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65)
2023(17230)
2022(14052)
2021(12971)
2020(10823)
2019(24522)
2018(24500)
2017(48012)
2016(26006)
2015(29065)
2014(28523)
2013(28017)
2012(25305)
2011(22517)
2010(22761)
2009(21726)
2008(21172)
2007(18929)
2006(16900)
2005(15442)
作者
(70820)
(58836)
(58779)
(55580)
(37513)
(27758)
(26766)
(22675)
(22116)
(21108)
(19643)
(19552)
(18740)
(18529)
(18107)
(17926)
(17431)
(17207)
(17113)
(16825)
(14544)
(14284)
(14280)
(13429)
(13317)
(13134)
(12986)
(12966)
(11605)
(11533)
学科
(114611)
经济(114482)
(97797)
(86552)
企业(86552)
管理(86036)
方法(48593)
数学(38848)
数学方法(38323)
业经(35683)
(34777)
(31637)
中国(31473)
农业(24373)
(22705)
(22136)
贸易(22124)
(22093)
财务(22044)
财务管理(22018)
地方(21806)
技术(21679)
(21556)
企业财务(20747)
理论(20379)
(19104)
(18195)
(18007)
(17670)
银行(17655)
机构
学院(368139)
大学(360569)
(157945)
经济(154968)
管理(146986)
理学(125894)
理学院(124667)
管理学(122629)
管理学院(121940)
研究(115934)
中国(92244)
(75377)
(73877)
科学(66024)
财经(58684)
(56363)
(55550)
(54351)
中心(53403)
(53013)
研究所(50420)
业大(48751)
经济学(48048)
北京(47136)
(45794)
师范(45429)
(44770)
经济学院(43514)
财经大学(43141)
农业(42434)
基金
项目(235546)
科学(188554)
研究(178423)
基金(171732)
(146564)
国家(145288)
科学基金(127391)
社会(115867)
社会科(110040)
社会科学(110015)
(93288)
基金项目(89992)
教育(81912)
自然(79674)
自然科(77921)
自然科学(77908)
(76632)
自然科学基金(76535)
编号(73921)
资助(69814)
成果(59166)
重点(52204)
(52177)
(51981)
(51835)
课题(50273)
国家社会(47715)
创新(47662)
项目编号(45673)
人文(45601)
期刊
(180457)
经济(180457)
研究(108962)
中国(69943)
管理(60425)
(58160)
(51165)
科学(46444)
学报(45452)
教育(37468)
大学(36116)
(36065)
金融(36065)
农业(35455)
技术(35081)
学学(33910)
业经(32544)
经济研究(29049)
财经(28891)
(25092)
问题(24580)
(21495)
技术经济(20842)
(20665)
国际(19238)
现代(18947)
商业(18848)
统计(18073)
世界(17355)
(17104)
共检索到5556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传志  张彩云  余兴发  
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候鸟经济"的特征,不断从高成本国家向低成本国家迁徙。日韩等国的经验显示,劳动密集型产业大规模国际转移发生在人均GDP1万美元左右的阶段。我国沿海地区人均GDP早已超过1万美元,劳动密集型产业外移现象逐渐增多。这标志着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走出去和实施国际化战略都将进入新的阶段。然而,我国企业国际化尚处于初级阶段,不同产业走出去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传志  张彩云  余兴发  
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候鸟经济"的特征,不断从高成本国家向低成本国家迁徙。日韩等国的经验显示,劳动密集型产业大规模国际转移发生在人均GDP1万美元左右的阶段。我国沿海地区人均GDP早已超过1万美元,劳动密集型产业外移现象逐渐增多。这标志着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走出去和实施国际化战略都将进入新的阶段。然而,我国企业国际化尚处于初级阶段,不同产业走出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方俊智  武友德  陈俊营  
首次尝试构建一个具有嵌套性、循环性及连续性的多主体嵌入全球生产网络演化分析框架,设计出从国家层级刻画网络初始形态、行业层级识别网络变化规则及企业层级模拟网络演化路径的仿真流程,并将其运用于分析澜湄五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嵌入过程。结果发现,当前澜湄五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嵌入全球生产网络的初始形态呈现显著的等级性,生产关联变动呈现物流、人流、技术流、资金流等差异,演化进程中网络呈现层次模块属性。结合仿真结果,提出提升澜湄五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嵌入程度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艳艳  
一、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目前,我国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资金主要来源于自身积累、民间借贷、金融机构贷款以及商业信用等。具体如下:(一)自身积累大多数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集中在家族式企业,其资金来源主要依靠生产经营过程中自有资本和留存收益的积累,即内源性融资。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胡建兵  
考虑到劳动密集型企业对防错的一些特殊要求,构建了一套适用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的防错系统。整个防错系统以防错设计为基础,以防错装置为核心,以防错管理和防错操作为重要补充。最后通过工厂实际应用案例的分析说明:该防错系统不仅成本低,而且防错效果好。从而为众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设计和建构防错系统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鹏  
实施网络培训前,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拥有的中专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员工仅占职式总数的20%,投资网络培训成为这个劳动密集型企业从根本上缓解“人才荒”的核心手段。至今,已有近200名新员工通过网络培训走上了中、高层领导岗位,企业则大踏步地实现了膨胀性发展。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祥进  杨东宁  徐敏亚  雷明  
在"用工荒"已经出现并将持续存在的情况下,中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企业面临其特有的"生产力困境"。追求高度分工的运营策略虽然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但也使企业变得脆弱且反应迟钝,难以应对"用工荒"的挑战。本文尝试从企业社会责任的角度寻找帮助企业走出困境的办法。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通过对大样本(N=1185)企业员工问卷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员工感知到的企业的社会责任努力能有效降低员工的离职意愿,同时提高其工作绩效;而且当企业采用高度分工策略时,上述关系变得更强。员工离职率的降低能有效提升企业应对"用工荒"的能力从而降低企业运营风险,员工工作绩效的提升将有助于改善企业整体运营效率。因此,我们认为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刚  赵勇  鲁郁陶  
文章以中部某市三家大型劳动密集型企业220名知识员工为样本,根据Blau & Boal模型和适应性响应模型,将员工划分为冷漠型、独狼性、公民型和标兵型四种类型,提出了面向中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不同类型员工的不同的保持战略。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罗燕  李锦鹏  
在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是劳动争议发生最多的企业,而且每年都还在以较高的速度增长,在这种类型的企业中又聚集着我国一个最广大的劳动群体。对劳动密集企业劳动争议的关注关系到这个弱势阶层的根本利益。本文试图从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内在特点及其内外部环境出发,观察其劳动争议的现象,分析其特点,为避免和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提供一个理论思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娄帆  李小建  陈晓燕  
富士康在中国大陆的区位变化,尤其是短期内新建区位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大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快速扩张区位选择的特殊案例。对富士康的研究表明,富士康在中国大陆的扩张符合企业空间扩张的一般规律,经历了1988—1996年的接触扩张和1997—2003年的等级扩张。但2004年以后企业在中西部地区有选择性的快速超常规扩张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这种扩张是劳动力、地价、交通、政府等各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前三个因素提供了区域的可能,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决定了区域的最后选择。企业所带来的经济增长驱动政府给予特殊支持,各地支持程度的博弈使企业获得较大利益。中国特殊的政治体制使世界上十分罕见的企业扩张和区位选择得以实现。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俞宪忠  
面对中国具有无限供给特征的劳动力资源,很多经济学家通常具有劳动密集型战略发展的偏好,误认为技术集约与充分就业负相关,从而坚持劳动密集型战略有利于发挥劳动成本优势和实现充分就业等不当主张。而事实上劳动密集型战略面临着技术和效率两方面日益强化的刚性约束,不是劳动密集型而是技术集约型战略将会长期促进充分就业和提升中国经济长期竞争力,而劳动密集型战略则内涵了诸多的负面效应,中国高就业压力的根源也另有所在。中国应采取科技密集和创新主导的集约式经济发展战略,以此作为持续提升中国经济核心竞争力和实现充分就业的根本创新路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明磊  任荣明  
利用古诺模型从市场进入角度对我国占主体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企业不可能无限制承担社会责任,企业所愿承受最大限度社会责任受多方因素影响,比如市场规模、同行业企业产品间替代性、各方博弈行为以及博弈期限等,过高的审核费会挫伤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积极性,对企业运作产生不利影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阳华  罗仲伟  
传统产业升级是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而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转型又是传统产业升级的关键。本文以最优金融结构理论为视角,分析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内涵和转型融资的四大特征,认为当前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融资是常规融资和转型融资的叠加,解决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背景下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必须同时考虑到制度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本文还通过问卷调查和案例研究,分析了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转型融资的供求状况,发现银行仍然是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最为重要的融资来源,但以银行为代表的间接融资渠道并不符合转型融资的需求特征。同时,限制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障碍并非融资的财务成本高企,而在于融资的交易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爱英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相当的一个时期内仍然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强大的生命力,当前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文章从中国国情出发,通过分析国际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趋势,结合经济贸易理论,从比较优势和赶超型、自由贸易条件下的内需增长型、平衡协调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提出了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