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55)
- 2023(13516)
- 2022(11293)
- 2021(10238)
- 2020(8536)
- 2019(18831)
- 2018(18599)
- 2017(35931)
- 2016(19071)
- 2015(21079)
- 2014(20447)
- 2013(19930)
- 2012(17699)
- 2011(15680)
- 2010(15987)
- 2009(15593)
- 2008(15474)
- 2007(14181)
- 2006(12745)
- 2005(11975)
- 学科
- 业(89283)
- 企(82891)
- 企业(82891)
- 济(80163)
- 经济(80039)
- 管理(77804)
- 业经(31052)
- 方法(30033)
- 财(29234)
- 农(27455)
- 制(22134)
- 务(21887)
- 财务(21855)
- 财务管理(21829)
- 数学(21356)
- 数学方法(21128)
- 企业财务(20661)
- 农业(19444)
- 中国(19206)
- 技术(18816)
- 体(16701)
- 划(16280)
- 策(16245)
- 理论(15988)
- 和(15125)
- 贸(15000)
- 贸易(14991)
- 易(14623)
- 体制(14196)
- 经营(13071)
- 机构
- 学院(274814)
- 大学(265665)
- 济(116308)
- 经济(114057)
- 管理(111813)
- 理学(95400)
- 理学院(94538)
- 管理学(93320)
- 管理学院(92785)
- 研究(84465)
- 中国(68004)
- 财(57893)
- 京(54756)
- 科学(46548)
- 财经(44971)
- 江(43263)
- 农(40979)
- 所(40634)
- 经(40584)
- 中心(38775)
- 研究所(35855)
- 业大(35470)
- 经济学(34182)
- 州(33950)
- 北京(33864)
- 财经大学(32958)
- 范(31993)
- 师范(31732)
- 商学(31729)
- 农业(31712)
- 基金
- 项目(173247)
- 科学(139900)
- 研究(133302)
- 基金(127064)
- 家(107734)
- 国家(106731)
- 科学基金(95062)
- 社会(87398)
- 社会科(82888)
- 社会科学(82871)
- 省(69126)
- 基金项目(66351)
- 教育(60754)
- 自然(59205)
- 自然科(57894)
- 自然科学(57883)
- 自然科学基金(56926)
- 划(55705)
- 编号(55054)
- 资助(50526)
- 成果(44000)
- 创(40176)
- 制(39112)
- 部(38335)
- 重点(38314)
- 业(38048)
- 发(37585)
- 课题(37223)
- 创新(36554)
- 国家社会(35892)
- 期刊
- 济(140084)
- 经济(140084)
- 研究(81969)
- 中国(54682)
- 财(49445)
- 管理(48948)
- 农(40492)
- 科学(34222)
- 学报(32236)
- 农业(27781)
- 教育(27491)
- 融(26979)
- 金融(26979)
- 业经(26459)
- 大学(26429)
- 技术(26172)
- 学学(25078)
- 财经(22830)
- 经济研究(21976)
- 经(19732)
- 问题(17361)
- 业(16868)
- 技术经济(15562)
- 现代(14893)
- 财会(14638)
- 贸(14611)
- 商业(14226)
- 世界(13832)
- 国际(13057)
- 会计(12488)
共检索到4202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唐春晖
全球生产网络为本土企业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实现升级提供了机会,但同时也带来"低端锁定"的困境,解决这一难题的根本是建立基于网络的本土企业升级机制并选择相匹配的升级战略。全球背景下本土企业依赖自身所拥有的资源,与发达国家领先企业建立各种形式的网络联结,通过知识转移和技术学习机制不断学习并提升企业能力进而实现升级,这一过程是一个协同演化过程,在不同的阶段本土企业应选择适合的网络嵌入战略和升级学习战略,其关键在于资源、网络与企业升级之间形成协同效应。
关键词:
本土企业 资源 网络 升级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怀政
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与发展标志着新世纪国际生产体系的重大变革。跨国公司正逐步把中国纳入其全球战略体系,实现全球一体化生产、销售和研发。随着中国逐步融入全球生产网络,我国制造业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当务之急是要以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战略调整为契机,通过配套生产、OEM、合同制造、战略联盟等方式进入跨国公司全球产业链,同时要适度进行产业链节点的横向扩张和纵向延伸,努力促进技术进步,提高产品附加值,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链提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邱国栋 刁玉柱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与产业内分工、产品内分工深化态势渐趋明显,中国后发企业参与全球竞争面临着新的更为复杂的竞争形势与管理情境。本文着眼于企业与全球价值链的嵌入关系打造与嵌入过程实现,通过扎根理论编码技术对多个案例进行分析与提炼,提出以企业战略延伸应对新情境的理论模型与基本对策。研究表明,企业战略延伸活动具有明显的系统属性,因此战略延伸模型呈现出一个由基础环境、延伸启动、延伸实施、延伸管控等构成的结构体系。战略延伸的关键,主要是处理企业价值链环节与全球价值链环节的竞合关系,实现后发企业与全球价值链领先企业的双向嵌入。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樊奇 徐学军
对生产运营战略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对精益生产和敏捷制造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运用国际价值链理论对我国制造企业的国际定位进行分析,认为中国制造业应将低成本和敏捷相结合,发展高端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是我国制造业国际运营的主要战略选择。
关键词:
制造企业 代工 运营战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武光
商业模式微创新在本土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和获得持久竞争优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采用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方法,基于服务化转型背景,探讨本土制造企业如何微创新商业模式。研究发现:商业模式微创新经历了从按需定制的注入产品服务到交付即用的嵌入方案服务进而到即需即应的融入平台服务的创新逻辑演进;微创新过程中制造企业分别使用边界跨越策略来不断推出新型商业模式,采用边界保护策略来运用各类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微创新是由规则型战略节奏所引发,依靠组织身份的局限变换和组织惯例的扩展更新来实现。这些发现进一步深化了制造企业商业模式的动态性研究,并对本土制造企业成功实现服务化转型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化尧
随着中国经济对全球制造网络的深度参与,本土企业在价值链中的技术能力升级成了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文章从全球制造网络中的后向技术传播路径分析入手,首先对技术传播的影响机制进行介绍,然后在当前企业技术能力构成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分析框架,最后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本人的见解。
关键词:
全球制造网络 技术传播路径 技术能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志彪
中国制造业在参与国际竞争中走“国际代工”的道路,是一种内生性的自然选择。通过大规模地创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品牌来实现中国经济整体的产业升级,目前这个阶段还没有真正地全面到来。但这并不排斥某些先进企业在提高和稳定承接OEM订单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从OEM向ODM再向OBM的转化。从OEM转向ODM是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的循环渐进的累积过程,而从OEM、ODM转向OBM,则是企业实现产业升级的跳跃性革命。中国企业转型经营自有品牌,需要在战略上从提高经营效率转向产品差异化和产品创新。为此社会和政府应该为这些先进企业创造品牌经营的市场基础和需求条件,培植品牌企业所需要的文化自信心和制度条件等。
关键词:
国际代工 产业升级 品牌战略
[期刊] 征信
[作者]
黄志凌
2012年以来,我国的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净出口需求的增速持续下滑,主要问题是有效供给能力不足、供给方式落后,致使大量的潜在需求无法实现。适应需求发展趋势,调整供给结构,重视经济的技术水平和技术含量,促进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升级,进而推动一般制造业技术进步,提升有效供给能力,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晟锴 李春发 孙雷霆 仝自强
为探究军民融合战略背景下,中国航空制造业如何借助全球创新网络实现自主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来→走出去→走上去"的战略意图,从历史沿革角度回顾分析中国军民融合内涵和演变过程,总结航空制造业军民融合"军转民→寓军于民→军民一体化"发展战略范式,在此基础上,借助全球创新网络理论分析军民融合战略背景下技术创新的内外部驱动力。通过对中国大飞机项目的纵向案例分析,探索并提出通过地理、组织和知识边界拓展构建研发网络,是航空制造业实现技术创新追赶和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同时,中国大飞机市场面临全球化背景下寡头竞争格局,在国际化进程中,应采用整合、并购和合作方式优化配置全球创新资源并坚持以自主创新为主、国际合作为辅的发展思路,建成和完善自主创新体系,突破欧美技术封锁,形成军民技术创新"双螺旋"协同发展格局,进而实现核心技术"走上去"的战略意图。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胡查平
制造业服务化已经成为传统制造企业建立新的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但是,现有研究对制造业服务化战略成功转型的基本实施过程,以及战略转型过程中主导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成功转型的重要因素并没有做出充分的解释和回答,需要进行更为深入和全面的探讨。为更好地为传统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转型提供理论依据,可基于对我国相关本土服务化制造企业的探索性研究,构造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转型的概念实施框架。研究发现,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成功转型,是制造业组织对战略实施过程,尤其是对嵌入以顾客价值创造为核心的战略实施过程观高度重视和关注的结果,以顾客价值创造为核心的战略实施过程观在牵引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成功转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竞争性...
关键词:
制造业 服务化 竞争战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孔令夷 楼旭明
我国通信和电子设备制造业徘徊于价值链低端,核心企业应选择构建国家价值链的跨越式转型升级型态,边缘企业应选择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渐进式型态;二者在生产、组织及策略上有所不同,又各自细分为3种子型态,适用于不同企业。4种匹配性转型升级模式是:海外销售生产、价值链分解、合作研发及并购,我国企业面临由模仿向自主创新、由制造型向制造服务型、由成熟市场及通用设备向新兴市场及定制化设备的3种转型升级情境,应该选择差异化混合模式。促进转型升级的对策有:强力改革、政府投资、优惠举措、发展专业化市场、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强化品牌战略。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姜黎辉
制造业服务转型是国际产业竞争的必然结果。面对全新的服务竞争领域,许多制造企业仍然沿袭产品成本加成定价法,这种定价方法不仅会严重侵蚀企业服务业务利润,而且很难在服务与产品、服务与服务之间产生协同效应。卓越的服务绩效来源于精准定价,为了在服务市场中获取竞争优势,制造企业必须超越内部成本视角,对服务价值、服务复杂性、服务与产品的协同关系以及服务竞争环境等关键因素进行整合,构建一个基于战略视角的制造企业服务业务定价机制。
关键词:
服务转型 定价机制 服务价值 竞争环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沈蕾 常瑞雪 谢永琴
基于5G技术的发展,提出5G背景下制造业升级的两个新合成动能——"5G+自主技术创新"和"5G+消费升级",探究5G背景下制造业升级的动力机制。实证研究发现:5G技术可以通过革新企业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和商业模式推动制造业升级,同时也可以通过作用于自主技术创新和消费升级进而显著推动制造业升级;"5G+自主技术创新"和"5G+消费升级"对制造业升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两大新动能能够显著推动与5G高度关联型制造业升级,而对中、低度关联型制造业升级的作用并不显著。研究结论对推动我国制造业升级的启示包括:国家层面应进一步从政策、资金、人才支持和保障以及专利保护等方面大力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制造业企业应积极引入并充分利用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及时掌握消费升级的动态和发展趋势,以及积极引进和培育高素质专业化人才。
关键词:
5G技术 新动能 制造业升级 动力机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杨林 陆亮亮
“互联网+”背景下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产业深度融合,智能化战略成为制造企业顺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重塑竞争新优势的重要选择。以美国GE、德国Siemens、日本Toyota与中国Haier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复杂系统理论进行多案例分析,构建“资源要素-核心能力-系统创新”智能化战略转型综合模型,明确不同国家制造企业因资源、能力和系统差异而形成的不同模式,在转型出发点、落脚点以及目标、路径等方面存在的显著区别。结论不仅从微观动态层面为理解制造企业智能化战略转型提供了基本信息,也有利于从系统论角度构建制造企业智能化战略转型发展框架,对中国制造企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