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30)
2023(15415)
2022(12990)
2021(12351)
2020(10251)
2019(23058)
2018(22730)
2017(42872)
2016(22424)
2015(25259)
2014(24158)
2013(23555)
2012(21186)
2011(19029)
2010(18593)
2009(17057)
2008(16022)
2007(13619)
2006(11625)
2005(10418)
作者
(58794)
(49174)
(49168)
(46569)
(31052)
(23468)
(22349)
(19171)
(18744)
(17153)
(16599)
(16391)
(15379)
(15262)
(15181)
(14836)
(14710)
(14349)
(14107)
(14077)
(12021)
(11629)
(11505)
(11252)
(11051)
(11027)
(10602)
(10567)
(9755)
(9585)
学科
(90620)
经济(90523)
管理(64146)
(60298)
(47782)
企业(47782)
方法(41942)
数学(37559)
数学方法(37087)
中国(27493)
(27472)
(25382)
贸易(25368)
(24920)
(23291)
业经(20032)
(18067)
农业(16859)
(15747)
银行(15737)
(15405)
地方(15165)
(15107)
(14374)
(14032)
金融(14029)
技术(13862)
环境(13622)
(13131)
理论(13094)
机构
学院(302426)
大学(302082)
(134130)
经济(131875)
管理(120810)
理学(104693)
理学院(103645)
管理学(102000)
管理学院(101434)
研究(99563)
中国(79562)
(62465)
(60130)
科学(56246)
财经(48268)
中心(47700)
(46589)
(44314)
(44205)
(43271)
经济学(42309)
研究所(42221)
业大(40751)
北京(38872)
(38277)
经济学院(38255)
师范(37907)
(36674)
财经大学(36245)
农业(34543)
基金
项目(208566)
科学(167651)
基金(156496)
研究(154899)
(135442)
国家(134406)
科学基金(117800)
社会(102797)
社会科(97716)
社会科学(97698)
基金项目(81553)
(78202)
自然(74682)
自然科(73124)
自然科学(73108)
自然科学基金(71824)
教育(71809)
(66086)
资助(63783)
编号(61700)
成果(48108)
(47677)
重点(46623)
(44768)
(44434)
国家社会(44325)
教育部(42068)
创新(41569)
课题(41065)
人文(40959)
期刊
(140443)
经济(140443)
研究(89439)
中国(58543)
(45668)
管理(45500)
学报(41141)
科学(40501)
(40097)
大学(33049)
教育(31401)
学学(30776)
(28971)
金融(28971)
农业(28083)
技术(27628)
经济研究(24960)
业经(23757)
财经(23400)
(20261)
(19233)
问题(18474)
国际(16911)
世界(15742)
(15635)
图书(15615)
技术经济(14822)
统计(14160)
理论(14127)
商业(13831)
共检索到4492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维薇  李荣林  
本文基于国际生产网络的现实背景,试图从理论的层面上找到一般均衡条件下中间品进口与最终品出口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对于中国电子行业的BEC数据的计量检验验证这种促进作用。通过分析,本文认为,零部件的大量进口,尤其是来自发达国家的中间品进口可以促进中国最终资本品的出口;相对于进口规模的扩张,零部件进口种类的增加发挥了更大的促进作用;经济危机之后来自新兴经济体的零部件进口对中国电子产品的出口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因此,中国要想扩大对外贸易的规模,进口零部件还是必然的选择,但要选择恰当的产品和种类,积极提高在国际分工中所处的地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维薇  
文章基于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框架,将企业的中间品进口行为内生化,全面地考虑了企业进口地位对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以全要素生产率为基点,将中间品进口的促进机制延伸至最终品出口结构。继而构建计量模型,经过检验进一步发现,从出口增长方式上讲,零部件的进口尤其是扩展边际的增加有利于最终资本品出口扩展边际的提高,而且这种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对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来实现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维薇  
在全球生产网络迅速扩大的背景下,本文基于新新贸易理论的框架,构建企业异质性模型用来解释中间品进口影响最终品出口的微观机制,在该机制中TFP成为有效的传导路径并决定了生产企业的出口选择。利用中国2003年到2010年7个制造业的贸易数据进行计量检验,结果证明零部件进口规模和种类都会促进对应行业最终资本品的出口,这种促进是通过TFP的提升来实现的,并且该产业参与全球生产网络的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这种促进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珺  刘德学  
本文选取我国电脑及外设产业为例,在全球生产网络的微观分析框架下,考察了外资在我国电脑及外设产业中的分布,分析了外资对我国电脑及外设产业发展和国际分工中地位提升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全球电脑及外设生产网络的特点,对于进一步利用外资促进我国电脑及外设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于建勋  
WTO规则禁止给予企业出口补贴。在这一背景下,关于生产补贴对企业出口促进作用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政策意义。本文从生产补贴能降低企业的边际成本和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两个方面进行了理论探讨,并利用企业数据使用logit和线性模型分析生产补贴与出口之间的关系。从结果来看,生产补贴对企业进入出口市场和企业出口规模的提高有着促进作用,在控制了行业、地区以及国有企业变量后结论依然稳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玉焕  刘娅  王淞  李浩  曹叶  
本文分别用增加值和二氧化碳(CO2)排放代表出口的经济利益和环境成本,从国家(经济体)、部门和国家(经济体)—部门三个层面,前向和后向两个角度刻画1995—2009年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出口的全球增加值网络和全球碳排放网络,并将其与美国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995—2009年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前后向增加值和CO2出口均增加,后向出口大于前向;美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前后向CO2出口均减少;国家(经济体)网络分析显示美国、德国、日本和韩国是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前向输出增加值的主要目的国和后向吸收增加值的主要来源国;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后向出口的CO2中有8%~24%来自其他国家(经济体),远低于美国;部门网络分析表明光电设备制造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供应业分别是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吸收增加值和CO2排放的最大来源部门;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国家(经济体)—部门网络自1995年就呈现出全球化特点,且平均联系强度增强,网络的输出输入强度主要集中在少数国家(经济体)—部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徐建军  汪浩瀚  
本文以我国2005-2011年期间持续存在的微观企业为截面构建非平衡面板数据,以企业的人均受补贴强度作为连续处理变量,基于广义倾向评分匹配方法的剂量反应函数分析了政府生产补贴对企业出口的影响,结果发现政府生产补贴有助于我国企业出口的持续增长,但其促进作用总体上会随着人均受补贴强度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分地区、分所有制、分企业资金来源、分要素密集程度不同的比较表明,对于同一政府补贴强度而言的企业出口的剂量反应函数值,东部企业大于中西部企业、外资企业大于内资企业、私营企业大于国有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大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上述结论的一个重要政策含义在于,政府在持续补贴的过程中需要慎重选择优先补贴的对象。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丁一兵  宋畅  
本文利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测算了进出口企业中间品进口转换行为和进口中间品要素密度变化特征,并考察了进口中间品转换对企业出口转型升级的作用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进口中间品转换及其引致的中间品要素密度变化总体上有助于企业出口升级。分样本的估计结果表明,一般贸易企业、外资企业和中小型企业能够通过调整进口中间品的种类和要素密度提升出口产品竞争力。此外,企业中间品进口转换带来的产品创新效应和转型能力提升效应是中间品进口转换对企业出口转型升级的可能的影响渠道。本文从企业进口产品动态角度为中间品进口对中国企业出口升级的影响提供了经验证据,为推动贸易结构转型和提升中国企业出口竞争力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舒燕  林龙新  
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从FDI动机、市场规模、相对距离和共同语言方面论述中国服务出口的影响因素,以中国与19个OECD国家和地区之间2000—2008年的服务贸易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中国吸引外资与服务贸易出口之间的互动关系。计量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和贸易伙伴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促进服务贸易出口的显著因素,但外商直接投资对于服务贸易出口的促进作用较弱;相对距离构成了服务出口的显著摩擦力因素;共同语言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葛佳佳  
碳中和背景下,中国电解铝行业出口贸易具有产能规模大、应用领域广、贸易区域大等优势,市场潜力巨大。然而,贸易环境复杂多变、进出口结构不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电解铝产品对外贸易优势,加之企业自主投入较少、环境恶化导致产能提升难度大,为中国电解铝制品参与国际贸易循环带来挑战。由此,中国需从构建贸易新格局、开拓更多海外市场、借助贸促会平台服务优势、提高企业环保标准等方面着手,推动电解铝行业出口贸易良性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捷瑜  李杰  王兴棠  
本文将企业出口网络引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内生性选择模型,分析出口网络对企业进行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的影响。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生产率水平下,出口网络大小通过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所需生产率"阈值",进而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概率;当出口网络扩大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所需生产率"阈值"带来的正向效应大于负向效应时,网络扩大会提高企业的对外投资概率;而当出口网络扩大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所需生产率"阈值"带来的负向效应大于正向效应时,网络扩大会降低企业的对外投资概率;本文利用2001—2014年中国上市工业企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出口网络扩大对工业上市企业的绿地投资以及跨国并购行为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考虑了出口网络的其他特征后,实证结论依然稳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袁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态势趋好,在农产品领域的出口贸易规模和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呈同步递增趋势。但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在农产品领域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水平陷入停滞不前甚至区间内小幅波动的困境。本文阐述外商直接投资背景下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从比较优势、制度制约及品牌运营等三层面,深入探讨制约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水平提升的关键性因素;从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促进农产品出口贸易,优化外贸型农产品品牌形象,力促农产品突破非关税壁垒,助力农产品开拓新市场,提出外商直接投资促进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可行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梅  李朝分  龙蔚  
云南是鲜切花出口大省,新冠疫情对云南鲜切花出口贸易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文章阐述了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对云南鲜切花的出口数量、运输以及价格等方面带来的影响,提出了优化出口流通体系、建立云数据共享等应对策略,为疫情常态化背景下云南鲜切花出口贸易提出了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