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21)
- 2023(17171)
- 2022(15127)
- 2021(14150)
- 2020(12055)
- 2019(28153)
- 2018(27939)
- 2017(54022)
- 2016(29220)
- 2015(33208)
- 2014(33190)
- 2013(32789)
- 2012(30178)
- 2011(27162)
- 2010(27090)
- 2009(25127)
- 2008(24731)
- 2007(21843)
- 2006(18827)
- 2005(16278)
- 学科
- 济(119779)
- 经济(119572)
- 管理(82396)
- 业(78721)
- 企(65770)
- 企业(65770)
- 方法(59386)
- 数学(50830)
- 数学方法(50175)
- 农(31061)
- 财(30044)
- 中国(29690)
- 贸(28485)
- 贸易(28474)
- 易(27625)
- 业经(26371)
- 学(25411)
- 地方(23128)
- 理论(20818)
- 农业(20306)
- 制(20020)
- 和(19816)
- 务(19141)
- 财务(19056)
- 财务管理(19015)
- 企业财务(17901)
- 技术(17799)
- 环境(17719)
- 融(17669)
- 金融(17664)
- 机构
- 大学(420457)
- 学院(417719)
- 济(168901)
- 管理(165771)
- 经济(165331)
- 理学(144407)
- 理学院(142843)
- 管理学(140113)
- 管理学院(139383)
- 研究(137570)
- 中国(100995)
- 京(88361)
- 科学(85562)
- 财(75154)
- 所(68887)
- 农(67293)
- 业大(63078)
- 研究所(63075)
- 中心(62974)
- 财经(61269)
- 江(59376)
- 经(55683)
- 北京(55423)
- 范(54835)
- 师范(54337)
- 农业(53020)
- 经济学(50644)
- 院(49951)
- 州(48452)
- 经济学院(45985)
- 基金
- 项目(287088)
- 科学(224838)
- 基金(208368)
- 研究(207957)
- 家(181220)
- 国家(179761)
- 科学基金(154317)
- 社会(130792)
- 社会科(123467)
- 社会科学(123430)
- 省(111797)
- 基金项目(110641)
- 自然(101397)
- 自然科(99054)
- 自然科学(99028)
- 自然科学基金(97217)
- 教育(96255)
- 划(94146)
- 资助(86649)
- 编号(85471)
- 成果(68956)
- 重点(63892)
- 部(63528)
- 发(60175)
- 创(59145)
- 课题(57896)
- 科研(55493)
- 创新(55198)
- 教育部(54554)
- 大学(53957)
- 期刊
- 济(176913)
- 经济(176913)
- 研究(117786)
- 中国(72613)
- 学报(67286)
- 科学(60206)
- 农(60017)
- 管理(57735)
- 财(56956)
- 大学(50802)
- 学学(47645)
- 教育(43867)
- 农业(41864)
- 技术(36329)
- 融(32314)
- 金融(32314)
- 业经(29062)
- 经济研究(28915)
- 财经(28903)
- 经(24713)
- 问题(24052)
- 图书(23206)
- 贸(23041)
- 业(21992)
- 国际(20579)
- 技术经济(20327)
- 理论(19825)
- 统计(19806)
- 版(19728)
- 科技(19344)
共检索到5976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邱志萍 刘镇 郭虹
本文基于2006—2020年LSBCI矩阵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了全球班轮航运网络的结构特征、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全球班轮航运网络密度偏低,具有"小世界"结构特性;网络结构由联系较弱的四大子群构成,并逐步向空间非均衡化的单中心大子群结构演进;节点个体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中国的点强度较高,而相对影响力和中介中心性仍偏低;全球班轮航运网络显著地促进了国际贸易增长,降低贸易成本和增强市场引力是其中的两大重要传导机制;全球班轮航运网络的贸易促进效应呈波动增长趋势,并且在"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发展中经济体和较好港口环境等样本中该贸易促进效应明显更大。本文有助于把握全球班轮航运网络演变事实和厘清中国在班轮航运网络中的地位,并为重新解释国际贸易增长提供了新的方向。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邱志萍 廖秋敏
基于联合国班轮航运双边连通性指数(LSBCI)数据,刻画了2006—2020年中国海运连通性的特征,采用拟泊松极大似然估计(PPML)考察了海运连通性对中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2006—2019年中国海运连通性水平稳步提升,2020年出现骤降,整体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特点。海运连通性具有显著贸易增长效应,在替换因变量和考虑滞后影响等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海运连通性通过降低双边贸易成本和增强双边市场引力两个渠道来实现中国国际贸易增长。海运连通性的贸易增长效应在"一带一路"沿线内外、不同时段和不同收入水平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异质性特征。
关键词:
海运连通性 国际贸易 贸易成本 中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镇 郭虹 邱志萍
海运设施联通推动贸易畅通是促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揭示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地区)班轮航运网络的结构特征,并实证检验了其对沿线双边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沿线班轮航运网络表现出“小世界”的特征;各国(地区)的个体特征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一国(地区)节点强度和广延性的结构特征显著促进了双边贸易增长;网络结构特征的贸易增长效应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前后、不同港口环境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存在显著异质性;机制检验表明,网络结构特征将通过降低贸易成本和增强市场引力来促进双边贸易的增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闫奕荣
根据"污染避难所"假说,环境规制的严格程度会影响一个国家的贸易优势,从而影响其世界贸易格局。本文采用了2013年34个国家的样本,从污染较轻行业产品出口的角度出发,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在当前世界范围内实施日益严格的环境规制制度的背景下,世界各国参与污染较轻行业产品贸易格局的状况,探索现代世界贸易体系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中国、美国和西欧等国家处于污染较轻行业贸易的核心区域;土耳其、巴拿马和哥伦比亚等国家处于污染较轻行业贸易的边缘区域;巴西和南非等国家处于污染较轻行业贸易的半边缘区域。随着对环境质量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各国迎来了污染较轻行业的发展机遇,各国应根据目前所处的贸易格局中的地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邱志萍 秦淑悦
关于国际贸易增长问题的探讨,现有研究大多忽视了国际海运的影响。鉴于此,基于2006~2020年联合国LSBCI数据,文章实证研究了海运连通性的贸易效应及其传导机制。研究表明:尽管全球海运连通性水平有所提升,但仍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海运连通性显著促进出口增长,在考虑贸易零值问题、动态面板分析和内生性问题后依然成立;海运连通性的出口促进效应随双边经济水平、贸易自由度和港口环境差距的缩小而扩大,海运连通性对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促进作用更大;海运连通性将通过降低贸易成本和增强市场引力来实现出口额增长。文章有助于明悉全球海运连通性的特征事实,揭示海运连通性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机制,并为重新解释国际贸易增长提供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溶花
本文以2011—2020年世界小麦贸易数据构建小麦国际贸易网络,从复杂网络视角分析小麦国际贸易格局的演变。研究发现,小麦国际贸易网络的密度和互惠性均较低,网络紧密性偏低;相对入度核密度与相对出度核密度分布图的波峰对应值低,大多数小麦进口国和出口国的伙伴有限;出口的网络中心势显著大于进口的网络中心势,世界小麦进口主体分散但其进口来源有限,而世界小麦出口主体集中但其出口流向众多;在小麦国际贸易网络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仍是少数核心国家。。
关键词:
小麦 国际贸易格局 复杂网络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欣 徐晓玉 韩珠林
生产性服务是服务业和制造业的黏合剂,贯穿产业链的诸多环节。国家间通过生产性服务贸易相互联系,形成错综复杂的贸易网络。本文选取有代表性的47个国家,从国家间关系的角度分析2010-2017年全球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动态变化,发现全球生产性服务贸易网络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网络内的国家在地位上呈现出核心-边缘结构的特征。在利用QAP方式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时,发现地理距离因素对国家间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影响较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奎国秀 祁春节
柑橘在世界水果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运用2000—2020年世界各国的柑橘贸易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利用Gephi可视化软件,构建了世界柑橘贸易网络,分析了近20年来世界柑橘贸易网络格局的整体演变特征和其中个别国家的属性变化。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世界柑橘贸易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网络密度不断提高。荷兰和西班牙分别在无权和加权柑橘贸易网络中处于核心地位。多年来中国在贸易网络中的地位显著提升,与其他核心国家之间的差距持续缩小。此外,研究还发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柑橘贸易网络产生了明显的冲击。最后,根据柑橘贸易网络的特点和中国在全球柑橘贸易网络中的地位变化,本文对中国柑橘产业和贸易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柑橘 进出口贸易 贸易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林青 谭畅
新兴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结构观认为,国家的贸易地位受出口结构的制约和影响。本文在此基础上运用出口优势产业组合的数据构建反映国家之间竞争态势的国家空间地图,通过分析其分布特征和结构参数证明竞争效应的存在,即国家可以依靠优势产业组合而非单个优势产业参与国际竞争,调配出口篮子从而改变自身在国际贸易中的位置,进而影响经济绩效。本文通过可视化技术呈现了2002-2013年国家空间的主体演变过程,展示了国家空间稳定性和动态性的双重特征;并通过社会网络分析和实证分析证明了单个国家在国家空间中的位置特征与经济增长的倒U型曲线关系。本文进一步研究了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贸易结构和贸易地位,并针对研究发现的中国的"新常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勤 李海勇
文章从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网站获取2001年和2010年国际贸易50强之间的进出口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了入世10年来我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角色和地位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我国的点出度、特征向量中心度与核心度都排名第一,在多维尺度图、国际贸易网络图中也占据中心地位,表明我国在国际贸易网络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权力不断增强;但点入度、中间中心度和限制度落后于美、德等贸易强国,反映出我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尚需进一步提高。文章最后对我国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实现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丽娴
本文作者采用分析各主体间"关系"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讨全球生产服务贸易网络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国家间的生产服务贸易联系日趋紧密且存在延续性;各国的贸易网络特征呈偏态分布。实证结果表明:社会网络的中心性、联系强度对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位置指数具有正面作用;社会网络的异质性对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为负面影响,对位置指数为正面影响。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丽娴
本文作者采用分析各主体间"关系"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讨全球生产服务贸易网络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国家间的生产服务贸易联系日趋紧密且存在延续性;各国的贸易网络特征呈偏态分布。实证结果表明:社会网络的中心性、联系强度对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位置指数具有正面作用;社会网络的异质性对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为负面影响,对位置指数为正面影响。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孙强 谢宇
针对当前服务贸易研究中偏重个体属性指标的现实,以世界银行数据库为基础,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SNA)构建全球服务贸易网络模型。在无权网络中,全球服务贸易网络呈现出明显核心—边缘特征,且网络密度呈下降趋势。发达国家服务贸易网络联系紧密且稳定;发展中国家贸易网络松散且不稳定。特别是在面临金融危机时,发达国家服务贸易网络呈现出密度上升、聚集效应增强的特点,而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网络则与此相反。在加权网络中,美国、中国及印度等国的影响与地位较为突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服务贸易发展不平衡是影响当前国际服务贸易持续稳定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应推动各国提高"一带一路"倡议参与度,维护WTO权威性,实施服务贸易多元化,以推动全球服务贸易快速、均衡、健康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焕璐 贺妍婷 张超群
文章基于2008年~2017年国际大豆进口贸易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国际大豆进口贸易网络的整体密度、相对点度数、邻接距离以及聚类系数,并用QAP分析法研究国家间贸易情况与边境和使用货币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国际大豆进口贸易网络密度不高但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国、美国、荷兰、加拿大、德国在贸易网络中占重要地位,中国的网络中心地位仅次于荷兰,位居第二;网络中贸易国家间邻接距离较小,聚类系数较高;国家间更倾向于与边境不相邻的国家进行大豆贸易。
关键词:
大豆进口贸易 社会网络分析 QAP分析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邬佩琳
通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选取了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2年6个年度的数据,通过计算网络密度、中心性、点度数和聚类系数指标,对国际稀土贸易格局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国际稀土贸易的网络比较稀疏,联系并不紧密;中国和俄罗斯因稀土储量优势成为国际稀土贸易中重要的出口国;美国凭借稀土资源和技术双重优势成为国际稀土贸易中重要的出口国;日本、荷兰、德国、英国、奥地利因拥有技术优势也是国际稀土贸易网络中的核心节点。
关键词:
国际贸易格局 稀土 社会网络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