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08)
2023(15208)
2022(13180)
2021(12271)
2020(10462)
2019(24121)
2018(23825)
2017(45568)
2016(24234)
2015(27397)
2014(26819)
2013(26027)
2012(23657)
2011(21119)
2010(20923)
2009(19482)
2008(18927)
2007(16626)
2006(14013)
2005(12360)
作者
(66112)
(55551)
(55455)
(52501)
(35245)
(26716)
(25526)
(21697)
(20761)
(19483)
(18720)
(18484)
(17261)
(17171)
(17066)
(16968)
(16914)
(16431)
(16070)
(15902)
(13515)
(13429)
(13265)
(12733)
(12540)
(12325)
(12207)
(12188)
(11039)
(10914)
学科
(97941)
经济(97832)
管理(66884)
(65252)
(53481)
企业(53481)
方法(47967)
数学(42005)
数学方法(41472)
(30041)
贸易(30031)
(29278)
(26221)
(26184)
中国(24581)
业经(21164)
(17999)
地方(17421)
(17414)
农业(16939)
(16121)
金融(16118)
(15997)
财务(15943)
财务管理(15897)
(15829)
银行(15801)
(15604)
理论(15385)
(15049)
机构
学院(334523)
大学(334227)
(142716)
经济(140056)
管理(131577)
理学(113779)
理学院(112643)
管理学(110626)
管理学院(110031)
研究(108670)
中国(83188)
(68684)
科学(64187)
(63955)
(53184)
(52275)
财经(51600)
中心(51494)
(48560)
研究所(48281)
业大(47843)
(47036)
经济学(44359)
北京(42377)
(42199)
师范(41776)
农业(41195)
经济学院(40392)
(39571)
(38719)
基金
项目(227673)
科学(179711)
研究(167123)
基金(166879)
(145373)
国家(143951)
科学基金(124067)
社会(107077)
社会科(101711)
社会科学(101683)
(88201)
基金项目(87498)
自然(79810)
自然科(78040)
自然科学(78020)
教育(77612)
自然科学基金(76625)
(74087)
资助(68680)
编号(68606)
成果(54566)
(51062)
重点(51062)
(48594)
(47950)
课题(45562)
国家社会(45056)
创新(44777)
科研(44501)
教育部(44446)
期刊
(148415)
经济(148415)
研究(92937)
中国(59821)
(50198)
学报(49464)
(46605)
管理(46579)
科学(45070)
大学(37895)
学学(35587)
教育(32437)
农业(32233)
技术(30177)
(29711)
金融(29711)
经济研究(25333)
业经(24992)
财经(24503)
(23841)
国际(22048)
(21100)
问题(20457)
(18321)
图书(17410)
统计(17102)
技术经济(16680)
世界(16291)
商业(16146)
(15573)
共检索到4891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黎峰  
本文通过国际分工地位及贸易收益的理论分析及跨国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一国的行业贸易收益由该部门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国际分工地位决定,国际分工参与度及行业生产效率对贸易收益的影响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其国际分工地位,随着部门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两者的影响逐步增强。处于全球价值链下游的部门应加快提升其国际分工地位,同时着重加强中间品本地配套;而全球价值链上游的部门应进一步推动部门开放,同时加快提升行业生产效率,以获得更大的贸易收益。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丽娴  
本文作者采用分析各主体间"关系"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讨全球生产服务贸易网络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国家间的生产服务贸易联系日趋紧密且存在延续性;各国的贸易网络特征呈偏态分布。实证结果表明:社会网络的中心性、联系强度对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位置指数具有正面作用;社会网络的异质性对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为负面影响,对位置指数为正面影响。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丽娴  
本文作者采用分析各主体间"关系"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讨全球生产服务贸易网络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国家间的生产服务贸易联系日趋紧密且存在延续性;各国的贸易网络特征呈偏态分布。实证结果表明:社会网络的中心性、联系强度对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位置指数具有正面作用;社会网络的异质性对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为负面影响,对位置指数为正面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邓光耀  张忠杰  
本文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测算了2000-2014年中国和世界主要国家(地区)的行业上游度,研究结果发现:(1)在2000-2014年,中国行业上游度较高的行业为采矿业,电力、热力和燃气供应业,成品油和炼焦业。与2000年相比,2014年中国大部分行业的行业上游度在上升。(2)在2014年,世界44个主要国家(地区)的平均值中,行业上游度最高的三个行业是成品油和炼焦业,采矿业,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与美国、日本以及世界44个主要国家(地区)的平均值相比,中国大部分行业(37个)的行业上游度更高,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较低;而美国则大部分行业的行业上游度比世界44个主要国家(地区)的平均值更低,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较高。因此中国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驱动自身行业生产向全球价值链的下游转移。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龚静  尹忠明  
结合全球价值链中的上游度指数以及基于国内增加值核算下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利用最新版本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从服务贸易整体、服务大类、细分服务部门三维度深入分析我国2000~2014年服务贸易出口的国际分工地位与竞争能力。研究结果表明:(1)在上游度指数层面,我国整体服务贸易出口具有向全球价值链上游环节攀升的趋势,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及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指数值更大;(2)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层面,我国整体服务贸易出口的国际竞争力偏弱,其中生活性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较强而生产性服务业国际竞争力较弱,资本密集型以及公益服务型两类服务业具有微弱的竞争优势,而劳动密集型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则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喻春娇  徐玲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程燕  李先德  
本文对中国与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法国的生产和贸易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得出主要结论:不论是大麦的生产还是贸易,中国与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法国都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差距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大麦生产体制不完善和缺乏大麦国际贸易宏观调控政策,政府必须尽快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提高中国大麦的国际竞争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林青  谭畅  
新兴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结构观认为,国家的贸易地位受出口结构的制约和影响。本文在此基础上运用出口优势产业组合的数据构建反映国家之间竞争态势的国家空间地图,通过分析其分布特征和结构参数证明竞争效应的存在,即国家可以依靠优势产业组合而非单个优势产业参与国际竞争,调配出口篮子从而改变自身在国际贸易中的位置,进而影响经济绩效。本文通过可视化技术呈现了2002-2013年国家空间的主体演变过程,展示了国家空间稳定性和动态性的双重特征;并通过社会网络分析和实证分析证明了单个国家在国家空间中的位置特征与经济增长的倒U型曲线关系。本文进一步研究了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贸易结构和贸易地位,并针对研究发现的中国的"新常态...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林秀梅  唐乐  
在金砖国家国际投入产出模型的基础上,从全球价值链角度对一国出口的贸易价值进行分解,并对模型中所包含经济体的出口贸易价值含量进行测算与比较,结果显示:中国与印度出口中的国内价值含量较低,以低技术制造业为主,面临"价值链地位固化"的风险;巴西与俄罗斯出口中的国内价值含量较高,但主要集中在初级产业与资源密集型产业,贸易利益获取的可持续性较弱。金砖国家之间提供的贸易价值含量较少,内部出口贸易价值的互利性不强;金砖国家高端产业出口中的国内价值含量较低,来源于发达国家的价值含量较高。因此,金砖国家应努力改善自身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价值链地位,构建利益共享的价值链体系,相互推动产业升级,实现共同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郑义  刘燕娜  戴永务  余建辉  
运用产品相似性指数、市场相似性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中国与德国、意大利、马来西亚、波兰和越南等木质家具主要出口国在国际木质家具市场上的竞争关系,结果表明:中国与越南、马来西亚木质家具出口的市场相似度很高,但产品相似度较低;中国与意大利、波兰木质家具出口的市场相似度较低,产品相似度较高;意大利、德国木质家具产业的比较优势相对较弱且在萎缩,而波兰木质家具的比较优势极强。针对中国与木质家具主要出口国的这种竞争关系,提出中国木质家具产业应将低端产能逐步向东南亚国家转移,承接意大利、德国的家具产业转移,并积极应对波兰的竞争等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黎峰  
全球生产网络下,出口并不能代表一国的贸易收益。本文通过构建多国投入产出模型,核算出中国出口实现的属地贸易收益、属权贸易收益、外国属地贸易收益,以及中国进口实现的增值折返及外国属地贸易收益。得出结论是:中国第一出口大国的背后,更大部分实现的是外国的收益;中国出口实现的外国(地区)增加值、进口实现的增值折返,大部分来自东亚的我国台湾地区、日本及韩国;中美贸易实现的美国贸易收益中,很大部分是通过间接贸易方式实现的。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苏菲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苏菲  
关键词: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熊琦  
本文研究表明,东盟已较大程度融入全球生产网络中,但在全球价值链中仍处于低端环节,主要表现为间接出口品的国内附加值比重不断减少、国外附加值比重不断增加;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所处地位较高,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型行业参与全球生产网络程度提高,但呈下游化发展趋势。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沈国兵  张勋  
基于CEPII-BACI数据库中72个发达与新兴市场国家2000~2010年零部件贸易数据,我们使用统计测度和扩展引力模型揭示出全球生产网络下国家间零部件贸易强度演进趋势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统计发现,超过地理中性的双边显性贸易偏好指数值的国家数量在增加,且形成一个相对紧密的贸易网络结构,使得贸易的核心-外围依赖关系被次级贸易网络关系所取代。具有较显著双边显性出口偏好强度的国家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计量证实,地理距离、文化差异是对零部件贸易双边显性贸易偏好强度的不利影响因素;技术差距是发达国家向新兴市场国家技术转移的推动力量,但过大的技术差距会导致新兴市场国家被排斥在生产网络之外;贸易摩擦对发达国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