188个国家(地区) 1999—2019年的碳排放数据,实证检验了资本账户开放对碳排放的空间溢出效应,探讨了资本账户子项开放对实现全球协同碳减排的可能性。本文的研究结论有三点:一是资本账户开放对碳排放具有负向空间溢出效应,本地区(邻近地区)资本账户开放水平的提高能够促进邻近地区(本地区)碳排放量的下降,其中,集合投资市场、债券市场、股权市场和直接投资市场四个资本账户子项对碳排放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强;二是资本账户开放促进了绿色技术溢出和绿色资本溢出,为碳减排提供了中介渠道,这一中介作用在集合投资市场、债券市场、股权市场和直接投资市场等子市场中较为显著。三是经济距离权重下的空间溢出效应更强,经济关联越密切,资本账户开放的碳减排效应越明显,加强经贸往来、推动资本账户开放有助于实现全球碳减排。异质性检验表明,在亚洲和美洲等国家发展程度差异较大的地区,资本账户开放对碳排放的空间溢出效应相较于欧洲或非洲更显著,这些地区在推动资本账户开放过程中更容易实现协同减排的目标。本文从各国(地区)结合自身经济实际推进资本账户开放、引进绿色技术和绿色资本、丰富碳减排政策工具箱、以开放为契机寻求更多碳减排合作空间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周县华  范庆泉  
本文建立了分别包含碳强度目标约束和总量目标约束的多行业一般均衡模型,评估了中国现阶段实施的基于重点行业碳强度减排目标的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效果,解释了现阶段实施的减排政策产生就业红利,并有利于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的原因。本文结论表明,随着中国碳强度减排任务的不断加重,当前政策的就业红利将不复存在,同时政策机制蕴含的资源错配、各行业边际减排成本不相等的问题则愈加严重,实施碳交易减排政策的时机逐渐成熟,政府应及时推出碳交易政策代替现行的减排政策。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锐  
实现国际市场共同追求的二氧化碳"零排放"与"碳中和",除了限制石油、煤炭等传统化石能源的使用这一抑制性路径外,更应寻找与开拓有利于实现减排与生产平衡的非抑制性措施,这些措施包括扩大资源分布性最广的氢能源使用、通过技术创新有效进行碳捕捉并拓展更加广泛的商业化用途、加强储能步伐以消除风光等新型能源替代传统石化能源过程的不稳定性,以及推进碳市场建设进而通过市场机制的灵敏调节达到对排放的总量控制。
[期刊] 预测  [作者] 杨涛  李随成  
采用清洁发展机制下碳排放总量限制的减排政策时,企业吸引投资者对减排方面的相关技术和设备的投资非常重要。由于企业和投资者之间信息的不对称,投资者无法判断企业是高收益企业还是低收益企业。基于此,本文构建了企业和投资者之间的信号传递博弈模型,结果表明,企业用自身收益的一定比例换取投资者对新上项目的投资,对低收益企业的投资概率要大于高收益企业;在不区分企业收益情况下,进而研究了达到预期减排目标的企业和投资者之间的混同完美贝叶斯均衡策略,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江  李登凯  秦霞  
在全球化竞争格局下,低碳成为除低成本、快速反应等因素之外供应链竞争的新焦点。以碳减排效率为研究视角,运用动态博弈论等相关方法分析供应链企业在不合作和完全合作情形下,对整条供应链利润及碳减排率的影响。研究表明,供应链企业在碳减排和定价上的充分合作可实现供应链整体利润和减排率的最优,并在同等条件下对供应链上游企业减排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春蕾   佟继英  
基于1993—2019年51个国家的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分析了工业智能化对全球碳减排的影响和内在机理。研究发现:工业智能化能够显著推动全球碳减排,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中介效应回归结果表明,工业智能化可以通过制造业高端化和产业结构升级渠道推动全球碳减排。门槛效应回归结果表明,全球碳减排不仅受工业智能化自身发展水平的动态影响,工业集聚度在其中也发挥着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工业智能化能够更大幅度降低全球富裕国家和富裕群体的人均碳足迹,有助于缓解全球碳排放的不平等。因此,应当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通过跟踪碳足迹评估政策的实际环境影响,推动工业智能化与碳减排领域的国际合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颖利  陈宇驰  
在政府实施碳税政策的大背景下,对不同形式的政府补贴如何影响制造商的生产减排决策进行研究。在无补贴、技术减排投资成本补贴和回收再制造补贴三种情形下,分别建立了三种不同的模型,分析比较三种补贴模型对制造商产品产量和减排决策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碳税税率的增加,产品碳减排水平并不总是增加。不仅如此,碳税政策的实施还会对低碳产品的产量和利润起到负面效果。但政府补贴政策的实施确实能够缓解碳税给制造商带来的压力,在碳税税率较高时,采取回收再制造补贴能够更大程度起到提高制造商积极性的作用。(2)不同的政府补贴对产品产量和利润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在η<0.38时,选取技术减排补贴能够获得更大的产品产量和总体利润;η>0.38时,选取回收再制造补贴更经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新民  
温室气体减排的核心问题是经济问题,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是农业碳减排的关键。文章对农业碳减排的必要性和减排潜力进行了分析,提出建立和完善农业碳减排的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