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11)
2023(3196)
2022(2691)
2021(2420)
2020(2050)
2019(4381)
2018(4252)
2017(8273)
2016(4544)
2015(4615)
2014(4579)
2013(4592)
2012(4259)
2011(3816)
2010(3778)
2009(3529)
2008(3459)
2007(3043)
2006(2480)
2005(2289)
作者
(13948)
(11989)
(11532)
(11217)
(7583)
(5879)
(5295)
(4524)
(4416)
(4295)
(4137)
(3965)
(3963)
(3925)
(3745)
(3690)
(3591)
(3585)
(3466)
(3328)
(3021)
(2881)
(2876)
(2742)
(2720)
(2610)
(2565)
(2548)
(2463)
(2419)
学科
(16634)
经济(16613)
(12168)
管理(11120)
(9825)
企业(9825)
方法(7757)
数学(6776)
数学方法(6691)
(5659)
(4809)
中国(3765)
(3730)
金融(3730)
(3540)
(3512)
(3461)
银行(3451)
(3356)
财务(3351)
财务管理(3344)
(3307)
企业财务(3277)
(3236)
贸易(3236)
(3188)
技术(3138)
业经(3119)
(2811)
理论(2599)
机构
大学(64053)
学院(63183)
研究(25016)
(24998)
经济(24494)
管理(21118)
理学(18609)
理学院(18330)
管理学(17892)
管理学院(17764)
中国(17403)
科学(17085)
(14647)
(13608)
(13375)
研究所(12705)
(11957)
农业(11855)
业大(11590)
中心(10770)
财经(9869)
(9181)
(9165)
(9116)
经济学(8306)
北京(8062)
(7973)
师范(7807)
科学院(7787)
(7694)
基金
项目(46227)
科学(36114)
基金(34709)
(32432)
国家(32209)
研究(29709)
科学基金(26571)
社会(19171)
自然(18510)
社会科(18298)
社会科学(18292)
自然科(18137)
自然科学(18127)
基金项目(17962)
自然科学基金(17833)
(17448)
(15515)
资助(14376)
教育(13541)
重点(11105)
(10282)
编号(9936)
计划(9914)
(9699)
(9699)
(9679)
科研(9385)
创新(9171)
(8691)
国家社会(8644)
期刊
(24246)
经济(24246)
研究(17268)
学报(15448)
(12905)
科学(12436)
中国(11369)
大学(10990)
学学(10688)
(9381)
农业(8864)
管理(7811)
(6314)
金融(6314)
教育(5217)
财经(5116)
(4988)
经济研究(4637)
业大(4422)
(4412)
(3900)
技术(3860)
农业大学(3651)
科技(3438)
林业(3366)
问题(3279)
业经(3266)
国际(3182)
(3140)
世界(2882)
共检索到893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杞人  
全球濒危物种首次超过1.6万种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09年发表的一份环境报告,由于气候变化和其他威胁对动植物生存环境的破坏,濒危物种首次超过1.6万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其一年公布两次的濒危物种"红名单"中说,主要因自然生活环境恶化而濒临灭绝的16119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Peter H.Raven  刘杰  
自然界中基因的横向转移广泛存在,转基因技术即是模仿自然界中的基因横向转移。在转基因技术开发和测试长达30多年之后,这一技术已被用于生产种类繁多的药物、几乎全世界所消费的啤酒和奶酪以及27个国家的1 800万农民在1.75亿hm2土地上种植的农作物。数以亿计的人和数十亿的家畜消费这些转基因作物及其制品差不多20年了,但是没有来自任何地方的可以证实转基因植物有害的案例。因此,让人很难理解为何在某些地区一直存在坚决抵制转基因作物种植的现象。鉴于转基因作物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农业本身就是生物多样性最主要的敌人,因为在过去的1.2万年中,全球人口数量从最初的100万增长到了目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贺祚琛  
2021年10月11—15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15次会议(简称COP15)在中国昆明召开。经过与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大会于10月13日通过了《昆明宣言》,呼吁各方采取行动,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在当前全球生物多样性日渐丧失、人与自然关系面临冲突加剧的大背景下,《昆明宣言》从生态文明和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这个角度出发,站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强调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并提出一系列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发展举措,无疑为未来的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切实的承诺与支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品茹  
气候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一个关键支撑要素,为地球生物构筑了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不当活动导致全球气候持续变暖。气候变化破坏和改变了不少生物的生存环境,威胁它们种群的生存和发展,对地球生物多样性造成巨大威胁。与此同时,生物多样性的改变,也负向反馈到了气候变化上,进一步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两者间这种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使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和减排事业遭受更大挑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詹绍文  赵雅雯  
从人类肉眼无法观测到的微生物,到地球最大的哺乳动物蓝鲸;从地球最小的植物芜萍,到地球最大的草本植物旅人蕉,地球上的物种纷繁复杂,直到现在科学家们也不能给出地球物种的精确统计数据。然而令人痛心的是,由于人类的破坏性活动,地球生物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根据政府间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科学政策平台(IPBES)2019年5月发布的一份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贺祚琛  
2021年10月11—15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15次会议(简称COP15)在中国昆明召开。经过与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大会于10月13日通过了《昆明宣言》,呼吁各方采取行动,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在当前全球生物多样性日渐丧失、人与自然关系面临冲突加剧的大背景下,《昆明宣言》从生态文明和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这个角度出发,站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强调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并提出一系列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发展举措,无疑为未来的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切实的承诺与支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品茹  
气候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一个关键支撑要素,为地球生物构筑了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不当活动导致全球气候持续变暖。气候变化破坏和改变了不少生物的生存环境,威胁它们种群的生存和发展,对地球生物多样性造成巨大威胁。与此同时,生物多样性的改变,也负向反馈到了气候变化上,进一步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两者间这种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使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和减排事业遭受更大挑战。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Peter H.Raven  
自然界中基因的横向转移广泛存在,转基因技术即是模仿自然界中的基因横向转移。在转基因技术开发和测试长达30多年之后,这一技术已被用于生产种类繁多的药物、几乎全世界所消费的啤酒和奶酪以及27个国家的1 800万农民在1.75亿 hm2土地上种植的农作物。数以亿计的人和数十亿的家畜消费这些转基因作物及其制品差不多20年了,但是没有来自任何地方的可以证实转基因植物有害的案例。因此,让人很难理解为何在某些地区一直存在坚决抵制转基因作物种植的现象。鉴于转基因作物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农业本身就是生物多样性最主要的敌人,因为在过去的1.2万年中,全球人口数量从最初的100万增长到了...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敏  吴克宁  李晨曦  刘霈珈  祝培甜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保障。[目的]为进一步开展土地整治中保护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借鉴。[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总结法从土地整治的规划、设计、施工和后期管护层面,总结梳理土地整治中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研究与工程实践,并对其趋势进行展望。[结果]未来还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1)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在不同规划中的具体体现以及不同规划的衔接和融合;(2)强化景观生态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设计方法在土地整治中的应用以及设计技术的研发创新(3)注重土地整治中生态措施在施工方面的落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献溥  崔国发  李俊清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雨婷  胡小伟  
~~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敏  吴克宁  李晨曦  刘霈珈  祝培甜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保障。[目的]为进一步开展土地整治中保护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借鉴。[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总结法从土地整治的规划、设计、施工和后期管护层面,总结梳理土地整治中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研究与工程实践,并对其趋势进行展望。[结果]未来还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1)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在不同规划中的具体体现以及不同规划的衔接和融合;(2)强化景观生态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设计方法在土地整治中的应用以及设计技术的研发创新(3)注重土地整治中生态措施在施工方面的落实以及施工技术的提高;(4)更加注重土地整治中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后期管护的有效性,主要从技术和制度层面。[结论]土地整治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是贯彻落实"推进生态文明"和"建设美丽中国"发展战略的重要工作,研究成果丰富土地整治内涵,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世伟   任秋潇   刘叶畅   
2021年10月14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生态文明论坛在云南昆明举行,来自全球的与会人士深入交流探讨了如何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背景生物多样性包含了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形式。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系统,在遭遇外部冲击之后具有更强韧性,能较快恢复。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延续依赖生物多样性,但在过去50年中,全球野生动植物数量减少了60%,海洋、森林、淡水水体和其他生态系统的严重退化,削弱了大自然产生产品和服务的能力,而这些产品和服务却是支撑人类社会繁荣、发展的关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齐飞   邱双  
生物多样性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政府、投资人、公众等众多利益相关者对生物多样性信息的需求日益强烈,要求也越来越高。为帮助各类组织更好履行生物多样性报告义务,全球报告倡议组织对其2016年发布的《GRI 304:生物多样性》进行修订,并于2022年底发布征求意见稿。本文详细分析了本次生物多样性标准的修订背景、主要内容和意见反馈等情况,以期为我国生物多样性标准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霍丽云  
生物多样性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全球三大环境问题之一。根据居群遗传学原理 ,生物多样性保护归根结底是遗传多样性保护 ,如果缺乏遗传基础的保护 ,生物多样是无法实现的。而遗传多样性保护的重要任务则是对基因多样性的保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