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895)
- 2023(22703)
- 2022(18841)
- 2021(17459)
- 2020(14495)
- 2019(32846)
- 2018(32444)
- 2017(62214)
- 2016(33714)
- 2015(37902)
- 2014(37774)
- 2013(37001)
- 2012(34020)
- 2011(30818)
- 2010(31364)
- 2009(29314)
- 2008(29236)
- 2007(26402)
- 2006(23390)
- 2005(21539)
- 学科
- 济(146985)
- 经济(146824)
- 业(111004)
- 管理(105243)
- 企(96146)
- 企业(96146)
- 方法(60875)
- 数学(49411)
- 数学方法(48721)
- 农(43071)
- 财(40842)
- 中国(40832)
- 业经(39396)
- 地方(31734)
- 贸(31208)
- 贸易(31188)
- 易(30263)
- 农业(29249)
- 制(28950)
- 学(27091)
- 务(27038)
- 财务(26959)
- 财务管理(26908)
- 理论(26105)
- 企业财务(25464)
- 技术(24442)
- 和(24278)
- 银(24044)
- 银行(24004)
- 融(23662)
- 机构
- 学院(485955)
- 大学(480276)
- 济(204153)
- 经济(199902)
- 管理(186619)
- 研究(165038)
- 理学(158627)
- 理学院(156899)
- 管理学(154192)
- 管理学院(153291)
- 中国(128652)
- 京(101991)
- 科学(97989)
- 财(96591)
- 所(83429)
- 农(79851)
- 江(75993)
- 中心(75863)
- 财经(75361)
- 研究所(74970)
- 业大(68253)
- 经(68180)
- 北京(64542)
- 范(63233)
- 师范(62628)
- 农业(62289)
- 经济学(61757)
- 州(60330)
- 院(59813)
- 经济学院(55559)
- 基金
- 项目(311259)
- 科学(245981)
- 研究(230876)
- 基金(224679)
- 家(194677)
- 国家(192955)
- 科学基金(166486)
- 社会(146708)
- 社会科(139084)
- 社会科学(139046)
- 省(122776)
- 基金项目(117019)
- 教育(106903)
- 自然(106104)
- 自然科(103697)
- 自然科学(103672)
- 划(102552)
- 自然科学基金(101828)
- 编号(94987)
- 资助(92446)
- 成果(77781)
- 重点(70466)
- 发(70079)
- 部(68656)
- 课题(66256)
- 创(66128)
- 创新(61318)
- 国家社会(60446)
- 科研(59246)
- 教育部(59123)
- 期刊
- 济(235358)
- 经济(235358)
- 研究(145630)
- 中国(98598)
- 财(77586)
- 管理(74579)
- 农(74271)
- 学报(69898)
- 科学(66950)
- 教育(54712)
- 大学(53981)
- 学学(50820)
- 农业(50461)
- 融(49887)
- 金融(49887)
- 技术(45934)
- 业经(39427)
- 财经(37472)
- 经济研究(37150)
- 经(32387)
- 问题(31149)
- 业(29115)
- 贸(28266)
- 国际(25866)
- 技术经济(25846)
- 统计(23989)
- 世界(23391)
- 现代(22705)
- 商业(22464)
- 版(22375)
共检索到7488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洪联英 罗能生
针对当前我国在新"走出去"战略问题上产生的政策走向与经验分歧困境,文章从全球生产与贸易新格局背景出发,以Melitz(2003)的生产率异质性方法为基础、整合了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应用这一框架对中国企业在国际化发展中的路径及其策略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我国企业生产率总体水平较低,且存在垄断利润与真实生产率相离;(2)中国FDI企业在"走出去"路径上存在异质性企业行为趋同;(3)中国外向性出口企业在"国内参与国际化"路径上存在技术技能劣势效应。这一研究为明确新形势下我国企业国际化发展路径及策略选择提供了理论启示,并为更好地推进我国企业国际化、特别是中小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洪联英 唐寅 彭媛
论文以Melitz(2003)的生产率异质性方法为基础,以湖南省87家"走出去"企业为例进行经验分析。研究发现:从生产率总体水平看,没有1家企业4项指标都达标准分值,无优势企业特征明显;投资主体的企业性质和组织方式直接制约企业"走出去"生产率水平的提升;在投资决策和经营战略层面都存在异质企业行为趋同现象,严重影响投资后的整合竞合绩效和可持续发展。结果表明,无优势企业对外投资可能会出现Melitz(2003)提出的产业内演进效应,面临典型的进入-退出轨迹。为此,论文从中国国际生产网络及其组织机制的构建进行策略设计,提出依托国际生产组织、促成企业与政府合力是推进当前我国无优势企业对外投资的有效路径...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尹翔硕 陈陶然
本文运用高度细化的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与海关产品数据,首次考察了不同贸易方式下出口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与利润情况。在控制了行业、所有制及企业规模、反向因果内生性之后,本文运用差分GMM方法得出以下结论:(1)从事加工贸易出口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低于非加工贸易出口的企业;(2)加工贸易出口商所获得的利润率低于非加工贸易出口商,但每提升1单位的生产率,能够获得更高水平的利润率;(3)生产率越高的企业,获得的利润水平越高。
关键词:
加工贸易 全要素生产率 利润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志强
基于一个修正的经典模型,应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分析产品核心化策略对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并考察了企业所有制因素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主动产品核心化策略对企业劳动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被动产品核心化策略对企业劳动生产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另外,外企、国企主动产品核心化策略效果更好,私企主动产品核心化策略效果较弱;外企被动产品核心化策略的损失较小,私企被动产品核心化策略的损失较大。
关键词:
产品核心化策略 企业所有制 劳动生产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付建
引入比较优势理念分析贸易与行业生产率增长之间的关系,构成企业异质性视野下出口贸易影响生产率的机理。通过数理模型构建出口贸易、比较优势与生产率之间关系的模型,并通过企业微观数据和行业层面数据对此关系进行实证检验。
关键词:
出口贸易 企业异质性 生产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中蕾 韩冬艳
随着服务贸易进口的扩张,更多高竞争力外来服务将输入我国,这无疑会对我国商贸流通企业造成一定压力,迫使其专注于创新产品、服务或技术。而如果商贸流通企业的生产率水平较高,则其在这种竞争压力下通过创新获得的优势将会更加显著。基于此,本文将对我国301家商贸流通企业进行回归分析,并按照性质划分组别再进行异质性分析,旨在引导我国商贸流通企业顺应服务贸易进口发展趋势加快创新步伐。分析结果表明:在高知识产权保护组中,服务贸易进口显著抑制商贸流通企业创新,而生产率水平的提高能够削弱服务贸易进口的抑制作用;在低知识产权保护组中,服务贸易进口显著促进商贸流通企业创新,而生产率水平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在一般贸易组中,服务贸易进口显著抑制商贸流通企业创新,而生产率水平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在混合贸易组中,服务贸易进口显著抑制商贸流通企业创新,而生产率水平的提高能够削弱服务贸易进口的抑制作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宗彪
基于异质性企业的内生技术选择视角和世界投入产出表的大样本数据,考察了国际服务贸易成本对服务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更低的贸易成本与更高的生产率及更快的生产率增长相联系,且该效应主要体现在生产性服务部门,但服务贸易成本下降的效应系数远远低于商品部门;对中国样本的检验结果显示,无论是生产性服务业还是生活性服务业,其双边贸易成本下降并未带来服务业生产率及其增长的提升,而商品部门的表现与跨国经验结果一致,我们将该现象称为"中国对外服务贸易成本的生产率效应悖论",并对此提出3种可能的解释。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建萍 辛大楞
本文基于异质性企业出口-生产率关系的多元情形,通过对Melitz和Redding(2015)分析框架的拓展,揭示了"出口生产率悖论"条件下一国的贸易利益。即使出口企业生产率低于非出口企业,贸易开放也显著提高了行业平均生产率水平和一国总贸易利益,但是在"Melitz情形"下的总贸易利益大于"悖论情形"。我们通过对接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统计数据库数据,检验了出口-生产率关系的多元情形对中国贸易利益的影响。此外,本文还发现,显著悖论行业内企业是否出口的决策可能成为抑制中国贸易利益持续提升的影响因素。
[期刊]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作者]
郎永峰 何金旗
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是当前国际贸易研究领域的最新前沿。以Meltiz(2003)和Bernard等(2003)为代表的早期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假定企业生产率为外生给定的,贸易自由化通过资源在企业间的重新配置提高了行业层面的生产率。新近发展的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模型,将企业生产率内生化,揭示了贸易自由化影响企业层面生产率的微观机制。本文对贸易自由化影响企业层面生产率的代表性文献进行综述,并指出了该领域研究新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贸易自由化 异质性企业 生产率 微观机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汤毅 尹翔硕
本文通过使用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层面的大型面板数据,研究了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本文将贸易自由化分为最终品进口关税的减免和中间投入品关税的减免,同时采用半参数估计方法测算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以克服联立性和样本选择问题。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这是两种效应的综合结果,即最终品进口关税的减免的"正向效应"和中间投入品关税的减免的"负向效应"。在区分企业出口状态、企业所有制类型和企业规模大小之后,研究结果显示,贸易自由化会对不同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不同的影响。在关税减免的情况下,非出口企业从贸易自由化中的受益要大于出口企业,私营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程惠芳 梁越
本文通过使用2004-2009年我国制造业企业层面上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贸易政策变动对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影响。通过扩展Olley和Pakes(1996)的模型,修正了以往分析中普遍存在的联立性偏误和选择性偏差,在控制企业、行业异质性,及贸易政策的内生性后发现,有利本国经济发展和积极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贸易政策变动,显著促进我国企业生产率提高;对不同地区、所有制、规模、年龄企业的生产率影响均存在差异。并且,不同于以往文献仅以名义关税体现贸易政策,在分别引入关税的有效保护率和进口渗透率两项相对精准指标来显示贸易政策变动的情况下,均得出相似结果。由此本文提出了进一步优化我国贸易政策,以促进各地区经济...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马风涛 吕智
本文基于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利用中国700余家汽车企业的微观数据,实证分析了企业生产率与出口行为的关系。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水平高于非出口企业,生产率水平决定企业的出口决策,总体上存在企业的自我选择效应。在一定条件下,生产率水平最高的企业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生产率较高的企业进入发展中国家市场,而生产率最低的企业在国内经营,生产率水平决定了企业的出口市场选择。以发达国家为出口市场的企业生产率的增长速度与非出口企业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没有显著的出口学习效应,但是以发展中国家为出口市场的企业生产率的增长速度要高于非出口企业,存在显著的出口学习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聂文星 朱丽霞
依据新新贸易相关理论,本文采用数据包络法测算异质性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分别研究其对出口率以及出口选择的作用机理。据测算,我国在2005年后出现向"生产率悖论"转化的趋势;并且,用最小二乘回归和逻辑回归对全国、行业以及省际数据的检验结果证明了该悖论的普遍性。基于此,本文依据演化经济学分析思路,指出中国企业的"生产率悖论"根本上是由企业技术和制度的路径依赖所致,具体表现为企业出口决策的自增强效应,以及政策、市场环境等非经济因素对企业出口所造成的外部冲击。文章进一步指出寻找路径依赖的扭转点以解除低效率锁定需要企业和国家政策多方面的努力。
关键词:
生产率悖论 全要素生产率 出口 路径依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海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加工贸易不断发展。针对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我国充分利用比较优势积极发展加工贸易,使我国的加工贸易得到很大的提升,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近年来加工贸易的发展也暴露一些问题,显现出我国加工贸易持续发展动力不足。本文把加工贸易纳入全球价值链视角,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及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加工贸易发展现状,通过构建相关模型,对加工贸易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作用进行实证分析,并在借鉴日本、新加坡、韩国的加工贸易在全球价值链中升级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状况,提出了推进我国加工贸易应发展高端加工贸易、实现产业升级、协调东中西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波 杨先明
本文构建了产业集聚视角下贸易便利化对企业生产率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并结合中国2000-2007年制造业企业数据研究发现:无论是采用贸易便利化分领域指标,还是贸易便利化综合指数,推进贸易便利化会显著促进企业生产率进步,尤其促进处于产业集聚程度较高行业企业的生产率进步。此外,相对于东部企业、出口企业、低中间品进口依赖行业企业及外资企业而言,贸易便利化分别对中西部企业、非出口企业、高中间品进口依赖行业企业以及本土企业的生产率作用更大,尤其是对非出口企业和本土企业中处于产业集聚程度较高行业的企业。
关键词:
贸易便利化 产业集聚 企业生产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