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87)
- 2023(13653)
- 2022(11606)
- 2021(10606)
- 2020(8620)
- 2019(18915)
- 2018(18441)
- 2017(35055)
- 2016(19072)
- 2015(20583)
- 2014(19648)
- 2013(18864)
- 2012(17232)
- 2011(15654)
- 2010(15808)
- 2009(14698)
- 2008(14147)
- 2007(12420)
- 2006(11137)
- 2005(9837)
- 学科
- 济(73140)
- 经济(73063)
- 管理(57375)
- 业(54076)
- 企(43474)
- 企业(43474)
- 方法(27329)
- 数学(23203)
- 农(22953)
- 数学方法(22930)
- 财(20576)
- 中国(19820)
- 地方(18393)
- 贸(17506)
- 贸易(17501)
- 业经(17150)
- 易(17078)
- 环境(16495)
- 农业(15394)
- 制(14664)
- 学(14328)
- 划(13327)
- 策(13304)
- 融(12811)
- 金融(12808)
- 银(12386)
- 银行(12347)
- 务(12004)
- 财务(11980)
- 财务管理(11960)
- 机构
- 学院(262682)
- 大学(258261)
- 济(109814)
- 经济(107655)
- 管理(100952)
- 研究(91961)
- 理学(87577)
- 理学院(86584)
- 管理学(85273)
- 管理学院(84774)
- 中国(69150)
- 科学(55543)
- 京(53256)
- 财(50373)
- 所(45875)
- 农(45595)
- 研究所(41853)
- 中心(41623)
- 财经(39732)
- 业大(39043)
- 江(38775)
- 经(36108)
- 农业(35981)
- 范(34320)
- 师范(33930)
- 院(33912)
- 经济学(32880)
- 北京(32876)
- 州(30921)
- 经济学院(29805)
- 基金
- 项目(180169)
- 科学(142864)
- 基金(131395)
- 研究(130902)
- 家(116237)
- 国家(115263)
- 科学基金(98375)
- 社会(85522)
- 社会科(81257)
- 社会科学(81236)
- 省(70454)
- 基金项目(69137)
- 自然(63081)
- 自然科(61600)
- 自然科学(61581)
- 自然科学基金(60471)
- 划(59891)
- 教育(58909)
- 编号(52527)
- 资助(51973)
- 成果(41814)
- 重点(41365)
- 发(40477)
- 部(39240)
- 创(38198)
- 课题(36452)
- 国家社会(35919)
- 创新(35731)
- 科研(34454)
- 教育部(33487)
共检索到3860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姚荣
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全球性环境保护问题的日趋突出,全球环境治理业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以及国际组织高度重视的课题。全球环境治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国际气候政策的转移,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将受到国际气候政策的双重影响。由于政策转移的驱动机制的差异,国际气候政策转移可分为学习型政策转移、强制型政策转移以及道义型政策转移三种类型,不同的政策转移类型将对我国产生不同的影响。应该通过构建学习型政府,增强政府的政策学习能力;推动政策智囊机构建设;加强政策转移的战略部署;增强国际气候政策转移的文化与体制敏感性;充分考虑国际气候政策的本土适应性;积极参与国际气候政策协商以提高我国的国际话语权...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樊万选 郭雪白 刘丹凤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的评估报告,分析了美国由于废气排放所致气候变化,从而揭示了气候变化对环境影响的状况。在概述美国地方和联邦政府应对气候变化实施措施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必须明确采取快速的减排行动将碳排放量保持在预算内,通过世界各地区的共同努力,大规模的改革和转变方式以实现低碳排放,逐渐杜绝碳排放等6个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环境 应对策略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周启蕾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深圳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带动了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深圳经济正面临新一轮产业升级,促使以加工业外移为主要形式的产业转移全面展开。产业转移将对深圳物流需求产生重要影响,导致货源腹地更加分散、物流需求增速放缓、高端物流需求增加、物流市场逐渐细分、成本压力不断加大。为应对产业转移的影响,深圳物流业应未雨绸缪,着力完善港口的集疏运网络,积极推动航空货运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物流园区的集散作用,大力鼓励物流企业联合重组,尽量优化物流产业发展环境,并密切关注产业转移的实际动态,适时掌控应对策略的时机和力度,努力保障深圳物流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
产业转移 深圳 物流 策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钟林生 唐承财 成升魁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加剧,旅游业是全球变化影响下的敏感和脆弱的产业之一,科学分析气候变化对旅游业的各种影响,提出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措施,有助于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简要叙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格局与游客行为、旅游产品、旅游服务体系、旅游效益等5个方面分析气候变化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最后提出中国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措施。本研究成果可为中国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决策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旅游业 气候变化 影响 适应策略 中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剑波 任亚运 丁子格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持续恶化,气候变化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高度关注。诸多国家主张通过制定有约束力的全球气候框架公约来应对和减缓气候变化,但部分发达国家出于经济利益的目的,经常打着环保的幌子,在国际贸易中强制推行"碳关税"、"碳标签"、"碳减排认证"等贸易政策来达到贸易保护的目的,并使其逐步演变为国际贸易的新壁垒——碳壁垒。基于此,本文重点剖析气候变化背景下国际贸易碳壁垒的主要形式,并探讨其对我国未来可能产生的影响及我国的应对策略,以期我国能更好地应对碳壁垒,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国际贸易 碳壁垒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玉举 刘振中 何杰锋
本文测算2009—2018年30个制造业分行业、分地区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发现中国16类行业处于扩张期、4类处于收缩期、10类处于波动期,有四成行业发生了产业对外转移,4类行业更青睐国内市场,半数行业属于候鸟型产业。构建“气候模型”分析相关因素对产业对外转移的影响,发现东道国劳动力成本越高,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应急型产业越难向这些国家或地区转移。东道国劳动力相对成本推动中国技术密集型产业、应急型产业的对外转移。中国产业对外转移更容易发生在东道国经济复杂度越低的国家。东道国制度环境越差,中国整体产业,特别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对外转移越少。东道国市场容量越大,越不利于中国产业对外转移。金融危机导致中国产业投资倾向于国内而不是国外。建议要把产业的“根”留住,降低中国绝对成本和相对成本,加快提升中国产业链长度和经济复杂度,扩大国内市场容量,做好产业转移风险把关,构建以我为重心的全球产业链价值链。
关键词:
产业转移 气候模型 产业链稳定 制造业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吴雪
逆全球化思潮对国际经贸治理体系带来了较大的影响,经济全球化进程受阻,以及国际经贸治理结构日渐扁平化。当前,国际经贸治理体系陷入了制度改革共识难以达成、多边贸易治理机制逆向转变、全球经贸利益分配不均以及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困境。我国加入WTO以来,已经从最初被动的规则适应者转变为全球经贸治理的引领者。以此为基础,应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国际经贸治理理念的转变,加强与国际经济组织合作,深化"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际经贸公共产品供给体系建设,提升我国参与的话语权,推进国际经贸治理机制变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唐平秋 周嫱
近年来,高校学生危机事件频发,不仅对高校安全稳定带来影响,也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高校学生危机事件管理与社会燃烧理论具有内在契合性。应用这一理论来解析高校学生危机事件,有助于我们加深对高校学生危机事件生成机理的认识,从而进一步完善高校学生危机事件的应对策略。一、社会燃烧理论与高校学生危机事件管理的契合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超
城市水环境是城市居民生存的基础。但受气候影响,城市水环境问题凸显,其治理工作也面临挑战。由于PPP模式对解决城市水环境治理中的复杂问题具有较大优势,因而开始逐步被应用。但现有的城市水环境治理PPP模式还不成熟,仍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对社会力量的补偿激励机制还不够完善,所以很有必要优化城市水环境治理PPP模式补偿机制。为此,应从设置"基本标准"与"示范标准"、科学建构补偿机制激励模型、强化法律和制度保障、建立跨区域合作的补偿机制、拓展多样化的补偿方式等5方面来改善城市水环境治理PPP模式补偿机制。
关键词:
气候 城市水环境 PPP模式 政府补偿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志钢 阮茂琦 张力文
疫情背景下国际食物市场失灵问题更加凸显,使得低收入国家、地区和脆弱群体面临更为严峻的食物和营养安全形势,加强食物安全领域国际合作的需求日益迫切。但同时国际合作也面临着受疫情冲击导致的治理目标和手段变革、预算削减等挑战。疫情压力下,中国积极参与食物安全国际合作不仅有利于实现全球食物安全目标,也有助于保障中国食物安全。总结以往国际合作中遇到的瓶颈,中国需加强食物安全国际合作的统筹规划和区域层面合作,深入推进多边合作尤其是南南和三方合作,并鼓励非政府主体的参与;在经贸协调、农业技术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利用中国产业优势和发展经验帮助东道国提高食物产能并加强供应保障能力的建设。
关键词:
COVID-19疫情 食物安全 国际合作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晶 李高 彭斯震
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形势十分严峻,全球性环境问题与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国际社会围绕应对和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各种制度安排迅速发展,对国际政治外交和国家之间的竞争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全面分析了全球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发展和国际可持续发展进程的影响,讨论了科学技术在解决全球环境问题中的独特作用,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了科技应时策略的初步思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渠慎宁 杨丹辉
中美经贸摩擦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导致逆全球化趋势加剧。随着中美之间的竞争不断升级,美国对中国的打压从贸易向产业、科技和金融等领域蔓延,两国经济脱钩风险开始显现。在产业领域,供应链转移难度与产业的产品复杂度密切相关,中国专利密集型行业的资本品和中间产品受中美经贸摩擦冲击较大,新冠肺炎疫情将进一步刺激高产品复杂度行业向境外转移。在科技领域,尽管中美技术脱钩在市场层面存在一定的阻力,但美国政府强推科技脱钩致使中美科技合作空间受到严重挤压。现阶段,金融领域的脱钩风险总体可控,而新冠肺炎疫情却使中美在货币合作方面出现了脱钩迹象,需早预警严防控。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应全面客观把握全球化的演进规律和方向,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应对中美两国脱钩风险带来的重大挑战,以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推动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朱显平 齐霁
逆全球化思潮的泛滥,给东北亚区域各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也为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提供了契机。在逆全球化背景下,若东北亚区域各国能加强经贸合作,东北亚区域经济将会得到较快发展。"一带一路"倡议为东北亚区域发展带来了机遇,也为逆全球化思潮下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提供了新的动力,打造了互利互惠、包容共赢的经济合作环境,成为了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稳定发展的关键。依托"一带一路"倡议,东北亚各国应进一步加强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对接合作,推进东北亚自贸区构建,加速大图们江次经济区域建设。
关键词:
逆全球化 东北亚区域 经贸合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鹏程 王光光
合理有序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面对新的社会发展形势,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本文提出了转变观念、按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完善农村职业教育政策法规,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力度,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切实提高师资质量等措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创造通行条件,增强他们在劳动力转移中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关键词:
农村职业教育 农村剩余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占硕 王慧卿
国际技术转移是一国缩短技术差距 ,增强企业竞争力 ,加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分析国际技术转移的影响因素 ,我们提出了我国“主动找寻”的国际技术引进策略 ,它们是 :与世界市场同步 ,在动态学习中获取技术、最大化企业特定技术能力的转移、找准在全球化生产网络中的位置、政府政策以构建网络、促进深层次一体化为核心
关键词:
国际技术转移 全球化 主动找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