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43)
2023(11349)
2022(9606)
2021(8901)
2020(7203)
2019(16535)
2018(16220)
2017(30399)
2016(16421)
2015(18912)
2014(18661)
2013(18741)
2012(18182)
2011(17012)
2010(17073)
2009(16059)
2008(16036)
2007(14545)
2006(13434)
2005(12812)
作者
(48776)
(40909)
(40760)
(38701)
(26162)
(19698)
(18453)
(15736)
(15655)
(14676)
(14069)
(13646)
(13303)
(13172)
(12964)
(12717)
(12291)
(11855)
(11770)
(11552)
(10698)
(10018)
(9785)
(9352)
(9218)
(9212)
(9180)
(8993)
(8328)
(8221)
学科
(80413)
经济(80314)
管理(43959)
(42381)
(31779)
企业(31779)
方法(27630)
中国(27484)
数学(23760)
数学方法(23465)
(22551)
地方(20626)
业经(18041)
(17655)
贸易(17637)
(17162)
(16327)
(15824)
农业(15012)
(14722)
(14721)
银行(14708)
(14348)
(14193)
金融(14192)
(13364)
环境(12008)
地方经济(11404)
(11179)
技术(10980)
机构
大学(244974)
学院(242691)
(109463)
经济(107357)
研究(94130)
管理(87476)
中国(75203)
理学(72730)
理学院(71815)
管理学(70691)
管理学院(70215)
(55149)
科学(54092)
(50075)
(48310)
研究所(43172)
中心(42503)
(40489)
(38881)
财经(38347)
北京(36421)
(34853)
(34704)
经济学(34702)
师范(34398)
(33453)
业大(31850)
农业(31199)
经济学院(31030)
(31026)
基金
项目(149706)
科学(118685)
研究(112188)
基金(109490)
(95664)
国家(94877)
科学基金(80268)
社会(73805)
社会科(69972)
社会科学(69959)
(55390)
基金项目(55379)
教育(50676)
自然(48476)
(47562)
自然科(47434)
自然科学(47422)
自然科学基金(46617)
资助(46255)
编号(44195)
成果(38005)
(37769)
(34321)
重点(34025)
课题(31845)
国家社会(31746)
发展(31064)
(30569)
(30357)
中国(30093)
期刊
(133166)
经济(133166)
研究(83684)
中国(59785)
(39513)
(36821)
学报(36371)
管理(36056)
科学(35078)
教育(31728)
(28874)
金融(28874)
大学(28376)
农业(27238)
学学(25966)
经济研究(21995)
技术(21874)
业经(20639)
财经(19978)
(17463)
问题(17400)
(16576)
国际(15373)
(15369)
世界(15238)
图书(14625)
技术经济(13266)
(11790)
论坛(11790)
统计(11416)
共检索到4053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林玲  余娟娟  
该文以iPhone手机利润结构为例,对全球生产网络中利益分配机制的建模分析表明:在全球生产网络中,产品的生产过程被拆分到具有不同要素禀赋的国家进行国际化生产,参入分工要素的相对稀缺度决定了相对利益的分配。由于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核心技术、品牌设计、销售网络等属于世界稀缺要素,而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一般技术、劳动力等属于世界充裕要素,所以发达国家可以通过提高中间产品的贸易价格来压缩发展中国家的利润空间,进而获取更多的垄断收益。由于要素质量的限制,中国主要负责全球生产网络中加工组装等低附加值环节的生产,进而获取较低的利益分成。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国学  
本文以中间品供应商和最终品制造商为例考察了资产专用性投资对全球生产网络收益分配的影响。在只有一方进行资产专用性投资的情况下,专用性投资所增加的收益被通用性投资的一方占有,全球生产网络是不稳定的,它将演化为跨国公司或国际市场。在双方都进行资产专用性投资的情况下,全球生产网络的净利润取决于专用性投资的生产力效应与契约摩擦所造成的效率损失之间的比较,网络成员的收益份额随着自己专用性投资的比例和重要程度的上升而增加,随着对方专用性投资的比例和重要程度的上升而减少,当双方专用性投资重要程度相同时,二者将平均分配全球生产网络的销售收入。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蔡学玉  
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是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我国现阶段要加快培育和完善包括要素市场在内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处理好不同所有制企业内部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关系,调节好收入分配,防止和缩小两极分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江静  刘志彪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价值链环节的进入壁垒差异以及全球价值链治理中的权利不对称决定了全球价值分配。发达国家企业在产品分工中占据了高进入壁垒环节,在价值链治理中处于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企业处于竞争激烈的低进入壁垒环节,由此导致了全球价值链的收益分配不均,而iPod价值链的收益分解支持了这一结果。中国企业只有在嵌入全球商品价值链过程中实现产业升级,才能够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获得合意的收益分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韩晶  
本文应用租金理论分析全球化进程中的收益分配不公问题,提出产业升级是破解贫困增长的路径选择。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将面临两个重大阻力:GVC中强大的买方势力和自身能力的缺失。为此,发展中国家在产业升级的不同阶段策略有着明显的差异:OEM转向ODM的升级阶段,发展中国家最主要的策略是持续的技术学习以做好产业升级的能力积累;而在OEM、ODM向OBM的升级跳跃阶段,发展中国家的策略是创新和差异化,并且要注重价值链下游的渠道控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曦  
作者建立了一个自然资源资产收益从形成、形式、分配过程、分配影响因素到分配政策制定的系统分析框架。立足于自然资源部部门治理,研究从资产核算角度对自然资源资产进行界定和分类,提出国家作为所有者和管理者应获取所有权权益收益和规制权权益收益。研究指出自然资源资产收益分配过程由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个环节构成,并分别提出两个分配环节的政策建议,以在自然资源收益分配领域耦合"效率"与"公平",实现自然资源资产收益的全民共享。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洪琳  
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土地问题的特点与产生的根源,探讨土地发展权与土地问题的内在关系,提出将土地发展权定位于我国土地权利体系中地权的范畴,权力主体为中央政府,明确土地发展收益为国家所有;将土地发展收益分为土地发展收益Ⅰ和土地发展收益Ⅱ,土地发展收益Ⅰ由土地管理法调整,土地发展收益Ⅱ由土地规划法调整。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伟  林文怡  
从法律、地价和收益分配看由集体直接出让刘伟林文怡(湖南省土地局)从深层次上分析,笔者感到,影响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阻碍农村土地市场发育的真正难题,在法律、地价和收益分配等方面的制约上。集体土地由谁负责出让,也就是说,出让的主体是谁?我国现行的有关政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卓越  张珉  
在通过加入全球价值链(GVC)以实现产业升级,获取分工收益的出口导向型产业发展道路中,国内纺织服装业形成了以跨国采购商为主导的俘获式GVC。跨国采购商所决定的分工格局以及对升级的控制,将作为代工者的国内纺织服装企业牢牢锁定在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环节,这正是国内代工企业在GVC中的分配地位日趋恶化,陷入"悲惨增长"的根源。摆脱跨国采购商的升级控制,培养自己的高级要素,实现由俘获式GVC向均衡式GVC的转变,是走出这一困境的关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素兰  高成凤  于丽娟  
本文阐述了我国土地征用与增值收益分配中存在的主要矛盾与问题,从分析土地增值收益内涵、成因入手,针对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利益失衡矛盾焦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明华  谢芳  
本文在国内外关于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相关理论基础上,从企业外部和内部因素两个角度探讨了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董祚继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利益调整问题,而利益调整的关键在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制度改革这三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都涉及到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问题:土地征收补偿标准按照被征地的原用途还是规划用途?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直接入市取得的出让收益与实施土地征收转用的补偿费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高培勇  
一、当务之急是让人们看到希望刚刚闭幕不久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一次把收入分配问题排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作为2011年亟待完成的主要经济工作任务之一。在笔者看来,收入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何芳  王小川  张皓  
在土地紧缺和城市更新背景下,低效城市土地的收储盘活极为迫切,而其关键是如何进行土地收储增值收益的合理分配。本文在剖析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理基础上,提出土地增值优先偿付公私基本利益、净增值收益阶梯分享的分配机制,并采集浦东新区土地收储案例数据,运用数理模型进行了分配的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梯级原使用权人分享比例为56.5%,第二梯级其分享比例45.6%。这一结果符合低梯级价段原产权人分享多的分配思想。本文提出的"优先偿付阶梯分享"方法,同时兼顾了公平与效率,丰富了土地收益分配理论,并为政府创新土地收储收益分配方式提供依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迎  秦江涛  
采用网络分析法(ANP)综合考虑影响收益分配的价值贡献、风险和投入成本等多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最后得出更合理的收益分配模型,提高了供应链融资联盟的稳定性和各节点企业的积极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